2023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课件(共7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课件(共7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4-11 18:0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5张PPT)
2023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课件PPT
糖类
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
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
能量,主要是由糖类
提供的
脂肪
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
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蛋白质含量较多的食物
建造和修复身体
的重要原料,人
的生长发育以及
受损细胞的修复
和更新,都离不
开蛋白质

人体细胞的主要
成分之一,约占
体重的60~7 0%。
人体的各项生命
活动,离开水都
无法进行。
无机盐:占体重约为4%,很少,但是作用很大:
维生素:
促进人体正常生长发育,人体需要量很少
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
2.食物的消化过程是怎样的?
3.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特点有哪些?
口腔
大肠
小肠

食道
肛门


胃腺
肝脏
唾液腺
肠腺
牙齿咀嚼食物,
舌搅拌食物
能蠕动,将食
物,推入胃中
排出粪便
通过蠕动,
将食物残
渣推向肛门
通过蠕动,促进
消化,吸收营养
物质,并将剩余
物质推入大肠
通过蠕动,搅磨
食物,使食物与
胃液充分混合
食物的通道
消化道
消化腺
分泌唾液,其中
唾液淀粉酶能够
初步消化淀粉
分泌胃液,内含
盐酸和蛋白酶,
初步消化蛋白质
分泌胆汁,
储藏在胆囊,
流入十二指肠
分泌肠液,内含
消化糖类、蛋白质
和脂肪的酶
分泌胰液,内含消化
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的酶,流入十二指肠
胆囊
十二指肠
胆总管

胰管
肝脏
肝、胆、胰、十二指肠的相互关系
分泌的胆汁储存在胆囊中。
胆汁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
分泌胰液。通过
导管流入十二指肠
蛋白质
甘油+脂肪酸
氨基酸
脂肪

胃、小肠
小肠
胆汁
葡萄糖
淀粉
口腔

小肠
麦芽糖

脂肪微粒
小肠

食物的消化
2.皱襞
3.小肠绒毛
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
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
4.小肠绒毛壁只有一层很薄的上皮细胞
1.长约5~6米
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少量水和酒精
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营养物质的吸收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什么是合理营养?怎样做到合理营养?
2.日常生活中怎样关注食品安全?
  指 全面 而 平衡 的营养
合理营养
摄取的营养素(六类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种类要齐全
  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不多也不少,比例适当),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全面
平衡
  每天均衡地吃这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和30%左右。
合 理 营 养
食品安全
农药残留
蔬菜和水果难免喷过农药,通过清水浸泡、冲洗干净,或者削去外皮,就可以减少农药残留物。
别大意,不能吃有毒的食品
  发芽的马铃薯
应贯穿于生产、
运输、加工、储存、
烹饪等全过程
  有毒的蘑菇
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是否有质量安全图标
"QS"质量安全图标
带有QS标志的产品,就代表着食品生产企业是经过国家批准的,产品必须经过强制性检验且合格的
买肉时一定要看
是否是检疫合格的
  配料、净含量、保质期、产品标准证号、食品标签合格证号、生产日期、保存方法、生产商、生产商地址等。
左图是某食品包装,观察上面都有哪些内容。
怎样判断包装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
  根据食品包装袋上注明的生产日期或保质时间进行推算,就可以判断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
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
2.组成各种血液的成分分别具有什么功能的?
血液的分层现象
血浆(淡黄色)
55~60%
白细胞和血小板(白色):1%
红细胞(深红色)
40~45%
血细胞
抽取新鲜血液10毫升,放入盛有少量抗凝剂(如柠檬酸钠)的试管里,静置一段时间。
血浆作用: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红细胞作用:运输氧气
红细胞
氧气
红细胞含丰富血红蛋白,呈红色。
血红蛋白含铁,在含氧量高的地方
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
又容易与氧分离。
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
白细胞作用:吞噬病菌
血流的管道——血管
1.人体内的血管有哪几种类型?
2.不同的血管有什么特点与功能?
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
管壁较厚,弹性大,
管内血流速度快
管壁较薄,弹性较小,
管内血流速度较慢
管壁非常薄,只由
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
1.血液是怎样循环流动的?
房室瓣
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下腔静脉
上腔静脉
1
2
3
4
5
6
7
心脏解剖图
1
右心房
右心室
动脉瓣
2
9
8
左右心房收缩
左右心室收缩
全心舒张









分别将血液压至左心室和右心室
分别将血液泵至主动脉和肺动脉
血液经静脉被吸进心房
肺部毛细血管
全身各处毛细血管
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上下腔静脉
8
右心房
右心室
A
B
血液循环途径
1
2
3
4
5
6
7
8
3
B
7
B
6
5
4
A
3
2
1
体循环
肺循环
1
主动脉
上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下腔静脉
身体下部的毛细血管
肺部的毛细血管
肺静脉
肺动脉
左心房
左心室
腹腔内器官的毛细血管
身体上部的毛细血管
血液循环模式图
输血和血型
1.什么是血型?
1.安全输血的原则是什么?
A型
O型
B型
同型输血
显微镜下的红细胞凝集现象
显微镜下的红细胞正常现象
成分输血:根据病人的需要,选择性地输入血液某一成分
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避免血液浪费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
2.呼吸道的作用是什么?
呼吸系统的组成



气管
支气管
呼吸道
会厌软骨


主要的呼吸器官
呼吸道都有骨和软骨作支架.
——保证呼吸道内的气体畅通.
C字形软骨支架
清洁、
湿润、
温暖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怎样进行的?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怎样进行的?
肋间外肌的活动使胸廓前后,左右径变化
肋骨向下向内运动
胸廓变大
胸廓变小
肋间外肌舒张
肋骨向上向外运动
肋间外肌收缩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膈肌的活动使胸腔上下径变化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人体产生的废物有哪些排出体外的途径?
2.泌尿系统由哪些结构组成?
3.尿是如何形成和排出的?
尿素
二氧化碳
多余的水
无机盐
粪便
呼吸系统
尿液
排 泄
排 遗
排便
(细胞内产
生的废物)
(不是细胞
内产生的废物)
气体
汗腺分泌
汗液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的组成
泌尿系统
(形成尿液)
(输送尿液)
(暂时贮存尿液)
(排出尿液)
肾动脉
肾静脉
输尿管
肾脏
膀胱
尿道
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动脉
静脉
集合管
肾小囊
肾小球
肾小管
尿液
过滤
过滤
重吸收
原尿
180升
1.5升
水约95~97%
未过滤的血液
4
5
6
3
2
1
过滤的血液
水、葡萄糖、无机盐、蛋白质、血细胞和尿素
大分子蛋白质、血细胞
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大部分的水、
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
3
7
1
2
4
5
6
肌酐、尿酸、K+
水、无机盐、
尿素
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大脑、小脑、脑干、脊髓各自?
神经系统的组成
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调节人体多种生理活动
使运动协调、
准确,维持
身体平衡
有专门调节心跳、
呼吸、血压等
人体基本生命
活动的部位。
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神经
髓鞘
轴突
细胞体
树突
神经纤维
神经元模式图
轴突
4
5
4
3
2
1
6
神经结构
脊神经
神经外膜
轴突
神经纤维
髓鞘
1
2
3
4
5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什么是反射?
2.反射弧由哪些基本结构组成?
3.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是怎样的?
什么叫反射?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
缩手反射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神经冲动传到大脑,使人感觉到烫
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完成的
感受器
神经中枢
效应器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反射弧由感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1
5
4
3
2
10
7
6
4
3
2
1
睫状体
5
9
8
内含平滑肌,
可以调节晶状体
曲度
含有丰富的的血管
和色素,给视网膜
提供营养,并使
眼内形成一个暗室
支撑眼球壁,并折射光线
房水
11
无色透明液体,充满于眼房内,有折光作用、维持眼内压、营养角膜和晶状体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1.人眼球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是怎样的?
2.视觉是如何形成的?
3.耳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是怎样的?
4.听觉是怎样形成的?
晶状体
视觉的形成
光线
6
5
4
3
2
1
7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在功能上相当于凸透镜
凸透镜成像
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耳郭
砧骨
锤骨
鼓膜
外耳道
前庭
咽鼓管
鼓室
听小骨
镫骨
听觉神经
耳蜗
半规管
收集声波
声源定位
半透明薄膜
厚约0.1毫米,
直径约10毫米
内壁有汗腺,分泌
蜡样耳垢,可以
粘住灰尘和异物
与咽部相通,
平衡鼓膜内外
压力
感受线性加速度
和头空间位置变化
感受头部
的旋转
产生震动、
通过机械
反馈完成
主动调控
具有杠杆
特性的
听骨链
听觉的形成
7
6
5
4
3
2
1
8
8
激素调节
1.人体有哪些主要的内分泌腺?
2.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等
激素分别起什么作用?
3.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是怎样的?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7
5
4
3
6
2
1
几种激素的作用及缺乏时的病症
激素名称 产生部位 作用 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生长
激素
甲状腺激素
胰岛素
幼年分泌不足患侏儒症
甲状腺
促进生长发育
促进新陈代谢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1.幼年分泌不足— 呆小症
胰岛
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分泌不足患糖尿病
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成年分泌过多患肢端肥大症
幼年分泌过多患巨人症
3.身体缺碘时,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分泌过多患低血糖
垂体
2.分泌过多患甲亢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途调节,
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是怎样的?
2.人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生命影响?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超过环境承载能力
供给资源
净化废物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1.酸雨等污染对生物有哪些危害?
2.应该怎样防治水污染?
酸雨对生物的危害
①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④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②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甚至造成水生生物死亡。
③酸雨可以引起水源酸化,影响饮用,威胁人们的健康;
酸雨使土壤酸化
污水毒死水生动物
酸雨破坏的森林
其他污染也会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造成危害
排入水中的有毒物质接触人体,可能会增加基因突变概率,诱发癌症。
水中、土壤中有很多重金属,如汞、镉、砷,会通过食物链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图中的红色圆点
表示的是排入水体中的某些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
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水俣病,就是当地居民长期食用富含汞的鱼虾造成的,患者手脚麻木、运动失灵,甚至呈疯癫状态。
日本曾经发生的痛痛病,就是患者长期食用用含镉污水灌溉的水稻造成的,患者的胃和肾等器官受到严重损害,全身疼痛难忍。
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还有很多,如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
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白色垃圾污染
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除了酸雨以外,还包括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层空洞
冰川融化
我国的水污染也是比较严重,
200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源,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
有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与水污染有关的疾病。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1.当地存在什么样的环境问题?
2.应该怎样去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