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

文档属性

名称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1 21:0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妥协(tuǒ) 撕毁(sī) 铁栅栏(zhà) 不屈不挠(ráo)
B.侵略(lüè) 剥削(xuē) 和稀泥(huò) 步履蹒跚(pán)
C.松懈(xiè) 挑剔(tì) 露马脚(lòu) 阴谋诡计(móu)
D.复辟(pì) 倔强(jiàng) 蒸馏水(liú) 兵不血刃(xuè)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尽管这样,我们采访过的经理们一般来说都认同,公司给予消费者 的机会更好些,无论这些话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②科威特的议会经选举产生,议会成员能够 ,媒体也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使得科威特数十年来享有相对的自由。
③最近,在县委宣传部召开的组织生活会上,大家敞开胸怀, ,讲实话,讲真话,消除了过去的一些误会,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
A.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推心置腹
B.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推心置腹
C.推心置腹 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D.各抒己见 推心置腹 畅所欲言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君子要讲和谐,但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中庸》所谓“君子和而不流,”就是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有丝毫含糊。
B.鸡年春晚筹备时间短,节目变动大,呈现出强烈的“定制”色彩:主旋律、流行、传统文化等各种必备元素杂糅,遭到网友的各种吐槽。
C.抗日战争的胜利,让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序篇,最终完成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转折。
D.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徒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显示,北京、浙江等地区扎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得到增强。
B.浙江在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和研发,不断畅通信息路径,共享数据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
C.最近他们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工作。
D.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与平安银行跨界合作,共同打造“书香平安”文化社区,以主旋律、正能量的精品图书,服务广大读者。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近几十年来,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 _______, _______。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
①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
②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③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④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
⑤尽管对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谁也无法否认增长的事实
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A.②④③⑥①⑤ B.②⑤⑥③④①
C.⑥⑤④②③① D.⑥①②④⑤③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课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完成下面小题。
①诸位代表先生们,全国人民所渴望的政治协商会议现在开幕了。
②我们的会议包括600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这就说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③这种全国人民大团结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战胜了美国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在3年多的时间内,英勇的世界上少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胜了美国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所有的数百万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反攻和进攻。现在,数百万人民解放军的野战军已经打到接近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和新疆的地区去了,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已经获得了解放。在3年多的时间内,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援助人民解放军,反对了自己的敌人,取得了基本的胜利。在这个基础上,召开了今天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④我们的会议之所以称为政治协商会议,是因为3年以前我们曾和蒋介石国民党一道开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那次会议证明,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一道是不能解决任何有利于人民的任务的。即使勉强地做了决议也是无益的,一待时机成熟他们就要撕毁一切决议,并以残酷的战争反对人民。那次会议的唯一收获是给了人民以深刻的教育,使人民懂得: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决无妥协的余地,或者是推翻这些敌人,或者被这些敌人所屠杀和压迫,二者必居其一,其他的道路是没有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在3年多的时间内,很快地觉悟起来,并且把自己组织起来,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其集中的代表者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统一战线,援助人民解放战争,基本上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
……
⑤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是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的复辟阴谋的有力的武器,我们必须牢牢地掌握这个武器。在国际上,我们必须和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团结在一起,首先是和苏联及各新民主国家团结在一起,使我们的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复辟阴谋的斗争不致于孤立地位。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会是永远胜利的。
⑥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将使人们的建设工作获得迅速的成功。全国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作业已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的极好条件是有四万万七千五百万的人口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我们面前的困难是有的,而且是很多的,但是我们确信: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的英勇奋斗所战胜。中国人民已经具有战胜困难的极其丰富的经验。如果我们的先人和我们自己能够渡过长期的极端艰难的岁月,战胜了强大的内外反动派,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 只要我们仍然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能在经济战线上迅速地获得胜利。
⑦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⑧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在英勇的经过了考验的人民解放军的基础上,我们的人民武装力量必须保存和发展起来。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
(有删减)
6.下面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这篇开幕词,先是历史回顾,道出了召开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
B.开幕词先就代表的地区分布进行了说明,然后得出结论:这就指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C.这是历史的伟大转折,缅怀先烈,既深感胜利来之不易,又有无比的信心,相信人民能够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D.这次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组织上和舆论上的准备。
E.开幕词观点鲜明,态度坚决,充满着无比的自豪、无比的自信。
7.这篇演讲词总体给人态度坚决、不容置疑的感觉,原因之一是它运用了不少表示强调的词语和句式,请在第④段中举例分析。
8.简析⑥—⑧节在演讲稿中构思上的作用。
9.评析本文思想情感的当代意义。
阅读下面的演讲词,完成问题。
为人民服务①
毛泽东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②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发达起来。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注]①本文是毛泽东主席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大会上的讲演。②张思德,四川仪陇人,中共中央警备团的战士。他在1933年参加红军,经历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
10.文章第一自然段在表达上具有怎样的特点?
11.从使用的场合看,本文应为悼词,它与一般悼词有什么不同?
12.本文在结构上具有怎样的特点?
三、语言运用
阅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 A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导致的。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 B 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我们现在是这样做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 C 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 D 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
13.依次填入文中ABCD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表明 坚韧不拔 因此 姿态
B.标明 不屈不挠 因此 姿式
C.标明 坚韧不拔 从此 姿式
D.表明 不屈不挠 从此 姿态
1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虽然在近代落伍了,但他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
B.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
C.虽然中国在近代落伍了,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
D.中国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他在近代落伍了。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种落伍,完全是受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导致的。
B.这种落伍,完全是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
C.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
D.这种落伍,完全是由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
16.请品味文段结尾处“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这句话。
四、语言表达
17.仿照下面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两组句子,要求内容相关,句式基本一致。
1978年年底,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40年来,中国人民探索新路、发展经济,坚持对内改革,自力更生,把中国建成了世界第;大经济体!
——40年来,_________。
——40年来,_________。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在风雨中砥砺前行,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
A项,“挠”应读“náo”。
C项,“剔”应读“ti”。
D项,“辟”应读“bì”。
故选B。
2.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畅所欲言:畅,尽情,痛快。畅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各抒己见: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推心置腹: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
第1句是说要给消费者说话的机会,依据后面“无论这些话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来看,这里用“畅所欲言”更合适;
第2句根据语境应是议员可以“各抒己见”;
第3句从“敞开胸怀”和空后“讲实话”“讲真话”“消除……误会”等内容来看,这次会议上,大家都敞开心扉,真心待人,故选用“推心置腹”更合适。
故选B。
3.C
【详解】试题分析:A项,逗号放到引号外;B项,冒号改为破折号;D项,问号改为句号。
4.D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A项,“据……显示”句式杂糅,可删去“据”;
B项,“应用、创新和研发”语序不当,可改为“研发、创新和应用”;
C项,“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工作”成分残缺,可在“建立”前加上“完成”。
故选D。
5.A
【详解】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排序内容由总到分,注意小范围句间勾连,⑥①⑤一定是连在一起的。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故选A。
6.BD 7.如,“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决无妥协的余地,或者是推翻这些敌人,或者是被这些敌人所屠杀和压迫,二者必居其一,其他的道路是没有的。”一些强调性的词语,或是涵盖一切情况与事件,如“决无”;或是涵盖一切可能,如“必”,从逻辑上讲,属“全称”词语,即包含了一切情况;从语气上讲,有坚定无疑的意味。强调性的“是……的”句式,也给人确凿无疑的感觉。 8.⑥—⑧节作为演讲稿的结尾展望未来,分别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国防建设三个方面提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任务,描绘出祖国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并坚信我们一定能稳步的达到自己的目的,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吧,显示出我们的力量,我们的自信,使文章逻辑严密,结构严谨,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说服力。 9.本文回顾民族解放斗争的艰难历程,自豪地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论证了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意义,对新中国的建设前景进行展望并作出指示,这对我们看待当下的建设成果和理解当下的历史使命,很有启示作用。我们要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建设成果,理解在国家建设过程中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的必要性,学会保持奋斗的自信和豪情,更好地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先就代表的地区分布进行了说明”错,“我们的会议包括600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应该是就代表的组成成分进行了说明。
D.“做了……舆论上的准备”错,“舆论上的准备”应为“法律上的准备”。
故选BD。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语言的能力。
首先从第四段中举出典型实例,再抓住关键词句分析其句式、语气和表达效果。
首先是判断句的使用,如“那次会议的唯一收获是给了人民以深刻的教育”,判断句就是得出结论,明白无误地给事物定性,给人一种斩钉截铁、毫不拖泥带水之感;
运用表示强调的词语和句式,强调性的词语有“绝无”“必然”“从来”等,这些强调性的词语,或涵盖一切情况和事件,如“绝无”“一切”等,或涵盖一切可能,如“必然”“必将”等,都给人确凿无疑的感觉。
如“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决无妥协的余地,或者是推翻这些敌人,或者被这些敌人所屠杀和压迫,二者必居其一,其他的道路是没有的”这段文字,为了表意准确精当,作者使用了“绝无”“必”等虚词,有效地表达出坚定无疑的意味;作者还使用了“是……的”句式,“之所以……是因为……”也给人确凿无疑的感觉。给人一种充满信心与希望的意味。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第⑥段,“全国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作业已摆在我们面前”“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能在经济战线上迅速地获得胜利”从经济建设方面提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任务,并坚信获得胜利;
第⑦段,“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从经济建设过渡到文化建设,“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表达了文化建设的自信;
第⑧段,“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从国防建设的角度显示出我们的力量和自信。
⑥—⑧节作为演讲稿的结尾展望未来,分别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国防建设三个方面论述,逻辑严密,结构严谨,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说服力。
9.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文本进行探究的能力。
首先评价文本思想,再结合当下时代分析其当代意义。
文本思想:
首先,回顾历史,在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上,毛主席说“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援助人民解放军,反对了自己的敌人,取得了基本的胜利”,这是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政治背景,中国人民经过百余年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不再是应该任人欺侮的民族,从此可以扬眉吐气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作为文章的题目,显示出一种自豪感。
然后,着眼当前,“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这就说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指出了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意义;
最后,展望未来,文章分别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国防建设三个方面提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任务,描绘出祖国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
当代意义:
如这些内容启示我们,这种满怀自信心的豪言壮语,能够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当代历史责任感,关心祖国的命运、关注祖国的发展,必将成为我们奋勇前进建设祖国的巨大精神源泉。
我们要正确看待当下的建设成果和理解当下的历史使命,我们要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建设成果,理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的必要性,学会保持奋斗的自信和豪情,更好地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10.文章用判断句,从大到小的意义来讲,逐层深入,最后亮出观点,把注意力吸引到演讲上来。 11.悼词一般赞颂死者事迹,表达哀思;而本文虽有对死者赞颂,却更提倡一种精神与工作态度,提出一种主张与要求。 12.从表面看,全文由五个并列的段落组成,似乎它们之间并无直按的联系,其实不然。第一段是全文的基本观点,提出“为人民的利益工作”,其余四段围绕这一观点,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革命战士应有的“生死观”(第二段)、“工作观”(第三、四段)及“群众观”(末尾段),使全文紧密融于一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论述,即怎样“为人民服务”问题。
【解析】10.本题考查鉴赏文章的语言。解答本题注意审题,题目问的是“文章第一自然段在表达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上的特点可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句式等角度考虑。第一段共有三句话。“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它们的共同点是句式上都是判断句。由“革命的队伍”到“解放人民”、“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由“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到“张思德同志”可知这三句的逻辑关系是由大到小,由整体到个体,逐层深入。作者亮明观点:革命的队伍,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下子把听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演讲的主题上来。
11.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注意审题,题目问的是“它与一般悼词有什么不同”。解答时,考生应回答一般悼词的内容,然后指出本文与一般悼词在内容上的区别。一般的悼词是回顾死者的生平事迹,歌颂死者的业绩,号召大家向死者学习。这篇悼词与普通的悼词不同,没有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对死者的评价也非常少。本文没有局限在张思德一个人身上,而是由张思德的死引发对革命队伍宗旨的阐释,以死者的死来强调共产党是不怕牺牲,为人民服务的,强化并且印证了作者提出的共产党生死观,进而对全体党员、群众发出号召,体现了心怀天下的伟人格局。“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作者提倡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这是在强调革命者应有的工作态度。作者主张“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作者要求“用这样的方法(开追悼会),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12.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文章结构就是文章思路的具体体现。分析段落层次时,要看文章在什么地方提出主要问题,从什么地方开始分析问题,到什么地方归纳出结论。总之,对文章进行上述分析之后,一般说来,文章的结构、思路就很清楚了,最后可以对文章形成一个总体把握。
本文有五个段落。由“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可知第一段主要照应演讲的题目,提出“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观点。接下来四段从不同方面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由“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可知第二段作者阐述了革命战士应有的“生死观”,即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由“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可知第三段第四段主要是讲革命者在工作中应如何为人民服务即要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利益坚持好处改正错误的精神,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由“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用这样的方法,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可知第五段强调要形成制度,用开追悼会的方式使整个人民团结在一起。全文紧紧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观点,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脉络清晰,行文紧凑。
13.D 14.B 15.C 16.毛泽东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将“全世界”“我们”这些最能表现革命自豪感的词语进行高频率的运用,使听众心中的革命胜利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油然而生。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表明”:表示清楚,比较确切地指出。“标明”:在物品上做出记号以显示于人。根据“它将……”中“它”代指的是前文的“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一事件,选用“表明”合适。
第二空,“坚忍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不屈不挠”:形容不畏困难十分顽强,或在恶势力面前坚决不屈服。“坚忍不拔”多指人,语境修饰的是“斗争”,选“不屈不挠”合适。
第三空,“因此”:连词,表示因果关系。“从此”:副词,从这时起。根据前文“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语境是指从这一时刻开始,我们的民族将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选“从此”合适。
第四空,“姿式”:身体呈现的样子,架式。“姿态”:姿势,态度。语境用“勇敢“勤劳”来修饰,应该选“姿态”。
故选D。
1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
所填写的句子后句以“这种落伍”为主语,根据照应原则,可判断前一句引出“落伍”这一事实,据此可排除AC;
所填句子前句提到“中国人”为陈述对象一致原则,所填写句子应以“中国人”为陈述对象,可排除D。
故选B。
15.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的语病“是被……导致的”句式杂糅,保留一种,可删去“导致的”,在最后加上“的结果”。
A.“受……导致的”句式杂糅,应为“受……的结果。”
B.成分残缺,残缺与“所”搭配动词,应为“受……所”。
D.“由……的结果”句式杂糅,应为“由……导致的”。
只有C项修改正确。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原文中,“全世界”出现了两词,两次强调中国的革命已经获得了世界的认同,有利于增强听众的自豪感和信心,说明我们的革命是推翻反动势力的革命,是正义的革命。
17. 中国人民敞开胸怀、拥抱世界,坚持对外开放,互通共享,使巾国成了世界第一大贸易国! 中国人民重视合作、惠及全球,坚持和平共处,互利共赢,助世界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注意如下问题:词性要相当。句子仿写四大禁忌:忌话题脱离话题,一指题目中规定的陈述对象,在仿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否则便会不合要求。结构要一致,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修辞一致。仿写的句子同例句要色彩和谐,不论语境色彩还是感彩;除此之外,仿写的句子立意境界要高,要有一定的神韵趣味,要求内容的哲理性和启发性。分析例句格式,“40年来,中国人民……”,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主要写改革40年中国人民通过的不断奋斗,取得的巨大成绩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