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广宗县第一小学等2校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评估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广宗县第一小学等2校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评估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4-11 18:00:43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广宗县第一小学等2校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评估科学试题
一、精彩补白。(每空1分, 共18分。)
1.(2022五上·广宗期末)保温箱的种类有   、   、   、   、木质类等。
2.(2022五上·广宗期末)空气是由   、   、   、   等气体构成的。
3.(2022五上·广宗期末)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我们反应   ,动作   。
4.(2022五上·广宗期末)有些地区因丰富的地热资源成为著名旅游胜地,如日本的   ,我国的   ,长白山   等。
5.(2022五上·广宗期末)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   ,有了   ,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6.(2022五上·广宗期末)在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   ,让物体的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就需要   热传递。
7.(2022五上·广宗期末)苹果切片后滴   不会变色。
二、择优录取。(每空2分,共16分。 )
8.(2022五上·广宗期末) 蜡烛燃烧生成了(   )和(   )等新物质。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
9.(2022五上·广宗期末) 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还要有良好的(   )和(   )。
A.心理状态
B.社会适应能力
C.心情
10.(2022五上·广宗期末) 地幔的温度达(   )摄氏度左右,厚度约(   )千米。
A.2900
B.1500
11.(2022五上·广宗期末)三棱镜是由(  )材料制成的。
A.不透明 B.透明
12.(2022五上·广宗期末)热在(  )中以对流的方式传递。
A.水 B.金属 C.玻璃
三、明辨是非。(每空2分,共16分。)
13.(2022五上·广宗期末)平面镜可以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  )
14.(2022五上·广宗期末)东东在草垛边燃放烟花爆竹。(  )
15.(2022五上·广宗期末)金属制品在潮湿的地方更容易生锈。(  )
16.(2022五上·广宗期末)长时间注视强光,对眼睛不好。(  )
17.(2022五上·广宗期末)欢欢家装修,爸爸总捡便宜的家具买,因为省钱。(  )
18.(2022五上·广宗期末)板岩是在高温、压力作用下形成的。(  )
19.(2022五上·广宗期末)在不同的场所,避震方法是相同的。(  )
20.(2022五上·广宗期末)太阳能热水器都是白色的。(  )
四、一一对应。(10分)
21.(2022五上·广宗期末)把刺激与感觉器官连起来。
月光 鼻子
花香 嘴
刺痒 耳朵
音乐 眼睛
咸味 皮肤
五、快乐实验。( 每空2分,共20分)
22.(2022五上·广宗期末)研究固体材料传热的快慢。
假设:不同固体材料传热的快慢
把形状、大小相同的铁棒、塑料棒、铝棒、木棒一端粘好感温变色纸,另一端同时放入同一杯热水中,观察现象。
(1)将这四种物品按照感温变色纸变色时间由短到长进行排序:   
(2)感温变色纸变色所用时间越短,说明固体材料传热越快,感温变色纸变色所用时间越长,说明固体材料传热    。
(3)由此推断铁、塑料、铝、木头这四种固体材料传热由快到慢为   、   、   、    。
六、对答如流。(每小题5分,共10分。)
23.(2022五上·广宗期末)如果物体不是光源,你怎样做能看见它呢?
24.(2022五上·广宗期末)火山喷发有有利的一面吗?试着说一说。
七、应用与拓展。(共10分)
25.(2022五上·广宗期末)你会制作多色果冻吗?你制作的多色果冻有哪几种颜色?
26.(2022五上·广宗期末)制作多色果冻时,果冻的两端为什么会变色?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泡沫;防水布;塑料;金属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保温的原理,其实是利用导热性很差的材料起到阻隔热量的散失。同样的材料,使用方法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保温效果。保温箱是用来保温的,因此需要热的不良导体。保温箱应选择热的不良导体制作,种类有泡沫类、防水布类、塑料类、金属类、木质类等。
2.【答案】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氩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水蒸气和灰尘等物质组成.其中氮气和氧气占绝大多数.
3.【答案】灵敏;准确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体育锻炼可以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调节心理平衡,降低紧张的心理,通过睡眠,使大脑细胞产生广泛的抑制,从而使已经疲劳的脑细胞恢复机能,以使人的反应灵敏。
4.【答案】富士山;五大连池;天池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火山喷发时,温度极高的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炽热的熔岩流。火山喷发还常常伴随着或诱发地震、海啸、爆炸、火灾、崩塌等灾害。在火山喷发频繁的地区,往往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从而成为旅游胜地,如日本的富士山,我国的五大莲池、长白山天池等。
5.【答案】光;光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我们能看到物体,必须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看到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6.【答案】保温;加快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在生产生活中,有时需要保温,让物体的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就需要减缓热传递;有时需要散热,使物体的温度尽快降下来,这就需要加快热传递。
7.【答案】酸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 在苹果的切面上滴点柠檬汁,不但苹果不变色,还能保持原来的风味。另外一些容易变色的水果也可仿此方法处理,效果俱佳。
8.【答案】B;C
【知识点】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蜡烛燃烧产生了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9.【答案】A;B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10.【答案】B;A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从5千米到70千米不等,海洋部分比较薄,陆地部分比较厚。地壳下面是地幔,主要由硅、铁、镁等成分组成,厚度约2900千米。这一层的温度为1500摄氏度左右,内部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固态物质。
11.【答案】B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18世纪,牛顿曾用三棱镜分解阳光,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谱,又用牛顿盘合成白色光。三棱镜是由透明材料制成的,截面是等边三角形的光学仪器。
12.【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在液体和气体内部通过流动传递的方式叫热对流。热不接触物体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方式叫热辐射;热通过相互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的方式叫热传导。热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是水;金属、玻璃中热以热传导的方式传递。
13.【答案】(1)错误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实验室中的色散现象通常借助三棱镜实现,三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分解太阳光要经过折射才可以,平面镜只能反射光,不能分解太阳光。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4.【答案】(1)错误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某种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作这种物质的燃点。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达到可燃物的燃点。东东在草垛边燃放烟花爆竹,会容易燃着草垛,造成火灾,做法错误。
15.【答案】(1)正确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金属制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金属制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金属制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金属制品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物质。金属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容易生锈,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16.【答案】(1)正确
【知识点】眼睛
【解析】【分析】长时间看强光,容易造成眼睛出现眼红、疲劳、干涩、视物不清等不适症状,如果常年看强光,还有可能会对网膜造成损伤,可能黄斑区出现变性等疾病,出现永久性的视力损伤。
17.【答案】(1)错误
【知识点】房屋
【解析】【分析】装修、装饰房屋时,如果使用大量含有甲醛的材料,会使室内空气受到污染,危及健康。地板、木门、衣柜、橱柜、墙纸、油漆、储物柜等都会有甲醛的产生。板材的质量越差,甲醛含量就越高。装修时,不能只考虑省钱,还要考虑健康。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8.【答案】(1)正确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地质学家按岩石的生成方式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花岗岩、玄武岩、浮石等属于岩浆岩;砂岩、页岩、砾岩属于沉积岩;大理岩和板岩属于变质岩。板岩是在高温和压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变质岩。
19.【答案】(1)错误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特点。地震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我们应学会地震时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措施。当地震发生时,遵循“先躲后逃”的原则,首先要就近躲避,地震后马上逃到安全的地方,勿靠近围墙,并远离高压线,根据正确的指示采取行动,在震中区,迅速撒离到开阔地带,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承重墙的角落里和坚固的家具下面,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其他物体护住头部,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所以在不同的场所,避震方法是不同的,题目说法错误。
20.【答案】(1)错误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光与热
【解析】【分析】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的能量将水从低温度加热到高温度的装置,太阳能热水器把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将水从低温度加热到高温度,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热水使用。
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器要尽量多的吸收太阳的热辐射,黑颜色吸收阳光的能力最强,所以题目观点错误。
21.【答案】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眼睛是视觉器官,看月光;耳朵是听觉器官,鼻子是嗅觉器官,听音乐;嘴是味觉器官,尝咸味;皮肤是触觉器官,感觉刺痒。
22.【答案】(1)铝棒>铁榛>塑料棒>木棒。
(2)越慢
(3)铝棒;铁棒;塑料棒;木棒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物体的传热快慢不同。金属等物体传热能力强,称为热的良导体,塑料、橡胶、木头等物体传热能力弱,称为热的不良导体,适合做隔热材料。
研究固体材料传热的快慢。假设:不同固体材料传热的快慢不同。把形状、大小相同的铁棒、塑料榛、铝棒、木榛一端粘好感温变色纸,另一端同时放入同—杯热水中,观察现象。
(1)实验中采用的感温变色纸,温度越高,颜色越深。研究固体材料传热的快慢:将铁棒、塑料椿、铝椿、木棒同时放入热水中,过10分钟后,观察感温变色纸的变化,这四种物品按照感温变色纸变色时间由短到长进行排序:铝棒、铁棒、塑料椿、木棒。铝棒上感温变色纸的颜色最深,说明它的传热能力最快;其次是铁棒,然后是塑料棒,木棒的传热能力最慢。所以材料传热能力由快到慢进行排序:铝棒>铁榛>塑料棒>木棒。
(2)感温变色纸变色所用时间越短,说明固体材料传热越快,感温变色纸变色所用时间越长,说明固体材料传热越慢。
(3)不同材料的物体导热性能不同,铁、塑料、铝、木头这四种固体材料传热由快到慢为:铝棒>铁椿>塑料榛>木棒。
23.【答案】我们可以让物体反射光,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也能看见物体。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来自于光源的光或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光源或该物体。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如果物体不是光源,我们可以让物体反射光,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也能看见物体。
24.【答案】带来矿物、土壤,有丰富的地热资源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利与蔽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覆盖田野,污染空气,引起海啸,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中有丰富的矿物质,火山岩又是优质的建筑材料,在火山常发的地区,往往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成为旅游和考察的胜地。
25.【答案】制作紫甘蓝汁→加热后溶入琼脂→凝固后加点醋→将果冻另一端浸入苏打水中→多色果冻。这样果冻放醋的一端是红色,放小苏打水的一端是绿色。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制作多色果冻用到了紫蓝色水的特性,它具有与酸碱物质变色的性质,与酸性物质变红色,与碱性物质变绿色。制作多色果冻的方法是:制作紫甘蓝汁→加热后溶入琼脂→凝固后加点醋→将果冻另一端浸入苏打水中→多色果冻。这样果冻放醋的一端是红色,放小苏打水的一端是绿色。
26.【答案】果冻的两端放有酸性的醋和碱性的小苏打水,紫甘蓝水遇到酸性的醋变红,遇到碱性的小苏打水变绿色,所以,果冻的两端会变色。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我们利用紫甘蓝的特性制作变色果冻,紫甘蓝水被称作酸碱指示剂,它遇到酸性物质变红,遇到碱性物质变绿。果冻的两端放有酸性的醋和碱性的小苏打水,紫甘蓝水遇到酸性的醋变红,遇到碱性的小苏打水变绿色,所以,果冻的两端会变色。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广宗县第一小学等2校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评估科学试题
一、精彩补白。(每空1分, 共18分。)
1.(2022五上·广宗期末)保温箱的种类有   、   、   、   、木质类等。
【答案】泡沫;防水布;塑料;金属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保温的原理,其实是利用导热性很差的材料起到阻隔热量的散失。同样的材料,使用方法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保温效果。保温箱是用来保温的,因此需要热的不良导体。保温箱应选择热的不良导体制作,种类有泡沫类、防水布类、塑料类、金属类、木质类等。
2.(2022五上·广宗期末)空气是由   、   、   、   等气体构成的。
【答案】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氩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水蒸气和灰尘等物质组成.其中氮气和氧气占绝大多数.
3.(2022五上·广宗期末)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我们反应   ,动作   。
【答案】灵敏;准确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体育锻炼可以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调节心理平衡,降低紧张的心理,通过睡眠,使大脑细胞产生广泛的抑制,从而使已经疲劳的脑细胞恢复机能,以使人的反应灵敏。
4.(2022五上·广宗期末)有些地区因丰富的地热资源成为著名旅游胜地,如日本的   ,我国的   ,长白山   等。
【答案】富士山;五大连池;天池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火山喷发时,温度极高的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炽热的熔岩流。火山喷发还常常伴随着或诱发地震、海啸、爆炸、火灾、崩塌等灾害。在火山喷发频繁的地区,往往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从而成为旅游胜地,如日本的富士山,我国的五大莲池、长白山天池等。
5.(2022五上·广宗期末)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   ,有了   ,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答案】光;光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我们能看到物体,必须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看到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6.(2022五上·广宗期末)在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   ,让物体的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就需要   热传递。
【答案】保温;加快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在生产生活中,有时需要保温,让物体的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就需要减缓热传递;有时需要散热,使物体的温度尽快降下来,这就需要加快热传递。
7.(2022五上·广宗期末)苹果切片后滴   不会变色。
【答案】酸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 在苹果的切面上滴点柠檬汁,不但苹果不变色,还能保持原来的风味。另外一些容易变色的水果也可仿此方法处理,效果俱佳。
二、择优录取。(每空2分,共16分。 )
8.(2022五上·广宗期末) 蜡烛燃烧生成了(   )和(   )等新物质。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
【答案】B;C
【知识点】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蜡烛燃烧产生了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9.(2022五上·广宗期末) 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还要有良好的(   )和(   )。
A.心理状态
B.社会适应能力
C.心情
【答案】A;B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10.(2022五上·广宗期末) 地幔的温度达(   )摄氏度左右,厚度约(   )千米。
A.2900
B.1500
【答案】B;A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从5千米到70千米不等,海洋部分比较薄,陆地部分比较厚。地壳下面是地幔,主要由硅、铁、镁等成分组成,厚度约2900千米。这一层的温度为1500摄氏度左右,内部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固态物质。
11.(2022五上·广宗期末)三棱镜是由(  )材料制成的。
A.不透明 B.透明
【答案】B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18世纪,牛顿曾用三棱镜分解阳光,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谱,又用牛顿盘合成白色光。三棱镜是由透明材料制成的,截面是等边三角形的光学仪器。
12.(2022五上·广宗期末)热在(  )中以对流的方式传递。
A.水 B.金属 C.玻璃
【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在液体和气体内部通过流动传递的方式叫热对流。热不接触物体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方式叫热辐射;热通过相互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的方式叫热传导。热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是水;金属、玻璃中热以热传导的方式传递。
三、明辨是非。(每空2分,共16分。)
13.(2022五上·广宗期末)平面镜可以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实验室中的色散现象通常借助三棱镜实现,三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分解太阳光要经过折射才可以,平面镜只能反射光,不能分解太阳光。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4.(2022五上·广宗期末)东东在草垛边燃放烟花爆竹。(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某种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作这种物质的燃点。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达到可燃物的燃点。东东在草垛边燃放烟花爆竹,会容易燃着草垛,造成火灾,做法错误。
15.(2022五上·广宗期末)金属制品在潮湿的地方更容易生锈。(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金属制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金属制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金属制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金属制品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物质。金属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容易生锈,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16.(2022五上·广宗期末)长时间注视强光,对眼睛不好。(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眼睛
【解析】【分析】长时间看强光,容易造成眼睛出现眼红、疲劳、干涩、视物不清等不适症状,如果常年看强光,还有可能会对网膜造成损伤,可能黄斑区出现变性等疾病,出现永久性的视力损伤。
17.(2022五上·广宗期末)欢欢家装修,爸爸总捡便宜的家具买,因为省钱。(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房屋
【解析】【分析】装修、装饰房屋时,如果使用大量含有甲醛的材料,会使室内空气受到污染,危及健康。地板、木门、衣柜、橱柜、墙纸、油漆、储物柜等都会有甲醛的产生。板材的质量越差,甲醛含量就越高。装修时,不能只考虑省钱,还要考虑健康。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8.(2022五上·广宗期末)板岩是在高温、压力作用下形成的。(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地质学家按岩石的生成方式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花岗岩、玄武岩、浮石等属于岩浆岩;砂岩、页岩、砾岩属于沉积岩;大理岩和板岩属于变质岩。板岩是在高温和压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变质岩。
19.(2022五上·广宗期末)在不同的场所,避震方法是相同的。(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特点。地震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我们应学会地震时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措施。当地震发生时,遵循“先躲后逃”的原则,首先要就近躲避,地震后马上逃到安全的地方,勿靠近围墙,并远离高压线,根据正确的指示采取行动,在震中区,迅速撒离到开阔地带,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承重墙的角落里和坚固的家具下面,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其他物体护住头部,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所以在不同的场所,避震方法是不同的,题目说法错误。
20.(2022五上·广宗期末)太阳能热水器都是白色的。(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光与热
【解析】【分析】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的能量将水从低温度加热到高温度的装置,太阳能热水器把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将水从低温度加热到高温度,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热水使用。
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器要尽量多的吸收太阳的热辐射,黑颜色吸收阳光的能力最强,所以题目观点错误。
四、一一对应。(10分)
21.(2022五上·广宗期末)把刺激与感觉器官连起来。
月光 鼻子
花香 嘴
刺痒 耳朵
音乐 眼睛
咸味 皮肤
【答案】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眼睛是视觉器官,看月光;耳朵是听觉器官,鼻子是嗅觉器官,听音乐;嘴是味觉器官,尝咸味;皮肤是触觉器官,感觉刺痒。
五、快乐实验。( 每空2分,共20分)
22.(2022五上·广宗期末)研究固体材料传热的快慢。
假设:不同固体材料传热的快慢
把形状、大小相同的铁棒、塑料棒、铝棒、木棒一端粘好感温变色纸,另一端同时放入同一杯热水中,观察现象。
(1)将这四种物品按照感温变色纸变色时间由短到长进行排序:   
(2)感温变色纸变色所用时间越短,说明固体材料传热越快,感温变色纸变色所用时间越长,说明固体材料传热    。
(3)由此推断铁、塑料、铝、木头这四种固体材料传热由快到慢为   、   、   、    。
【答案】(1)铝棒>铁榛>塑料棒>木棒。
(2)越慢
(3)铝棒;铁棒;塑料棒;木棒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物体的传热快慢不同。金属等物体传热能力强,称为热的良导体,塑料、橡胶、木头等物体传热能力弱,称为热的不良导体,适合做隔热材料。
研究固体材料传热的快慢。假设:不同固体材料传热的快慢不同。把形状、大小相同的铁棒、塑料榛、铝棒、木榛一端粘好感温变色纸,另一端同时放入同—杯热水中,观察现象。
(1)实验中采用的感温变色纸,温度越高,颜色越深。研究固体材料传热的快慢:将铁棒、塑料椿、铝椿、木棒同时放入热水中,过10分钟后,观察感温变色纸的变化,这四种物品按照感温变色纸变色时间由短到长进行排序:铝棒、铁棒、塑料椿、木棒。铝棒上感温变色纸的颜色最深,说明它的传热能力最快;其次是铁棒,然后是塑料棒,木棒的传热能力最慢。所以材料传热能力由快到慢进行排序:铝棒>铁榛>塑料棒>木棒。
(2)感温变色纸变色所用时间越短,说明固体材料传热越快,感温变色纸变色所用时间越长,说明固体材料传热越慢。
(3)不同材料的物体导热性能不同,铁、塑料、铝、木头这四种固体材料传热由快到慢为:铝棒>铁椿>塑料榛>木棒。
六、对答如流。(每小题5分,共10分。)
23.(2022五上·广宗期末)如果物体不是光源,你怎样做能看见它呢?
【答案】我们可以让物体反射光,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也能看见物体。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来自于光源的光或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光源或该物体。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如果物体不是光源,我们可以让物体反射光,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也能看见物体。
24.(2022五上·广宗期末)火山喷发有有利的一面吗?试着说一说。
【答案】带来矿物、土壤,有丰富的地热资源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利与蔽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覆盖田野,污染空气,引起海啸,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中有丰富的矿物质,火山岩又是优质的建筑材料,在火山常发的地区,往往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成为旅游和考察的胜地。
七、应用与拓展。(共10分)
25.(2022五上·广宗期末)你会制作多色果冻吗?你制作的多色果冻有哪几种颜色?
【答案】制作紫甘蓝汁→加热后溶入琼脂→凝固后加点醋→将果冻另一端浸入苏打水中→多色果冻。这样果冻放醋的一端是红色,放小苏打水的一端是绿色。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制作多色果冻用到了紫蓝色水的特性,它具有与酸碱物质变色的性质,与酸性物质变红色,与碱性物质变绿色。制作多色果冻的方法是:制作紫甘蓝汁→加热后溶入琼脂→凝固后加点醋→将果冻另一端浸入苏打水中→多色果冻。这样果冻放醋的一端是红色,放小苏打水的一端是绿色。
26.(2022五上·广宗期末)制作多色果冻时,果冻的两端为什么会变色?
【答案】果冻的两端放有酸性的醋和碱性的小苏打水,紫甘蓝水遇到酸性的醋变红,遇到碱性的小苏打水变绿色,所以,果冻的两端会变色。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我们利用紫甘蓝的特性制作变色果冻,紫甘蓝水被称作酸碱指示剂,它遇到酸性物质变红,遇到碱性物质变绿。果冻的两端放有酸性的醋和碱性的小苏打水,紫甘蓝水遇到酸性的醋变红,遇到碱性的小苏打水变绿色,所以,果冻的两端会变色。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