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玻利瓦尔
圣雄甘地
马赫迪
思考:这些人物都在为什么努力?
思考:他们分别是属于那个国家的代表?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16-20世纪初,西方列强在亚非拉地区进行殖民扩张,逐步建立了世界殖民体系,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图改变世界。面对列强的掠夺与压榨,亚非拉人民奋起抗争,掀起波澜壮阔的民族独立运动,也深刻的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课标要求
重难点
重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经过、特点?
难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材料一: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疯狂地掠夺贵重金属,到处寻找金银产地。开发矿藏除了使用黑人奴隶外,还实行一种特殊的徭役制度——“米达制”,强迫印第安人每年要送一定数量的成年男子(在墨西哥为4%,秘鲁为14%)去矿场工作。由于繁重的劳动、饥饿和虐待,很少有人能活着返回。16到18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共掠夺黄金250万公斤,白银1亿公斤。葡萄牙殖民者仅在18世纪就从巴西掠夺了价值10亿美元的黄金和金刚石。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历史原因: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埋下了独立的火种
1.背景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独立运动前,拉丁美洲等级森严,社会矛盾尖锐,西班牙等国的殖民统治受到各个被压迫阶层的反对。
材料三 殖民者在掠夺殖民地的同时,也从欧洲带来许多新的农作物品种、家畜和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农业和手工业、采矿业发展起来。拉丁美洲殖民地的蔗糖、咖啡、棉花、烟草等的产量占有重要地位,黄金和白银的开采更是占据了世界产量的一半以上,纺织、皮革、制铁、家具及日用品等手工业也发展起来,还兴起了许多商业中心。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孕育并成长起来。但是殖民地国的种种限制严格阻碍了殖民地的经济发展。
经济原因: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
1.背景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材料四 18世纪中叶以后,拉丁美洲与外界接触日趋频繁。欧洲的近代科学、文学和法国唯物主义哲学,通过多种方式,不断传入。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等人的一部分重要著作,在殖民地广泛传颂。 ——许海山主编《美洲历史》
思想原因: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1.背景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材料五 1807年,拿破仑借口经济上依赖英国的葡萄牙拒绝参加发露封锁,出兵占领葡萄牙,葡萄牙摄政王和王室成员逃亡巴西。1808年,法国有借口西班牙内乱,派兵侵占了西班牙很多地方,还让拿破仑的哥哥约瑟夫当上了西班牙的国王。这样,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实力急剧衰落。英国则派出舰队对欧洲西海岸进行封锁,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同拉丁美洲殖民地的联系近乎中断。
外部原因: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也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美国的独立战争大大鼓励了拉丁美洲人民。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2.经过
法属海地独立:(1791——1804)领导人:杜桑·卢维杜尔
杜桑·卢维杜尔
1789年8月,法国公布了《人权宣言》。(海地人)根据人权平等的原则,向法国提出了获得全部公民权的要求。遭到拒绝后,200多人举行了武装起义,次年初便遭到失败。同年8月,再次发动起义。1801年1月,统一了整个圣多明各岛。同年7月,颁布宪法,规定……废除奴隶制,居民不分肤色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提倡自由贸易。1802年拿破仑派军试图恢复殖民,未获成功。1804年1月1日,海地正式宣布独立,并建立起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共和国。 ——王斯德《世界通史》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2.经过
西属拉丁美洲:(1810——1826)
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领导下,经过16年征战,1826年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取得独立运动的胜利。
葡属巴西独立: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独立,建立君主制。
1810年内,墨西哥爆发起义,西属拉美独立战争开始了。经过10多年的战斗,1821年墨西哥独立。在西属南美殖民地,爆发了更为波澜壮阔的起义。起义起初分为南北两部分,北方的杰出领导人是玻利瓦尔,在他的领导下,北方起义军逐渐长大,成为主力。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军队解放了哥伦比亚,成立了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在内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22年,南美北部的西班牙殖民军队基本肃清,战争结束。 南方的起义由圣马丁领导,1818年,圣马丁领导的起义军解放智利。1821年,圣马丁率领军队攻占了秘鲁首府利马,秘鲁获取独立。圣马丁本人被举荐为“护国公”。在玻利瓦尔的指挥下,起义军势如破竹,节节胜利。1826年1月,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最后据点被攻下,解释了它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
特点:赶走殖民者,获得民族独立。
3.独立后的拉丁美洲遇到的问题(内忧外患)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内忧:
虽然都成立了共和国,但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土生白人中的上层掌握了政权,形成政治上的军事独裁体制,即所谓的“考迪罗”体制。各国的考迪罗起初都是独立战争中的军事领袖。他们既非世袭也非选举产生,而是靠实力统治,政变经常发生。他们本人就是大地产主,又同其他大地产主联合,维护大地产制。同时,原先的经济基础没有被触动,大地产之仍然是经济的主要模式,严重制约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上的独裁和经济上的大地产制造成了拉丁美洲各国政治混乱和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外患:
为了维护统治,考迪罗们不得不借助外国力量。欧美各国趁机在“援助”的幌子下。对拉丁美洲进行经济和政治的渗透。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门罗主义”。美国对拉美进行经济侵略的同时,还进行武装干涉,这就是所谓的“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
内忧外患,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完成,实际上仍是半殖民地。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历史解释
“门罗主义”:
1823年12月2日,美国将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或它们之间的战争,也不干涉欧洲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和保护国;但是,欧洲列强不得再在南北美洲开拓殖民地,欧洲列强控制或鄢颇南北美洲国际视为对美国的敌对行为。在“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口号下,美国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他一方面起到了防止已经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再次遭到欧洲列强的侵略和殖民。另一方面也加强了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控制。
“大棒政策”:
20世纪初,西奥多.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期间提出和实行了一种更加强势的外交政策,其特征是武力威胁和外交讹诈。
金元外交:
西奥多.罗斯福的大棒政策遭到世界各国特别是拉丁美洲国家的反对,塔夫托就任美国总统后,美国调整了外交政策。提出“用金元代替枪弹”和“每个外交官都是推销员”的口号,主张运用外交手段推动和保护美国银行家的海外投资,特别是对拉丁美洲和中国等国扩大投资,以排挤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利益。金元外交实际上是一种资本渗透,通过海外投资来夺取更多的海外市场和殖民特权。“金元”只是对“大棒”的补充。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4.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的深入
巴西: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将军发动政变,推翻佩德罗二世, 废除奴隶制度和君主制,建立巴西共和国。
墨西哥: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在农民起义军的支持下,墨西哥人民推翻本国独裁统治。1917 年墨西哥仍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
宪法意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革命的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特点:推动民主改革,巩固独立成果,
促进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知识拓展:
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呈现的特点?
由北向南、由东向西的独立过程。
主要由拉美地区土生白人领导。
以战争的形式实现独立。
独立后各国相继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民族独立运动涉及范围广,时间长。
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先争取民族独立,再进行民主革命巩固独立成果。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知识拓展:
思考: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后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拉丁美洲在经济上保留并发展了半封建的大地产制。
政治上形成了考迪罗、大地主、天主教会反动僧侣三位一体的寡头统治。
军事上的频繁战争破坏了经济的发展。拉丁美洲各国统治者为了扩充地盘,在帝国主义国家的挑拨下经常发生战争。
帝国主义侵略斗争制约了经济发展。英、美、法、德等国通过对外贸易、资本输出,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修筑铁路、开办工厂、经营采矿,使拉美各国的财富大量外流,极大地影响了拉美各国资本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在拉美地区的发展。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1)拉美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协同作战,南北夹击,为民族独立英勇斗争
(2)有统一的指挥和卓越的领导人领导
(3)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殖民地争夺中力量日益衰落
(4)战争的正义性
拉美独立运动胜利的原因?
意义
①彻底推翻了西班牙、葡萄牙长达三个世纪的封建殖民统治,配合了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
②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基本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国家的格局。
③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国家大多数建立了共和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为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局限性: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只完成了民族独立,没有铲除封建主义,未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拉美独立运动的意义和局限
二、亚洲的觉醒
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亚洲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资产阶级从改良走向革命。
二、亚洲的觉醒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背景
政治: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经济: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社会思想: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3.性质: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
4.表现: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立宪革命、中国辛亥革命
民族民主革命:
民族民主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革命。
民族革命:
反对外来侵略,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
(针对帝国主义)
民主革命:
反对专制,建立一个政治上民主的国家。
(针对本国封建主义)
(1)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1885年:国大党成立,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
1905年:反英新高潮——提拉克自主自产运动
1908年:孟买工人总罢工。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4.表现
二、亚洲的觉醒
失败的原因:由于运动领导阶级的自私和贪婪、内部的分裂、秘密革命组织对革命的负面作用和殖民当局卑劣的宗教挑拨
(2)伊朗立宪革命
时间:1905——1911年,进行立宪革命
1907年,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
结果:革命在伊朗统治阶级和俄英等外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意义: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思想
4.表现
二、亚洲的觉醒
4.表现
二、亚洲的觉醒
(3)中国辛亥革命:1911
①时间:1911年
②结果: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③影响: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5.亚洲觉醒中出现的革命特点
二、亚洲的觉醒
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如印度国民大会党、中国同盟会
旧时的农民起义被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代替,宗教的旗帜被民族主义、民主主义旗帜代替
新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参加了斗争,如1908年印度的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
①亚洲觉醒开辟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新时期;
②亚洲觉醒标志着亚洲各国人民作为一支反对帝国主义的强大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斗争的舞台,把亚洲变成了打击帝国主义势力的重要阵地。
③亚洲觉醒传播了民主思想,提供了新的经验和教训,对后来领导亚洲各国民族运动的资产阶级政党及其领袖有重要的意义。
6.亚洲的觉醒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帝国主义瓜分非洲
苏
丹
埃塞俄比亚
埃
及
三、非洲的抗争
三、非洲的抗争
1.背景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人民矛盾尖锐。
2.斗争形式:武装斗争
3.表现:埃及反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埃及反英斗争:
成立了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以唤起民族意识;1882年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英勇抵抗。后抵抗失败,英国占领埃及。
苏丹马赫迪起义:
1881年爆发,起义领导人自称马赫迪,号召人民起来斗争,赶走外国侵略者。武装起义持续近20年,起义者曾占领苏丹大部分地区,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失败后,英国控制了苏丹。
三、非洲的抗争
3.表现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1894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和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独立;1896年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式独立国家。埃塞俄比亚保持了自己的独立。
4.意义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反侵略斗争的特点: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领导力量主要是旧式阶级、带有宗教色彩、结局有成功有失败。
三、非洲的抗争
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反殖民侵略不再带有局部性,而是几乎遍及整个非洲大陆。
民族解放运动中出现了新的阶级力量。
从形式上看,由酋长、国王或农民领袖领导的抵抗运动仍是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形式。
在反帝斗争普遍失败后,旧式的反帝斗争渐趋平静,新形式的民族解放运动逐渐取代了旧式的暴力或起义。
动员方式:依靠政党、宗教组织、皇帝。
意义:亚非拉各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进行了艰苦卓越的奋斗,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反动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激发了亚非拉地区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认识:但是这些独立运动并没有完全打破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亚非拉人民独立的道路还很漫长... ...
四、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意义和认识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拉丁美洲的
民族独立运动
亚洲的觉醒
非洲的抗争
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
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巴西建立共和国、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
政治经济发展停滞
英美势力的渗入
序幕:海地独立
拉丁美洲的全面独立
独立后的拉丁美洲
进程
背景: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伊朗立宪革命
中国辛亥革命
背景
埃及抗英斗争
苏丹马赫迪起义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历史意义
小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