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单元 酸与碱
(测基础)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的是( )
A.澄清石灰水 B.苹果汁 C.稀硫酸 D.白醋
2.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仍为无色。若向原无色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为( )
A.溶液仍为无色 B.溶液变红色 C.溶液变蓝色 D.溶液为紫色或变红色
3.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索,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 )
A.食盐 B.味精 C.食醋 D.香油
4.思维导图是知识整理的重要工具。如图是某思维导图的一部分,可以填入括号中的是( )
A.能与活泼非金属反应 B.能与某些酸反应
C.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D.能与某些盐反应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钙溶液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逐渐减小
B.浓盐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逐渐减小
C.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
D.浓硫酸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增加
6.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的常用的方法,下列归纳总结正确的是( )
A.物质一定由分子构成
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C.能使石蕊变蓝的一定是碱溶液
D.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7.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②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8.某同学用pH计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酸性最强的物质是( )
物质 肥皂水 牙膏 西瓜汁 苹果汁
pH 10.2 8.5 5.8 2.4
A.肥皂水 B.牙膏 C.西瓜汁 D.苹果汁
9.如图是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成的氯化钾由离子构成
B.反应前后氯离子的数目不变
C.反应的实质是与结合生成
D.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只有
10.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是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题目之一,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 B.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
C.把显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D.测出石灰水的pH为12.4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11.(10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相关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
(3)若要收集干燥的,在C装置中装入浓硫酸,氧气应从_______(填“a”或“b”)端进入C。
12.(10分)工业上用氨气()制取硝酸(),工业流程为:
①
②
③
(1)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2)制取硝酸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
13.(10分)如图是酸碱中和反应的示意图。
(1)由图1可看出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现象:________,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所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
(2)分析图2,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
14.(10分)化学在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请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的高铁建设世界闻名。高铁轨道的主要材料是一种含铁、碳、锰的合金钢——高锰钢。选择高锰钢而不用纯铁作轨道,其主要原因应该是__________。
A.耐磨、抗冲击性更强
B.比纯铁更耐腐蚀
C.硬度大于纯铁
(2)铁制品易生锈。在某些铁制品表面进行“烤蓝”处理,这样既美观还可以防锈,其防锈原理是_______。
(3)可用洗洁精洗去餐后盘子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作用。
(4)皮肤经蚁虫叮咬后容易出现疼痛瘙痒等不适症状,为减少不适感可以涂抹_______。
A.食醋
B.小苏打
C.氢氧化钠溶液
D.肥皂水
(5)生活中常用______的方法对硬水进行软化和消毒。
15.(10分)某校化学学习小组的学生在探究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时,做了如下实验,请根据图中的数据完成下列分析与计算:(温馨提示:)
(1)反应中用去稀硫酸的质量为_______g。
(2)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澄清石灰水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A正确;苹果汁、稀硫酸、白醋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B、C、D错误。
2.答案:D
解析:无色酚酞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不变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仍为无色,说明原无色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中性,石蕊在中性溶液中为紫色,在酸性溶液中变红色。
3.答案:C
解析:根据题中信息,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可知加入的调味品显酸性,食醋显酸性,故选C。
4.答案:D
解析:酸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故选D。
5.答案:D
6.答案:D
解析:A、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或者离子构成,如水由水分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此选项错误;
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如镁原子和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2,化学性质不相似,此选项错误;
C、能使石蕊变蓝的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能使石蕊变蓝,但碳酸钠属于盐,此选项错误;
D、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选项正确。
故选D。
7.答案:D
8.答案:D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1)酒精灯
(2)A
(3)a
解析:(1)仪器①是酒精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固固加热型装置,故应选装置A。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多功能瓶装入浓硫酸用于干燥气体,气体应该长进短出,故气体应从a端进入C。
12.答案:(1)化合反应
(2)一氧化氮/NO
解析:(1)反应②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的一种,反应符合多变一,则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2)由反应①可知,生成一氧化氮,反应②一氧化氮参加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反应③二氧化氮参加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则制取硝酸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O。
13.答案:(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氯化钠、酚酞
(2)和结合生成
解析:(1)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遇中性、酸性溶液不变色。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由图1可看出是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现象: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所有的溶质是氯化钠、酚酞。
(2)该反应是酸碱之间的反应,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和结合生成。
14.答案:(1)ABC
(2)隔绝空气(或氧气)和水
(3)乳化
(4)BD
(5)煮沸
解析:(1)高铁轨道的主要材质是高锰钢,是一种含铁、碳、锰的合金钢。选择高锰钢而不用纯铁作轨道,其原因是高锰钢硬度大于纯铁、比纯铁耐腐蚀、耐磨、抗冲击性更强等,故选ABC;
(2)对铁制品进行“烤蓝”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的防锈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
(3)洗洁精去油污是乳化现象,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
(4)蚁酸具有酸性,要消除肿痛,可以涂抹显碱性的物质以中和酸性物质小苏打、肥皂水、氢氧化钠溶液等物质的pH均大于7,均显碱性,可涂小苏打或肥皂水,氢氧化钠溶液碱性太强对皮肤有腐蚀作用,因此不宜使用;而食醋显酸性,也不宜使用;故选BD;
(5)生活中对饮用水进行软化和消毒杀菌的常用方法是加热煮沸。
15.答案:(1)60
(2)解:设反应生成硫酸钠的溶质质量为,则
故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4.2%
答: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2%。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反应中用去稀硫酸的质量为100g-40g=60g;
(2)详见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