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1 19:4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陋室(lòu) 噫(yī) 苔痕(tāi)
B.鸿儒(hóng) 濯(zhuó) 鲜有闻(xiān)
C.蕃(fān) 清涟(lián) 亵玩(xiè)
D.案牍(dú) 淤泥(yū) 德馨(xī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①夸父与日逐走(跑)。(《夸父逐日》)
②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立)。(《爱莲说》)
B.①虽乘奔(飞奔的马)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②肉食者鄙(目光短浅),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C.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和)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②余立侍左右,援(引、提出)疑质理。(《送东阳马生序》)
D.①下车引(拉)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繁茂)而繁阴。(《醉翁亭记》)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徐喷以烟
4.下列语句中的“之”与“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一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无丝竹之乱耳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何陋之有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有仙则名(形容词用作动词,出名)
B.无丝竹之乱耳(使动用法,使……乱)
C.无案牍之劳形(使动用法,使……劳累)
D.香远益清(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
6.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刘禹锡,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著有《刘梦得文集》,代表作有《竹枝词》《乌衣巷》等。
B.周敦颐,人称“濂溪先生”,北宋哲学家,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著有《太极图说》等。
C.《陋室铭》中的“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陋室铭"就是说写陋室的文章。
D.《爱莲说》中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抒情文体,抒发的是作者对于莲的赞美之情。
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是宋代著名的哲学家。
B.“铭”是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D.在我国,不同的植物往往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菊花”象征高洁,“莲花”象征隐逸,“牡丹”象征富贵。
8.下列对文章《爱莲说》第一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莲君子般的美好品格。
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以孤高自许。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
D.“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仪态庄重,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表现了作者对莲的爱慕之情。
二、情景默写
9.根据要求默写。
(1)《陋室铭》中暗示陋室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暗示陋室不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10.根据要求默写。
(1)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比,集中表现莲的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借莲表达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借莲表现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对比阅读
11.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①,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②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③,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节选自司马光《训俭示康》)
【注】①忝:名列进士的科名。②同年:同榜登科的人。③矫俗干名:故意用不同流俗的姿态来猎取名誉。
(1)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惟吾德馨______
②无丝竹之乱耳______
③平生衣取蔽寒______
④但顺吾性而已______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的体裁是铭。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B.“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这个句子的断句是正确的。
C.根据乙文内容来推断,题目“训俭示康”中的“俭”是“俭朴”的意思。
D.甲乙两文的作者都有美好的品德和高尚的志趣,甲文中的刘禹锡喜欢世俗乐曲,乙文中的司马光以簪花为乐。
(4)《陋室铭》文末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来自我赞许。请结合原文,说说陋室为何不陋。《训俭示康》文末作者说“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请结合原文,说说作者“不以(陋)为病”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材料二: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兼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2.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爱者甚蕃 蕃:多 故称瑞耳 故:所以
B.香远益清 益:更加 而名之不可 名:有名
C.陶后鲜有闻 鲜:少 即善绘者以意取似 即:即使
D.宜乎众矣 宜:应当 莫能肖也 肖:相似
13.选出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兰之味
B.出淤泥而不染 非可逼而取也
C.可爱者甚蕃 即善绘者以意取似
D.物以稀为贵 纯以情韵胜
14.材料二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
B.体兼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
C.体兼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
D.体兼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
15.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
16.同为“花之君子”,莲、兰各有不同之处。材料一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材料二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花怎样的品质?
四、填空题
17.课文理解填空。
(1)《陋室铭》紧紧扣住“________”立意,以“________”一句统领全篇,表达出陋室主人________的节操和________的情怀。
(2)《陋室铭》开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________的方法,将名山、灵水与“陋室”相提并论,强调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________”一句为全文之“睛”。
(3)《陋室铭》作者紧扣“惟吾德馨”对居室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来描写,突出作者的美德。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 苔tāi——tái;
B. 鲜xiān——xiǎn;
C. 蕃fān——fán;
故选D。
2.C
【详解】C.解释有误,与:参与,这里指欣赏。故选C。
3.C
【详解】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词语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C项中的“则”都是“就”的意思;A项中的“是”分别是“表判断”“这样”的意思;B项中的“之”分别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到,往”的意思;D中的“以”分别是“来,用来”“用”的意思。
4.D
【详解】此题考查一词多义。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例句中的“之”和D项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的”的意思;A、B两项中的“之”都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的意思;C项中的“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的意思。故选D。
5.A
【详解】这道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
A.“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故选A。
6.D
【详解】D.“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是论说喜爱莲花的道理。故选D。
7.D
【详解】D.应为“菊花”象征隐逸,“莲花”象征高洁。故选D。
8.C
【详解】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美名远扬的品质,前两者与后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选C。
9.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何陋之有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陋、惟、德馨、苔痕、鸿儒、蜀。
10. 莲 花之君子者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详解】理解型默写题一般都在题干中给出明确要求,这种题目是对平时阅读背诵能力的巧妙检测。理解型默写题比直接型默写题难度要稍大一些,但答案一般具有唯一性。学生不仅要识记默写的内容,还要对课文有较好的感知能力,要在对原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根据题干要求作答。通常情况下,只要熟悉原文,理解其含意和作用,就不难写出对应的内容。注意“淤泥、濯、涟、妖、蔓、亭亭、植、亵、焉”的书写。
11.(1)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管乐器、弦乐器,指乐曲或音乐亦可 遮蔽 顺从
(2)①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②众人都把奢侈靡费当做荣耀,我的内心只把节俭朴素当成美德。
(3)D
(4)陋室不陋,是因为陋室主人品行高尚,这从文章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以读出,同时,陋室主人志趣高雅,这从文章“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读出。司马光不以陋为病,是因为他本性“不喜华靡”,“以俭素为美”,所以不把简陋当作弊病。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②句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丝竹:管乐器、弦乐器,指乐曲或音乐亦可。
③句意:一辈子对于衣服只要求它能够御寒就行了。蔽:遮蔽。
④句意:只是顺从我的本性做事罢了。顺:顺从。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上,长到;入,映入。
②重点词:皆,全,都;以……为,把……当作、作为。
(3)本题考查想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D.有误,根据甲文“无丝竹之乱耳”和乙文“闻喜宴独不戴花”可知,刘禹锡不喜欢世俗音乐,司马光不愿意簪花;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陋室铭》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同时,陋室主人志趣高雅,这从文章“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读出。
从乙文中“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可知,司马光不以陋为病,是因为他本性“不喜华靡”,“以俭素为美”,所以不把简陋当作弊病。
【点睛】参考译文
【甲】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乙】我本来出身在卑微之家,世世代代以清廉的家风相互承袭。我生性不喜欢奢华浪费。从幼儿时起,长辈把金银饰品和华丽的服装加在我身上,总是感到羞愧而把它们抛弃掉。二十岁忝中科举,闻喜宴上只有我一个人不戴花。同年中举的人说:“皇帝的恩赐不能违抗。”于是才在头上插一枝花。一辈子对于衣服只要求它能够御寒就行了,对于食物只要求它足以充饥就行了,但也不敢故意穿脏破的衣服以显示与众不同而求得好名声,只是顺从我的本性做事罢了。一般的人都以奢侈浪费为荣,我心里唯独以节俭朴素为美,人们都讥笑我固执鄙陋,我不认为这没什么不好。
12.B 13.C 14.C 15.(1)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意对即可。)
(2)即使是善于绘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体会来描绘兰花的形状,不能与兰花的神韵相似。(意对即可。) 16.材料一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材料二让我们领悟到兰花高洁的品性。
【解析】12.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B.“而名之不可”,句意为:却又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名:说出;
故选B。
13.考查一词多义及用法的理解辨析。
A.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
B.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
C.者:均为代词,“……的人”;
D.以:连词,因为/介词,凭借;
故选C。
14.考查文言文断句。
根据句意“兰花兼有各种颜色,却不是艳丽眩目的,使人能够得到无穷的视觉愉悦,却又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和句中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而”处要作停顿的规律,可断句为:体兼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
故选C。
15.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句重点词语:亭亭,挺直的样子;植,竖立;可,只能;亵玩,靠近赏玩。
(2)句重点词语:即,即使;以意取似,凭自己的体会来描绘兰花的形状;莫能,不能;肖,相似。
16.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
结合甲文“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可知,作者认为“(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作者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既明确写出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又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对追名逐利的污浊世风的厌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
结合乙文“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可知,作者认为兰花是周文王、孔夫子、屈原大夫的同类,而周文王、孔夫子、屈原大夫都是志向高洁的人,由此可见,乙文则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花高洁的品质。
【点睛】参考译文:
材料一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材料二
兰花的香气,不是可以逼近闻嗅品赏的。她的香气似有似无,忽远忽近,时断时续,缥缈萦回,她的清纯以情致韵味胜出。兰花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所以称她是吉祥(或是善)。兰花,是有色彩的,但她的色彩素淡清纯、含蓄温润,决不是姹紫嫣红、艳丽眩目的,使人能够得到无穷的视觉愉悦和心灵的感受,却又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兰花的形态意趣,即使是善于绘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体味来描绘,不能完全表现。兰花恐怕就是周文王、孔夫子、屈原大夫的同类,不可以亵玩,但又是“不可以一日无此君”的。
17. 陋室不陋; 惟吾德馨; 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 类比; 惟吾德馨 环境; 往来人物; 室中生活
【详解】课文分析:第一层(从开头至“惟吾德馨”)以类比的方式引出文章主旨。文章开篇即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大气之语开篇,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功颂德埋下了伏笔。
第二层(“苔痕上阶绿“至无案牍之劳形”)描写居室环境即日常生活。作者从周围景色入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写环境宁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淡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室主人交往之雅。来来往往的都是饱学之士,没有平头百姓。这些人可以高谈阔论,纵情畅怀。“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闲下来在室中可以抚琴弄弦,展卷读经修身养性。
第三层:(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类比,指出此室可以与古代名贤的居室比美。
第四层(最后一句),总结全文,说明陋室不陋。“何陋之有?”一句,语出《论语·子罕》,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截取后一句引为证据,作全文的总结,暗含着以“君子”自居的意思而又不陋痕于文字上,更进一步突出了他那高洁傲岸的志趣与抱负。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1)《陋室铭》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以“惟吾德馨”一句统领全篇,表达出陋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高洁傲岸的情怀。
(2)《陋室铭》开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类比的方法,将名山、灵水与“陋室”相提并论,强调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惟吾德馨”一句为全文之“睛”。
(3)《陋室铭》作者紧扣“惟吾德馨”对居室从环境、往来人物、室中生活三方面来描写,突出作者的美德。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