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05-22 22:0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说课流程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一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中的内容,是在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后编排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深入和扩展。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是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和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它为以后学习平抛运动、类平抛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处理问题、推导动能定理的关系式等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是本章教学的重点。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刚刚学习过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有一定的了解;已经有了采用观察、归纳、讨论、公式、图象等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学生对物理新内容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发展不够均衡,还没有完成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度,知识应用水平较低、推导运算能力不强.。因此既要尽可能的放手让学生的手和脑动起来,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理解v-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 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近似推导位移公式的过程,体验极限法的特点和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公 式推导能力,增加物理情感。 (2)通过分组讨论,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学重点: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教学难点:v-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 根据本节知识在高中物理中的基础地位,重点确定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的理解及其简单应用.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和定势性,对极限思想和图像知识的结合使用普遍存在困难,因此本节的难点确定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的推导。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自主合作的教学方法,以思维训练为主线,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通过知识回顾、猜想假设、互动探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用已有的知识演绎推理、归纳总结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从而突出知识的产生过程与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强化有意注意,及时评价鼓励学生,让学生经历从实际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究过程。五、教学设计1、复习旧知
(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
这是本节课的知识基础,为下面的公式推导做好铺垫。
(2)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画出匀速直线运动和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υ-t图象。
指导学生规范作图,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的治学态度。2、导入新课(问题导入)
提出问题: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与它的υ-t图象有什么关系?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总结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3、猜想假设
分组自由讨论:根据匀速直线运动v-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启发学生猜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其速度图象有什么关系?
?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这一部分知识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五、教学设计4、互动探究
?(1)极限思想的渗透
让学生阅读“思考与讨论”小版块.
培养学生的自学和阅读能力
提出下列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a、用课本上的方法估算位移,其结果比实际位移大还是小?
b、为了提高估算的精确度,时间间隔小些好还是大些好?
针对学生回答的多种可能性加以评价和进一步指导。
让学生从讨论的结果中归纳得出:△t越小,对位移的估算就越精确。渗透极限的思想。
通过小组内分工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精神,以及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间对比总结,使学生学会在对比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个人能力。五、教学设计(2) 分析推理
引导同学用极限思想循序渐进得出v-t图线下面梯形的面积代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设置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以初速度为υ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为例:利用学生画出的初速度为υ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υ-t图象求时间t内的位移x.五、教学设计提问1:将时间t分成5小段运用υ-t图象,求x。五、教学设计提问2:将时间t分成10小段运用υ-t图象,求x。五、教学设计提问3:将时间t分成20小段运用υ-t图象,求x。五、教学设计提问4:将时间t分得非常非常细,情况又怎样?根据上述的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与υ-t图象有什么关系?五、教学设计(2) 分析推理
得出结论: v-t图线下面梯形的面积代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培养学生分析和研究问题时要具有循序渐进的科学思维品质,能够运用已知结论正确类比推理和归纳得出结论的思维能力。请同学们根据上述的研究推导出位移x与时间t关系的公式。对学生来说,主要是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善于思考、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结论,更要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不但授人与鱼,更要授人与渔。五、教学设计5、传授新知(板书)
2.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位移公式:X=vt
图像中表示:矩形面积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导出过程:微元法
图像中表示:X=v0t+at2/2
位移公式:图线与坐标轴所 围图形面积
三、应用t0tVv00t0Vv00tt0五、教学设计6、巩固练习
留时间让学生回顾课本和黑板上的知识内容。
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多媒体展示例题,规范解题步骤。
动手操作、学以致用,才叫会学物理,才能学会物理。6、巩固练习
例:一辆汽车以 的加速度行驶了12s,驶过了180m。汽车开始加速时的速度是多少?五、教学设计7、课后小结
提出问题:
(1)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这节课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
(3)这节课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让学生自己总结。通过这种小结方式,可以更多的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使学生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并能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五、教学设计8、布置作业:
请学生课后探讨课本第40页“思考与讨论”中的思考题。
把物理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
以问题为线索,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探究为主线,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