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5 牛顿第三定律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二、教学的三维目标
三、重点、难点分析
四、教法学法
五、教学设计
六、设计说明
5 牛顿第三定律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1、教材分析
牛顿三大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是整个力学的核心内容
牛顿第三定律是牛顿三大定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牛顿第一、二定律最有效的补充一、教材及学情分析5 牛顿第三定律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
2、学情分析
作为高一的学生,他们好奇心强,并且在初中已形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概念, 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认识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理解较片面。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会在具体问题中确定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3)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能用它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学的三维目标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生活中相互作用的现象,思考归纳力的相互作用规律。
(2)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之间的关系,体验探究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感受物理学科研究的方法和意义。
三、教学的重、难点分析 重点
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难点
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明确相互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区别。四、教法与学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式的教法
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法。五、教学设计与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发生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这一对力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
引导学生
为自己的不懈努力鼓一次掌问:左右手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2、引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同学们坐在凳子上,两脚悬空,然后用手推桌子。会感觉到什么现象?如何解释?(要求学生亲身体验并请学生回答)
归纳: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我们把其中一个力叫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反作用力。
3、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基本的特点观察下面的演示实验,回答下列几个问题:(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否作用在
同一物体上?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否同时产
生和消失?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否是同种
性质的力? 5 牛顿第三定律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
实验1:把薄的轻木板放在并排的玻璃管 上,
然后把玩具小车上紧发条,并轻 轻
按在木板上。
?
?实验现象:释放小车后,车在向前运动的同时,
木板向后运动,并且同时停止。
?
?实验2:在两辆小车上各固定一根条形磁铁。实验现象:当磁铁的同名磁极靠近时,放
手后两小车被推开;当异名磁
极接近时,两辆小车被吸拢。
总结: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不同
的物体上,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是同种性质的力。(异物、同时、同性)实验3:两只气球轻轻挤压。实验现象:两气球同时发生形变。
4、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的关系
问题: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力的大小、方向上
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提出猜想(根据拍手小活动的体会):
作用力和 反作用力可能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问题:1、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
2、我们学过的哪种仪器可测力的大小呢 ?
如何验证猜想呢?
要求分小组讨论并设计出实验,定时汇报结果
探究方向 :
(1)研究静止状态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
的关系,并得出结论
(2)研究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作用力与反作
用力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
(3)研究变速运动状态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
总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学生总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即等大、反向、共线。让学生体会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即实验法),培养他们分析、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设计
意图
用传感器进一步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操作步骤:(1)一只传感器系在墙上,另一只握在
手中,两个传感器对拉,拉力逐渐增
大,然后逐渐减小,直到为零。
(2)将一个传感器拉动另一个传感器
朝一个方向运动,显示运动中两物
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观察分析计算机中反映的图表及数据:1、图中反映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图中反映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有什么关系?加强对相互作用力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设计
意图 5 牛顿第三定律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
师生共同总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规律,从而得到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数学表达式:F=-F′强调:“总是”指任何物体、任何情况都成立,即与物体的大小、形状、运动状态、是否接触以及参照物的选择等均无关系。5、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请同学们观看视频 5 牛顿第三定律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
6、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关系钩码挂在弹簧秤下保持静止
指出钩码受到几个力?其反作用力分别作用于哪个物体上?画出钩码的受力分析图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不一定同时产生,消失一定同性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不一定同性质效果相互抵消设计意图:突破难点,防止学生出现理解误区
7、反馈练习1.跳高运动员从地面跳起, 这是由于( )A、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等于运动员受的重力B、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C、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D、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CD 2.人在跑步的时候,人和地球间有多少对作用 力和反作用力?一、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1、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三、牛顿第三定律: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
异物、同时、同性、等大、共线、反向。§4.5牛顿第三定律四、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课堂小结: 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二、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三、牛顿第三定律
四、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五、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关系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P82页“问题与练习”2、4
要求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总结并自查:掌握了哪些知识?体验了哪些方法?产生了哪些新的认识六、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设计中
注重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突出物理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征
倡导“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感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