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22课
书戴嵩画牛
(共1课时)
一、教材分析
《书戴嵩画牛》是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文言文二则》的第二篇课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文章用简洁的语言、平实的手法,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牧童的天真可爱,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杜处士的大气虚心,处士笑而然之,两处不同的笑,彰显了不同的人物性格,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本单元人文主题为“艺术之旅”,语文要素为“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根据文后练习题的要求,应该将文言文的朗读,有步骤的进行,读准字音,避免错读;读流利,避免破读;读出节奏,根据句子意思进行正确的逻辑停顿,整体读出“声断气连”的感觉,突显文言文的节奏感与意韵感。文言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与内心活动隐藏其中,可以适当进行挖掘和想象,再让学生创造性的用自己的语言讲讲这个故事,感受文言故事的新鲜感,深刻理解故事所传达的道理,汲取人生智慧,感悟一事一理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目标
1.借助学习单,读准“处、好、数、曝”等易读错字。通过反复诵读,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句,读懂故事,领悟一事一理的写作手法。
3.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能用自己的话创造性讲这个故事,明白做事需向内行人请教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
课件,课堂学习单,微课
四、教学过程
(一)读释课题 检查预习
1.读好课题,理解题意
(1)解“书”,读出停顿:书/戴嵩画牛
(2)理“书”。
2.预习反馈,读准字音
(1)指名读第一句,读准多音字,处(chǔ),好(hào),数(shǔ)。
(2)指名读第二句,读准生字,读好停顿。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3)齐读句子。
3.自由读文,读通课文
(1)学生练习朗读。
(2)同桌展示读,指导读通顺。
(3)读出节奏,去掉注音,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二)借助注释 理解意思
1.再读课文,理解大意
(1)交流反馈。
(2)指导理解难懂的词句。
(3)梳理文脉:这个故事,讲了两个人,一幅画。
(4)两个人对这幅画,有什么不同的态度?
2.聚焦语言,感受杜处士的“尤所爱”
聚焦“锦囊玉轴”。
(2)理解“一轴”,足见他尤所爱。
(3)聚焦“所宝以百数”,理解“尤所爱”。
(4)扣准“常以自随”,进行合理想象。
(5)用这么贵重的锦囊玉轴来包装,足见他尤所爱。他还有可能怎么做,想象说话,可以现代文,也可以文言文。
(6)想象说话: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
3.抓住关键词,感受牧童的“笑”
(1)聚焦两处“笑”,初步感受牧童的天真。
(2)理解牧童“拊掌大笑”的原因。
(3)微课简介,再次感受《斗牛图》的魅力。
刚才这位同学借文字想象出了斗牛图的样子,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来看一段关于斗牛图的微课简介,感受一下《斗牛图》的魅力。
(4)如此珍贵,得到高度评价的斗牛图,牧童却这样说,出示斗牛图和牧童的话,如果你是杜处士,你会选择相信谁?
(5)聚焦苏轼“观”。
怪不得苏轼讲完这个故事后,议论道——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你觉得古人说的话,有道理吗?
(三)代入角色,讲述故事
1.借助文中角色,讲故事
按照学习活动要求,合作讲故事。
(2)小组展示,学生点评。
(四)联读故事 感悟道理
1.互文比对,发现写法
(1)同学们,你们也借助注释读一读这篇小古文《传神记》,发现给你的启示,一样吗?
传神记(节选)
[宋] 苏轼
传神之难在目。顾虎头①云:“传形写影,都在阿堵②中。”其次在颧(quán)③颊(jiá) ④。吾尝⑤于灯下顾⑥自见⑦颊影,使人就壁模之⑧,不作⑨眉目,见者皆失笑,知其为吾也。目与颧颊似⑩,余 无不似者。眉与鼻口,可以增减取似也。传神与相 一道,欲得其人之天 ,法当于众中 阴察 之。
[注释]
①顾虎头:晋代画家顾恺之。 ②阿堵:晋代俗语,意为“这个”。③颧:脸的正面。
④颊:脸的侧面。 ⑤尝:曾经。 ⑥顾:注意到,看到。 ⑦自见:显现。 ⑧就壁模之:在墙上描摹下来。 ⑨作:画; ⑩似:(画得)相似。 余:余下部分。 相:相面,看相。
天:指人的天然神情、气概。 众中:平常生活中。 暗暗观察。
(2)揭示道理。
(3)小结写法:一事一理。
2.推荐阅读《东坡志林》
蜀中有杜处(chǔ chù)士,好(hǎo hào)书画,所宝以百数(shǔ shù)。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学习活动一:
1.自由读:难读的地方反复读,把课文读通顺。
2.合作读:读给同桌听,读正确的给同桌点赞,有错的帮助对方纠正。
学习活动二:
1.独立学:默读,借助注释,想想大概讲了什么意思?有不理解的词句把它圈画出来,请教同学或者老师。
2.合作学:一人讲一段,把意思讲给对方听。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
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学习活动三:
1.独立讲:选择文中一个身份(杜处士或者牧童),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
2.合作讲:四人小组合作讲,一人讲一角色,一人评一角色。
1.角色选择:
2.点评要点:
(1)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的身份,借助板书和插图,讲故事,得一颗星。
(2)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的身份,不看板书和插图,能把故事讲清楚,得三颗星。
(3)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的身份,不看板书和插图,把故事讲清楚,并想象出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等,得五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