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学历案(第2课时)
主/题/与/课/时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第2课时)
课/标/要/求
能联系上下文,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关心作品中任务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学/习/目/标
1. 通过筛选信息,找到小男孩抓走灰雀的证据。
2. 能带着问题,通过默读、讨论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从而读懂课文。
3.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评/价/任/务
1.完成学习任务一中的4、5。(检测目标1)
2.完成学习任务二中的2,学习任务三中的2。(检测目标2)
3.完成学习任务二中的3,学习任务三中的2、3。(检测目标3)
资/源/与/建/议
1.本单元我们要学习带着问题读课文,我们在本册《牛肚子里的旅行》中学习过提问,我们可以运用以前的方法来学习,在接下去的四年级也会继续深入学习提问阅读策略。
2.通过人物的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我们可以通过朗读、对比朗读、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猜测小男孩和列宁对话时的心理,通过找出证据来检测。
3.本课中我们学习到的用人物的语言、神态等方法可以为我们的单元习作做铺垫。
4.学习这课,我们不仅要关注语言,也要关注人物的品质,并在生活中思考怎样获得美好的品质。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回顾:从课文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列宁很喜欢灰雀?
2.读一读,在会读的词语后面打√,不会读的在( )里注音。
胸脯( ) 仰望( ) 惹人喜爱( ) 婉转( ) 面包渣( ) 或者( ) 可惜( ) 诚实( )
课中学习
学习任务一:闯关破案,读懂课文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灰雀》,请自由读课文,根据提示,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有一年冬天…… 一天…… 第二天……
2.小男孩和列宁都很喜欢灰雀,读读课文是怎样描写三只灰雀的。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3.发现案情:但是有一只灰雀不见了,找到哪一只灰雀不见了。
情境创设:灰雀昨天去哪儿了?这节课,这节课我们来当小小侦探,到文中寻找线索吧!
4.是谁抓走了灰雀?从哪里看出男孩抓走了灰雀?这个单元让我们学习带着问题读书,一个好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读懂文章。请拿出笔,在书上把证据画下来。
5. 四人小组讨论,说说发现的证据。
证据1:“没……我没看见”省略号说明小男孩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
证据2:小男孩说会飞回来的。此地无银三百两,说明他知道灰雀在哪儿。
证据3:课文说那男孩本想告诉他,证明他知道灰雀还活着。
证据4:小男孩白桦树旁低着头,他的动作表示他做了错事。
证据5……
【设计意图:通过“灰雀失踪案”这个情境,通过“谁抓走了灰雀”这个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文本发现小男孩心虚的表现,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判断谁抓走了灰雀,初步学习带着问题读懂课文。】
6.总结案情:列宁在不断地问问题,但是小男孩始终没有疑问,无论列宁问什么,小男孩都在给列宁肯定的回答。
学习任务二: 品读对话,揣摩心理
自由读课文的2—10自然段,用“ ”画出列宁说的话,用“∽∽∽∽∽ ”画出小男孩说的话。想一想,他们在对话的时候,各自心里在想什么?)
研究人物的语言。合作读对话,思考:你说小男孩每次回答的时候,心情都一样吗?
【设计意图:直接把对话从课文中拎出来,重点体会小男孩的三句话。揣摩人物的语言,读懂了列宁和小男孩之间看似简单,实际有丰富内涵的对话。体会到小男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下定决心纠正错误。】
聚焦第一次对话,小男孩心里在想什么?(紧张,慌张,纠结)
聚焦第二次对话和第三次对话,小男孩都说了“一定会飞回来”,他心里在想什么?他这两次的想法一样吗?(第二次强调灰雀还活着,第三次强调他会把灰雀放回来。)
同桌互读,注意读出人物的语气。
学习任务三: 引导质疑,体会品质
引发质疑:我们都猜到是被小男孩抓走。列宁知不知道?这个单元是学习提问,读到这儿我有什么疑问?
填补列宁内心空白。
你能猜猜列宁是怎么想的吗?请把列宁的想法写在横线上。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他心里想: 列宁没再问那个男孩,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3.回顾篇章页: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从这个故事中,你觉得小男孩有怎样的品质?联系生活,你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吗?
【设计意图:高尔基曾说过,诚实是人生美好的品格,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不可避免会犯些错误,有了错误应该勇于承认,并能加以改正,这样的孩子在他人眼中仍是诚实的孩子,仍会得到他人的理解尊重,包括像列宁这样的伟大的尊重。】
检/测/与/练/习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3-4小题。
类文阅读。
1928年夏天,高尔基住在列宁格勒。他经常坐在窗子旁边工作。一个阳光精美的早晨,高尔基正在读书,突然,一个小纸团从窗外飞到了桌子上。高尔基打开纸团,上面写着:“亲爱的高尔基同志,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进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
高尔基从窗口向外望去,看见人行道边上坐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手里拿着一架照相机。
“是你扔的纸团吗?”高尔基问。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说。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站在高尔基面前了。他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沙发,说:“请您坐在这儿看报纸。”
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你怎么了?”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
小男孩哭着说:“我把胶卷忘在家里了。”
高尔基赶紧站起来,小男孩已经提着照相机。跑出去了。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小男孩哭着,跳上一辆电车。电车马上开走了。
晚上,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来了一位摄影师。”
“是个小男孩吗?”高尔基问。
“不是。是一家杂志社的记者。”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阅读短文,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如:高尔基为什么不愿意见记者,却想见小男孩?
读一读,体会说话人的心情。
(1)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2)“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说。
(3)“你怎么了?”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
(4)“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学/后/反/思
是谁抓走了灰雀,你是怎样在文章中找到依据的呢?和小伙伴们分享。
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如果你也因为好奇拿走了科学实验室的一样东西,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