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小数及小数的意义》(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认识小数及小数的意义》(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4-11 21:3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小数及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小数及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和几何直观图,使学生了解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通过“米尺”模型,认识0.1米与1分米与十分之一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联系生活,初步感知
游戏导入,引出小数
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给数字宝宝找家,谁想来试一试?
师:生活中除了整数和分数,你还见过什么数?
预设:小数
师: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广泛,(课件出示情境图)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小数?(把数字记录在黑板上)
师:观察小数和我们之前学过的整数有什么区别?
预设:比之前学过的数多了一个点。
师:这个小点叫小数点,那我们给这样带有小数点的数起个名字吗?
在生活中,我们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数字,像1.63......这样的数字,叫做小数,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有关小数的知识(板书认识小数)。
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知识迁移,自主探究小数的读法
师:我们来观察黑板上的这些小数,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
师:黑板上的小数,你能试着来读一读吗?想一想整数我们是怎样来读的?(借助以往的经验来尝试读读黑板上的小数)
同桌交流,探究读法
师:我们先读的那部分?中间的小数点怎么读?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应该怎么读?(学生探究读法,总结小数的读法,明确整数部分按照整数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师:出示0.85,2.60你能按照刚才学到的方法,读出这个小数吗?(自主尝试试读,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明确整数部分是0就读作0,小数部分无论有几个0,都要一一读出)
初步感知小数的意义
师: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在米尺中也有小数,请同学们找一找,1分米用米做单位可以怎样表示?(同桌之间交流)
预设: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一份是1分米,一分米用分数来表示是十分之一米,十分之一米和0.1米是相等的,它们表示的长度都是一分米。
师:一分米要是用“米”作单位的时候,既可以写成十分之一米,也可以写成0.1米,所以十分之一米就等于0.1米,0.1米也就是十分之一米。
类比迁移,拓展认识小数含义
师: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我为班级的三好学生准备礼物花了9元5角,这个钱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吗?
(1) 在以“元”为单位的时候,小数点左边表示的都是多少?(元)
(2)小数点右边表示的是什么?(角、分)
(3)以小组为单位,在学具中拿出十分之一元和0.1元,十分之五元和0.5元,学生充分交流讨论,学生通过类比迁移,再次强化一位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深化对小数含义的认识
1、完成数学书94页第三题,借助面积模型,用分数和小数表示涂色部分,旨在借助几何图形直观,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
2、拓展练习:完成数学书95页4题,用小数表示出数轴上对应的点,在巩固小数含义的同时,为认识数的顺序提供直观支撑。与面积模型相比,数轴更加抽象,有一定难度。
四、全课总结,拓展学生认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又认识了“数”家族的一个成员——小数。看看板书,我们都了解了什么?你们还想知道哪些?下课后,你们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查资料,下节课一起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认识小数
3.45 读作:三点四五
1米
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及意义》教学反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大家好!
首先非常感谢数学成果推广应用团队的各位领导,给我这次与大家学习交流的机会!我执教的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及意义》是在学生认识了整数十进制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节课我主要围绕两个目标来完成。
一、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小数的概念
小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小数的学习是带领学生从微观的视角来认识数,对于小学生来说更为抽象。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当无法用整数精确的表示事物数量时,就需要用到小数。本课我从学生熟悉的商品价格、气温、体温等具体情景中,让孩子提炼出具体的数据,让学生在大量生活事例中获得具体的感知,在请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小数,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获得对小数感性认识,更好的建立小数的概念。
二、如何借助直观、半直观模型,让学生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
1、如何借助多种模型理解数的意义
认识小数都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借助米尺图,让孩子直观感受小数与十进制分数之间的关系,通过探究推理、动手操作等活动,达到初步认识小数的目的。小数的含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抽象的,本课我借助1米等于10分米这个具体的量,来呈现小数的含义,由具体的小数数据,像小数的含义这个抽象的概念来过渡,重点引导学生,1分米还能用什么形式来表示?这一核心概念让孩子自主探究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更深入的理解小数的意义。为学生学习小数搭建了脚手架,降低了学习难度。
如何借助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练习环节,我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认知,激活相关经验和相关知识基础。在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将其作为教学素材,使数学教学成为有源之水,培养学生的数感。将课堂教学变成课堂生活。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的内化知识。类比迁移,拓展认识小数的含义。
如何在循序渐进中理解小数的意义
在学生理解了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我结合量身高的具体情景,提出1米3分米只用米做单位怎样表示?由小数的意义引导学生回到具体的应用表达。动手操作环节,我选取了学生熟悉的元与角,结合“元、角”这些具体的量,让学生说说小数点右边数字表示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体会以小数点为分界线,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整(元);小数点右边数位上的数字表示比1(元)更小的量,加深对小数的认识及理解。这些实践活动的设计,不断建构生活及知识本身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我采用了由具体到抽象,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设计理念,借助具体情境帮助学生建立了“小数”的模型,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