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分层练习(四)
(练习范围:第四单元)
一 、按要求完成练习。(18%)
1.看拼音,写词语。(10%)
yīn diào xì jù mǐn jié wú yōu wú lǜ
( ) ( ) ( ) ( )
2.照样子,组成新字再组词。(8%)
例:杆—— (肝)(肝脏)—— (秆)(麦秆)
供—— ( )( )—— ( )( )
吵—— ( )( )—— ( )( )
二、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6%)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乖巧(gāi) 蹭坐(cèng) B.看家(kān) 厉声叫嚣(xiāo)
C. 嘎嘎(gā) 雏鸡(cú) D.伏贴(fú) 哼唧(xiǎng)
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妈妈总说爸爸是个 ,几毛钱也要斤斤计较。
(2)老师常告诫我们,学习上要做 ,勤劳才会有收获。
(3)农民伯伯们就像 一样,任劳任怨,辛苦耕作。
A.应声虫 老黄牛 小蜜蜂 B.铁公鸡 百灵鸟 变色龙
C.铁公鸡 小蜜蜂 老黄牛 D.应声虫 小蜜蜂 变色龙
3.下列句子中冒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
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B.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 一样是水, 一样是泥, 一样是草。
C.后来我看到鹅果然能看守门户: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
D.刚满月的小猫可好玩了:摇摆着身子去追妈妈的尾巴,或是追一根鸡毛。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鸡》 一文中,作者对母鸡的态度由讨厌变成了“不敢讨厌”。
B.《白鹅》的作者是丰子恺,作者从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三个方面进行了描写。
C.《母鸡》 一文作者采用了欲抑先扬的写作手法。
D.《猫》 一文表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三、按要求写句子。(6%)
1.照样子,写一句描写动物外形的话。
小猫白玉似的毛色上,黄斑错落得非常明显。
2.照样子,写一写“活泼的小狗”。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四、根据所学知识填空。(5%)
1.根据课文内容写出下列动物的特点。
(1)鹅: (2)猫: (3)母鸡:
2.《蜂》这首诗中,“ , ”一句赞美了蜂辛勤、无私奉献的精神。
五、阅读理解。 (25%)
(一)课内阅读。(8%)
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 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 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
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生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
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 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1.结合短文,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原因是( )(3%)
A.母鸡做了鸡母亲。 B.母鸡教鸡雏啄食。
C.母鸡一听到动静就啼叫。 D.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2.“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
(二)记叙文阅读。(17%)
老 猫
咪咪的病一天一天地严重起来。它不想回家,喜欢在房外荷塘边上石头 缝里呆着,或者藏在小山的树木丛里。它再也不在夜里睡在我的被子上了。 每当我半夜里醒来,觉得棉被上轻飘飘的,我惘然若有所失,甚至有点儿悲伤
了。我每天凌晨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拿着手电到房外荷塘边山上去找咪咪。
有一天傍晚,我看咪咪神情很不妙,我预感要发生什么事情。我唤它,它 不肯进屋。我把它抱到篱笆以内,窗台下面。我端来两只碗, 一只盛吃的, 一 只盛水。我拍了拍它的脑袋,它偎依着我,“咪噢”叫了两声,便闭上了眼睛。 我放心进屋睡觉。第二天凌晨,我一睁眼,三步并作一步,手里拿着手电,到 外面去看。哎呀不好!两碗全在,猫影顿杳。我心里非常难过,说不出是什 么滋味。我手持手电找遍了荷塘边,山上,树后,草丛,深沟,石缝。有时候, 眼前白光一闪。“是咪咪!”我狂喜。走近一看,是一张白纸。我怅然若丧,心 头仿佛被挖掉了点儿什么。“屋前屋后搜之遍,几处茫茫皆不见。”从此我就 失掉了咪咪,它从我的生命中消逝了,永远永远地消逝了。我简直像是失掉了一个好友, 一个亲人。至今回想起来,我内心里还颤抖不止。
有一些通达世事的好心人告诉我,猫们有一种特殊的本领,能知道自己什么 时候寿终。到了此时此刻,它们绝不呆在主人家里,让主人看到死猫,感到心烦,或 感到悲伤。它们总是逃了出去,到一个最僻静、最难找的角落里,地沟里,山洞里,树丛里,等候最后时刻的到来。因此,养猫的人大都在家里看不见死猫的尸体。
我听了之后,若有所悟。人们难道就不应该向猫们学习这一点经验吗 有生必有死,这是自然规律,谁都逃不过。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秦皇汉武,唐太宗,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想求得长身不老。到头来仍然是竹篮打
水一场空,只落得黄土一杯,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1. “我”为什么每天凌晨起来找眯咪 ( )(3%)
A. “我”怕它突然离去。 B. “我”怕它被吃掉。
C. “我”怕它走丢回不来。 D. “我”怕它半夜会饿。
2.猫的特殊本领是什么 ( )(3%)
A.能捉到老鼠。 B.能找到回家的路。
C.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寿终。 D. 能抓小鱼。
3.读文中画“ ”的句子,作者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 (5%)
4.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咪咪的喜爱 (6%)
六、习作与表达。 (30%)
题目:我的朋友,
提示:在题中的横线上填小动物的名字,可以是小猫、小狗、小羊等。写作时可以描写小动物的外形特征以及你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并表达出自己对小动物的感情。
参考答案
一、1.音调 戏剧 敏捷 无忧无虑
2.洪 洪水 哄 哄骗 炒 炒菜 抄 抄写
二、1.B 2.C 3.B 4.C
三、1.我家的两头小白猪,全身雪白, 一对扇子似的 耳朵呼扇呼扇的,十分可爱。
2.这小狗可真活泼: 一会儿捉蝴蝶, 一会儿去村 子里散步, 一眼看不见,又跑到田野里撒欢儿 去了。
四、1. (1)高傲 (2)古怪 (3)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2.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五、(一)1.D
2.一个母亲教孩子学习技能,时刻保护着孩 子。文中的母鸡,自从成为了母亲,便把 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给了孩子。因此, 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二)1.A 2.C
3.以为找到了咪咪而狂喜,看清是一张白纸 后又变得失落。
4.短文第1自然段,作者每天凌晨起来的第 一件事就是找咪咪;短文第2自然段描写 了作者找咪咪时的着急,以及失去咪咪后 的难过,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对咪咪的 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