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含答案)阅读训练2022——2023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2《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含答案)阅读训练2022——2023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2 10:3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派遣(qiǎn) 毫无利已 以身殉职(xún)
B.佩服(pèi) 冷冷清清 满腔热忱(chén)
C.狭隘(yì) 自私自力 拈轻怕重(niān)
D.鄙薄(báo) 低级趣味 麻木不仁(rá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派遣 殉职 拈轻怕重 不远万里
B.狭隘 极端 麻木不仁 精益求精
C.热忱 纯粹 漠不关心 微不足道
D.鄙薄 植民地 冷冷清清 见异思迁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场演讲比赛中,有一位选手引经据典,口若悬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美菱在服务上精益求精,打通了冰箱行业在转型升级上的所有环节,将产品、销售和服务完美地结合起来。
C.走进山的怀抱,目观绮丽的山色,耳闻风声鹤唳,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
D.现如今,一些大学生找工作拈轻怕重,认为工作压力小、工作强度低的岗位才是好岗位。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白求恩于1938年初不远万里,突破重重阻挠,来到延安。
B.诗歌《白求恩纪念歌》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沉痛心情和继承白求恩遗志的决心,催人奋进。
C.伟大的事业要求我们鄙弃庸俗,追求崇高,走出“小我”,成就“大我”。
D.能否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的关键是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奋起反抗。
5.选出下列句子中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的一项( )
A.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B.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C.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D.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二、现代文阅读
纪念白求恩大夫
吕正操
①白求恩大夫是全边区伤病军民最热心的救护者,是中华民族解放战争最忠实的赞助者,是全世界人类解放战线上最勇敢的战士。
②他具有极高深的医术,有多少不可救药的伤病员经过他的治疗以后,从死路又回到生路来。有多少伤病员经过他的治疗,缩短了滞院时间而很快地又恢复健康。
③他不但具有最高明的医术,而且具有最高度的创造力。他能在极为残酷的物质条件和极为残酷的斗争环境下创造出新的医疗组织和医疗办法,而把医疗工作组织在战况最激烈、炮火最浓密的前线上。
④特别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他对于被压迫者具有强烈的同情心和崇高的正义感,在工作上具有无比的工作热情。他以援助被压迫者反抗压迫者的精神,曾经从加拿大到西班牙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的革命战争;他从西班牙又来到中国,到抗战最前线的晋察冀军区,在最艰苦的环境里,一直为中华民族解放战争斗争到最后一刻。
⑤白求恩大夫的死是全边区无法补偿的损失,是中华民族抗战的损失,也是人类解放事业的损失。白求恩大夫,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有三点:
⑥第一是他的认真的彻底的工作精神。我记得我们初次在冀中平原上会见,首先就向我问他的工作,我请他稍事休息,他很断然地回答说:“我是为工作而来,不是为休息而来。”从这次会见以后,他就去检查伤病员的病情,到诊疗所施行手术,回到他的住室就写工作总结和提供意见,并根据他自己的经验著述文章,夜以继日地劳动着,从来没有看见他显出疲劳而休息一下。一直到逝世之前,他还是挣扎着补充和修改他的医疗著作,并且为军区提供许多宝贵的意见。可以说他是为工作而活着,又是为工作而死去。工作和他的全部生活是无法分开的。
⑦第二是他的吃苦耐劳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他是生长在大英帝国国度里的一位自由职业者,似乎应当养成比较高贵优裕的生活习惯;但事实上他却穿着极破烂的粗布衣服,吃着最粗糙的饭食,住着极简陋的房子。他的生活和八路军的艰苦生活丝毫没有差别,并且这里没有丝毫矫揉造作和勉强的成分,从来没有听见他为自己打算过。给伤员治疗的时候,他时常自己给伤员输血,感动得许多老百姓自发地争着请求替伤员输血。因为他这种伟大的自我栖牲的精神,无数的人被感动了,无数的人被救活了。
⑧第三是他的医疗主张。他主张给伤员施行手术,要尽可能地在当时当地来施行,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死亡和缩短滞院时间。他亲自拟出这种手术队的组织和器械的携带方法,并且自己亲手来做这些治疗的装置。他坚决主张手术医生上前线,而且他自己就是这种主张的模范执行者。别的医生不上火线,他会发脾气。要是有谁阻止他到最危险的火线上去,他就会大发雷霆。在他死以前,沉重的病魔已经严重地威胁着他的生命,但他还是往火线上跑。他在中华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线上,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⑨白求恩大夫的死,是一个严重的损失,我们如果仅以无限的敬意和沉痛的哀悼来纪念这一位国际友人是万分不够的。我们必须学习这位国际友人钢铁一般的意志、顽强的斗争精神和他对人类的热爱,以及他在工作上的责任心,尤其是吃苦耐劳、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这是这位国际友人最宝贵的遗产,我们应当虚心地接收这份巨额遗产,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奋斗到底,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到底。
(有删改)
6.文章第①段出现了3个对白求恩的称呼:“救护者”“赞助者”“战士”。你认为它们分别是从哪个角度对白求恩做出的评价?
7.文章第⑥段在写对白求恩的第一点印象时,为了证实他的认真的彻底的工作精神,作者写了自己与白求恩的交往,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8.文章最后一段中加点的“最宝贵的遗产”和“巨额遗产”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9.本文在表达方式、写作手法及写作目的方面与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唐雪健
①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大千世界五光十色,面对诱惑,有时舍得放弃,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②该放弃的时候放弃,是一个人精神内涵的自然流露,也是一种人生智慧,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应做到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而弃之。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伟大事业之中去,让生命焕发多姿多彩的绚丽。
③舍得放弃是一种境界。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就容易浑浑噩噩,目光短浅,容易把自己局限在狭小的范围之中,看不到远处的风景。居里夫人的会客厅里,只有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旧椅子。她说:“我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生活。”为了搞好科学研究,她放弃了许多交往,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她为之毕生奋斗的事业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不图享受,不追求生活的安逸,这种放弃为人生做了精彩的诠释。
④1955年,许光达在得知自己将被授予大将军阶衔的消息时,感到十分不安。他给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写了一封《降衔申请》,说:“高兴之余,惶惶难安。我扪心自问,论德、才、资、功,我佩带四星,心安神静吗?此次,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功绩授勋。回顾自身历史,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实事求是地说,是微不足道的。不要说同大将们相比,就是与一些资深的上将比,也自愧不如。为了心安,为了公正,我曾向贺副主席申请:授予我上将军衔,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作为平凡的人,我们敬仰这种大舍得、大境界的人。
⑤能放弃的时候舍得放弃,实在是一种人生智慧。把身外之物看得淡一些,顺其自然,就不会将有限的生命搅到无限的名利场中,就会表现出宽阔的胸怀和高尚的风格,自觉用有限的生涯追求无涯的知识,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社会创造财富。做到在人生追求上,有正确的信念;在神圣的职责面前,有无私的忠诚;在人民群众的疾苦面前,有博大的爱心。
⑥舍得放弃还是一种自守。在纷纷扰扰的世界里,倘若让自己跟着诱惑走,被身外之物所束缚,就很少能感受到生活的绚丽和多彩。放弃不是不讲物质利益,而是保持淡泊、旷达的心境,把名利看淡一些,用更多的时间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专注于我们的精神生活。这种豁达的放弃,就是一种人生的自守。
⑦《易经》中有一句话说得好:“安其心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宇宙之大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相同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以宇宙为空间,在自己的支点上站得住。放弃是一种自守,就要以宁静的心态面对纷呈的生活,以平常的心态对待不平常的事情,以安静的心态对待嘈杂的外界。
⑧错过了花,你将收获果实;错过了太阳,你会看到璀璨的星光。追求与放弃都是正常的生活态度,有所追求就应有所放弃。有价值的人生,需要开拓进取、成就事业,但更要懂得正确和必要的放弃——这不是无奈,而是一种智慧。
(有删改)
10.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舍得放弃是一种境界。
B.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能做到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而弃之,是一种人生智慧。
C.放弃就是完全不讲物质利益,保持淡泊、达的心境,专注于精神生活。
D.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观点。
11.下列不适合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
A.甘祖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7年8月,他主动辞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职务,带领全家回家乡江西省莲花县沿背村务农。此后,甘将军带领乡亲们修建了3座水库,25公里长的水渠,4座水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
B.近年来,一些网络低俗用语蔓延到学生的日常交流用语甚至写作中,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性。某同学为了守护汉语的纯洁,在日常交往和写作中有意识地放弃低俗网络用语,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得到了许多同学的认同。
C.钱学森中学毕业考入交通大学,学铁道机械工程专业。1932年1月28日,日军突袭上海,动用空军狂轰滥炸,中国守军遭受巨大伤亡。钱学森认为现在学铁道机械工程对国家用处不大,铁路刚刚修好,日本飞机一炸就不能用了。为此,钱学森改学航空工程。
D.某校为落实“双减”政策,在课后服务时段,开设了文学社、美术社、器乐社等社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某同学放弃参加社团活动的机会,把时间都用于考试科目的学习。
三、综合性学习
12.综合性学习。
白求恩同志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某班同学们准备出一期以“纪念白求恩”为主题的板报,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设置栏目】请你根据下面的示例另写一个栏目名称和栏目内容简介。
[示例]栏目名称:不朽的形象
栏目内容简介:介绍白求恩大夫感人至深的故事。
栏目名称:_______
栏目内容简介:_______
(2)【安排内容】本期板报安排了以下有关白求恩同志的内容,你认为还可适当补充哪些内容请写下来。
①生平事迹简介
②感人情景再现
③_______
④________
(3)【拟写对联】请你根据白求恩的事迹,为本期板报拟写一副对联。
【答案】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表达
13.阅读下面的材料链接,请你为白求恩同志写一段颁奖词。
材料链接: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医生。1936年德意法西斯侵犯西班牙时,他曾亲赴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3月底到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他在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被细菌感染,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 毫无利已——毫无利己,以身殉职(xún)——xùn;
C.狭隘(yì)——ài,自私自力 ——自私自利;
D.鄙薄(báo)——bó,麻木不仁(rán)——rén;
故选B。
2.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析,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形,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书写,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D.“植民地”应为“殖民地”。
【点睛】本题需要做个有心人,平时学习时需要对文章中出现的词语进行积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平时认真书写,规范书写,仔细辨析。
3.C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C“风声鹤唳”是指溃逃的士兵听到风声和鹤叫都怀疑是追兵,形容惊慌恐惧到了极点。用在此处属于望文生义,与语境不合。故答案为C。
4.D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D项,一面对两面,去掉“能否”二字。故答案为D。
【点睛】正确使用句子是表达理解的需要,写好句子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判断病句,要有一定的步骤,先理清主干(主谓宾)看搭配是否有问题,成分是否残缺,再看是否存在用词不当、语序不当、语义重复或矛盾等问题。
5.C
【详解】此题考查议论的表达方式。议论是一种主要的行文方式,它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周密。亦为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议论是一种评析、论理的表述法。A、B、D句都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C.根据“这种人其实不是”“至少不能算”可知是议论的表达方式。故选C。
6.“救护者”是就他是一名医生而言,“赞助者”是就他是一位国际友人而言,“战士”是就他是一位军人而言。 7.作者这样写,能使读者更信服,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同时也表现了白求恩对工作认真到了极点,突出白求恩的伟大。 8.指白求恩钢铁一般的意志、顽强的斗争精神和他对人类的热爱,以及他在工作上的责任心,尤其是吃苦耐劳、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作者这样说,是为了表达对白求恩精神的肯定和高度赞扬,同时,虽然白求恩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前进,值得学习。 9.同:两文都采用了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写作目的都是表达对白求恩的怀念与赞美之情。异:写作手法上,毛泽东的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在赞扬白求恩的同时,还批评了党内“一些人”的不良倾向,并大力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而本文则只是通过叙述白求恩在中国所做的事情来歌颂其伟大精神。
【解析】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根据文章第②段“有多少不可救药的伤病员经过他的治疗以后,从死路又回到生路来。有多少伤病员经过他的治疗,缩短了滞院时间而很快地又恢复健康。”可知,“救护者”是从医生的角度而言。称他为“中华民族解放战争最忠实的赞助者”,他作为一名外国人,为中华民族解放战争提供赞助,可知“赞助者”是从国际友人的角度而言。根据文章第⑧段“他坚决主张手术医生上前线”可知,“战士”是从军人的角度而言。
7.本题考查句段作用分析。第⑥段写在“我”请白求恩稍事休息时,他坚持工作,到其逝世之前,一直夜以继日地劳动。列举“我”和白求恩交往的事迹,能增加文章的真实性,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同时,也表达出白求恩工作努力、不辞辛苦的伟大精神。
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第⑨段“这是这位国际友人最宝贵的遗产,我们应当虚心地接收这份巨额遗产”来分析,“最宝贵的遗产”“巨额遗产”即“这”所指代的内容,也就是上文所说的“这位国际友人钢铁一般的意志、顽强的斗争精神和他对人类的热爱,以及他在工作上的责任心,尤其是吃苦耐劳、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作者用“最宝贵的”“巨额”来形容“遗产”,表达出其对白求恩认真工作、自我牺牲精神的赞扬,突出白求恩精神的珍贵。“遗产”是前人留下的,我们要继续发扬白求恩伟大精神,用他的精神激励我们前进。
9.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相同之处:表达方式上,两文既有对白求恩事例的叙述,也有对白求恩的评价,采用了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写作目的上,两文都通过叙述白求恩的相关事迹,表达了对白求恩精神的赞美。
不同之处:毛泽东的文章主要通过将白求恩和一些人对待工作、同志、人民的态度等进行对比,突出白求恩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而本文则单纯是通过对白求恩具体事例的叙述,如他初次在冀中平原上与“我”说的话等事例来歌颂白求恩同志的伟大精神。
10.B 11.D
【解析】1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分析。
A.论点是作者观点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一个简明的表肯定或否定意思的判断句。有的题目直接揭示论点;有的开篇点题,引出中心论点;还可以看结尾,有的文章篇末揭示中心;有时,还要注意文中直接表述句,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正面表述句也可能是文章中心论点。
根据标题“放弃也是一种智慧”;第①段“有时舍得放弃,也不失为一种智慧”及第⑧段“但更要懂得正确和必要的放弃——这不是无奈,而是一种智慧”可得本文的中心论点为:放弃也是一种智慧。本项“舍得放弃是一种境界”是文章分论点,并非中心论点;
C.根据选文第⑥段“放弃不是不讲物质利益,而是保持淡泊、旷达的心境,把名利看淡一些,用更多的时间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专注于我们的精神生活”可知,选项表述“放弃就是完全不讲物质利益”表述有误;
D.根据选文第③段“居里夫人的会客厅里,只有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旧椅子……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第④段“1955年,许光达在得知自己将被授予大将军街衔的消息时,感到十分不安……。不要说同大将们相比,就是与一些资深的上将比,也自愧不如”等内容可知,选文主要通过列举名人事例论证文章论点,属于举例论证,并非对比论证;
故选B。
11.本题考查论据辨析。
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根据标题“放弃也是一种智慧”;第①段“有时舍得放弃,也不失为一种智慧”及第⑧段“但更要懂得正确和必要的放弃——这不是无奈,而是一种智慧”可得本文的中心论点为: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D.“某同学放弃参加社团活动的机会,把时间都用于考试科目的学习。”这一表述很显然与“双减”政策的目的背道而驰,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该同学这一“放弃”不是一种“智慧”,因此该项不适合作为本文论据;
故选D。
12. (1)(示例)永远的丰碑 (示例)介绍白求恩大夫无私无畏的精神 (2)(示例)高尚精神传承 赞美诗文选粹 (3)(示例一)救死扶伤医术精湛__以身殉职品德高尚 (示例二)精益求精医德高尚尽白衣之职流芳千古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倾同志之情永垂不朽
【详解】(1)此题考查设计栏目名称和栏目内容简介。解答时可根据示例和活动的主题来思考。白求恩同志的业绩、精神及其英明永存,据此可设计一“永远的丰碑”栏目。(2)本题要求补充有关白求恩同志的有关内容。作答此题,要仿照格式回答,例如:医德医行体现等。(3)此题考查拟写对联。对联语言形式上的特点:1、字数相等。上下联可长可短,但两联的字数必须一字不差。2、结构相同。并列对并列。偏正对偏正,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单句对单句,复句对复句,这样可使形式匀称严整。3、词性相对。上下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语,要求词性相同。本题要求根据白求恩的实际来写,如:精益求精医德高尚尽白衣之职流芳千古;累不言累技术精湛怀国际义务扬名五洲。
13.【示例】为了中国人民,他奔波于战火之间;为了挽救中国战士的生命,他徘徊在死亡边缘。他不断挥舞着手术刀,在战火硝烟中传递着共产主义精神,用博大的爱心为中国的解放事业撑起一片蓝天。他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将自己的生命投入医疗事业中。他的医术让人称赞不已,而他的精神更是拯救中国的良药。白求恩永远定格在每个共产党人的心中,他如火炬,照亮前方。
【详解】颁奖词写作思路:
写意法。指从大处着眼,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钦敬的事迹,简要概述人物的事迹,力求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丰满的笔下之物。不要求详尽地交代人物事迹的来龙去脉或是细枝末节,而是将人物事迹点到为止,让人们自然心领神会。
开掘法。通过人物的事迹,引出对人物精神的评价。在颁奖词中,要体现出人物的闪光心灵、人格魅力,或是人物的坚强意志、思想品质等。要体现一定的哲理。
综合法。综合表达颁奖主旨,使事、理、情有机融合。颁奖词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可以综合运用,将人物的事迹、精神以及对人物的赞美之情有机融合在一起,做到水乳交融,自然成趣。
示例:他是一位外国共产党,他把自己的后半生全部投入到中国的解放事业中。生命的意义在于他一生的无私奉献和在那烽火连天的战场上英勇的救死扶伤。这个用左手敬军礼的人,我们以他为骄傲。战时敢舍身,平时能忘我,从逆境中挣扎启程,在顺境中保持清醒。沙场带兵敢称无愧无悔,把守国门能说有骨有节。他像一把号角,让理想与激动,在士兵心中蔓延。他是一个真正忘我付出的人,他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