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学七下第12章第2节感觉器和感觉器官 同步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3·牡丹模拟)下列关于眼球结构及视觉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
B.②可以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
C.通过调节③的曲度,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D.④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感受物像刺激并形成视觉
2.(2022八上·姜堰月考)近视主要是用眼过度引起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凸度过大。矫正近视应配戴( )
A.太阳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 D.凹透镜
3.(2022·八上富平月考)人体能通过多种感觉器官感知外界信息,下列四种感觉,主要通过鼻感知的是( )
A.好看 B.好甜 C.好香 D.好滑
4.(2022七下·清丰期末)耳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耳中对声音敏感的感觉细胞位于( )
A.耳郭 B.鼓膜 C.听小骨 D.耳蜗
5.(2022七下·深圳期末)正在认真学习的你,突然听到老师喊你的名字,听觉形成的正确顺序是( )
①听觉神经 ②听小骨 ③外耳道 ④大脑中的一定区域 ⑤内耳内的听觉感受器 ⑥鼓膜
A.⑥③②⑤①④ B.③⑥①②⑤④
C.③⑥②⑤①④ D.③①②⑥⑤④
6.(2023八上·宝应月考)沙眼和急性结膜炎的发病部位通常是在( )
A.眼睑 B.泪腺 C.结膜 D.角膜
7.(2022八上·姜堰月考)从废墟下被救出来的人员,通常会用毛巾遮盖住眼睛,这是为了防止损伤( )
A.视网膜 B.角膜 C.脉络膜 D.巩膜
8.(2022·八上富平月考)下面两个眼球都有异常,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是近视眼,需佩戴凹透镜 B.甲是远视眼,需佩戴凸透镜
C.乙是近视眼,需佩戴凸透镜 D.乙是远视眼,需佩戴凹透镜
9.(2022·大庆)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我们预防近视的是( )
A.读写姿势要正确
B.保持眼与书之间合适的距离
C.躺着看书
D.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10.(2022七下·临潼期末)下课铃响了,你直奔食堂。你看到了饭菜的形状和颜色,闻到饭菜的气味,尝到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了馒头的温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冷与热的感受是由皮肤中的感受器获取的
B.看到饭菜的颜色,是因为光线经过折射,在视网膜上成像,并在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C.听到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鼓膜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导到内耳,在耳蜗内产生听觉
D.听到下课铃声直奔食堂是复杂反射
11.(2022七下·英德期末)在耳的结构中,有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三块听小骨传导的是( )
A.神经冲动 B.振动 C.电流 D.兴奋
12.(2022八下·虞城期末)听着鸣笛声,望着火车缓缓驶来。这里的“听”“望”涉及耳、眼的结构和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听觉的形成在耳蜗
B.接受鸣笛声刺激的感受器是鼓膜
C.火车的物像形成在视网膜上
D.望着火车驶来,晶状体的曲度由大变小
13.(2022七下·龙岗期末)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应微微张口或咀嚼口香糖,其目的是( )
A.进行深呼吸以适应气压变化
B.减缓紧张情绪
C.使鼓膜内外气压平衡,避免鼓膜受损
D.避免出现呕吐
14.(2022八上·姜堰期中)沙眼和急性结膜炎是常见的传染性极强的眼病,发病部位通常在()
A.角膜 B.结膜 C.虹膜 D.视网膜
15.(2022·滨州)我国第26个爱眼日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有关眼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俗称的“黑眼珠”是瞳孔
B.形成视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C.晶状体过度变凸,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近视
D.看书一小时后及时远眺,睫状体的状态由舒张变收缩
二、读图理解题
16.(2022七下·梁园期末)如图分别为人的眼球和耳朵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为眼球结构示意图,我们平常所说的“黑眼球”是指图中的[2] ,当人从暗处走到强光下时,眼睛的[3] 会缩小。正常的眼睛要通过睫状体来调节[4] 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近视眼需配戴 (凹或凸)透镜来矫正。我们的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 中枢形成的。
(2)乙图中,人体从听觉获取的信息仅次于视觉,在耳中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位于[8] 内。当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9] 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3]鼓膜两侧大气压平衡,以免震破失去听觉。当我们听到震耳欲聋的雷声时,迅速向室内跑去,这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称为 。
三、资料分析题
17.(2018七上·浦东期末)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据市卫生计生委提供的数据,2016年,本市对120万余中小学生进行了视力筛查,视力不良率为53.02%,其中小学37.04%,初中69.00%,高中85.12%.上海市中小学生近视 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资料二)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迅速攀升,并且近视发病呈现初始年龄提前。专家指出,近视的成因为遗传
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目前已经可以肯定,过多近距离用眼和户外活动时间过少,是导致儿童近视的最主要环境因素。
最新研究表明,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让儿童暴露在大自然光线
环境下,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资料三)日本媒体报道,5岁至17岁350万在校生中,裸视力不满1.0的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分别占31.46%、54.63%和 65.98%.学生近视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普及,近距离用眼时间增加。
(1)如图中属于近视的示意图是 (填“A/B/C”),属于正常眼睛的示意图是 (填“A/B/C”)。近视患者由于长期近距离用眼,造成晶状体凸度 (填“变大/变小”),或眼球的前后径过 (填“长/短”,看远处物体时,物像落在视网膜的 (填“前/后”)方,在视网膜上得不到清晰的像,因而需要用 (填“凹透镜/凸透镜/凹面镜/凸面镜”)进行娇正。
(2)光线进入眼球的顺序是:角膜→ →视网膜。
(3)根据以上资料内容,请提出两条预防近视的可行建议: 。
18.人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能灵敏地感知环境变化.请想象你是下面这个情景中的主角,阅读并回答问题:
星期天,小丽在家做饭的时候,接听了一个电话.正接着电话时,她闻到了一股逐渐浓重的焦味,连忙跑进厨房,关了煤气.打开锅盖的时候,感到手被热气烫了一下.看锅里的饭已经变成了黄褐色,尝了一小口,好苦啊!
(1)在这个生活情景中,小丽有哪些感觉?
; ; ; ; .
(2)这些感觉分别来自身体的哪个部位?
; ; ; ; .
(3)这些感觉对于小丽处理这件事有什么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视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A.①示角膜,其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A不符合题意。
B.虹膜中央②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光线的多少。光线强,瞳孔变小,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减少;光线弱,瞳孔变大,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增多,B不符合题意。
C.睫状体能够调节③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C不符合题意。
D.④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经视神经传导至大脑皮层,引起视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2.【答案】D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A.太阳镜不能折射光线,不能起到矫正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近视应该佩戴凹透镜,佩戴凸透镜不能使物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B不符合题意。
C.平面镜能反射光线,不能折射光线,不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C不符合题意。
D.近视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要配截凹诱镜矫正,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3.【答案】C
【知识点】其它感觉器官
【解析】【解答】A.人的眼睛可以看见东西,A错误。
B.人的舌头可以尝出味道,B错误。
C.人的鼻子可以闻出气味,C正确。
D.人的皮肤可以感知触觉,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除了眼和耳外,还有鼻、舌等感觉器官。鼻腔上端的黏膜中有许多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舌的上表面和两侧有许多对味道十分敏感的突起,能够辨别酸、甜、苦、成。此外,皮肤具有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这些感觉功能使你全面、准确、迅速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及时作出判断和反应。
4.【答案】D
【知识点】耳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解答】当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有收集和传导声波的作用,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外界声波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传导到听小骨后,由于听骨链的作用,大大加强了振动力量,起到了扩音的作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与人的位觉有关,耳蜗是听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人的听觉有关,听小骨的振动刺激内耳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5.【答案】C
【知识点】听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人就产生了听觉。所以, 正在认真学习的你,突然听到老师喊你的名字,听觉形成的正确顺序是:③外耳道→⑥鼓膜→②听小骨→⑤内耳内的听觉感受器→①听觉神经→④大脑中的一定区域。
故答案为:C。
【分析】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耳蜗(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6.【答案】C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解答】结膜是覆盖在上、下眼睑内和眼球前面的一层黏膜。结膜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末梢,并有少量的粘液腺,能分泌粘液,滑润眼球,以减少睑结膜与角膜的摩擦。沙眼和急性结膜炎都是因为细菌和病毒侵染了结膜而引起的,并且都有传染性。
故答案为:C。
【分析】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急性结膜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传染性眼病,俗称红眼病。本病特点是发病急、传染性强、剌激症状重.结膜高度充血、水肿,合并结膜下出血、角膜损害及耳前淋巴腺肿大。
7.【答案】B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解答】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看强光时瞳孔缩小,看弱光时瞳孔扩大,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长期埋在废墟中的伤员,人处在黑暗环境中,瞳孔非常大; 从废墟中救出后,外界的光线很强,强光容易刺激损伤视网膜,甚至引起视网膜脱落。因此从地震中救出的伤员,要求他闭上眼睛并在眼睛上蒙上纱布或毛巾,这是为了防治强光刺激损伤眼球的视网膜,因此ACD错误,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8.【答案】A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甲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造成的,故甲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需配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乙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弱造成的,故乙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需配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
故答案为:A。
【分析】正常眼、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像位置示意图:
9.【答案】C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A.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读书写字时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33cm左右,可以预防近视,A不符合题意。
B.书与眼睛距离便越来越近,很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容易造成近视,所以看书时,与屏幕保持足够距离,B不符合题意。
C.躺着看书书本与眼睛的距离较近,手拿书本又不能持久,一会儿便累得胳膊发酸,书本与眼睛距离便越来越近,很容易造成眼睛疲劳。还有许多青年学生喜欢侧躺着身子看书,这样不但光线不好,长时间侧着身子,歪着眼睛阅读,对青年人来说还容易造成斜视,眼肌疲劳,引起近视眼等不良后果,所以不要躺着看书,C符合题意。
D.认真完成眼保健操,眼保健操能有效促进眼周血液循环,同时能消除睫状肌的紧张或痉挛,缓解眼部疲劳,对眼睛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能有效预防近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
三要:①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约33厘米;②看书一小时后休息,要向远处眺望几分钟③要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不看:①不在直射强光下看书;②不在光暗的地方看书;③不在躺卧时看书;④不在走路时看书。
10.【答案】C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听觉的形成;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A、感受器是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它能把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活动变化,产生神经冲动。而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冷与温的感受是分别由不同的感受器引起的,A正确;
B、结合分析可知,看到饭菜的颜色,是因为光线经过折射,在视网膜上成像,并在大脑皮层形成视觉,B正确;
C、听到铃声,是因为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C错误;
D、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也叫条件反射。该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所以,奔食堂是条件反射,有大脑皮层的参与,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11.【答案】B
【知识点】听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所以三块听小骨传导的是来自骨膜的振动。
故答案为:B。
【分析】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人就产生了听觉。
12.【答案】C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视觉的形成;耳的结构及功能;听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A.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人就产生了听觉,可见,听觉的形成在听觉中枢,A不符合题意。
B.能将外界声波的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结构在耳蜗内。所以,接受鸣笛声刺激的感受器在耳蜗内,B不符合题意。
C.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C符合题意。
D.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含平滑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小: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所以,当我们看到车辆由远及近驶来,眼睛晶状体的变化是晶状体的曲度由小变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13.【答案】C
【知识点】耳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解答】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外界气压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是鼓膜内的气压不变,因此容易击穿鼓膜,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嚼口香糖或将口微微张开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防鼓膜受损,可见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耳的结构,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咽鼓管的位置和功能,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鼓膜属于中耳,鼓膜可以将声波刺激转化成振动刺激,当外界气压发生巨大的改变时,可以通过调节咽鼓管来保持气压平衡,声响巨大时,张开口可以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防止击穿鼓膜。
14.【答案】B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解答】沙眼和急性结膜炎都是眼球的外层膜,即角膜(也被称为结膜)受到病毒的感染引起的。预防沙眼和急性结膜炎应该做到:不要用手揉眼、不与别人合用毛巾和脸盆。
故答案为:B。
【分析】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眼 球 壁 外 膜 角膜:无色透明,富含神经末梢。
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内部结构。
中 膜 虹膜:棕黑色,中央有瞳孔,能调节瞳孔的大小。(瞳孔:似照相机的光圈)
睫状体:含有平滑肌,能调节晶状体曲度的大小,使眼睛能看清远近 的物体。
脉络膜: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有营养眼球和形成暗室,便于成像。(似照相机的暗箱)
内 膜 视网膜:成像的部位。具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线刺激,产生神经冲 动,内有视觉感受器。(似照相机的胶卷)
内 容 物 房 水 为水样液体,位于虹膜前后,营养角膜和晶状体。
晶状体 似双凸透镜,有弹性,对折光起主要作用。(似照相机的镜头)
玻璃体 透明胶状的物质,充满眼球内,使眼球具有一定的形态。
由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了眼球的折光系统,具有折射、调焦和成像作用。
15.【答案】B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视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A.虹膜中含有许多色素细胞,不透光,在这些细胞中所含色素量的多少就决定了虹膜的颜色。东方人是有色人种,虹膜中色素含多,眼珠看上去呈黑色,因此被称为“黑眼珠”,A错误。
B.结合分析可知,形成视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B正确。
C.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C错误。
D.看书一小时后及时远眺,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离眼由近及远,因此晶状体的曲度由大变小,睫状肌由收缩变为舒张,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即: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16.【答案】(1)虹膜;瞳孔;晶状体;凹;视觉
(2)耳蜗;咽鼓管;反射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耳的结构及功能;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1)眼睛的颜色实际上就是2虹膜的颜色,虹膜中有色素,色素量最多的,就是黑眼睛;色素量较多的,就是褐眼睛;色素量最少的,就是蓝眼睛,所以说人眼的“黑眼球”实际上指的是虹膜。当人体进入暗处时,[3]瞳孔开大肌收缩,瞳孔变大,使更多的光线进入眼球;当光线太强时,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变小,减少光线的进入。因此当人从暗处走到强光下时,眼睛的瞳孔会缩小。眼球的睫状体内有平滑肌,通过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使眼睛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内膜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可以产生神经冲动,属于视觉感受器。所以对于正常人来说,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被看清,主要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通过1睫状体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近视眼是由于人眼的晶状体变凸,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发散推迟会聚,使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5角膜、房水,由3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4晶状体和9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8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2)当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因此感受声波刺激的细胞位于内耳的[8]耳蜗内。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 [3]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分析】观图可知:甲图中1睫状体、2虹膜、3瞳孔、4晶状体、5角膜、6巩膜、7脉络膜、8视网膜、9玻璃体,图乙中1耳郭、2外耳道、3鼓膜、4听小骨、5鼓室、6半规管、7前庭、8耳蜗、9咽鼓管。
17.【答案】(1)B;A;变大;长;前;凹透镜
(2)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3)不要长时间玩电脑或手机;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
【解析】【详解】(1)近视患者由于长期近距离用眼,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使光线发散的凹透镜进行矫正,故近视的示意图是B。正常眼无论看远处的物体还是看近处的物体,像都成在视网膜上,故正常眼的成像情况是A图。
(2)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所以“红灯”的光线进入小明眼球形成物像时,光线进入眼球的先后顺序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3)眼睛近距离注视电脑显示屏或手机,眼睛中的睫状肌总是处于收缩状态,久而久之,睫状肌发生持续痉挛,一旦看远方物体时,睫状肌不能放松,变凸的晶状体就不能恢复原来的正常状态,就会造成近视。根据以上资料内容,建议如下:不要长时间玩电脑或手机;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分析】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或光线过暗,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使睫状体持续收缩,调节负担过重,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配戴凹透镜矫正.
18.【答案】(1)听觉;嗅觉;触觉;视觉;味觉
(2)耳;鼻;皮肤;眼;舌
(3)这些感觉功能使小丽能全面、准确、迅速地感知事件的发生,及时做出判断和反应.
【知识点】其它感觉器官
【解析】【解答】解:(1)根据资料分析可知,接听了一个电话与听觉有关;正接着电话时,她闻到了一股逐渐浓重的焦味,与嗅觉有关;连忙跑进厨房,关了煤气.打开锅盖的时候,感到手被热气烫了一下,与触觉有关;看锅里的饭已经变成了黄褐色,尝了一小口,好苦啊!与视觉和味觉有关.
(2)人的听觉器官是耳;嗅觉器官是鼻;触觉器官是皮肤;视觉器官是眼;味觉器官是舌.
(3)这些感觉功能使小丽能全面、准确、迅速地感知事件的发生,及时做出判断和反应.
故答案为:(1)听觉;嗅觉;触觉;视觉;味觉;
(2)耳;鼻;皮肤;眼;舌;
(3)这些感觉功能使小丽能全面、准确、迅速地感知事件的发生,及时做出判断和反应.
【分析】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器官,例如: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味道.此外,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学七下第12章第2节感觉器和感觉器官 同步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3·牡丹模拟)下列关于眼球结构及视觉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
B.②可以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
C.通过调节③的曲度,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D.④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感受物像刺激并形成视觉
【答案】D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视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A.①示角膜,其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A不符合题意。
B.虹膜中央②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光线的多少。光线强,瞳孔变小,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减少;光线弱,瞳孔变大,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增多,B不符合题意。
C.睫状体能够调节③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C不符合题意。
D.④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经视神经传导至大脑皮层,引起视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2.(2022八上·姜堰月考)近视主要是用眼过度引起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凸度过大。矫正近视应配戴( )
A.太阳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 D.凹透镜
【答案】D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A.太阳镜不能折射光线,不能起到矫正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近视应该佩戴凹透镜,佩戴凸透镜不能使物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B不符合题意。
C.平面镜能反射光线,不能折射光线,不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C不符合题意。
D.近视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要配截凹诱镜矫正,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3.(2022·八上富平月考)人体能通过多种感觉器官感知外界信息,下列四种感觉,主要通过鼻感知的是( )
A.好看 B.好甜 C.好香 D.好滑
【答案】C
【知识点】其它感觉器官
【解析】【解答】A.人的眼睛可以看见东西,A错误。
B.人的舌头可以尝出味道,B错误。
C.人的鼻子可以闻出气味,C正确。
D.人的皮肤可以感知触觉,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除了眼和耳外,还有鼻、舌等感觉器官。鼻腔上端的黏膜中有许多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舌的上表面和两侧有许多对味道十分敏感的突起,能够辨别酸、甜、苦、成。此外,皮肤具有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这些感觉功能使你全面、准确、迅速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及时作出判断和反应。
4.(2022七下·清丰期末)耳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耳中对声音敏感的感觉细胞位于( )
A.耳郭 B.鼓膜 C.听小骨 D.耳蜗
【答案】D
【知识点】耳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解答】当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有收集和传导声波的作用,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外界声波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传导到听小骨后,由于听骨链的作用,大大加强了振动力量,起到了扩音的作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与人的位觉有关,耳蜗是听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人的听觉有关,听小骨的振动刺激内耳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5.(2022七下·深圳期末)正在认真学习的你,突然听到老师喊你的名字,听觉形成的正确顺序是( )
①听觉神经 ②听小骨 ③外耳道 ④大脑中的一定区域 ⑤内耳内的听觉感受器 ⑥鼓膜
A.⑥③②⑤①④ B.③⑥①②⑤④
C.③⑥②⑤①④ D.③①②⑥⑤④
【答案】C
【知识点】听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人就产生了听觉。所以, 正在认真学习的你,突然听到老师喊你的名字,听觉形成的正确顺序是:③外耳道→⑥鼓膜→②听小骨→⑤内耳内的听觉感受器→①听觉神经→④大脑中的一定区域。
故答案为:C。
【分析】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耳蜗(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6.(2023八上·宝应月考)沙眼和急性结膜炎的发病部位通常是在( )
A.眼睑 B.泪腺 C.结膜 D.角膜
【答案】C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解答】结膜是覆盖在上、下眼睑内和眼球前面的一层黏膜。结膜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末梢,并有少量的粘液腺,能分泌粘液,滑润眼球,以减少睑结膜与角膜的摩擦。沙眼和急性结膜炎都是因为细菌和病毒侵染了结膜而引起的,并且都有传染性。
故答案为:C。
【分析】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急性结膜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传染性眼病,俗称红眼病。本病特点是发病急、传染性强、剌激症状重.结膜高度充血、水肿,合并结膜下出血、角膜损害及耳前淋巴腺肿大。
7.(2022八上·姜堰月考)从废墟下被救出来的人员,通常会用毛巾遮盖住眼睛,这是为了防止损伤( )
A.视网膜 B.角膜 C.脉络膜 D.巩膜
【答案】B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解答】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看强光时瞳孔缩小,看弱光时瞳孔扩大,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长期埋在废墟中的伤员,人处在黑暗环境中,瞳孔非常大; 从废墟中救出后,外界的光线很强,强光容易刺激损伤视网膜,甚至引起视网膜脱落。因此从地震中救出的伤员,要求他闭上眼睛并在眼睛上蒙上纱布或毛巾,这是为了防治强光刺激损伤眼球的视网膜,因此ACD错误,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8.(2022·八上富平月考)下面两个眼球都有异常,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是近视眼,需佩戴凹透镜 B.甲是远视眼,需佩戴凸透镜
C.乙是近视眼,需佩戴凸透镜 D.乙是远视眼,需佩戴凹透镜
【答案】A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甲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造成的,故甲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需配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乙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弱造成的,故乙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需配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
故答案为:A。
【分析】正常眼、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像位置示意图:
9.(2022·大庆)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我们预防近视的是( )
A.读写姿势要正确
B.保持眼与书之间合适的距离
C.躺着看书
D.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答案】C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A.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读书写字时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33cm左右,可以预防近视,A不符合题意。
B.书与眼睛距离便越来越近,很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容易造成近视,所以看书时,与屏幕保持足够距离,B不符合题意。
C.躺着看书书本与眼睛的距离较近,手拿书本又不能持久,一会儿便累得胳膊发酸,书本与眼睛距离便越来越近,很容易造成眼睛疲劳。还有许多青年学生喜欢侧躺着身子看书,这样不但光线不好,长时间侧着身子,歪着眼睛阅读,对青年人来说还容易造成斜视,眼肌疲劳,引起近视眼等不良后果,所以不要躺着看书,C符合题意。
D.认真完成眼保健操,眼保健操能有效促进眼周血液循环,同时能消除睫状肌的紧张或痉挛,缓解眼部疲劳,对眼睛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能有效预防近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
三要:①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约33厘米;②看书一小时后休息,要向远处眺望几分钟③要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不看:①不在直射强光下看书;②不在光暗的地方看书;③不在躺卧时看书;④不在走路时看书。
10.(2022七下·临潼期末)下课铃响了,你直奔食堂。你看到了饭菜的形状和颜色,闻到饭菜的气味,尝到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了馒头的温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冷与热的感受是由皮肤中的感受器获取的
B.看到饭菜的颜色,是因为光线经过折射,在视网膜上成像,并在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C.听到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鼓膜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导到内耳,在耳蜗内产生听觉
D.听到下课铃声直奔食堂是复杂反射
【答案】C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听觉的形成;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A、感受器是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它能把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活动变化,产生神经冲动。而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冷与温的感受是分别由不同的感受器引起的,A正确;
B、结合分析可知,看到饭菜的颜色,是因为光线经过折射,在视网膜上成像,并在大脑皮层形成视觉,B正确;
C、听到铃声,是因为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C错误;
D、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也叫条件反射。该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所以,奔食堂是条件反射,有大脑皮层的参与,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11.(2022七下·英德期末)在耳的结构中,有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三块听小骨传导的是( )
A.神经冲动 B.振动 C.电流 D.兴奋
【答案】B
【知识点】听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所以三块听小骨传导的是来自骨膜的振动。
故答案为:B。
【分析】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人就产生了听觉。
12.(2022八下·虞城期末)听着鸣笛声,望着火车缓缓驶来。这里的“听”“望”涉及耳、眼的结构和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听觉的形成在耳蜗
B.接受鸣笛声刺激的感受器是鼓膜
C.火车的物像形成在视网膜上
D.望着火车驶来,晶状体的曲度由大变小
【答案】C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视觉的形成;耳的结构及功能;听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A.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人就产生了听觉,可见,听觉的形成在听觉中枢,A不符合题意。
B.能将外界声波的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结构在耳蜗内。所以,接受鸣笛声刺激的感受器在耳蜗内,B不符合题意。
C.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C符合题意。
D.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含平滑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小: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所以,当我们看到车辆由远及近驶来,眼睛晶状体的变化是晶状体的曲度由小变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13.(2022七下·龙岗期末)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应微微张口或咀嚼口香糖,其目的是( )
A.进行深呼吸以适应气压变化
B.减缓紧张情绪
C.使鼓膜内外气压平衡,避免鼓膜受损
D.避免出现呕吐
【答案】C
【知识点】耳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解答】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外界气压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是鼓膜内的气压不变,因此容易击穿鼓膜,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嚼口香糖或将口微微张开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防鼓膜受损,可见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耳的结构,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咽鼓管的位置和功能,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鼓膜属于中耳,鼓膜可以将声波刺激转化成振动刺激,当外界气压发生巨大的改变时,可以通过调节咽鼓管来保持气压平衡,声响巨大时,张开口可以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防止击穿鼓膜。
14.(2022八上·姜堰期中)沙眼和急性结膜炎是常见的传染性极强的眼病,发病部位通常在()
A.角膜 B.结膜 C.虹膜 D.视网膜
【答案】B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解答】沙眼和急性结膜炎都是眼球的外层膜,即角膜(也被称为结膜)受到病毒的感染引起的。预防沙眼和急性结膜炎应该做到:不要用手揉眼、不与别人合用毛巾和脸盆。
故答案为:B。
【分析】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眼 球 壁 外 膜 角膜:无色透明,富含神经末梢。
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内部结构。
中 膜 虹膜:棕黑色,中央有瞳孔,能调节瞳孔的大小。(瞳孔:似照相机的光圈)
睫状体:含有平滑肌,能调节晶状体曲度的大小,使眼睛能看清远近 的物体。
脉络膜: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有营养眼球和形成暗室,便于成像。(似照相机的暗箱)
内 膜 视网膜:成像的部位。具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线刺激,产生神经冲 动,内有视觉感受器。(似照相机的胶卷)
内 容 物 房 水 为水样液体,位于虹膜前后,营养角膜和晶状体。
晶状体 似双凸透镜,有弹性,对折光起主要作用。(似照相机的镜头)
玻璃体 透明胶状的物质,充满眼球内,使眼球具有一定的形态。
由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了眼球的折光系统,具有折射、调焦和成像作用。
15.(2022·滨州)我国第26个爱眼日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有关眼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俗称的“黑眼珠”是瞳孔
B.形成视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C.晶状体过度变凸,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近视
D.看书一小时后及时远眺,睫状体的状态由舒张变收缩
【答案】B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视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A.虹膜中含有许多色素细胞,不透光,在这些细胞中所含色素量的多少就决定了虹膜的颜色。东方人是有色人种,虹膜中色素含多,眼珠看上去呈黑色,因此被称为“黑眼珠”,A错误。
B.结合分析可知,形成视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B正确。
C.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C错误。
D.看书一小时后及时远眺,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离眼由近及远,因此晶状体的曲度由大变小,睫状肌由收缩变为舒张,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即: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二、读图理解题
16.(2022七下·梁园期末)如图分别为人的眼球和耳朵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为眼球结构示意图,我们平常所说的“黑眼球”是指图中的[2] ,当人从暗处走到强光下时,眼睛的[3] 会缩小。正常的眼睛要通过睫状体来调节[4] 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近视眼需配戴 (凹或凸)透镜来矫正。我们的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 中枢形成的。
(2)乙图中,人体从听觉获取的信息仅次于视觉,在耳中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位于[8] 内。当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9] 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3]鼓膜两侧大气压平衡,以免震破失去听觉。当我们听到震耳欲聋的雷声时,迅速向室内跑去,这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称为 。
【答案】(1)虹膜;瞳孔;晶状体;凹;视觉
(2)耳蜗;咽鼓管;反射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耳的结构及功能;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1)眼睛的颜色实际上就是2虹膜的颜色,虹膜中有色素,色素量最多的,就是黑眼睛;色素量较多的,就是褐眼睛;色素量最少的,就是蓝眼睛,所以说人眼的“黑眼球”实际上指的是虹膜。当人体进入暗处时,[3]瞳孔开大肌收缩,瞳孔变大,使更多的光线进入眼球;当光线太强时,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变小,减少光线的进入。因此当人从暗处走到强光下时,眼睛的瞳孔会缩小。眼球的睫状体内有平滑肌,通过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使眼睛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内膜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可以产生神经冲动,属于视觉感受器。所以对于正常人来说,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被看清,主要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通过1睫状体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近视眼是由于人眼的晶状体变凸,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发散推迟会聚,使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5角膜、房水,由3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4晶状体和9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8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2)当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因此感受声波刺激的细胞位于内耳的[8]耳蜗内。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 [3]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分析】观图可知:甲图中1睫状体、2虹膜、3瞳孔、4晶状体、5角膜、6巩膜、7脉络膜、8视网膜、9玻璃体,图乙中1耳郭、2外耳道、3鼓膜、4听小骨、5鼓室、6半规管、7前庭、8耳蜗、9咽鼓管。
三、资料分析题
17.(2018七上·浦东期末)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据市卫生计生委提供的数据,2016年,本市对120万余中小学生进行了视力筛查,视力不良率为53.02%,其中小学37.04%,初中69.00%,高中85.12%.上海市中小学生近视 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资料二)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迅速攀升,并且近视发病呈现初始年龄提前。专家指出,近视的成因为遗传
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目前已经可以肯定,过多近距离用眼和户外活动时间过少,是导致儿童近视的最主要环境因素。
最新研究表明,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让儿童暴露在大自然光线
环境下,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资料三)日本媒体报道,5岁至17岁350万在校生中,裸视力不满1.0的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分别占31.46%、54.63%和 65.98%.学生近视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普及,近距离用眼时间增加。
(1)如图中属于近视的示意图是 (填“A/B/C”),属于正常眼睛的示意图是 (填“A/B/C”)。近视患者由于长期近距离用眼,造成晶状体凸度 (填“变大/变小”),或眼球的前后径过 (填“长/短”,看远处物体时,物像落在视网膜的 (填“前/后”)方,在视网膜上得不到清晰的像,因而需要用 (填“凹透镜/凸透镜/凹面镜/凸面镜”)进行娇正。
(2)光线进入眼球的顺序是:角膜→ →视网膜。
(3)根据以上资料内容,请提出两条预防近视的可行建议: 。
【答案】(1)B;A;变大;长;前;凹透镜
(2)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3)不要长时间玩电脑或手机;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
【解析】【详解】(1)近视患者由于长期近距离用眼,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使光线发散的凹透镜进行矫正,故近视的示意图是B。正常眼无论看远处的物体还是看近处的物体,像都成在视网膜上,故正常眼的成像情况是A图。
(2)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所以“红灯”的光线进入小明眼球形成物像时,光线进入眼球的先后顺序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3)眼睛近距离注视电脑显示屏或手机,眼睛中的睫状肌总是处于收缩状态,久而久之,睫状肌发生持续痉挛,一旦看远方物体时,睫状肌不能放松,变凸的晶状体就不能恢复原来的正常状态,就会造成近视。根据以上资料内容,建议如下:不要长时间玩电脑或手机;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分析】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或光线过暗,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使睫状体持续收缩,调节负担过重,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配戴凹透镜矫正.
18.人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能灵敏地感知环境变化.请想象你是下面这个情景中的主角,阅读并回答问题:
星期天,小丽在家做饭的时候,接听了一个电话.正接着电话时,她闻到了一股逐渐浓重的焦味,连忙跑进厨房,关了煤气.打开锅盖的时候,感到手被热气烫了一下.看锅里的饭已经变成了黄褐色,尝了一小口,好苦啊!
(1)在这个生活情景中,小丽有哪些感觉?
; ; ; ; .
(2)这些感觉分别来自身体的哪个部位?
; ; ; ; .
(3)这些感觉对于小丽处理这件事有什么作用?
【答案】(1)听觉;嗅觉;触觉;视觉;味觉
(2)耳;鼻;皮肤;眼;舌
(3)这些感觉功能使小丽能全面、准确、迅速地感知事件的发生,及时做出判断和反应.
【知识点】其它感觉器官
【解析】【解答】解:(1)根据资料分析可知,接听了一个电话与听觉有关;正接着电话时,她闻到了一股逐渐浓重的焦味,与嗅觉有关;连忙跑进厨房,关了煤气.打开锅盖的时候,感到手被热气烫了一下,与触觉有关;看锅里的饭已经变成了黄褐色,尝了一小口,好苦啊!与视觉和味觉有关.
(2)人的听觉器官是耳;嗅觉器官是鼻;触觉器官是皮肤;视觉器官是眼;味觉器官是舌.
(3)这些感觉功能使小丽能全面、准确、迅速地感知事件的发生,及时做出判断和反应.
故答案为:(1)听觉;嗅觉;触觉;视觉;味觉;
(2)耳;鼻;皮肤;眼;舌;
(3)这些感觉功能使小丽能全面、准确、迅速地感知事件的发生,及时做出判断和反应.
【分析】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器官,例如: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味道.此外,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