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度商务星球版地理 七下8.3 印度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2022七下·通榆期末)读“南亚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中国相邻 B.南临印度洋
C.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 D.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2.印度降水量的时间分配很不稳定,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寒潮 B.滑坡 C.水旱灾害 D.海啸
【答案】1.D
2.C
【知识点】印度概况;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解析】【点评】印度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位于亚洲的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印度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其中恒河是印度第一大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注入孟加拉湾,被尊为圣河。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的国家,且人口增长仍然十分迅速。印度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但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性也会带来许多旱涝灾害,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印度的东北部及半岛的沿海地区降水丰沛,地形平坦且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的生长,而恒河上游德干高原西北部降水较少,灌溉方便,适合生长小麦,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黄麻分布在恒河三角洲,茶则分布在东北部的低山坡地区。
1.印度北部与中国相邻,A正确; 印度南临印度洋,B正确;印度为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C正确;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中国,D错误,故答案为:D。
2.印度位于南亚地区,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每年的西南季风带来的降水,受此季风的影响,降水量的时间分配很不稳定,导致水旱灾害频繁,故答案为:C。
(2022七下·南山期末) 2022年4月,南亚国家印度部分地区的平均最高气温已经达到了122年以来的最高值.图为印度城市孟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印度气候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一年分为三季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D.全年降水均匀,夏热冬冷
4.4月的印度正处于( )
A.雨季 B.凉季 C.热季 D.暖季
5.在正常年份,到了6月,____季风将会带来大量的雨水,可缓解高温热浪。( )
A.西南 B.西北 C.东南 D.东北
【答案】3.B
4.C
5.A
【知识点】印度概况;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解析】【点评】印度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位于亚洲的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印度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其中恒河是印度第一大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注入孟加拉湾,被尊为圣河。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的国家,且人口增长仍然十分迅速。印度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但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性也会带来许多旱涝灾害,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印度的东北部及半岛的沿海地区降水丰沛,地形平坦且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的生长,而恒河上游德干高原西北部降水较少,灌溉方便,适合生长小麦,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黄麻分布在恒河三角洲,茶则分布在东北部的低山坡地区。
3.印度(包括孟买)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年均气温在20℃以上,全年分为热、雨、凉三季,降水集中在雨季,年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故ACD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B。
4.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一年可分为三季。3至5月的热季,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高温少雨,如图6至10月的雨季(或湿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雨水,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90%,湿热多雨,从11月到次年2月为凉季,盛行干燥的东北季风,气候凉爽宜人;可以看出,4月处于热季,故答案为:C。
5.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一年可分为三季。3至5月的热季,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高温少雨,如图6至10月的雨季(或湿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雨水,可以缓解高温热浪,故BCD错误、A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A。
6.(2022七下·长春期末)今年3月,一则标题为“印度人口反超中国”的新闻成为热搜。据悉印度2022年暂无官方人口统计数字,但是专家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印度人口会超过中国。为减轻人口对农业的压力,印度政府所采取的根本措施应是( )
A.努力控制人口数量 B.开荒种地,扩大耕地面积
C.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 D.选育良种,提高单产
【答案】A
【知识点】印度概况
【解析】【分析】目前,印度是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由于人口数量多,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大,所以努力控制人口数量是减轻人口对农业的压力的根本措施,故A项正确;开荒种地,扩大耕地面积,在短时间内可以缓解人口对农业的压力,但是并不是根本措施,并且还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故B项错误;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但并不是减轻人口对农业的压力的根本措施,故C项错误;选育良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但也不是减轻人口对农业的压力的根本措施,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印度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位于亚洲的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印度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其中恒河是印度第一大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注入孟加拉湾,被尊为圣河。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的国家,且人口增长仍然十分迅速。印度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但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性也会带来许多旱涝灾害,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印度的东北部及半岛的沿海地区降水丰沛,地形平坦且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的生长,而恒河上游德干高原西北部降水较少,灌溉方便,适合生长小麦,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黄麻分布在恒河三角洲,茶则分布在东北部的低山坡地区。
(2022七下·河东期末) 图左为某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图右为图左中甲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阴影部分农作物最可能是( )
A.水稻 B.小麦 C.黄麻 D.甜菜
8. 季风为甲地带来丰沛降水,同时也对农业生产带来影响,下列容易造成该地区洪涝灾害的是( )
A.东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 B.西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
C.东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 D.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
【答案】7.B
8.D
【知识点】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解析】【点评】印度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位于亚洲的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印度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其中恒河是印度第一大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注入孟加拉湾,被尊为圣河。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的国家,且人口增长仍然十分迅速。印度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但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性也会带来许多旱涝灾害,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印度的东北部及半岛的沿海地区降水丰沛,地形平坦且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的生长,而恒河上游德干高原西北部降水较少,灌溉方便,适合生长小麦,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黄麻分布在恒河三角洲,茶则分布在东北部的低山坡地区。
7.图左中阴影部分分布在印度半岛的西北部,相对而言降水较少,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为耐旱的小麦。水稻和黄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图中所示的印度不适合种植甜菜,故ACD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B。
8.西南季风给南亚带来了大量降水,但有的年份来得晚,或退得早,或是风力太弱,容易造成旱灾;有的年份来得早,或退得晚,或是风力太强,容易造成洪灾,影响南亚的农业生产。东北季风干燥,不会带来大量降水,故ABC错误、D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D。
(2022七下·临沭期末) 下图是印度地理环境的一些基本要素的分布特征,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过的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9. 根据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分析,图中适宜发展钢铁工业城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 不能从图中直接得到的信息是( )
A.印度三面环海 B.印度纬度较低
C.煤、铁、锰资源丰富 D.印度人口众多
【答案】9.A
10.D
【知识点】印度的工业和服务外包产业
【解析】【点评】印度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位于亚洲的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印度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其中恒河是印度第一大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注入孟加拉湾,被尊为圣河。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的国家,且人口增长仍然十分迅速。印度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但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性也会带来许多旱涝灾害,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印度的东北部及半岛的沿海地区降水丰沛,地形平坦且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的生长,而恒河上游德干高原西北部降水较少,灌溉方便,适合生长小麦,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黄麻分布在恒河三角洲,茶则分布在东北部的低山坡地区。印度的人力资源丰富且劳动力成本低廉,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目前印度每年承包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一半的业务,发展极其迅速,目前印度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软件出口国。
9.根据图中资源的分布情况可知,适合发展钢铁工业的城市是①加尔各答,因为该城市附近有丰富的煤炭、铁、锰矿等资源,其余三个城市④是新德里,②是孟买,③是班加罗尔,这些城市煤、铁等矿产资源缺乏,不适合发展钢铁工业,排除BCD,故答案为:A。
10.由图可以看出,印度的东面、面和南面三面环海,故A正确。还能看到印度大部分地区位于0°- 30°N之间的低纬度,故B正确。印度是一个煤、铁、锰资源丰富的国家,故C正确。图中不能反映出印度的人口信息,故D错误。故答案为:D。
11.(2022七下·榆树期末)印度成为全球服务外包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①海运交通便利②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③纺织、钢铁工业发达④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知识点】印度的工业和服务外包产业
【解析】【分析】由于印度被英国殖民统治时间较长,因此英语已经成为了印度的官方语言,英语较其他国家更为普及;印度政府较早地提出了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计划;再加上印度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因此成为了欧美国家的软件外包基地。与海运便利和纺织、钢铁工业发达无关,故②④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印度的人力资源丰富且劳动力成本低廉,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目前印度每年承包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一半的业务,发展极其迅速,目前印度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软件出口国。
(2022七下·昭通期末) 读“亚洲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下列关于恒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 B.流经的地形区均为高原
C.流经地形区主要为平原 D.注入阿拉伯海
13. 当图示盛行风控制该地区时,恒河( )
A.流量小,处于结冰期 B.流量大,处于汛期
C.流量小,处于枯水期 D.无法判读
【答案】12.C
13.B
【知识点】印度概况;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解析】【点评】印度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位于亚洲的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印度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其中恒河是印度第一大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注入孟加拉湾,被尊为圣河。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的国家,且人口增长仍然十分迅速。印度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但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性也会带来许多旱涝灾害,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印度的东北部及半岛的沿海地区降水丰沛,地形平坦且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的生长,而恒河上游德干高原西北部降水较少,灌溉方便,适合生长小麦,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黄麻分布在恒河三角洲,茶则分布在东北部的低山坡地区。
12.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A错误;恒河流经的地形区主要为平原,B错误,C正确;恒河注入孟加拉湾,D错误。故答案为:C。
13.图中盛行风为西南季风,是印度的夏季也是雨季。此时恒河流量大,处于汛期,且地处热带地区,没有结冰期,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2022七下·龙湖期末) 纱丽是印度传统服饰的一部分,颜色大胆鲜艳,质料品种多样,以棉、丝为主。根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印度女性传统服装
14. 纱丽无法反映出印度( )
A.大量种植棉花 B.纺织工业发达
C.生物技术先进 D.宗教色彩浓郁
15. 印度人属于( )
A.黄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白色人种 D.混血人种
【答案】14.C
15.C
【知识点】不同的人种;印度的工业和服务外包产业
【解析】【点评】(1)印度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位于亚洲的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印度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其中恒河是印度第一大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注入孟加拉湾,被尊为圣河。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的国家,且人口增长仍然十分迅速。印度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但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性也会带来许多旱涝灾害,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印度的东北部及半岛的沿海地区降水丰沛,地形平坦且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的生长,而恒河上游德干高原西北部降水较少,灌溉方便,适合生长小麦,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黄麻分布在恒河三角洲,茶则分布在东北部的低山坡地区。
(2)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以及北美洲北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以及北美洲南部,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西部和北部,以及欧洲东部和南部。
14.读文字资料可知,纱丽以棉、丝为主,A正确;以棉、丝为材料的纱丽,发达纺织工业为更多的印度人提供了纱丽,B正确;生物技术先进与纱丽这种传统服饰无关,C错误;宗教观念不仅影响了印度服饰款式结构和造型,也影响了它们的色彩和质料。D正确。故答案为:C。
15.印度居民大部分属于“白色人种”。印度人与黄种人与黑种人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印度人虽然皮肤很黑,但是在人种划分上却被归为白色人种,而现代基因学的研究和分析也证明了大部分的印度人基因都和欧洲白种人更加接近。故答案为:C。
16.(2022七下·武城期末)印度被称为“世界的办公室”,与此称谓相关的是( )
A.热带季风气候,盛产小麦和水稻
B.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
C.全民通用英语
D.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答案】B
【知识点】印度的工业和服务外包产业
【解析】【分析】印度因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所以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B正确;气候、农作物与“世界的办公室”的称谓无关,A错误;全民通用英语、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与印度“世界的办公室”的称谓关系不大,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印度的人力资源丰富且劳动力成本低廉,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目前印度每年承包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一半的业务,发展极其迅速,目前印度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软件出口国。
17.(2022七下·武城期末)下列关于印度的民族和宗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
B.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基督教就是发源于这里
C.印度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印度教
D.印度居民以白种人为主,南部有少量黑人分布
【答案】B
【知识点】世界三大宗教;印度概况
【解析】【分析】印度是境内有100多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人数最多的民族是印度斯坦族,A正确,不符合题意;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中佛教就发源于这里,B错误,符合题意;印度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印度教,C正确,不符合题意;印度居民以白人为主,南部有少量黑人分布,英语是其官方语言,英语非常普及,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其中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其中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18.(2022七下·二道期末)读“印度地形区分布图”,据图判断,下列关于印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大
B.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地势落差大
C.北部山脉的隆起是板块张裂的结果
D.地势中部低,东西高,地势落差大
【答案】B
【知识点】印度概况;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分析】 读“印度地形区分布图”分析可知:
A.地形以高原为主,耕地面积广大,A不符合题意;
B.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地势落差大,B符合题意;
C. 北部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C 不符合题意;
D.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地势落差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南亚地形自北向南分三部分,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中部为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所以其地势为北部最高,中部低,南部缓。
(2022七下·吴江期末) 今年3月,一则标题为“印度人口反超中国”的新闻成为热搜。据悉印度2022年暂无官方人口统计数字,但是专家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印度人口可能会超过中国。结合已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9. 下面关于印度人口说法正确的是( )
A.印度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B.印度的人口还在以较快速度增长
C.印度人均收入少,其市场潜力小
D.印度控制生育计划推行十分成功
20. 下面关于印度众多人口的优势和劣势匹配正确的是( )
A.优势——人均耕地面积小 B.优势——国内劳动力不足
C.劣势——经济发展压力大 D.劣势——人均粮食产量多
【答案】19.B
20.C
【知识点】印度概况
【解析】【点评】印度属于南亚地区,是南亚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大,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印度的信息产业发达,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印度大部分人口信仰印度教,还有部分人口信仰其他三大教,因此宗教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泰姬陵等。印度的煤铁锰等矿产资源分布较多。
19.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该国的人口居世界第二位,目前,印度的人口还在以较快速度增长,A错误,B正确。由于人口众多,印度人均收入少,其市场潜力广阔,C错误。印度控制生育计划推行不理想,该政策只在城市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在广大的农村,多生子女现象依然非常普遍。D错误。故答案为:B。
20.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该国的人口居世界第二位,由于人口最多,优势:劳动力丰富,劣势:人均耕地面积少,人均粮食产量少、经济压力大,就业困难等,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二、综合题
21.(2022七下·巴南期末)读“2020年中印农业生产数据表”和“印度农作物分布图”,完成问题。
项目 人口(亿) 耕地(km2) 水稻(万吨) 小麦(万吨) 玉米(万吨) 粮食进出口(万吨)
印度 14.0 153万 11800 11300 3000 净出口
中国 14.1 150万 21100 13000 26000 进口14200
(1)印度与中国国情相似,都是 大国, 面积也大体相当;但中国粮食总量高于印度,其产量远高于印度的粮食作物是 ,在我国该作物主要用于喂养牲畜。
(2)耕地相差不大,而中国粮食总产量大,说明其单位面积产量明显 (高或低)于印度。
(3)中国粮食总量大,但仍需大量进口,说明中国人均消费粮食远 (高或低)于印度,也印证了中国人生活水平和质量更高。
(4)图中的A作物是 ,种植时因需水量大,主要分布在沿 地区和印度半岛的 地区,因该地区降水丰富且处在河流下游,便于灌溉。
(5)图中的B作物是 ,也是印度老百姓的主要食粮,由于是旱地作物,所以多分布在 内陆地区。
【答案】(1)人口;耕地;玉米
(2)高
(3)高
(4)水稻;海;东北
(5)小麦;德干高原的西北
【知识点】印度概况;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解析】【分析】(1)读图,中国和印度都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都是人口大国,两国的耕地面积相当。读表格可知,中国的玉米产量远大于印度,玉米在我国主要用于喂养牲畜。
(2)读表,两国的耕地面积差不多,但我国的粮食总产量高印度,说明我国的农业技术较先进;
(3)我国粮食总产量大,但需要进口,因为我国粮食消费高印度,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
(4)读图,A是水稻,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的东北部和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降水较多的地区,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5)读图,B是小麦,小麦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和恒河上游,地势较高,降水较少的内陆地区。
【点评】印度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位于亚洲的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印度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其中恒河是印度第一大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注入孟加拉湾,被尊为圣河。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的国家,且人口增长仍然十分迅速。印度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但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性也会带来许多旱涝灾害,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印度的东北部及半岛的沿海地区降水丰沛,地形平坦且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的生长,而恒河上游德干高原西北部降水较少,灌溉方便,适合生长小麦,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黄麻分布在恒河三角洲,茶则分布在东北部的低山坡地区。
三、图文分析题
22.(2022七下·崂山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联系对比找异同不同的国家的地理环境或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或相似性,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点,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对比差异性,找到相似性。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印度、巴西示意图,孟买气候资料图,巴西气候分布图
材料二:印度和巴西都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图中孟买是印度最大城市,人口1300多万,是该国最大的棉纺中心。图中里约热内卢是巴西最大港口城市,人口1400多万,钢铁、冶金等传统工业发达,是该国经济中心。
(1)根据图文信息分析,两国在诸多方面有共同特征,如从海陆位置来看,都是 国家;从地形来看,都是以 、 为主。
(2)从气候来看,两国纬度低,气温 ;巴西森林分布区主要气候类型是 ,印度棉花生产地气候特点是 。
(3)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及材料,分析促进两个城市工业发展的共同条件。位置 ;资源 ;劳动力方面 。
【答案】(1)海陆兼备;平原;高原
(2)高;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3)濒临海洋、靠近矿产地;丰富;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印度概况;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印度的工业和服务外包产业
【解析】【分析】(1)从海陆位置来看,印度和巴西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从地形来看,都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2)从气候来看,印度和巴西纬度低,气温高,印度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巴西主要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巴西的森林分布区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区,印度棉花生产地主要位于德干高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3)读图可得,孟买和里约热内卢工业发展的共同条件是:濒临海洋,海陆交通便利;靠近矿产地、资源丰富;两国均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点评】(1)印度属于南亚地区,是南亚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大,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印度的信息产业发达,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印度大部分人口信仰印度教,还有部分人口信仰其他三大教,因此宗教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泰姬陵等。印度的煤铁锰等矿产资源分布较多。
(2)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临南大西洋。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南部,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 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亚马孙河流域,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巴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整的工业基础,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南美洲第一。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巴西作为一个民族大融炉,有来自欧洲、非洲、亚洲等地区的移民,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岸地区。主要语言是葡萄牙语。
23.(2022七下·安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唐西域记》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一部巨著,是由唐代玄奘口述、辩机编纂的地理史籍,书中详细记载了西域各国、各民族生活方式、建筑、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内容,反映了西域的风土民俗。
材料二小麦喜温凉气候、耐旱,水稻属于喜温喜湿作物。黄麻喜温暖湿润的气候。
材料三图1为南亚地形图,图2为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
(1)地理位置:南亚的地理位置可概括为“北山、南洋、东湾、西海”。其中,“东湾”指 湾,“西海”指 海。
(2)服饰文化:“憍奢耶者,野蚕丝也;丛摩衣,麻之类也。”本句中提到的“麻”指 (经济作物),根据材料二、三可知,句中提及的“麻”主要分布在图2中的 (①或②)地区。
(3)饮食文化:“凡有馔食,必先盥洗,残宿不再(隔夜的食物不再使用),食器不传。”据此我们可知,导致食物容易变质的气候原因是 。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图2所示甲、乙两地中,适宜种植小麦的是 地。
(4)宗教建筑文化:《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许多古印度的宗教故事,如今印度居民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教,印度最著名的宗教建筑是 。
【答案】(1)孟加拉;阿拉伯
(2)黄麻;①
(3)该地终年高温,降水丰沛;乙
(4)印度;泰姬陵
【知识点】印度概况;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解析】【分析】(1)南亚的地理位置可慨括为“北山南洋东湾西海”,其中“北山”指喜马拉雅山脉,“南洋”指印度洋,“西海”指阿拉伯海。“东湾”是指孟加拉湾。
(2)麻是指印度的经济作物黄麻,根据材料二及图1、2中的信息可知黄麻主要分布在①地,该地位于恒河三角洲地区。
(3)印度主要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高,降水多,食物容易变质,其主食是面食和手抓饭,说明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和水稻;图2中甲、乙两区,适宜种植小麦的是乙区,该区域降水较少且地处于德干高原西北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适合小麦生长。
(4)印度主要信仰的宗教是印度教,有被誉为“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的泰姬陵。
【点评】南亚北靠喜马拉雅山脉,南临印度洋,西濒阿拉伯海,东濒孟加拉湾,大体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地形自北向南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按时间分布是每年的6-9月降水丰富,10月到次年5月降水稀少,影响因素是来自印度洋的季风。按地区分布是以印度半岛的东西两侧和东北部地区降水最丰富,其中位于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的“雨极”。南亚的主要景观是热带草原。其中西南季风对农业产生较大影响,西南季风较弱时容易发生干旱,较强则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度商务星球版地理 七下8.3 印度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2022七下·通榆期末)读“南亚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中国相邻 B.南临印度洋
C.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 D.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2.印度降水量的时间分配很不稳定,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寒潮 B.滑坡 C.水旱灾害 D.海啸
(2022七下·南山期末) 2022年4月,南亚国家印度部分地区的平均最高气温已经达到了122年以来的最高值.图为印度城市孟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印度气候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一年分为三季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D.全年降水均匀,夏热冬冷
4.4月的印度正处于( )
A.雨季 B.凉季 C.热季 D.暖季
5.在正常年份,到了6月,____季风将会带来大量的雨水,可缓解高温热浪。( )
A.西南 B.西北 C.东南 D.东北
6.(2022七下·长春期末)今年3月,一则标题为“印度人口反超中国”的新闻成为热搜。据悉印度2022年暂无官方人口统计数字,但是专家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印度人口会超过中国。为减轻人口对农业的压力,印度政府所采取的根本措施应是( )
A.努力控制人口数量 B.开荒种地,扩大耕地面积
C.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 D.选育良种,提高单产
(2022七下·河东期末) 图左为某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图右为图左中甲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阴影部分农作物最可能是( )
A.水稻 B.小麦 C.黄麻 D.甜菜
8. 季风为甲地带来丰沛降水,同时也对农业生产带来影响,下列容易造成该地区洪涝灾害的是( )
A.东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 B.西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
C.东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 D.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
(2022七下·临沭期末) 下图是印度地理环境的一些基本要素的分布特征,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过的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9. 根据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分析,图中适宜发展钢铁工业城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 不能从图中直接得到的信息是( )
A.印度三面环海 B.印度纬度较低
C.煤、铁、锰资源丰富 D.印度人口众多
11.(2022七下·榆树期末)印度成为全球服务外包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①海运交通便利②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③纺织、钢铁工业发达④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22七下·昭通期末) 读“亚洲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下列关于恒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 B.流经的地形区均为高原
C.流经地形区主要为平原 D.注入阿拉伯海
13. 当图示盛行风控制该地区时,恒河( )
A.流量小,处于结冰期 B.流量大,处于汛期
C.流量小,处于枯水期 D.无法判读
(2022七下·龙湖期末) 纱丽是印度传统服饰的一部分,颜色大胆鲜艳,质料品种多样,以棉、丝为主。根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印度女性传统服装
14. 纱丽无法反映出印度( )
A.大量种植棉花 B.纺织工业发达
C.生物技术先进 D.宗教色彩浓郁
15. 印度人属于( )
A.黄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白色人种 D.混血人种
16.(2022七下·武城期末)印度被称为“世界的办公室”,与此称谓相关的是( )
A.热带季风气候,盛产小麦和水稻
B.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
C.全民通用英语
D.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17.(2022七下·武城期末)下列关于印度的民族和宗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
B.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基督教就是发源于这里
C.印度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印度教
D.印度居民以白种人为主,南部有少量黑人分布
18.(2022七下·二道期末)读“印度地形区分布图”,据图判断,下列关于印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大
B.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地势落差大
C.北部山脉的隆起是板块张裂的结果
D.地势中部低,东西高,地势落差大
(2022七下·吴江期末) 今年3月,一则标题为“印度人口反超中国”的新闻成为热搜。据悉印度2022年暂无官方人口统计数字,但是专家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印度人口可能会超过中国。结合已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9. 下面关于印度人口说法正确的是( )
A.印度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B.印度的人口还在以较快速度增长
C.印度人均收入少,其市场潜力小
D.印度控制生育计划推行十分成功
20. 下面关于印度众多人口的优势和劣势匹配正确的是( )
A.优势——人均耕地面积小 B.优势——国内劳动力不足
C.劣势——经济发展压力大 D.劣势——人均粮食产量多
二、综合题
21.(2022七下·巴南期末)读“2020年中印农业生产数据表”和“印度农作物分布图”,完成问题。
项目 人口(亿) 耕地(km2) 水稻(万吨) 小麦(万吨) 玉米(万吨) 粮食进出口(万吨)
印度 14.0 153万 11800 11300 3000 净出口
中国 14.1 150万 21100 13000 26000 进口14200
(1)印度与中国国情相似,都是 大国, 面积也大体相当;但中国粮食总量高于印度,其产量远高于印度的粮食作物是 ,在我国该作物主要用于喂养牲畜。
(2)耕地相差不大,而中国粮食总产量大,说明其单位面积产量明显 (高或低)于印度。
(3)中国粮食总量大,但仍需大量进口,说明中国人均消费粮食远 (高或低)于印度,也印证了中国人生活水平和质量更高。
(4)图中的A作物是 ,种植时因需水量大,主要分布在沿 地区和印度半岛的 地区,因该地区降水丰富且处在河流下游,便于灌溉。
(5)图中的B作物是 ,也是印度老百姓的主要食粮,由于是旱地作物,所以多分布在 内陆地区。
三、图文分析题
22.(2022七下·崂山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联系对比找异同不同的国家的地理环境或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或相似性,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点,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对比差异性,找到相似性。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印度、巴西示意图,孟买气候资料图,巴西气候分布图
材料二:印度和巴西都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图中孟买是印度最大城市,人口1300多万,是该国最大的棉纺中心。图中里约热内卢是巴西最大港口城市,人口1400多万,钢铁、冶金等传统工业发达,是该国经济中心。
(1)根据图文信息分析,两国在诸多方面有共同特征,如从海陆位置来看,都是 国家;从地形来看,都是以 、 为主。
(2)从气候来看,两国纬度低,气温 ;巴西森林分布区主要气候类型是 ,印度棉花生产地气候特点是 。
(3)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及材料,分析促进两个城市工业发展的共同条件。位置 ;资源 ;劳动力方面 。
23.(2022七下·安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唐西域记》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一部巨著,是由唐代玄奘口述、辩机编纂的地理史籍,书中详细记载了西域各国、各民族生活方式、建筑、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内容,反映了西域的风土民俗。
材料二小麦喜温凉气候、耐旱,水稻属于喜温喜湿作物。黄麻喜温暖湿润的气候。
材料三图1为南亚地形图,图2为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
(1)地理位置:南亚的地理位置可概括为“北山、南洋、东湾、西海”。其中,“东湾”指 湾,“西海”指 海。
(2)服饰文化:“憍奢耶者,野蚕丝也;丛摩衣,麻之类也。”本句中提到的“麻”指 (经济作物),根据材料二、三可知,句中提及的“麻”主要分布在图2中的 (①或②)地区。
(3)饮食文化:“凡有馔食,必先盥洗,残宿不再(隔夜的食物不再使用),食器不传。”据此我们可知,导致食物容易变质的气候原因是 。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图2所示甲、乙两地中,适宜种植小麦的是 地。
(4)宗教建筑文化:《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许多古印度的宗教故事,如今印度居民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教,印度最著名的宗教建筑是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C
【知识点】印度概况;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解析】【点评】印度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位于亚洲的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印度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其中恒河是印度第一大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注入孟加拉湾,被尊为圣河。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的国家,且人口增长仍然十分迅速。印度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但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性也会带来许多旱涝灾害,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印度的东北部及半岛的沿海地区降水丰沛,地形平坦且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的生长,而恒河上游德干高原西北部降水较少,灌溉方便,适合生长小麦,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黄麻分布在恒河三角洲,茶则分布在东北部的低山坡地区。
1.印度北部与中国相邻,A正确; 印度南临印度洋,B正确;印度为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C正确;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中国,D错误,故答案为:D。
2.印度位于南亚地区,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每年的西南季风带来的降水,受此季风的影响,降水量的时间分配很不稳定,导致水旱灾害频繁,故答案为:C。
【答案】3.B
4.C
5.A
【知识点】印度概况;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解析】【点评】印度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位于亚洲的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印度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其中恒河是印度第一大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注入孟加拉湾,被尊为圣河。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的国家,且人口增长仍然十分迅速。印度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但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性也会带来许多旱涝灾害,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印度的东北部及半岛的沿海地区降水丰沛,地形平坦且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的生长,而恒河上游德干高原西北部降水较少,灌溉方便,适合生长小麦,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黄麻分布在恒河三角洲,茶则分布在东北部的低山坡地区。
3.印度(包括孟买)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年均气温在20℃以上,全年分为热、雨、凉三季,降水集中在雨季,年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故ACD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B。
4.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一年可分为三季。3至5月的热季,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高温少雨,如图6至10月的雨季(或湿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雨水,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90%,湿热多雨,从11月到次年2月为凉季,盛行干燥的东北季风,气候凉爽宜人;可以看出,4月处于热季,故答案为:C。
5.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一年可分为三季。3至5月的热季,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高温少雨,如图6至10月的雨季(或湿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雨水,可以缓解高温热浪,故BCD错误、A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A。
6.【答案】A
【知识点】印度概况
【解析】【分析】目前,印度是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由于人口数量多,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大,所以努力控制人口数量是减轻人口对农业的压力的根本措施,故A项正确;开荒种地,扩大耕地面积,在短时间内可以缓解人口对农业的压力,但是并不是根本措施,并且还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故B项错误;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但并不是减轻人口对农业的压力的根本措施,故C项错误;选育良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但也不是减轻人口对农业的压力的根本措施,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印度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位于亚洲的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印度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其中恒河是印度第一大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注入孟加拉湾,被尊为圣河。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的国家,且人口增长仍然十分迅速。印度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但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性也会带来许多旱涝灾害,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印度的东北部及半岛的沿海地区降水丰沛,地形平坦且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的生长,而恒河上游德干高原西北部降水较少,灌溉方便,适合生长小麦,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黄麻分布在恒河三角洲,茶则分布在东北部的低山坡地区。
【答案】7.B
8.D
【知识点】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解析】【点评】印度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位于亚洲的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印度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其中恒河是印度第一大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注入孟加拉湾,被尊为圣河。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的国家,且人口增长仍然十分迅速。印度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但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性也会带来许多旱涝灾害,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印度的东北部及半岛的沿海地区降水丰沛,地形平坦且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的生长,而恒河上游德干高原西北部降水较少,灌溉方便,适合生长小麦,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黄麻分布在恒河三角洲,茶则分布在东北部的低山坡地区。
7.图左中阴影部分分布在印度半岛的西北部,相对而言降水较少,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为耐旱的小麦。水稻和黄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图中所示的印度不适合种植甜菜,故ACD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B。
8.西南季风给南亚带来了大量降水,但有的年份来得晚,或退得早,或是风力太弱,容易造成旱灾;有的年份来得早,或退得晚,或是风力太强,容易造成洪灾,影响南亚的农业生产。东北季风干燥,不会带来大量降水,故ABC错误、D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D。
【答案】9.A
10.D
【知识点】印度的工业和服务外包产业
【解析】【点评】印度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位于亚洲的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印度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其中恒河是印度第一大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注入孟加拉湾,被尊为圣河。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的国家,且人口增长仍然十分迅速。印度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但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性也会带来许多旱涝灾害,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印度的东北部及半岛的沿海地区降水丰沛,地形平坦且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的生长,而恒河上游德干高原西北部降水较少,灌溉方便,适合生长小麦,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黄麻分布在恒河三角洲,茶则分布在东北部的低山坡地区。印度的人力资源丰富且劳动力成本低廉,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目前印度每年承包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一半的业务,发展极其迅速,目前印度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软件出口国。
9.根据图中资源的分布情况可知,适合发展钢铁工业的城市是①加尔各答,因为该城市附近有丰富的煤炭、铁、锰矿等资源,其余三个城市④是新德里,②是孟买,③是班加罗尔,这些城市煤、铁等矿产资源缺乏,不适合发展钢铁工业,排除BCD,故答案为:A。
10.由图可以看出,印度的东面、面和南面三面环海,故A正确。还能看到印度大部分地区位于0°- 30°N之间的低纬度,故B正确。印度是一个煤、铁、锰资源丰富的国家,故C正确。图中不能反映出印度的人口信息,故D错误。故答案为:D。
11.【答案】D
【知识点】印度的工业和服务外包产业
【解析】【分析】由于印度被英国殖民统治时间较长,因此英语已经成为了印度的官方语言,英语较其他国家更为普及;印度政府较早地提出了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计划;再加上印度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因此成为了欧美国家的软件外包基地。与海运便利和纺织、钢铁工业发达无关,故②④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印度的人力资源丰富且劳动力成本低廉,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目前印度每年承包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一半的业务,发展极其迅速,目前印度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软件出口国。
【答案】12.C
13.B
【知识点】印度概况;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解析】【点评】印度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位于亚洲的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印度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其中恒河是印度第一大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注入孟加拉湾,被尊为圣河。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的国家,且人口增长仍然十分迅速。印度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但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性也会带来许多旱涝灾害,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印度的东北部及半岛的沿海地区降水丰沛,地形平坦且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的生长,而恒河上游德干高原西北部降水较少,灌溉方便,适合生长小麦,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黄麻分布在恒河三角洲,茶则分布在东北部的低山坡地区。
12.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A错误;恒河流经的地形区主要为平原,B错误,C正确;恒河注入孟加拉湾,D错误。故答案为:C。
13.图中盛行风为西南季风,是印度的夏季也是雨季。此时恒河流量大,处于汛期,且地处热带地区,没有结冰期,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14.C
15.C
【知识点】不同的人种;印度的工业和服务外包产业
【解析】【点评】(1)印度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位于亚洲的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印度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其中恒河是印度第一大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注入孟加拉湾,被尊为圣河。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的国家,且人口增长仍然十分迅速。印度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但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性也会带来许多旱涝灾害,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印度的东北部及半岛的沿海地区降水丰沛,地形平坦且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的生长,而恒河上游德干高原西北部降水较少,灌溉方便,适合生长小麦,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黄麻分布在恒河三角洲,茶则分布在东北部的低山坡地区。
(2)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以及北美洲北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以及北美洲南部,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西部和北部,以及欧洲东部和南部。
14.读文字资料可知,纱丽以棉、丝为主,A正确;以棉、丝为材料的纱丽,发达纺织工业为更多的印度人提供了纱丽,B正确;生物技术先进与纱丽这种传统服饰无关,C错误;宗教观念不仅影响了印度服饰款式结构和造型,也影响了它们的色彩和质料。D正确。故答案为:C。
15.印度居民大部分属于“白色人种”。印度人与黄种人与黑种人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印度人虽然皮肤很黑,但是在人种划分上却被归为白色人种,而现代基因学的研究和分析也证明了大部分的印度人基因都和欧洲白种人更加接近。故答案为:C。
16.【答案】B
【知识点】印度的工业和服务外包产业
【解析】【分析】印度因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所以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B正确;气候、农作物与“世界的办公室”的称谓无关,A错误;全民通用英语、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与印度“世界的办公室”的称谓关系不大,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印度的人力资源丰富且劳动力成本低廉,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目前印度每年承包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一半的业务,发展极其迅速,目前印度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软件出口国。
17.【答案】B
【知识点】世界三大宗教;印度概况
【解析】【分析】印度是境内有100多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人数最多的民族是印度斯坦族,A正确,不符合题意;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中佛教就发源于这里,B错误,符合题意;印度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印度教,C正确,不符合题意;印度居民以白人为主,南部有少量黑人分布,英语是其官方语言,英语非常普及,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其中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其中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18.【答案】B
【知识点】印度概况;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分析】 读“印度地形区分布图”分析可知:
A.地形以高原为主,耕地面积广大,A不符合题意;
B.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地势落差大,B符合题意;
C. 北部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C 不符合题意;
D.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地势落差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南亚地形自北向南分三部分,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中部为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所以其地势为北部最高,中部低,南部缓。
【答案】19.B
20.C
【知识点】印度概况
【解析】【点评】印度属于南亚地区,是南亚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大,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印度的信息产业发达,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印度大部分人口信仰印度教,还有部分人口信仰其他三大教,因此宗教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泰姬陵等。印度的煤铁锰等矿产资源分布较多。
19.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该国的人口居世界第二位,目前,印度的人口还在以较快速度增长,A错误,B正确。由于人口众多,印度人均收入少,其市场潜力广阔,C错误。印度控制生育计划推行不理想,该政策只在城市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在广大的农村,多生子女现象依然非常普遍。D错误。故答案为:B。
20.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该国的人口居世界第二位,由于人口最多,优势:劳动力丰富,劣势:人均耕地面积少,人均粮食产量少、经济压力大,就业困难等,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21.【答案】(1)人口;耕地;玉米
(2)高
(3)高
(4)水稻;海;东北
(5)小麦;德干高原的西北
【知识点】印度概况;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解析】【分析】(1)读图,中国和印度都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都是人口大国,两国的耕地面积相当。读表格可知,中国的玉米产量远大于印度,玉米在我国主要用于喂养牲畜。
(2)读表,两国的耕地面积差不多,但我国的粮食总产量高印度,说明我国的农业技术较先进;
(3)我国粮食总产量大,但需要进口,因为我国粮食消费高印度,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
(4)读图,A是水稻,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的东北部和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降水较多的地区,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5)读图,B是小麦,小麦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和恒河上游,地势较高,降水较少的内陆地区。
【点评】印度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位于亚洲的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印度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其中恒河是印度第一大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注入孟加拉湾,被尊为圣河。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的国家,且人口增长仍然十分迅速。印度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但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性也会带来许多旱涝灾害,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印度的东北部及半岛的沿海地区降水丰沛,地形平坦且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的生长,而恒河上游德干高原西北部降水较少,灌溉方便,适合生长小麦,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黄麻分布在恒河三角洲,茶则分布在东北部的低山坡地区。
22.【答案】(1)海陆兼备;平原;高原
(2)高;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3)濒临海洋、靠近矿产地;丰富;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印度概况;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印度的工业和服务外包产业
【解析】【分析】(1)从海陆位置来看,印度和巴西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从地形来看,都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2)从气候来看,印度和巴西纬度低,气温高,印度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巴西主要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巴西的森林分布区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区,印度棉花生产地主要位于德干高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3)读图可得,孟买和里约热内卢工业发展的共同条件是:濒临海洋,海陆交通便利;靠近矿产地、资源丰富;两国均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点评】(1)印度属于南亚地区,是南亚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大,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印度的信息产业发达,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印度大部分人口信仰印度教,还有部分人口信仰其他三大教,因此宗教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泰姬陵等。印度的煤铁锰等矿产资源分布较多。
(2)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临南大西洋。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南部,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 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亚马孙河流域,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巴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整的工业基础,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南美洲第一。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巴西作为一个民族大融炉,有来自欧洲、非洲、亚洲等地区的移民,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岸地区。主要语言是葡萄牙语。
23.【答案】(1)孟加拉;阿拉伯
(2)黄麻;①
(3)该地终年高温,降水丰沛;乙
(4)印度;泰姬陵
【知识点】印度概况;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解析】【分析】(1)南亚的地理位置可慨括为“北山南洋东湾西海”,其中“北山”指喜马拉雅山脉,“南洋”指印度洋,“西海”指阿拉伯海。“东湾”是指孟加拉湾。
(2)麻是指印度的经济作物黄麻,根据材料二及图1、2中的信息可知黄麻主要分布在①地,该地位于恒河三角洲地区。
(3)印度主要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高,降水多,食物容易变质,其主食是面食和手抓饭,说明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和水稻;图2中甲、乙两区,适宜种植小麦的是乙区,该区域降水较少且地处于德干高原西北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适合小麦生长。
(4)印度主要信仰的宗教是印度教,有被誉为“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的泰姬陵。
【点评】南亚北靠喜马拉雅山脉,南临印度洋,西濒阿拉伯海,东濒孟加拉湾,大体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地形自北向南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按时间分布是每年的6-9月降水丰富,10月到次年5月降水稀少,影响因素是来自印度洋的季风。按地区分布是以印度半岛的东西两侧和东北部地区降水最丰富,其中位于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的“雨极”。南亚的主要景观是热带草原。其中西南季风对农业产生较大影响,西南季风较弱时容易发生干旱,较强则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