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引入新课
压强
试一试:神奇的气球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第八章 压强与浮力
授课人:范静
§8.1 压强
你能找出这些力的作用点、方向有什么共同特点?
新课讲解
找一找
F1
F2
F3
压路机对地面的作用力垂直于地面
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垂直压向跳板,使跳板向下弯曲
图钉对木板的作用力垂直压向木板
1.定义: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作用点:
接触面
3.方向:
总是垂直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新课讲解
一、压力(F压)
新课讲解
一、压力(F压)
压力不是重力,方向也不一定与重力相同
【易错警示】
压力 重力
定义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产生的力
产生原因 推、挤、压等都能产生 地球吸引
方向 垂直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 竖直向下
作用点 在接触面 等效作用点在重心
大小 只有当物体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或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 运动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 G
当堂练习
画一画
水平地面
G
F
请画出下列木块所受重力和对接触物体压力的示意图
G
F
F推
天花板
F
竖直墙面
G
G
F
F
【易错警示】
压力不是重力,压力方向也不一定与重力方向相同。当物体自由静止放置在水平面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
压力作用在物体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吗?
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做一做 体验压力的作用效果
新课讲解
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新课讲解
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01 问题与猜想
压力大小
受力面积
02 制定计划
实验器材
海绵、小桌、重物等
新课讲解
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3.谁是因变量?
2.怎样改变自变量?
改变“小桌”对“海绵”的压力通过增减重物
压力的作用效果
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转换法)
4.怎样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改变受力面积,分别使桌腿和桌面与海绵接触
1.谁是自变量 ?
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
议一议
新课讲解
03 进行实验与得出结论
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表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有关。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压力大小
压力
新课讲解
03 进行实验与得出结论
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表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有关。压力一定时,__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受力面积
受力面积
三、压强
新课讲解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和 有关
压力大小
受力面积
那么当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同时,我们又该如何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呢?
想一想:
如何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温故而知新
新课讲解
相同时间
比较路程
相同路程
比较时间
比较
求比值
路程__
时间
定义
速度
运动的
快慢
比值定义法
类比法
新课讲解
比一比
相同受力面积
比较压力大小
相同压力 比较受力面积大小
比较
求比值
压力___
受力面积
定义
压强
压力的作用效果
压强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1.物理意义:
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定义:
作用在物体上的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的比
3.公式:
新课讲解
三、压强 ( p )
p=—
F
S
4.单位:
新课讲解
三、压强 ( p )
F
S
p
物理量
压力
受力面积
压强
单位
牛顿( N )
平方米(m2)
牛每平方米( N/m2 )
国际单位:牛每平方米( N/m2 ),
也叫帕斯卡,简称帕(Pa)
常用单位:千帕(kPa)、兆帕(MPa)
换算关系:1 MPa= 103 kPa= 106 Pa
揭晓谜底
压强
试一试:神奇的气球
你现在知道这是为什么了吗?
实践活动
动手动脑学物理
估算你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大小
分析:根据你的体重可以得到你对地面的压力,再测量你站立时鞋底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为简单起见,假设双脚站立时,整个鞋印范围都与地面接触。测量时,在方格纸上画出鞋底的轮廓,看鞋底占有多少个小格(不满一格时,大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不算),再乘以每一小格的面积。根据得到的数据,计算你对地面的压强。
1.增大压强
新课讲解
四、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用力擦掉纸上的字
用切蛋器切熟鸡蛋
增大压力
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
新课讲解
四、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减小压力
增大受力面积
铁路钢轨下面铺设枕木
现代建筑广泛使用空心砖
新课讲解
四、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1.为什么背双肩书包比背单肩书包舒服?
双肩书包
单肩书包
2.茫茫白雪中的两个人对雪地的压力是差不多的,为什么一个人陷下去了,而另一个却没有?
新课讲解
课堂小结
See you next time
Goodbye!课题 《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八章 压强与浮力 第一节 压强 第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1.能正确地描述压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会指出压力和重力的区别和联系。2.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3.能正确地分析压力的三要素和受力面积大小。4.能够通过类比法给出压强的定义、公式和单位。5.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定量计算过程和方法:1.通过组织学生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过程,得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并能通过类比法给出压强的定义、公式和单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感知,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2.进一步学习用比值法来表征事物的特征,学会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过程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交流意识,合作精神与合作能经历测量人体对地面压强的过程,培养乐于和他人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初步掌握测量、计算、表达能力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 理解压强的概念. 能用压强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难点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教 学 过 程
课题引入【试一试】神奇的气球用一根牙签轻轻一扎,气球就破,多根牙签扎气球,气球未破,甚至是踩在气球上,气球也未破,这是为什么呢?【设计思路】通过学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同的气球命运不同,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复习回顾【找一找】观察下列情景,你能找出这些力的作用点、方向有什么共同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力的共同特点,得出压力的定义,并从力的三要素角度加深理解压力。探究新知【画一画】见学习任务单,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压力不是重力,压力方向也不一定与重力方向相同。当物体自由静止放置在水平面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
【学生实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活动“压笔实验”。用两手的食指压住笔的两端(注意不可用力过猛)让学生体验两个手指的感觉,当用更大的力压铅笔,让学生体验同一手指前后两次不同感觉. 结合预习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讨论并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问题与猜想】压力作用效果可能与_________和_________。【制定计划】)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的方案.学生尝试设计;小组交流探究方案;形成完善的实验方案.实验器材: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实验设计:1.谁是自变量 ?2.怎样改变自变量?3.谁是因变量?4.怎样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分组实验】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有关。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有关。压力一定时,__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当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同时,我们又该如何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呢?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法给出压强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课后实践活动】估算你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大小。根据你的体重可以得到你对地面的压力,再测量你站立时鞋底和地面的接触面积。板书设计
【设计思路】 探究实验初时,学生亲自动手看似游戏,实为初识感悟,展示压力作用效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的概括能力。【设计思路】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不是瞎想,需要有一定的常识来支撑。再让学生看气球实验、又让学生体验压笔,这样设计使学生储备了充分的感性认识,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假设更为轻松、更加合理.注意适时舍弃次要或肤浅的猜想,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述猜想就显得重要。【设计思路】科学探究是无止境的,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从现象到本质.让学生 提出新的猜想或疑问,似乎是帮助学生释疑,实质上期望学生提出新的课题,将探究学习引向深入。【设计思路】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测量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人站在地面上时地面的受力面积——鞋印面积如何测量。
教学反思学习任务单
学生信息
班级 姓名
课程基本信息
章节名称 《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八章 压强与浮力 第一节 压强 (第一课时)
学科 物理 授课班级 初二四班憋抽馅 授课时数 1课时
设计者 范静 所属学校 西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学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能正确地描述压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会指出压力和重力的区别和联系。 2.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3.能正确地分析压力的三要素和受力面积大小。 4.能够通过类比策略给出压强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5.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定量计算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过程,得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并能通过类比法给出压强的定义、公式和单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感知,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2.进一步学习用比值法来表征事物的特征,学会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过程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交流意识,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 经历测量人体对地面压强的过程,培养乐于和他人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初步掌握测量、计算、表达能力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学习任务
复习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 复习比较运动的快慢的方法。
课堂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请画出下列木块所受重力和对接触物体压力的示意图。 【易错警示】压力不是重力,压力方向也不一定与重力方向相同。当物体自由静止放置在水平面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 【学习任务二】学生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组交流】 1.谁是自变量 ? 2.怎样改变自变量? 3.谁是因变量? 4.怎样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分组实验】 实验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有关。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有关。压力一定时,__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课后学习任务
【动手动脑学物理】实践活动:估算你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大小。 根据你的体重可以得到你对地面的压力,再测量你站立时鞋底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为简单起见,假设双脚站立时,整个鞋印范围都与地面接触。测量时,用边长为1cm的方格纸测脚的面积。(方格纸见附件)在方格纸上画出鞋底的轮廓,看鞋底占有多少个小格(不满一格时,大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不算),再乘以每一小格的面积。根据得到的数据,计算你对地面的压强。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