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土壤 课时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2土壤 课时作业(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12 09:5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2土壤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土壤是在自然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并受人类活动影响。有些土壤命名是依据土壤的颜色。下图是自然地理要素与土壤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影响土壤形成的各自然要素中,决定土壤颜色的是( )
A.成土母质 B.生物 C.气候 D.地貌
2.黑土富含有机质是最肥沃的土壤类型,世界三大黑土区均分布在北纬45°附近,据此推测黑土形成的环境为( )
A.干热环境 B.冷湿环境 C.湿热环境 D.干冷环境
生物量指单位面积内生物体的总质量(干重)。下图为两种森林植被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甲、乙两种森林植被类型分别是( )
A.热带雨林、亚寒带针叶林 B.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
C.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 D.热带草原、落叶阔叶林
4.导致甲生物量高于乙森林植被类型生物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①垂直结构复杂②全年旺盛生长③土壤有机质含量高④光热水充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古人对各地土壤的差异深有认识,如明代的《广志绎》:“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南土湿,北土燥。”清代的《皇朝经世文》:“江南水田冷,宜火粪(草木灰);江淮以北,宜苗粪(绿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与“北土”比,“南土”( )
A.透水性好、持水性好 B.透水性差、持水性差
C.透水性差、持水性好 D.透水性好、持水性差
6.“江南水田冷,宜火粪;江淮以北,宜苗粪”,从现代科学角度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施放草木灰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B.施放草木灰可以促进酸碱平衡
C.种植绿肥使营养元素在地表富集 D.种植绿肥可提高成土母质风化速度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 B.寒冷气候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分解缓慢
C.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D.陡峭的山坡,容易发育深厚的土壤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把甲、乙、丙、丁四份质地不同的土壤堆成形状大小相同的圆锥体,给其中一个土堆覆盖一层草皮。通过模拟实验观测相同降水强度下土壤质地、植被覆盖与水土流失量的关联性。读实验相关数据和土壤质地的三角坐标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实验相关数据表
甲 乙 丙 丁
土壤质地(%) 砂粒 40 50 78 14
粉粒 25 10 14 19
黏粒 35 40 8 67
水土流失量(g/m2) 66.6 87.4 55.5 12.1
8.乙土壤属于( )A.砂土 B.黏土 C.壤土 D.粉土
9.仅从该实验得出结论,在相同植被覆盖条件下,保持水土能力最强的土壤质地特点为( )
A.砂粒与黏粒比重接近 B.黏粒比重小,砂粒比重大
C.粉粒比重最低 D.砂粒比重小,黏粒比重大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土壤与外界的热交换量称之为土壤热通量,正值表明土壤获得热量,负值表明土壤丧失热量。下图示意7月份某地不同深度土壤热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地表至地下40cm范围内,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的( )
A.吸热量增加 B.散热量增加 C.日均温减小 D.日温差减小
11.影响地下1cm土壤热通量日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势高低 B.植被覆盖 C.太阳辐射 D.海陆位置
12.土壤潜在蒸发量是指土壤在供水充分条件下,由蒸发作用所消耗的水量。下图是某地土壤水量平衡各月收支统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该地5-11月土壤实际蒸发量( )
A.等于降水量 B.大于降水量
C.大于径流量、降水量之和 D.等于径流量、降水量之和
柑橘喜湿暖湿润气候,不耐低温,生长最适温度为23~31℃,年降水量以1200~2000mm为宜。西班牙的柑橘出口量在世界首屈一指,该国在柑橘生产过程中按早、中、晚熟品种布局,并在橘树行间种植杂草。下图为西班牙柑橘生产布局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该半岛的柑橘产区多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自然原因是( )
A.地势起伏大 B.光热充足 C.市场广阔 D.降水均匀
14.橘树行间种植杂草对土壤的作用是( )
A.夏季防止水土流失 B.减小昼夜温差
C.冬季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D.增加土壤有机质
15.如下图,为土壤剖面示意图,图中字母C代表( )
A.腐殖质层 B.淋溶层 C.淀积层 D.母质层
读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的相互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
17.有关我国土壤侵蚀的区域问题,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流水侵蚀最严重
B.东南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土壤侵蚀不明显
C.西南地区降水多,水土流失最严重
D.东北地区土壤冲刷严重,黑土肥力下降
富铝土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铁、铝等成分相对富集后的一类土壤的总称,湿热气候促进矿物分解,更易形成富铝土。其在我国分布广,包含多种土壤类型,并具有下图所示的过渡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影响富铝土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成土母质 B.生物 C.气候 D.地形
19.下列土壤类型中,铁、铝相对含量最高的是( )
A.赤红壤 B.砖红壤 C.红壤 D.黄壤
20.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和生物 B.地形和地质 C.气候和岩石 D.成土母质
红壤是浙江省面积最大的土壤资源。浙江红壤表土层粘粒含量为31.28%,土壤矿物质的风化度高,粉粘比(土壤中粉粒和黏粒的比值)在0.83~0.98之间。左图为土壤质地三角座标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浙江红壤肥力低的原因不包括( )
A.成土母质中有机质含量低 B.地形崎岖物质迁移速率快
C.气温高有机质分解速度快 D.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
22.根据土壤质地表,浙江红壤属于( )
A.黏土 B.壤土 C.粉土 D.砂土
北京时间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搭载“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的“长征五号“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成功登陆月球,在完成采取月球土壤任务后,将一面五星红旗进行展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下列关于天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文昌发射中心的“嫦娥五号”是天体
B.奔月过程中的“嫦娥五号”是天体
C.进行月面采样的“嫦娥五号”是天体
D.由探测器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是天体
24.“嫦娥五号”探月往返的宇宙空间,不属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5.在月球表面展示的国旗,在研制时无需考虑月球表面( )
A.温差大 B.辐射强
C.风力大 D.尘埃大
26.研究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与月壤的形成紧密相关的是( )
①太阳辐射强②风化作用强
③风力沉积明显④昼夜温差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下图为欧洲局部地区自然植被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7.自然植被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一亚寒带针叶林 B.②一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③一寒带苔原 D.④一温带荒漠
28.受植被和气候影响,图中土壤最肥沃的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9.有关气候与土壤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常年冷湿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质的含量较少
B.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多
C.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气候的温度、降水量呈负相关
D.在常年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化学风化和淋溶作用强
二、综合题
30.植被和土壤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是反映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植被稀疏,荒漠土中的有机质含量____,土壤透气性较____。
(2)决定士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
(3)荒漠地区的植被以早生的灌木为主,其形态和结构具有耐____的特征,其叶面积缩小或退化,呈鳞片状,以减少____,且大多根系____,以便从土壤吸取水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是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壳深度变化示意图。
(1)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____、腐殖质层、____、淀积层、____和基岩。
(2)图中B和C纬度地带比较,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是____(填字母),主要是因为____作用缓慢。
(3)D处植被类型是热带荒漠,其叶面积缩小或退化,呈鳞片状或为刺,以减少____,且大多有发达的____,以便从土壤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壤中吸取水分。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A 4.C
5.C 6.A
7.D
8.B 9.D
10.D 11.C
12.A
13.B 14.D
15.B
16.B 17.D
18.C 19.B 20.A
21.A 22.B
23.B 24.D 25.C 26.C
27.D 28.B
29.D
30.(1) 少(低) 好(强)
(2)成土母质
(3) 旱(干旱) 蒸腾 发达
31.(1) 有机层 淋溶层 母质层
(2) B 微生物分解
(3) 蒸腾 根系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