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 六年级上册 4.3 电和磁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科学 六年级上册 4.3 电和磁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4-12 22:0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电和磁》教学设计
教学题目 1.电和磁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六年级 学时 第1课时
教材版本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设计日期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概述
“电和磁”是教科版六上《科学》教材“能量”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将“重演”科学史上著名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趣味性。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经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思维过程;第二,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生磁实验,为理解电磁铁原理打下基础也为研究玩具小电动机伏笔。
依据标准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科学知识: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认识能量的不同形式和转换。 (2)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知道它是科学家通过实证、逻辑推理、创造性思维,以及交流讨论等方式形成共识的过程。知道科学探究大体包括的要素。认识到探究不是模式化的线性过程,而是循环往复、相互交叉的过程。 (3)科学态度: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加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活动。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地参与交流与讨论。(4)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将学到的知识和日常生活中运用的工具、器具、设备相联系,识别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社会需求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技术标准:SETC·S
教学目标分析
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过程与方法:●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磁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通过实验过程中的合作交流,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和探究的乐趣。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编 号 学习目标层次 具 体 知 识 点 描 述
1 基础 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 基础 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磁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3 提升 通过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
4 重点 让通电导线使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更明显实验讨论和设计。
5 难点 通电直导线使磁针发生偏转的解释。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项 目 内 容 解 决 措 施
教学重点 如何让通电导线使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更明显实验讨论和设计。 通过小组讨论、动手尝试等方法罗列使小磁针偏转现象明显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电直导线使磁针发生偏转的解释。 对小磁针偏转进行原因分析,进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习特点:六年级的同学绝大部分已经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习习惯: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欠缺,简单电路组装困难,做实验速度较慢,合作能力有待提高。3.学习交往:提高小组分工、协商、合作能力。4.课前对学生的要求:提前收集资料,查阅电和磁相关知识。
三、教学环境选择与媒体设计
1.教学环境选择(打√)
(1)WEB教室(√) (2)局域网 (3)城域网
(4)校园网 (5)因特网 (6)其他:
2.教学媒体资源设计
知识点编 号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作用 使用方式 所 得 结 论 占用时间 媒体来源
1 A 基础知识 D E 顺利完成 1分钟 A
2 E 奥斯特实验视频 A F 顺利完成 3分钟 A
5 A B 实验要求 B A 学生讨论交流积极 2分钟 A
各列内容按下面提示填写分类字母即可。知识点编号填写前面“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表格中的知识点序号,如果该知识点没有相关的媒体设计则跳过。媒体类型填写:A.文字;B. 图片;C.动画;D.音频;E. 视频;F.其他自定义。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他自定义。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其他自定义。媒体来源填写:A.课件;B. 软件工具;C. 专题学习网站;D. 多媒体资源库;E. 案例库;F. 题库;G. 网络课程;H. 其他自定义。
四、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环节的步骤可以根据需要增减,环节名称可以修改)
教学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的作用和运用 设计意图、依据
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指南针:知道这是什么吗?有什么作用?里面的指针是用什么制造的?(磁铁)2、在不碰到指南针的情况下,你能用什么办法让磁针偏转?小结:磁铁和铁能影响指南针,使它发生偏转。4、在1820年,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当时的奥斯特却发现了惊奇的一幕。他有什么惊奇的发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现历史上那个伟大的时刻。(板书课题:电和磁) 学生演示,小磁针旋转的过程 教学展台,展示学生操作过程 导入课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探究,学习新知活动一:通电导线使磁针发生偏转 1、同学们猜一猜,给导线通上电,能使静止的小磁针发生偏转吗?要想做这个实验,大家得先组装一个简单电路,使小灯泡发光。(ppt出示电路图)会组装吗?请拿出抽屉中的相关材料,马上开始组装。2、学生合作组装电路,师巡视。3、小灯泡都亮了,那是什么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电”。4、我们回忆一下,电在电路中是怎么流动的呢?5、那通电的导线能不能使磁针发生偏转呢?接下来,请小组长先把灯给“关”了。6、ppt出示实验要求。7、仔细观察:接通电流之前,磁针有没有变化?接通电流时磁针有没有变化?断开电流后又怎样?反复做几次,并将实验现象填写在《实验记录表1》中。8、学生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9、交流:通过实验,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请同学拿实验记录单展示汇报。10、通电的直导线为什么会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呢?11、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和分析,我们确信“电流可以产生磁”(师板书。) 学生连接简单电路。 学生回忆所学,电路是怎么流动的?学生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ppt出示电路图ppt出示实验要求。
活动探究,学习新知活动二:增大电流,磁性增强 1、师:刚才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发现磁针偏转的角度很小,那有办法使磁针偏转角度大一些吗?2、请小组讨论,然后说一说。3、师小结。4、要增大电流我们可以增加电池数量,可现在每组就一节电池,你还有其他办法增大电流吗?(引导短路,教师演示简单的短路电路)5、PPT温馨提示:短路时,电流会很强,所产生的磁性可能也会很强,但是短路的做法很危险,会使电池、导线很快发热,甚至会烧坏电池。所以只能接通一下,马上断开,时间不能长。6、(ppt出示)做实验时,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先把灯泡连同灯座拆掉,把一切准备好以后再通电,看到磁针偏转现象后马上断开电路,时间不能过长。反复做几次,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小组汇报。7、师引导:短路时,小磁针偏转角度变大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电能产生磁性,增大电流也就增强了磁性,所以磁针偏转角度就变大了。)8、师板书。 小组讨论,然后说一说。 PPT温馨提示:短路时,电流会很强,所产生的磁性可能也会很强,但是短路的做法很危险,会使电池、导线很快发热,甚至会烧坏电池。所以只能接通一下,马上断开,时间不能长。
活动探究,学习新知活动三:增加线圈数,磁性增强 1、请同学们先把灯泡连同灯座装上,再到老师这里领取线圈,再按照大屏幕上的提示完成实验。2、学生实验,师巡视指导。3、交流汇报实验。师引导:用了线圈,小磁针偏转角度更大了,是什么原因?(线圈把磁性都集中起来了)线圈怎样放磁针偏转的角度最大呢?(线圈立着放,用线圈的平面靠近指南针,或者把线圈套在指南针上,磁针偏转角度最大。)教师板书小结。4、同学们今天真了不起!奥斯特就是这样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到1820年7月21日,终于确定并公布了科学史上的这个重大发现: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就是这个伟大的发现,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5、看来,我们要向科学家奥斯特学习,留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思考,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学生实验。交流汇报实验。 师巡视指导。
拓展延伸,巩固运用 电池用完后我们一般认为它里面没有电了,是不是一点电都没有了呢?引导用什么方法来检测?(——用线圈和指南针来检测。)(磁针偏转说明废电池里还有电,磁针不偏转说明废电池里没有电。)
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今天,我们做了一回小奥斯特,学习了电和磁有关的知识,你都有哪些收获? 学生谈收获。
作业布置,激励探究 对于“电和磁”,你们还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借助资料,写一篇科学日记。
教学流程图 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活动探究,学习新知拓展延伸,巩固运用 课堂小结,畅谈收获作业布置,激励探究
板书设计
电和磁猜测 实验 结论电 生 磁(电流增大) (磁性更强)(增加线圈数) (磁性更强)
五、其他个性化策略设计(需要时,可在此处填写相应内容;不需要时,可留空不填或将相应栏目删除)
1.学习情境创设
(1)学习情境类型(打√)
①真实情境 ②问题性情境(√) ③虚拟情境 ④其他
(2)学习情境设计
1、出示指南针:知道这是什么吗?有什么作用?里面的指针是用什么制造的?(磁铁)2、在不碰到指南针的情况下,你能用什么办法让磁针偏转?
2.学习活动组织 (参见注释)
(1)自主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容)
类型 相应内容 使用资源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抛锚式 如何使电流产生的磁性增强 实验器材:电池、线圈、灯泡等 学生实验探究活动,展示,汇报。 教师巡视
支架式
随机进入式
其他
(2)协作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容)
类型 相应内容 使用资源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竞争
伙伴
协同 活动一:通电导线使磁针发生偏转活动二:增大电流,磁性增强活动三:增加线圈数,磁性增强 PPT课件实验器材 实验探究活动搜集、整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汇报交流。
辩论 如何使电流产生的磁性增强 PPT 学生讨论
角色扮演
其他
3.个性化教学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所做的预案:提问:电流能够产生磁性,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电能产生磁,反过来,磁能够产生电吗?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的预案:回顾所学,总结该课所学知识:电能产生磁;增大电流,磁性增强;增加线圈数,磁性增强。
4.学习评价设计
(1)测试形式与工具(打√)
①课堂提问(√) ② 书面练习 ③ 达标测试(√)
④ 学生自主网上测试 ⑤ 合作完成作品(√) ⑥ 其他
(2)形成性检测
知识点编 号 学习目标层次 测 试 内 容
1 知识能力 如何能使电流产生的磁性增强?
2 理解能力
(3)评价量表:定性评价
六、教学反思、总结
课前,我先给学生做了心理建设,询问孩子们对磁铁了解多少,使学生回忆先前所学知识,巩固磁铁的基本性质。接着,我带着孩子们还原奥斯特小磁针实验,直观的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但是因为之前孩子们没有连过电路,所以在介绍简单电路,以及电路的通路、断路、短路上,我介绍得比较多。整体来说,我比较满意的是,每个学生都经历了组装电路和观察电能产生磁的现象以及增大电流和增加线圈能是磁性增加的做法;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引导学生由现象思考电和磁之间的关系,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明白了这种现象是说明电能产生磁。然后我引导学生思考让磁性增大的做法,特别是组装电路时花费的时间是较多的。我引导做短路实验时特别强调要小心、快,不能长时间接在电路上。但是让我不够满意的是,学生汇报时的时间太少,学生参与回答的人数较少,只是极个别学生在积极回报,其他学生做的很积极,发言的时候更多地充当了听众。
七、其他
由于大量采用科学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2、有多媒体拓展学习,拓展了学生视野,增长了知识。3、利用 PPT 教学目标明确,但由于多媒体让教师省去了边讲边板书的模式,因此课文教学的知识点会切换较快,接受慢的学生就容易跟不上,因此要控制教学的时间和速度。4、教学目标实施理想,对于信息化软件操作熟练。
注释:关于学习活动组织
学习活动的组织包括自主学习的设计、协作学习的设计等内容。
1.自主学习的设计:支架式学习、抛锚式学习和随机进入式学习
支架式学习:是指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概念框架,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且要因人而异,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到一个更高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
抛锚式学习:指根据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
随机进入式学习:指首先确定学习主题,创设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题的各种情境,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意一种情境去学习。
2.协作学习的设计:竞争、辩论、伙伴、问题解决和角色扮演
竞争:教师先根据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对学习任务进行分解,由不同的学习者“单独”完成,看谁完成得最快最好,然后教师对学习者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论,其他学习者也可以对其发表意见,各自任务完成后,就意味着总任务完成。
辩论:协作者之间围绕给定的学习主题,先确定自己的观点,接着在一定的时间内借助虚拟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以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对他们的观点进行甄别,选出正反两方,然后双方围绕主题展开辩论,观点论证充分的一方获胜。通过辩论学习者可对问题进一步理解。
伙伴:指协作者之间为了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而结成的伙伴关系。
问题解决:根据确定的问题,多个学习者组成协作学习小组,根据学习任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解决问题。问题解决的最终成果可以是报告、展示或论文等。
角色扮演:指由不同的学习者分别扮演指导者和学习者的角色,由学习者解答问题,指导者对学习者的解答进行判别和分析。角色可以互换。有助于对问题的理解有新的体会,还会增加成就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