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上册(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3.2《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上册(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12 10:1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本节教材是学习“土地资源的特点”和“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通过图文、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特点以及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增强以法管制土地的意识使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2.初步分析并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形成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正确的资源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
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教学难点】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土地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学生:分组搜集有关土地的资料,收集土地资源遭受破坏并造成严重影响的资料和新闻报道的实例。
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
教学过程
)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图片导入 土地是山川之根,土地是万物之本,土地是人类的衣食父母,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所有的物化天宝都是土生土长,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 教师归纳: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没有土地人类将无法生存,那么既然土地如此重要,人类又是怎么利用土地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指出上面几幅图的用途是什么?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得出土地利用类型,在对各种类型进行补充、归类。 1.学生欣赏图片,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图片反映的内容。 2.学生看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学生讲解。 创设情境,感受大自然之美,让学生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过渡与 链接 我们初步了解了土地,那么你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及其构成特点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合作 学习 问题 探究 探究一 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及其构成特点 指导学生观察课本57页的图3-1-1 多媒体展示材料 明确:不同的土地类型,由于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途径就不同。根据土地的用途以及土地的利用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此外,土地资源还包括未利用土地。 (合作探究)相互讨论,分析材料分别体现了土地的什么特点。 1. 比较中国、美国、俄罗斯人均耕地面积的差异。 2. 比较中国、美国、印度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的差异。 3. 说说我国耕地的基本特点。 一从感性材料入手, 二引领学生从生活世界中感悟地理。
看图 “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和图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并结合下表,你还能看出我国土地资源有什么特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和人均数量土地类型土地总面积耕地林地草原面积(万平方千米)96095.1128.6313.3世界地位(第几位)3453中国人均(平方米)810080210852644世界人均(平方米)27762250171706235
学生回答,说出的答案:土地类型多种多样;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小;耕地和林地比重小,不易利用的土地面积大。 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既开阔学生眼界,又活跃思维。
过渡与 链接 既然同学们了解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那么耕地、林地、草地又是如何分布的呢?请同学们结合已学过的地形和气候知识,重点阅读教材图3-1-2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概括我国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分布。
读图 探究 观察 思考 总结 合作 探究 探究二列表比较耕地、林地、草地等几种土地类型的分布。 1. 找出我国耕地、林地的集中分布区,比较它们在地形方面有什么不同。 2. 找出我国东部旱地、水田集中分布区的界线,说说这条界线两边的干湿状况 有什么不同。 土地资源类型名称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位置季风区或非季风区干湿地区主要地形类型耕地东部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平原、丘陵林地东北、西南季风区湿润地区山地草地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非季风区半干旱地区高原未利用土地西北高原非季风区干旱地区沙漠、戈壁、荒山和冰川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58页内容,独立完成问题。。 (合作交流)学生自主完成,然后小组交流。 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协作探究精神。 理解我国土地的资源现状。
A.我国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填东部或西部)的平原和盆地,这里地形,气候,适宜发展耕作;林地主要分布在和边远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填东部或西部)非季风区的高原和山地。 B.我国东部以旱地为主和以水田为主的耕地之间的界线是一线。这条界线南侧为 (温度带) 地区(干湿地区),北侧为 (温度带) 地区(干湿地区)。 (观察思考)观察左图的特点,快速说出每种颜色所代表的土地资源。 突破重难点
过渡与 链接 耕地、草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它们都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但是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探究 总结 记忆 探究三 结合书上所给的资料,请来概括一下,我国的土地资源面临着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 面对这些问题,国家有以下几种措施: (1)由国家制定政策法令,如《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要求公民遵守国家的法令,违者要追究责任,受到处罚。 (2)做到土地资源的“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开荒与植树造林相结合,控制建筑用地。 (3)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在风沙危害的地区建设防护林体系等。 每年6月25日,是中国的土地日,大家都要爱护我们的土地:种了祖宗田,莫抢子孙饭;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自主学习) 自主完成老师展示的问题。 学生思考讨论从不同角度说说有关土地的问题与措施 从景观图入手,更易于接受知识点。可抓住学生注意力。 缓和课堂紧张气氛。
构建 与梳理 类型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可分为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包括耕地、草地、林地等。 特点 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类型齐全,人均占有量少,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资源不足。 分布 耕地、林地、草原、难利用土地 问题 占用耕地、乱砍滥伐林地、草地过度放牧等 措施 颁布法律,确立基本国策 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
1、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2、土地资源的特点
3、土地资源的分布
二、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
3、土地资源的法律保护
(
教学反思
)
考虑到初二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在接受知识上带有浓烈的感彩,乐于接受有趣的感情内容,所以在处理教材内容上,让学生实际操作联系实际生活,展开讨论,使其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注意到了重点突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一种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具体方法上,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通过启发、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练习、巩固重点、突破难点。在了解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不足之处:学生探究问题不够,缺乏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