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河南省驻马店地区西平县)

文档属性

名称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河南省驻马店地区西平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7-08-28 07:0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人民教育出版社
《数学》七年级 下册7.1.1 三角形的边 陈艳鋆1.说教材2.说目标3.说教法4.说设计5.说评价1.说教材
1.1 教材内容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与三角形有关的一些概念,本节课的内容概括起来是三个部分:一是三角形的定义,二是三角形的边、三角形的顶点、三角形的角,三是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1.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三角形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不仅是研究其他图形的基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探索和掌握它的基本性质对学生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本节课是认识三角形的开始,介绍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以及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为后面介绍三角形内角和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打下基础。本节课围绕三角形的概念开展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围绕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开展探究和同伴交流、发现三角形的有关结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个性的发挥提供机会;同时也为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打下基础,为运用自己的方式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作出铺垫。2.说目标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三角形的边,角及三角形的表示法;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三角形,并探索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摆三角形,画三角形、测量三角形的三边长度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并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体会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基本要素;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难点: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和应用
3.说教法3.1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特点,我采用启发、引导、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3.2学法指导 本节课主要教给学生“观察分析、大胆猜测、归纳总结、学以致用”的研讨式学习方法,这样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流程图4.说设计创设情景探索新知学有所得归纳小结布置作业说设计创设情景 1 我们知道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那么三角形是由什么组成的呢?2 什么线,直线、射线还是线段? 3 它们可以在一条直线上吗?为什么? 4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就组成三角形吗? 5 请看幻灯,图中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吗? 说设计探索新知
引出概念引出概念表示方法分
类三边关系1、三角形的定义------- 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ACB顶点是A 、B、C的三角形 记作:△ABCacb读作:三角形ABC三角形的边有时也用
a、b、c来表示。
一般的顶点A所对的边记作a,顶点B所对的边记作b,顶点C所对的边记作c
三角形用“△” 符号表示表示方法练习:读出图中的各个三角形.1.图中有几个三角形?用符号表示这些三角形。2.以AB为边的三角形有哪些?3.以E为顶点的三角形有哪些?4.以∠D为角的三角形有哪些?5.说出其中ΔBCD的三个角和三个顶点所对的边
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不等边三角形(不规则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分类只有两条边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如图三角形中,假设有一只小虫要从点B出
发沿着三角形的边爬到点C,它有几条路线可以
选择?各条路线的长一样吗?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可以得到AB+AC>BC同理可得:AC+BC>AB,AB+BC>AC三角形的三边有这样的关系: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结论说设计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试一试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为什么?(1)3 , 4, 8 (2)5 , 6 , 11 (3)5 , 6, 10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是否一定要检验
三条线段中任何两条的和都大于第三条?根据你
刚才解题经验,有没有更简便的判断方法? 思考说设计
学有所得练一练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为什么?(1) 3,4,8 ( )
(2) 2,5,6 ( )
(3) 5,6,10 ( )
(4) 3,5,8 ( ) 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3米多,你相信吗?说说你的理由!考考你!四、归纳小结: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小结)
我发现了什么 ……
我学会了什么……
我能解决什么……
…… 说设计说设计
布置作业 课本75页 1 . 2 题数学日记姓名 日期 .
今天数学课的课题: ;
今天涉及的重要数学知识: ;
理解最好的地方: ;
不明白或还需要进一步理解的地方: ;
讨论时能否次次发表见解(大约多少): ;
独立(或需要帮助)完成探索活动并发现结论: ;
解决问题能否用不同的方法(具体指明有几个问题): ; 5.说评价 本节课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努力营造一个有利学生主动求知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在本节开始设计欣赏图片,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欣赏图片、抽象出三角形、学习等过程,并从中探索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应用这个条件去判定一些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索的平台,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时间和空间,在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中,培养学生操作、探究、合作、交流、归纳的能力。
设计说明本课创设了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但改变了以往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而且在教学活动中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又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的理念。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情境——问题——探究——反思(归纳)——提高,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请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