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常见地貌类型 课时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常见地貌类型 课时作业(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12 10:0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常见地貌类型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成都市平原西北边缘的岷江上。如下图所示,鱼嘴及前方两个小岛使江水要S形绕流才能进入内江。枯水期整体流速慢,主流进内江;丰水期,水势受弯道制约小,主流进外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成都平原的地貌是
A.绿洲 B.河漫滩平原 C.冲积扇平原 D.三角洲平原
2.都江堰内江主要功能是
A.灌溉 B.分洪 C.拦沙 D.旅游
3.在岷江丰枯季节,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内江和外江说法正确的是
A.丰水期,内江、外江流速没有区别
B.桔水期,内江比外江容易淤积,水流较缓
C.枯水期,内江河床高于外江,水流较快
D.丰水期,内江水位高于外江,含沙量小
读我国农村水贫困测度空间格局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与该空间格局相匹配的是我国( )
A.水资源的南多北少 B.地势的东高西低
C.人口的东多西少 D.经济水平的南高北低
5.贵州成为高水贫困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气候 B.植被 C.地貌 D.土壤
暑假某研学小组实地考察我国某河流并利用无人机进行航拍。下图为“该河流及部分航拍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航拍照片①的拍摄地点最有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下列关于航拍照片②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多形成于河流出山口 B.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
C.组成物质颗粒均一 D.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
下图(线为等高线,单位:m)表示一种由风力堆积形成的地表形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该沙丘两翼的延伸方向指向( )
A.正东部 B.正西部 C.背风向 D.迎风向
9.该类地貌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冲洪积扇的形成、演化受构造活动、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但构造活动对冲洪积扇的形成和演化的影响可能更大。发育于大青山的河流由北向南跨过大青山南麓断裂带流入呼包盆地,在流水堆积作用下形成冲洪积扇。全新世以来大青山山前发育三期冲洪积扇,其时代依次为:Ⅰ期冲洪积扇、Ⅱ期冲洪积扇、Ⅲ期冲洪积扇,分别对应了全新世早期、中期和晚期。下图示意大青山山前冲洪积扇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大青山山前断裂活动强烈时( )
①河流下切作用减弱②河流侧蚀作用减弱③河床沉积物颗粒较粗④河床沉积物较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全新世以来大青山山前三期冲洪积扇规模依次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大青山抬升幅度较小
C.山地降水减少 D.上游植被覆盖率提高
下面左图示意某地区河流的某河段及河流横剖面,右图示意该地区某聚落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示河流( )
A.流经地势低平区 B.位于北半球
C.冬季冰期较短 D.常年水位高
13.山区聚落一般沿河分布,据材料推断图示地区聚落最理想的选择地是( )
A.阶地1 B.阶地2
C.阶地3 D.基岩处
14.地面崎岖,峰林众多的高原是(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汇合形成黑龙江干流(下图),该区域的石勒喀河南岸分布大面积的河漫滩,河流交汇处形成沙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河心沙洲一年中面积最小的时间是( )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
16.该区域的石勒喀河泥沙大量淤积在南岸的根本原因是( )
A.石勒喀河含沙量大 B.额尔古纳河流速较快
C.石勒喀河南岸开阔 D.地转偏向力作用明显
下图为台湾岛东北的“野柳地质公园”中一块形似“金钱豹”的岩石,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在2011年4月勘查时,发现“豹头”掉在地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该地貌类型为( )
A.风沙地貌 B.河流地貌 C.海岸地貌 D.雅丹地貌
18.“豹头”掉落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风力侵蚀 B.冰川沉积 C.流水侵蚀 D.海浪侵蚀
风沙运动是造成流动沙丘土壤风蚀量在不同坡向上差异的原因。下图是6月份雅鲁藏布江山南宽谷流动沙丘不同坡向的土壤风蚀状况统计图。沙丘呈南北走向,与河谷主导风向垂直,风向变化是流动沙丘由风蚀作用向风积作用变化的主要原因,风蚀记为负值,风积记为正值。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9.图示6月份
A.沙丘顶的高度不断升高 B.6月26日西坡是迎风坡
C.6月11日东坡是迎风坡 D.6月下旬风向发生变化
20.风力最大的日期是
A.6月5日 B.6月16日 C.6月11日 D.6月24日
21.6月份该地沙丘移动呈
A.向西趋势 B.向东趋势 C.向南移动 D.向北移动
下图为某地区洼地景观图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形成图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海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风力堆积
23.关于该地貌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表常见地貌有峰林、石柱
B.地下常见地貌有石钟乳、溶沟
C.所在区地下多发育有暗河 、
D.多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
阿萨巴斯卡地区位于加拿大西南部的阿尔伯达盆地,拥有丰富的油砂资源。油砂矿产理深较浅,岩性以中、细砂岩为主,发育有多种类型泥质隔夹层(固气性差),泥质隔夹层内含水量高,形成含水层。下图示意加拿大阿萨巴斯卡油田区域沉积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油砂矿藏形成过程中,泥质隔夹层内形成含水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下水位升高,含气层厚度变小 B.岩层致密,地下水下渗缓慢
C.含气层天然气逸出,地下水渗入 D.岩层松散,泥质夹层间隙大
25.导致油砂矿藏区沉积类型多样而复杂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形起伏②海平面变化③岩层岩性④河流径流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6.图是海南省著名的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读图,回答下题。
该景观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
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
河流发育到一定程度往往会发生自然截弯取直,形成牛轭湖(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牛轭湖的演化时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28.图中所示河段( )
A.多分布于山地 B.凹岸堆积凸岸侵蚀明显
C.流量逐渐减少 D.未来仍有可能形成曲流
下图示意某呈“S”形弯旳的河段的横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据图可以判断该河段西岸为( )
A.凹岸 B.凸岸 C.右岸 D.左岸
30.该呈“S”形弯曲的河段一般发育在( )
A.地势崎岖的山地、丘陵 B.河流发源地
C.地势平坦的高原、平原 D.河流入海口
二、综合题
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倒立锥是撒落的堆积地貌,分布在陡坡下或坡麓地带,由碎石长期不断坠落堆积形成,呈上尖、下圆锥状,在我国广泛分布于西北地区。下图为倒立锥地貌景观图。
(1)推测倒立锥地貌的形成过程。
(2)说明倒立锥表层堆积物的分布特点。
(3)指出倒立锥地貌与洪积扇地貌的不同之处。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江豚是我国特有的小型淡水鲸类动物,栖息于流速缓慢、水深较浅、水质好的浅滩和沙洲附近,以小型鱼类为食。近年来,受长江航运、工程建设、水质污染、过度及非法捕捞等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快速衰减,长江江豚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目前仅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和湖泊中。长江天鹅洲原为长江主河道,由于自然裁弯取直形成了天鹅洲故道(天鹅洲牛轭湖),仅在汛期与长江相通。20世纪90年代早期,天鹅洲故道开始引进长江江豚进行迁地保护,经过30年的迁地保护,该种群从最初引进的5头江豚,发展到目前约80头,是小型濒危鲸类自然迁地保护的首个成功范例。下图为天鹅洲故道简图,下表示意天鹅洲故道湖底沉积物特征随深度变化情况。
沉积年代 沉积物深度 沉积物颗粒 沉积速率
阶段四(1972~2012年) 0~26cm 粗 0.63cm/a
阶段三(1959~1971年) 26~52cm 极细 2.17cm/a
阶段二(1936~1958年) 53~70cm 自下而上,由粗到细 0.77cm/a
阶段一(1916~1935年) 71~85cm 粗 0.74cm/a
(1)根据沉积物特点推断天鹅洲故道完成裁弯取直的大致年份,并说明判断理由。
(2)简析选择天鹅洲故道作为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的有利条件。
(3)随着江豚数量增多,说明天鹅洲故道自然保护区需要注意的问题。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A 3.D
4.A 5.C
6.A 7.D
8.C 9.B
10.C 11.B
12.D 13.B
14.D
15.C 16.B
17.C 18.D
19.D 20.C 21.B
22.A 23.C
24.C 25.D
26.A
27.C 28.D
29.B 30.C
31.(1)在有一定(较大)坡度的岩质山体,由于昼夜温差大,坡面岩石风化(崩裂)破碎;碎裂的岩块(碎石)在重力作用下坠落堆积,形成倒立锥地貌。
(2)由碎石长期不断坠落堆积形成锥状,锥底平均粒径大(颗粒大),锥顶平均粒径小(颗粒小)。
(3)洪积扇是流水沉积地貌,倒立锥是撒落堆积地貌;洪积扇呈扇状,倒立锥呈锥状;倒石锥相较于洪积扇,顶部物质细,底部物质粗。
32.(1)年份∶1972年(前后)。理由∶阶段一,沉积物颗粒粗,水流速度快,沉积速率慢,河流弯曲度不高;阶段二,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流速下降,沉积速率较快,河流弯曲程度增大;阶段三,沉积物粒度极细,河道弯曲程度已经达到最大值,河道淤积严重迫使河流裁弯取直;阶段四,天鹅洲故道成为牛轭湖,只有在汛期与长江相通,水流速度较快,粗颗粒较多,沉积速度较慢。
(2)天鹅洲故道形状弯曲,水深较浅,多沙洲和浅滩分布;与长江基本隔绝,受外界污染源影响小,水质好,水流速度慢;环境与长江中下游河湖相似;生物丰富,有利于长江江豚栖息和捕食。
(3)随着江豚数量增加,应及时补充保护区内饵料,并保持饵料的多样性;保护湖泊、湿地水草资源,提高自净能力,维持长江江豚所需的水位和水质环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