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5-23 10:5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学习目标 。 识记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了解以邓稼先和袁隆平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为国争光的动人事迹,掌握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重点: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杰出科学家为国争光的动人事迹?
难点 建国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

其水稻被称为———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6年邓稼先钱学森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0年第一艘无人飞船 1999年第一艘载人飞船 2003年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1973年 袁隆平第一:什么是“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何谓“两弹一星”?两弹元勋指谁?这的“两弹”指什么?邓稼先 原子弹 、氢弹两弹元勋——邓稼先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1964年10月6日 年6月,中国第一枚氢弹爆炸成功。 相关链接1967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飞成功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美国海军部次长甚至说:“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我宁可把他枪毙,也不让他离开美国!”后经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面,中国政府多方呼吁,美国政府只好妥协。1955年,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之后,他投身于我国的航天事业,在发展国防科学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了功勋。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 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美国为迫使日本迅速投降,在日本广岛投掷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8月9日,美国又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原子弹迅速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时面对核恐怖,人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1945年,美国在广岛投下的原子弹,加快了世界大战结束的步伐,也拉开了核竞赛的序幕;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从战争废墟上刚刚站立起来,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麦克阿瑟甚至扬言要在中朝边境建立“核辐射带”……
  中国需要和平,但和平需要盾牌。
  严峻的现实迫使新中国的领导人不得不考虑研制自己的原子弹。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人造地球卫星 人造地球卫星指环绕地球飞行并在空间轨道运行一圈以上的无人航天器。简称人造卫星。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广播 ,通讯,气象,地球观测,导航,天文等等用途。第一艘无人飞船
神舟一号
1999年神舟二号
神舟一号神舟四号
神舟三号神舟5号 载人飞船中国航天第一人
——杨利伟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成为世界航天大国神舟6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神舟六号航天员 费俊龙、聂海胜2008年9月28日 “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成功出舱。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满成功。 我国第一位女航天员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对我国有何意义?在国际上有何影响? “两弹一星”,抢占了科技制高点,增强了我国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奠定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合作探究杂交水稻之父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据统计,普通水稻亩产约550千克,而籼型杂交水稻亩产约为660千克。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90年全世界普通水稻种植面积为20亿亩。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有什么意义?1、中国:大大提高了中国水稻的产量,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2、世界: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2004年10月14日,在美国艾奥瓦州得梅因市,中国水稻专家袁隆平(左)和塞拉利昂水稻专家蒙蒂·琼斯博士共同获得世界粮食奖。我们应该从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学习什么?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主义精神;
不屈不挠的献身精神;
心系百姓,解国解民之忧的精神;
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党和政府重视科技工作。
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合作探究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2001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江泽民主席亲自给袁隆平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奖励他( )
A.在基础数学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B.在航天技术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
C.在杂交水稻培育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D.在理论物理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
2、列举出本课中三项重大科技成果:
C(1)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
(2)1970年,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3)1973年,袁隆平育成籼型杂交水稻3.(2007年广西南宁) 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令世人瞩目,我国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事件(???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4.(2007年资阳市) “喜看稻菽千重浪,
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常用它来称
赞右图所示农业科学家,赞扬他“用一
粒种子改变了世界”。2004年,这位
科学家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下列有关这位科学家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这位科学家是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②他的成果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他的成就证明中国是现代科技最发达的国家?
④他的成功说明科学研究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A.①②③?? ???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请你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谈谈农民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大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