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2 12:0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多思善想
学 习 选 取 立 论 的 角 度
——以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为例
有个鲁国人很会编草鞋,他的妻子善于织绢,夫妻俩打算搬到越国去住。有人劝阻他说:“搬到越国去,你的处境会更加困窘的。”鲁国人问道:“为什么呢?” 那人解释说:“鞋是供人穿用的,可是越国人赤脚走路;绢是供做帽子用的,可是越国人披散着头发。凭着你的所长,搬到你的长处根本无法施展的国家去,却想要不处于困境,可能办得到吗?”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参考角度
正向思维:
凡事应先作调查研究,不打无准备之仗,因地制宜,才能成功。
决定问题不能盲目行动,必须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
逆向思维:
要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正因为那里不穿鞋不戴帽子,所可以开拓新的广阔市场领域,可以大有作为。
滥竽充数
《韩非子·内储说上》: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讨论交流:
从《滥竽充数》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正向:
南郭先生没有真才实学,不懂装懂,招摇撞骗。(讽刺、批评、否定)
逆向:
南郭先生敢于毛遂自荐,善于抓住机遇;最后逃走,还算有点自知之明。(肯定)
从人物角度分析:
南郭先生:
齐宣王:“大锅饭”制度,使滥竽充数者有机可乘。
齐湣王:不墨守成规,锐意改革。使无能者无藏身之地。
队 友:
与南郭先生长期共事,必知道其不会吹竽,但从不向王汇报。典型的事不关己,明哲保身,对周围的不正之风听之任之,助长其发展。
没有发挥团队精神,帮助南郭先生进步。 ……
1.一个事物或材料,可以使用正向和逆向思维,至少可以从肯定和否定两个角度去审视(辩证思考); 2.多人或多物的材料,有几“人”或几“物”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3.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4.一个事件,针对不同的背景、写作目的,审视的角度就不同。
对一个事物或材料作多角度思考主要有哪些角度呢?
并不是每个角度都可以写出好文章的
我们并不是对每个角度所涉及对内容都是熟悉的。
有些角度很普通,写出的文章难免人云亦云,平平淡淡。
写作应选取的角度
选择符合材料主旨的角度
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角度
选择新颖的角度
选择深刻的角度
选择有针对性的角度
(最能发挥自己水平的角度。)
立论的要求
1.立论的切口要小
立论要把握从小的角度论证,抓住论证的重点,使论述对象由“面”到“线”或“点”。经过“从小处着手”的处理,论点的范围缩小了,题目也由宽变窄,易于深刻论证;由泛题变实题,易于使用材料;由大题变小题,易于全面论证;由繁题变简题,易于多角度论证。总之,立论角度小,可以能运用最少的笔墨深刻论证论点。
2.立论要符合实际
立论要符合客观实际,要保证观点的正确,不要出现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相违背的方面,即使是逆向思维,表达的观点也要让大多数人接受,并能自圆其说。立论不要惊世骇俗、故意语出惊人,观点出现偏颇,要保证论点的正确和材料使用的正确性。
3.立论要新颖别致
立论追求新颖,是对客观生活的升华,而不是脱离现实标新立异;是解决问题的新见解,而不能片面追求独树一帜;主要是对材料的新颖看法,而不是为作者阐明“独见”。
立论的新颖别致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求新的途径也各不相同。主要有:角度新、思想新、境界新。
审题立意思路
(一)明对象,定主体。(多个对象,分清主次)
(二)理清事件。(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三)多角度、多方向思考,得出若干结论。
(四)把握情感倾向(作者/出题人感情倾向→审题立意的导向),结合自身实际,选定最佳角度来立意。
(五)正面提出中心论点。
示例:
像南郭处士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会因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真本领,才能抵挡住一切困难、挫折和考验。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一只老鹰从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迁移训练
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