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导入新课
“苏湖熟,天下足。”——南宋民间谚语
宋代《耕获图》
此图存于故宫博物院,采自《宋人画册》。描绘了宋代农民从耕作到收获的情景。展现了宋代农业生产的新发展、新气象。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第8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学习目标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课堂演练
导航目录
知识目标:掌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及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知道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的使用。
能力目标:通过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分析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认识到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习目标
返回主界面
一、南方农业发展
为什么经济重心会南移
讲授新课
政治方面,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重视。
经济方面,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大量的劳动力;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
自然方面,南方气候较北方好。
一、南方农业发展
原因:
点击放大地图
宋代有哪些农作物品种(新品种)?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宋代《耕织图》(局部)
大麦
小麦
水稻
棉花
茶叶
水稻(占城稻):苏州、湖州及南方大部分
小麦:主要在北方
棉花:长江以南
茶叶:南方丘陵地区
水稻种植由南往北推广
小麦种植由北往南推广
棉花种植由南往北推广
圩田(围田):在湖泊、河流内四周筑堤,然后抽走堤内的水,造成农田。堤上设有闸门,水灾时关闸防洪,旱灾时开闸放水灌溉。
太湖围田
圩田(围田)
宋代农业使用哪些新的生产工具?
耕作类: 犁、耙 、锄 、镰。
灌溉类: 翻车、龙骨水车。
秧马
曲辕犁使用示意图
翻车复原图(曹魏时马钧发明)
牛转翻车
1.纺织业
丝织业:【两浙】
棉纺织业:【海南岛,松江地区】
“号为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
南宋棉毯
宋·王居正《纺车图》局部
宋朝织机
二、手工业和商业
南宋·缂丝翠羽秋荷
阅读卡:缂丝是中国特有的高级工艺织物,也称“刻丝”。缂丝与织锦、刺绣不同,采用的是“通经断纬”的织法,就是在织造时,以各种彩丝制成纬线,沿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线交织,使图案一块块盘织出来,所以纬线不贯穿全幅,而经线则贯穿织品。
阅读卡:刺绣,是用绣针穿引彩线,按预先设计好的花纹和色彩,在绣料上刺缀运针,以绣出图样。刺绣针法的变化,形成不同的运针风格和技艺流派。中国刺绣工艺在秦汉时期就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刺绣和丝绸是丝绸之路上运输的主要商品。中国刺绣最突出的有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和四川的蜀绣。
湘绣
2. 制瓷业
钧瓷【河南 禹州 】
汝瓷【河南 宝丰 】
官瓷【河南 开封 】
定瓷【河北 曲阳 】
哥瓷【浙江 龙泉 】
官窑葵瓣洗
定窑孩儿枕
宋代五大官窑:
钧窑鼓钉三足洗
汝窑三足洗
哥瓷
瓷都 【江西 景德镇 】
景德镇瓷
车船
宋代舟船的制造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船体巍峨高大,结构坚固合理,行船工具更趋完善,装修更为华美,特别是开始使用指南针进行导航,开辟了航海史上的新时期。
3.造船业
泉州港出土的宋代海船(复原模型)
楼船战船(复原模型)
阅读卡
1974年,泉州后渚港古码头遗址发现一艘南宋海船,残长24米,残宽9.15米,分13个水密仓 。
想一想,宋代的手工业有哪些领先世界的成就?
重要的商业城市:
东京(开封)
临安(杭州)
泉州
边界榷场
4.商业
5.货币的出现
北宋的纸币——『交子』
南宋『会子』纸币
为什么纸币最早出现在中国宋朝的四川地区?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
6.对外贸易
返回主界面
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
时间: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
唐安史之乱后
两宋之际
共同原因:战乱
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原因:(1)中原人口南迁 (2)社会环境
(3)原有潜力
过程:(1)孙吴东晋南朝开发
(2)中唐以后 (3)宋都南迁后
表现:(1)农业(2)手工业(3)商业贸易
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
课堂小结
返回主界面
1.在两宋时期,从国外引进的优良粮食作物是 ( )
A.玉米 B.番薯
C.马铃薯 D.占城稻
2.北宋时兴起后来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 )
A.邢窑 B.越窑
C.哥窑 D.景德镇
课堂演练
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 A.日本的“日元” B.中国的“交子” C.美国的“美元” D.英国的“英镑”
4.我国古代水稻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是在
( )
A.宋朝 B.隋朝 C.五代 D.唐朝
5.我国古代造船业居当时世界前列是在下列哪一时期 ( )
A.唐朝 B.宋朝 C.五代 D.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