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三节 人口容量
第一章 人口
人口容量
1、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和规律,了解不同区域人口分布状况。
2、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3、通过学习世界人口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了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衡量指标。
2.理解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学会分析某一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3.掌握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理解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和措施。
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照片中的婴儿是“地球村”的第70亿居民,于2011年10月31日凌晨诞生。联合国将这一天定位“世界70亿人口日”。随着“第70亿宝宝”的降生,地球正式进入了“后70亿人口”时代。一个问题再次引发世人的关注和讨论:
1.我们的地球家园到底可以承载多少人口?
2.对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有着众多的猜测和估算,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图1.21 世界“第70亿宝宝”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目录
人口合理容量
随堂练习
01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微信公众号:爱上新课标地理课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消耗环境资源,而任何一个区域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总是有限的。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
人口激增
人口暴跌
资源环境承载力
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饥荒
疾病
污染
资源枯竭
时间
时间
人口控制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假设情境a
假设情境b
在人口数量达到资源承载力之前,可以努力控制人口,最终人口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保持稳定。
人口增长超过资源承载力,最终由于饥荒、疾病、污染和资源枯竭,造成人口大量减少,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重新建立。
资源环境承载力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数量
时间
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控制
将人口数量稳定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是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探究活动:读图思考,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固定不变的吗?
人口数量超过区域环境承载力将会出现什么后果?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数量一旦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环境就会遭受破坏而失去平衡,并最终丧失原有的承载力。
图1.22 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
饥荒
疾病
污染
资源枯竭
某地区或国家的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将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的数量。
一只确定桶底面积的木桶,木桶能容纳多少水,主要取决于木桶的桶板的长度。如果各桶板的长度不相等。那么,木桶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什么?
如果把环境人口容量看成是一个木桶,那么某种资源的环境承载力就是一块木板。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环境人口容量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通常以环境人口容量来衡量。
影响因素:自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水平。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状况
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依赖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有限,资源丰富程度与环境承载力成正相关。
估算某个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依据:通常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状况
图1.23 木桶的“短板效应”
我们知道,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后,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 最短那块木板。这就是所谓的“短板效应”
1. 假如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短板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2. 如果要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自然资源“短板” 问题?
某地区或国家的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将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的数量。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状况
案例分析:水资源是估算我国西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依据。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经济、科技发达地区
提高区域环境承载力
资源利用效率高
方便通过贸易从其他地方获取资源
利用科技便于找到短缺资源的替代品
容易发现新的资源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人均消费水平
1、资源环境承载力总是相对于一定的消费水平而言的。
2、相同的资源环境条件,资源环境承载力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正相关
资源的丰富程度(最主要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
经济发达程度
受教育水平
对外开放程度
消费水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负相关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从全球尺度来讨论,把全球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呢?对于这个问题,由于假定条件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估计结果。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对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估计
介于悲观者和乐观者之间,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
悲观者认为,目前世界上的人口太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人口若进一步增长,势必引起严重后果。
乐观者认为,科学技术具有极大的潜力,可以帮助人类找到新的资源,解决种种难题,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极限值。
图1.24 对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不同估计
你赞同哪种估计,为什么?
02
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世界人口仍以每年7000多万的数量在增长,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人口容量
概念: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数值小于资源环境承载力
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阅 读
人口合理容量的特点:
人口合理容量有三个特点:
一是临界性。如果某地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
二是相对性。相同面积的土地在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下,人口合理容量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人口合理容量也是不相同的。
三是警戒性。人口合理容量并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需要达到的人口数量,人口控制目标应低于人口合理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警戒线。
人口合理容量
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
自然资源环境
科技发展水平
对外开放程度
人均消费水平
2
3
4
微信公众号:爱上新课标地理课
人口合理容量
现代社会人口过快增长,引发了严重的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
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应控制在人口合理容量范围内
各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之内
① 倡导国际合作
保证人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② 建立公平的国际秩序
③ 尊重人地协调发展客观规律
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人口容量
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的意义
当前世界上的人口问题:
人口过快增长
人口城市化
人口老龄化
人口问题
引发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就整个世界来说
控制人口,保证平等权利。
就各国、各地区来说
尊重规律,提高生活质量。
人口合理容量
收集有关我国人口政策的宣传图片,了解人口政策的调整情况。
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从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方面,谈谈你对我国人口政策的理解。
确定我国人口合理容量要考虑哪些因素
探究活动:讨论我国人口多少才合适?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16亿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温饱型消费水平 10亿之内
小康型消费水平 8亿至9亿
富裕型消费水平 7亿之内
03
随堂练习
人口容量
C
A
下表反映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与生活类型的关系。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1.由上表可以看出( )
A.土地人口承载力具有相对确定性
B.土地人口承载力小于土地的人口合理容量
C.生活消费水平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D.土地人口承载力与生活消费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
2.提高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正确途径是( )
①控制人口数量 ②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提高人们消费水平 ④提高对外开放程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
回答下列各题。
3.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
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8 000 B.10 000 C.6 000 D.4 500
4.对于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相当于木桶短板效应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内蒙古——水资源
D
D
人口容量
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下图为“三种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5.人口与环境的匹配程度从优到劣的是( )
A.③②①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①③②
6.若某地区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这体现了人口容量的( )
A.区域性 B.相对性 C.警戒性 D.临界性
人口容量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