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课件(3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4 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课件(35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12 14:2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第一章 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地理实践力
人地协调观
理解石油资源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石油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能够多层次多角度阐述保障国家石油资源安全的对策。
理解石油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运用地图,说明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地、生产地和消费地。
能够进行野外矿山观察,调查,能够独自或与其他人合作设计调查方案。
素养目标
情境导入
1、石油资源的概念:
石油是赋存于地下岩石孔隙中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液态可燃矿产。
2、石油资源的地位:
石油不仅是宝贵的燃料资源,而且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当代社会和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石油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是现代工业社会的“血液”。
一、石油资源分布
3.世界石油分布特点
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极不平衡。
各国石油探明储量差异甚大,前10位的国家,合占世界石油总探明储量的85%以上,而中东地区占全世界的近一半。
一、石油资源分布
前10位的国家,合占世界石油总探明储量的 85% 以上,而中东占全世界的近一半。
“世界油阀”
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西亚的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的一半以上,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西亚各国所产石油的90%供出口,主要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这些运出的石油大都需要经过霍尔木兹海峡,所以霍尔木兹海峡被称为“世界油阀”。
一、石油资源分布
霍尔木兹海峡
我国石油资源分布
我国石油分布特点
我国石油资源比较丰富,但分布不均衡,
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渤海湾、珠江口以及近海大陆架等地。
一、石油资源分布
石油钻井平台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渤海湾盆地
东南大陆架
珠江口
鄂尔多
斯盆地




四川
盆地
世界上已经发现的绝大多数油气田都分布在沉积岩中,在砂岩、页岩等伴随石油和天然气出现的沉积岩中都含有古生物化石。据此,绝大部分地质学家推断,石油和天然气都来源于古老的生物有机体。石油和天然气只有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才能形成,从形成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移动,直至遇到不可渗透的岩石屏障才被有效地密封起来,形成油气田,天然气一般在石油层上部,但在高压作用下,天然气也可能出现在石油层底部。
“海相生油理论”认为,形成石油的原始物质是低等海洋生物。由于我国缺乏形成石油的海相沉积,因此被国外学术界扣上“贫油国”的帽子,石油工业发展迟缓。1941年,我国石油地质学家潘钟祥提出“中国陆相生油理论”。以李四光为代表的我国石油地质科考队伍,大胆提出陆相沉积也可以形成大型油田的理论。在其指导下,我国相继发现了大庆、胜利、辽河、长庆、大港、任丘等大型油田。
研究表明,咸水环境更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海相生油与陆相生油两者形成的沉积环境都是半咸水一咸水。内陆咸化湖盆、海洋、海陆过渡带或湖陆过渡带都是石油生成的理想沉积环境。
石 油 的 形 成
(66页)
20 世纪 70 年代,石油枯竭论十分流行。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新发现的石油资源量远大于所消耗的石油量。世界已探明的石油资源量,从 1996 年的 1.1 万亿桶增长到 2017 年的 1.7 万亿桶。世界石油开采量不断增长,石油剩余储量的可供开采年限呈上升趋势,出现“越采越多”的情形。
(67页)
读图 2-49,想一想,为什么世界石油会出现“越采越多”的情形?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石油勘探的范围扩大,深度加大,石油可采储量增多。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不断加,主要得益于科技的进步,包括石油理论研究、石油勘探技术、石油可采技术的进步,也得益于国家政策的鼓励,资金的投入。
储采比又称回采率或回采比,是指年末剩余储量除以当年产量,得出剩余储量按当前生产水平尚可开采的年数。
20 世纪 70 年代,石油枯竭论十分流行。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新发现的石油资源量远大于所消耗的石油量。世界已探明的石油资源量,从 1996 年的 1.1 万亿桶增长到 2017 年的 1.7 万亿桶。世界石油开采量不断增长,石油剩余储量的可供开采年限呈上升趋势,出现“越采越多”的情形。
(67页)
读图 2-49,想一想,为什么世界石油会出现“越采越多”的情形?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石油勘探的范围扩大,深度加大,石油可采储量增多。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不断加,主要得益于科技的进步,包括石油理论研究、石油勘探技术、石油可采技术的进步,也得益于国家政策的鼓励,资金的投入。
储采比又称回采率或回采比,是指年末剩余储量除以当年产量,得出剩余储量按当前生产水平尚可开采的年数。
二.石油生产与消费
1.生产过程
石油生产过程分为勘探与开采两个阶段。油田位置、地质条件等因素决定了石油的开采方式。陆地及浅海石油采取钻井开采的方式,海底油田则需要使用石油钻井平台进行开采。
游梁式抽油机
(一)石油生产
19世纪末,随着石油消费的迅速增长,人们开始在海上开发石油。1896年,世界第一座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正式启用。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进行海洋石油开发。著名的海上采油区有波斯湾、欧洲北海和北美洲墨西哥湾。我国海洋石油开发始于1957年,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海上石油资源开采已有较大规模,技术设备持续改进,产量和利润不断上升。
(68页)
海上石油开采
二.石油生产与消费
2.产量和储量的关系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石油储量与石油产量通常呈正比关系,但受资金、技术、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的石油开发方式存在着较大差异。
生产现状:世界石油生产集中度相对较高。
20世纪60年代,一部分石油生产国为了协调和统一石油政策,维护共同的利益,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
石油钻井平台
(一)石油生产
(69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石油的勘探、开采和销售几乎全部控制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石油公司手中。这些公司掠取高额利润,损害了主要产油国的经济利益。为了抗衡西方石油公司,提高产油国的地位,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5个石油生产大国于1960年9月14日在巴格达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简称OPEC) 。截至2018年8月, 该组织有15个成员国, 即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利比亚、尼日利亚、刚果、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厄瓜多尔、委内瑞拉、赤道几内亚和加蓬。该组织成员国出口的石油,占世界石油贸易总量的60%左右;所制定的一些石油政策,对国际石油市场具有很大的影响。
石 油 输 出 国 组 织
2007-2017年世界石油消耗量
二.石油生产与消费
1.影响石油消耗量的因素:
石油消耗量受经济发展状况 、人口数量、石油储量等多种因素影响。
石油消费现状:
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的石油消费量非常高。俄罗斯和中东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燃油价格较低,政府补贴较大。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产油大国,同时也是世界石油消费大国,其人均石油消耗量居世界前列。2017 年,中国和印度的石油消耗量分别居世界第二和第三位。
(二)石油消费
1.从2009年起,我国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能源消耗最多的国家,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有所不同。读图2-53,完成下列任务。
(70页)
(1)比较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异同。
相同点:能源消费多元化,以矿物能源中的原油与煤炭、天然气为主。
不同点:我国煤炭比重大,优势地位明显,约占三分之二;水电比重比世界大;石油、天然气、核能所占比重比世界小。
(2)分析造成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差异的原因。
与我国能源储藏结构有关。我国水能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二位,且煤炭开采利用技术成熟,配套产业齐全,利用历史悠久;受工业化进程和成油理论影响,石油工业起步晚,政策上石油常作为化工原料。
2.国务院在《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强调,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要达到15%,天然气比重要达到10%以上。我国为什么要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试说出你的理由。
(70页)
非化石能源中的潮汐能、水能、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清洁、无污染、可再生,核能不会造成空气污染,不会加重温室效应,能量密度高,所用燃料体积小,运输与储存方便,燃料费用比例低;我国的非化石能源资源丰富和技术先进。可减轻对石油依赖,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碳排放;利于扶持相关企业,在新能源利用领域争取话语权。
导学:
(一)我国石油资源现状
阅读教材71页,总结我国石油资源的现状,分析保障我国石安全的措施
三、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一)我国石油资源现状
1.我国石油资源储量丰富,但人均石油储量较低。
2.2019年,我国石油储采比只有18.7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3.我国现有油田大都已过高峰生产阶段,继续增产的压力较大。
4.在油气资源丰富的海域,我国面临着与邻国的国际纠纷,严重制约了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
5.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的消费量迅速攀升。
6.从 1993 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供需矛盾逐渐突出,石油进口量逐年攀升,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
三、保障我国石油资源安全
(二)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的措施
1.开拓国际石油运输通道
巨型油轮
油气管道
我国石油进口主要来自 、
等地区和国家。其中,中东石油占我国石油进口总量的一半左右。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需要经过
等地。其中,
属于石油运输的咽喉要道。
为了减少对海路进口石油的过度依赖,促使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我国一直在积极寻求陆上石油进口的新通道。如今,我国已相继建成了 东北石油运输管道、
西北石油运输管道和 西南石油运输管道。这些陆上油气管道的建成,实现能源供应多来源、多通道、多方式,既降低了运输成本,又增强了石油运输的安全性以及石油的供应和保障能力。
中东
非洲、俄罗斯、拉丁美洲
需要经过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孟加拉湾、马六甲海峡、南海、台湾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
中俄
中哈
中缅
导学:
阅读教材71页,填出我国石油进口渠道有哪些?为了减少对海路进口的过度依赖可采取的措施?
(72页)
中缅油气管道西起缅甸西部港口马德和皎漂,横穿缅甸,从云南瑞丽进入我国。2013年9月和2015年1月,中缅天然气管道和石油管道分别全线贯通。中油气管道的建成,既开辟了我国从中东、非洲输入油气的新能源通道,实现油气进口多元化,又使缅甸的经济、工业和电气化水平得到提高,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就业和生活水平,成为“一带一路”互利共赢的经典范例。
另外,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可以有效减少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度依赖,实现能源供应多来源、多通道、多方式,既降低了运输成本,又加强了我国能源运输的安全性。
中缅油气管道
三、保障我国石油资源安全
(二)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的措施
2、提高石油战略储备
2004年我国开始实行石油战略储备,现已建成8个石油储备基地,储备石油3000多万吨。但与美国、日本等国相比,我国石油战略储备数量偏少,应对风险能力还需加强。
目前,我国已建成舟山、镇海、大连、黄岛、独山子、兰州、天津石油储备基地和黄岛国家石油储备洞库。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西方国家普遍扩大了石油战略储备,以维系本国能源安全,应对可能发生的供油中断、石油禁运等紧急情况。美国能源部在得克萨斯、路易斯安那两州确定了多个石油储备库,将当地数以百计的巨大盐洞改造成战略油库。这些天然“储油罐”直径达数百米,最深可达上千米,能够有效防范军事打击。这种储油设施造价很低,每桶石油储存成本仅1.5美元,是地面储油成本的1/10。目前,美国共储备了约7亿桶原油,以保障其国内原油的不间断供给,并防止油价的异常波动。
(73页)
美国石油储备
三、保障我国石油资源安全
(二)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的措施
3.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推动石油企业“走出去”
(1)勘查开采现状:
近年来受油价低迷的影响,我国石油勘查速度减缓,石油产量持续走低。
对内:加强石油基础地质调查,提高石油勘查技术水平,促进石油储量和产量较快增长。
对外:石油企业应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积极投资国外油气领域,推进资源开发,谋取合作共赢。
(2)措施:
三、保障我国石油资源安全
(二)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的措施
(4)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
维护能源生态安全的措施: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
①我国应注重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改进能源消费结构,尽量多使用洁净能源。
②我国还应大力开发新能源,以确保能源的长期稳定供应。
太阳能
海上风电场
太阳能
海上风电场
1.图2-58显示了我国2017年11月石油进口10个主要来源地。查阅资料,总结我国近20年来石油进口来源地的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探究这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74页)
稳中有变,集中分布,也有分散趋势。中东是主要来源地,非洲份额较稳定,东南亚份额下降,俄罗斯、巴西、委内瑞拉进口比重迅速上升。
这种变化,与各国石油产量、质量与出口量有关,也与外交政策有关。俄罗斯、委内瑞拉、巴西与我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能源合作。中东石油量大质优,与我国距离较近,一直是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地。2018年从美国石油进口增多,与两国贸易协商有关。这种变化使我国石油进口实现了多元化,一定程度上降低和分散了能源风险,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提升了我国作为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市场的地位和话语权。
2.现代经济和国防建设均高度依赖石油产品,但石油资源却主要集中分布于少数国家和地区,这就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石油贸易和运输。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74-75页)
(1)从全球来看,世界主要的石油出口国和石油进口国分别有哪些
(1)世界十大石油出口国:沙特、俄罗斯、伊拉克、加拿大、阿联酋、科威特、伊朗、尼日利亚、安哥拉、挪威。
世界十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德国、法国、韩国、西班牙、意大利、新加坡。
(2)石油生产地与消费地的不一致,会给世界地缘政治安全带来哪些问题与挑战
2.现代经济和国防建设均高度依赖石油产品,但石油资源却主要集中分布于少数国家和地区,这就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石油贸易和运输。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74-75页)
(2)石油生产地与消费地的不一致,会给世界地缘政治安全带来哪些问题与挑战
石油生产地和消费地的不一致性导致了多数石油消费国对进口石油的严重依赖,也导致了世界范围内对石油的争夺:一、对世界石油生产地资源的争夺;二、对国家间埋藏着丰富油气资源的海岸线大陆架的争夺;三、对石油运输要道的争夺,进而形成一系列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的矛盾和争端。
(1)我国投资建设瓜达尔港,对保障我国石油安全有哪些作用?
拓展石油进口渠道,石油进口线路多元化;将中东石油以最近距离运输到中国境内;节约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
有利于保障运输通道的安全。
(2)分析我国开发瓜达尔港、建设中巴经济走廊的战略意义。
提高中国能源和贸易的运输线路安全性;
缩短中国与中东之间的海上贸易航道运输距离,降低运输成本:扩大西部商品输出,促进西部经济发展;
促进中国与中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
改变中国西部闭塞格局,就近打开印度洋海上出口。
3.瓜达尔港为深水良港,位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西南部,邻近霍尔木兹海峡,是巴基斯坦通往波斯湾和阿拉伯海的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正在建设的中巴经济走廊,连接新疆喀什与瓜达尔港,有利于加强中巴两国的互联互通,促进两国共同发展。
(75页)
下图为某国未来石油供需平衡预测图。据此完成1~3题。
1.未来十年该国( )
①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 ②石油供应充足 
③石油产量平稳增长  ④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未来十年,该国受石油价格上扬冲击较小的工业是( )
A.乙烯 B.小排量汽车 C.合成树脂 D.合成橡胶
3.表中数据说明,未来十年,该国应( )
①加强国内石油开采 ②到国外投资
③充分利用国际石油市场 ④鼓励合成纤维的出口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C
D
B
下图示意我国四大油气进口通道。读图,完成4~5题。
4.四大油气进口通道的建设,对我国的影响是( )
A.提高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系数 B.与交会的公路、铁路构成交通运输网
C.提高管道沿线的环境安全系数 D.彻底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5.与中哈和中俄油气进口通道相比,中缅油气进口通道( )
A.油源相对不足 B.运输连续性较强
C.受气象等因素影响大 D.可直达我国主要石油消费市场
C
A
随堂巩固
6.英国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 天然气开发区, 其原油储量为 59 亿吨, 天然气储量 34 670 亿立方米。 北海石油主要以含硫低、 含蜡少的轻质原油为主,可以炼制高级成品油。 下图为北海油气分布简图。
(1)简析北海油气开发的有利条件。
油气资源储量大,品质优良;位于浅海大陆架,利于开采;邻近发达地区,市场广阔;有油气管道连接各国,运输条件好。
(2)分析西欧气候对北海油气开采的不利影响。
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影响,风大浪高,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海上作业(安全隐患较大)。
随堂巩固
6.英国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 天然气开发区, 其原油储量为 59 亿吨, 天然气储量 34 670 亿立方米。 北海石油主要以含硫低、 含蜡少的轻质原油为主,可以炼制高级成品油。 下图为北海油气分布简图。
(3)说出北海油气的开采可能对海洋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石油开采易泄露, 造成海洋污染;
破坏了海洋生态, 危及海洋生物多样性。
(4)分析北海油气开采对英国经济的影响。
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增加国家收入;
带动相关工业部门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
随堂巩固
总结提升:
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石油资源分布
石油的生产与消费
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石油资源的概念
石油资源的地位
耕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
开拓国际石油运输通道
提高石油战略储备
加大国内石油开邕力度,推动石油企业“走出去”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
谢谢观看
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