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球的宇宙环境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2014年4月9日,我国观察到了“火星冲日”奇观。“冲日”指行星绕日公转运行到与地球、太阳成一条直线,且与地球位于太阳的同一侧时发生的天文现象。
1.图中正确表示此次“火星冲日”时天体位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冲日”前后是观测火星的理想时机。“冲日”时,火星升起的时间为( )
A.日出时 B.日落时 C.正午时 D.子夜时
2020年2月23日,天文学家发现距地球40光年的一颗红矮星(TRAPPIST-1)有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行星,其中3颗位于“宜居带”内。下图为天体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红矮星“TRAPPIST-1”属于( )
A.卫星 B.行星 C.恒星 D.星云
4.红矮星“TRAPPIST-1”所在的天体系统位于( )
A.②—太阳系 B.③—银河系
C.③—河外星系 D.④—可观测宇宙
5.材料中所说的“宜居带”具有满足生命存在的条件,依据可能是( )
A.有可供生命呼吸的大气 B.体积质量适中,可形成大气层
C.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D.与恒星距离适中,有液态水的存在
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银河系的主体直径是8万光年),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该行星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合材料完成小题。
6.“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7.天文学家推测该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该行星上存在液态水
B.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
C.该行星质量体积过大
D.该行星宇宙环境不稳定
8.该行星存在大气层主要取决于( )
A.日照条件好 B.日地距离适中
C.适宜的质量 D.拥有原始海洋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2018年5月初向火星发射的洞察号无人探测器于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2018年11月26日14时54分在火星成功着陆,执行人类首次探测火星内心深处奥秘的任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洞察号无人探测器从发射到着陆期
A.地球公转速度先快后慢 B.地球公转速度先慢后快
C.太阳直射点始终向南移动 D.太阳直射点始终向北移动
10.洞察号在火星上进行科研活动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A.阳光不足,电力无法持续 B.失重严重,在火星表面无法着陆
C.强光暴晒,设备容易受损 D.地形复杂,在火星表面行动受阻
11.可能对无人探测器传输信号到地球产生干扰的是
A.潮汐现象 B.地球自转
C.太阳活动 D.臭氧空洞
12.屈原《九歌》中有“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的诗句,其中“北斗”所指的天体类别是( )
A.星云 B.行星 C.恒星 D.卫星
2017年9月15日被科学家们称为世界上最勇敢的飞船之一的美国宇航局卡西尼号探测器走向它生命的尽头卡西尼号将冲入土星大气层,然后开始燃烧并且毁灭,这样它就不会意外撞向土星的任何一颗卫星。这样也是为了避免它从地球携带的细菌污染这些卫星的环境。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行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的交角
地球 1.00 1.00 1年 23时56分 23°26′
土星 95.18 745 29.5年 10时36分 26°13′
13.“卡西尼”探测器不属于下列哪个天体系统的天体(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
14.地球与土星都是太阳系中的行星,有关太阳系行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
B.水星、金星、火星在体积、质量、组成物质三方面与地球较相似,称为类地行星
C.在地球轨道两侧,分别是金星和火星轨道
D.金星、火星等行星能自行发出可见光,这几颗行星在夜空显得很明亮
15.卡西尼号飞船最大的发现之一就是土卫二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这是人类首次在太阳系中发现存在于地球之外的可供生命存在的环境,那么存在生命最有力的证据可能是( )
A.土卫二自转方向适宜 B.土卫二公转方向适宜
C.土卫二地表下可能存在液态水 D.土卫二距离太阳遥远
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下图示意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级别相同的天体系统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土星和火星的共同特征是( )
A.都按顺时针方向绕日运行 B.公转轨道为扁形椭圆
C.公转轨道大体在同一平面 D.公转周期基本相同
18.北京时间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零点,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在中国内地上映,电影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下称“计划”)。据此,完成下列小题。“计划”流浪2500年,最终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比邻星的行星。全新的地球时代到来。关于地球泊入宜居轨道后,下列推测不可信的是( )
A.地球表面有坚硬的岩石,防止星际物质撞击
B.比邻星性质较为稳定,能提供稳定的光照条件
C.与比邻星距离适中,能保持适宜的温度
D.比邻星周围的宇宙环境较为安全、稳定
19.根据表格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火星 地球
直径 4220英里 7926英里
公转周期 687个地球日 365.25日
自转周期 24小时37分钟 23小时56分钟4秒
大气 主要是CO2及部分水蒸气 氮、氧、氩及其他
大气密度 0.07 1
①火星大气比地球大气温度低的最主要原因是大气稀薄
②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接触最多的是行星际物质
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比较适中,可能存在生命物质
④火星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小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0.2011年12月5日,NASA向全世界宣布在距地球约600光年的一个恒星系统中发现了一颗“宜居行星”,下列关于这颗宜居行星的叙述,相关性较小的是( )
A.该行星表面存在大气层 B.该行星表面有液态水的存在
C.离该行星最近的恒星稳定的提供光、热 D.该行星有像月球一样的卫星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下左图为我国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下右图为探测器的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左图中,数码和天体名称匹配的是( )
A.①一火星 B.②一地球 C.③-水星 D.④一木星
22.火星大气比地球大气温度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比地球体积小 B.比地球密度小 C.比地球质量小 D.距离太阳远
23.右图中所显示的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
A.银河系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贝努小行星被科学家认为是来自太阳系形成最早的“时间胶囊”,因为它含有水冰及有机质。美国NASA发射探测器OSIRIs-Rex,前往贝努“挖石头”并带回地球,希望发现与生命起源有关的线索。下图为太阳系八颗行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贝努小行星位于( )
A.b、c轨道之间 B.c、d轨道之间 C.d、e轨道之间 D.e、f轨道之间
25.前往贝努的探测器OSIRIS-Rex会脱离(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26.液态水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稳定的太阳光照 C.适宜的体积和质量 D.适中的日地距离
下图是太阳系局部图,黑点表示小行星带。完成下面小题。
27.美国“信使号”水星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8.图中表示巨行星的是( )
A.③④ B.④⑤ C.④⑥ D.⑤⑥
29.图中箭头展示了八大行星的( )
A.共面性 B.同向性 C.近圆性 D.整体性
30.下列天体系统按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
A.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B.地月系—太阳系—总星系
C.总星系—太阳系—银河系 D.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
流星现象是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天文现象。读流星雨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1.图示流星体属于( )
A.绕火星公转的天体 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
C.绕行星公转的天体 D.绕月球公转的天体
32.进入地球的流星体绝大部分都在大气层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
A.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升高 B.减少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伤害
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
二、综合题
33.读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天体系统共有__________级,其中比太阳系高一级的是银河系和__________(填甲或乙或内)。
(2)距离丙最近的自然天体是__________,太阳与丙的平均距离约为__________千米。
(3)有人说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请说明理由。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太阳系“家庭会议”纪要。
太阳——我是家长,我的质量占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以上,你们在我的引力下,都要围绕我旋转,都要听我的,八兄弟姐妹公转运动要同向,运动要大致共面,轨道要近圆,否则我们的家庭就没有秩序。
金星——我是星光大道上的明星,我的最佳创意是“太阳从西边出来”。
火星——人们一直怀疑我是地球失散多年的孪生兄弟。
地球——我是特殊的又是普通的,我的运动和结构与七兄弟姐妹有许多相同之处。
木星和土星——别看我们身形如此高大,实际上是虚胖。
天王星和海王星——天高皇帝远,我们躲在寒冷阴暗角落里。
(1)太阳的发言中透露出地球和七兄弟姐妹共同的运动特征有哪些?
(2)为什么说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分析其特殊性的成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分析】1.题意表明,“冲日”指行星与地球、太阳成一条直线,且与地球位于太阳的同一侧时发生的天文现象。火星轨道位于地球轨道之外,而图丙和图丁中火星轨道位于地球轨道内侧,排除C、D;图甲中火星与地球、太阳成一条直线,但火星与地球分列太阳的两侧,这一不是冲日现象,排除A;图乙中,火星与地球、太阳成一条直线,且与地球位于太阳的同一侧,能正确表示“火星冲日”,B符合题意。故选B。
2.“火星冲日”时,火星和太阳分列于地球两侧,则由于地球自转,从地球上观察,两者具有“此升彼落”的规律,即当地太阳从东边升起时,火星则从西边落下,当地太阳从西边落下时,火星则从东边升起,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从一个选定的特定天体上(通常是地球)为基准,观察另一个天体与参考天体(通常是太阳)的相对位置时,当三者在一条直线上,但特定天体位于参考天体及另一个天体的中间,参考天体相对于另一个天体的位置,谓之冲。
3.C 4.B 5.D
【解析】3.天文学家发现距地球40光年的一颗红矮星(TRAPPIST-1)有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行星,行星绕着恒星公转,红矮星“TRAPPIST-1”属于恒星,C正确,B错。卫星绕着行星公转,A错。星云与恒星都是基本天体,星云是看上去模糊一片的云状物质,没有行星绕转,D错。故选C。
4.红矮星“TRAPPIST-1”是恒星,太阳系唯一的恒星是太阳,所以不属于太阳系,A错。距地球40光年,银河系直径约10万光年,所在的天体系统位于③—银河系,而不是河外星系,B正确,C错。④是可观测宇宙,红矮星“TRAPPIST-1”所在的天体系统位于可观测宇宙内,但B选项表述更为精确,排除D。故选B。
5.材料中所说的“宜居带”具有满足生命存在的条件,依据可能是根据天文观测,该行星与恒星距离适中,温度适宜,且有液态水的存在,D正确。“宜居带”更强调行星与其所绕转的恒星的距离,所以依据并非其有可供生命呼吸的大气、有大气层或有丰富的矿产资源,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外部条件(太阳辐射稳定、各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安全等);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宜,温度适宜;质量和体积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
6.C 7.B 8.C
【解析】6.根据材料可知水世界距地球仅40光年,而银河系的直径是8万光年,因此该天体处于银河系,C正确;A、B、D错误。
7.从材料可知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该行星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说明该行星具备生命存在的条件有:存在液态水、存在大气层,根据材料可知该天体温度太高,有可能是距离恒星太近,获得的热量过多,导致无法支撑地球型生命,B正确;A、C、D错误。
8.大气层是由于天体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有适中的引力,才会吸附外太空的气体,形成大气层,C正确,A、B、D错误。
【点睛】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液态水、太阳光照稳定、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有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
9.B 10.D 11.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
9.A. 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所以5月到11月期间,公转速度是先变慢后变快,故A错误。B. 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所以5月到11月期间,公转速度是先变慢后变快,故B正确。C. 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北——北回归线,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南——南回归线,所以,5月到11月期间,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动,过了6月22日,再向南移动,故C错误。
D. 5月到11月期间,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动,过了6月22日,再向南移动,故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B。
10.A. “执行人类首次探测火星内心深处奥秘的任务。”火星探测器是利用太阳能发电进行工作的,火星上大气层稀薄,太阳能丰富,故A错误。
B. “2018年11月26日14时54分在火星成功着陆”,可见洞察号已经在火星表面着陆,故B错误;
C. 火星上大气层稀薄,昼夜温差大,火星探测器能够承受昼夜温差大,在高温、低温条件下都能够正常工作,强光暴晒设备能正常工作,故C错误。
D. 地形条件属于外部条件,但是无法改变,所以洞察号在火星表面行动会受阻,故D正确。
本题正确答案为D。
11.A. 潮汐现象是天体万有引力影响下出现的潮水涨潮落潮现象,对无人探测器传输信号到地球不会产生干扰,故A错误。
B.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主要是造成地球的昼夜交替,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发生偏转以及不同地区出现不同的地方时,对传输到地球的信号没有影响,故B错误。
C. 太阳活动释放出带电粒子,会对无人探测器传输信号到地球产生干扰,故C正确。
D. 臭氧空洞会造成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对无人探测器传输信号到地球不会产生干扰。故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C。
12.C
【详解】我们通常所说的北斗七星就是大熊座7颗比较亮的星,属于天体中的恒星,恒星是指自身可以发光发热的天体,质量巨大,C正确;星云是指是稀薄的气体或尘埃构成的天体,A错误;行星是指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自身不发光,B错误;卫星是围绕行星运转的天体,本身不发光,D错误。故选C。
【点睛】
13.C 14.D 15.C
【解析】13.卡西尼号将冲入土星大气层,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属于总星系,故A、B、D错误。河外星系是与银河系相同级别的天体系统,但是它不包含太阳系,故选C。
14.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水星、金星、火星在体积、质量、组成物质三方面与地球较相似,称为类地行星,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在地球轨道两侧,分别是金星和火星轨道,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行星不能自身发光,金星、火星等行星不能自行发出可见光,这几颗行星在夜空显得很明亮是因为反射太阳光而发亮,D叙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5.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是存在液态水、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与自转和公转的方向无关,故A、B错误。土卫二距离太阳遥远会导致气温过低,不利于生命生存,故D错误。土卫二存在生命最有力的证据可能是其地表下可能存在液态水,C正确。故选C。
【点睛】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外部条件(太阳辐射稳定、各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安全等) ;内部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宜,温度适宜;质量和体积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
16.C 17.C
【分析】16.图②中心天体是太阳,为恒星,属于恒星系统,图①③中心天体为土星、火星,是行星,属于行星系统,图④中心天体为月球,是卫星,级别最低,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17.火星和土星都属于太阳系内的八大行星,都按逆时针方向绕日运行,A错误;公转轨道为近似圆形的椭圆,B错误;公转轨道大体在同一平面,C正确;公转周期相差很大,D错误。所以选C。
【点睛】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
18.A
【详解】地球泊入宜居轨道,应满足地球生命条件,地球表面温度适宜,应与比邻星距离适中,从而保持适宜的温度条件;宜居带应接受足够光照,以满足生物需要,比邻星性质稳定会为地球提供温度的光照条件;安全、稳定的的宇宙环境是生命繁衍的必要条件之一,BCD选项表述均正确,不符合题意。大气层的存在能够减少小天体对地球的撞击,岩石表面不能防止撞击,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
19.C
【详解】火星比地球距离太阳较远,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所以火星大气比地球大气温度低,①错误。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就是宇宙中行星间的物质,②正确。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比较适中,会使温度较适宜,可能存在生命物质,③正确。火星表面由于大气密度小,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都更弱,所以,火星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大,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20.D
【详解】表面存在大气层、地表温度应能使水经常处于液体状态、离该行星最近的恒星比较稳定等都是“宜居行星”应该具有的特点;是否有卫星围绕在周围不属于生命存在的理由,D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21.A 22.D 23.C
【解析】21.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八大行星的分布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在左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位于距日由近及远的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位置,则①为火星 、②为木星,③为土星,④为天王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2.火星和地球的热量都来自太阳,地球距离太阳较近,气温较高,火星距离太阳较远一些,因此气温较低,D正确。行星表面的大气温度与行星的体积、密度、质量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23.右图中所显示的天体有地球和火星,二者均为太阳系中的成员,故图中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为: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宇宙空间。自身条件为:日地距离适中,形成适宜的温度;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形成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的存在。
24.C 25.A 26.D
【解析】2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距日由近及远依次为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e木星、f土星、g天王星、h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d火星轨道和e木星轨道之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5.探测器OSIRIS-Rex是人类在地球上发射的,贝努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几年后前往贝努的探测器OSIRIS-Rex会脱离地月系,但仍在太阳系中,因此也不会离开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范围,因此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6.太阳系八大行星都有安全的宇宙环境,与液态水的存在无关,A错误;太阳系八大行星都有稳定的太阳光照,因此也不是地球上存在液态水的主要原因,B错误;地球的体积和质量的大小与适宜的大气有关,与液态水形成无关,C错误;日地距离适中,地球上获得的太阳光热适宜,有利于水保持液态,D正确。故选D。
【点睛】地球上有生命的自身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和大气,液态的水等生命生存必备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形成根本原因是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不至于过热,也不至于过冷,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为15℃;地球表面有大气层,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使地球表面增温不至于过高,同时对面又具有保温作用,使地球表面降温也不至于过大,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较小;而且地球的自转周期适中,也是地球表面昼夜温差变化不大的原因之一。
27.A 28.D 29.B
【解析】27.美国“信使号”水星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水星。图中显示,小行星带位于④、⑤两行星轨道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判断,④应为火星,⑤应为木星,以此为基础,按照太阳系中行星轨道分布规律判断,①应为水星,②应为金星,③应为地球,因此美国“信使号”水星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①,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
28.根据上题判断,⑤为木星,则其外围轨道临近的⑥为土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木星和土星因体积和质量巨大而被称为巨行星,因此图中表示巨行星的是⑤和⑥,选项D符合题意。根据上题判断可知,③为地球,④为火星,它们不是巨行星,排除A、B、C。
29.图中箭头表示行星公转方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均为自西向东,因此图中箭头展示了八大行星的同向性运动特征,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
30.B
【详解】天体系统由大到小有四个层次:总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结合选项可知,天体系统按由小到大顺序排列应为地月系—太阳系—总星系,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1.B 32.C
【分析】31.结合太阳系组成可知,图示流星体属于绕太阳公转的天体,而不是绕行星、卫星等公转的天体,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2.进入地球的流星体绝大部分都在大气层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C正确;不能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升高,A错误;减少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伤害的是臭氧层,B错误;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的是地球大气层,D错误。故选C。
【点睛】流星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通常包括宇宙尘埃和固体块等空间物质)接近地球时被地球引力吸引,在高速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发生电子跃迁所产生的光迹。大部分流星体在落到地面之前便会被消耗殆尽,少部分则会掉到地面上,称之为陨石。
33.(1) 4 乙
(2) 月球 1.5亿
(3)地球和太阳系其他行星一样,绕太阳公转,同时在自转;和其他类地行星一样都是由固体岩石构成的;有一定的质量、体积;有自己的天然卫星围绕。
【分析】本题以天体系统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了3个小题,涉及到天体、天体系统等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1)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级别由低到高分别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其中,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总星系,因此,天体系统共有四级,比太阳系高一级的是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图中乙是河外星系。
(2)距离丙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月球,太阳与丙地球的日地距离约为1.5亿千米。
(3)在太阳系中,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是一颗普通的行星,表现在:地球和其他行星在都绕日公转,同时也在自转;公转轨道都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地球和其他类地行星一样,都是由固体岩石构成;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有自己的天然卫星。
34.(1)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
(2)普通:地球有和其它行星一样绕恒星运动,有接近的密度,形状和运行轨道。特殊:它是太阳系中目前唯一已知有生物,特别是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原因:稳定的光照条件;各大行星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适中的日地距离,使地球表面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拥有大量的液态水。
【分析】本题以太阳系“家庭会议”纪要为背景,涉及八大行星运动的共性、地球是普通特殊的行星的原因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以及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八大行星的共同特征,几乎在同一平面内,公转方向都为自西向东,轨道为近似于圆的椭圆。即为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
(2)普通是因为地球有和其它行星一样绕恒星运动,有接近的密度,形状和运行轨道。特殊是因为地球上有生命存在,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是:日地距离适中,所以有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温度;质量体积适中,所以有大气层;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地球表面温度日变化、季节变化不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