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海水的性质 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2海水的性质 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12 14:4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海水的性质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图是“170°W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图”。三个观测站中(  )
A.①位于大西洋 B.②的纬度位置最低
C.③的海底地形是大陆架 D.0—1km,①的水温变化比②大
2.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即1千克海水中含盐类物质的克数不足1%,比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3.5%还低。读图回答下题。
对该海区盐度低的原因,解释欠合理的是:
A.纬度高,气温低,蒸发较弱
B.气候湿润,年降水量较多
C.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较高
D.众多河流汇入,带来大量陆地淡水
温跃层是水体以温度分层时温度梯度最大的一层。温跃层对湖泊和水库的水体运动和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图为洋河水库(湖泊)某年8月17日的水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温跃层对应的厚度大约是( )
A.1m B.3m C.7m D.9m
4.洋河水库水体温跃层的存在可能会( )
A.扩大鱼类生存空间 B.提高深层湖水的温度
C.加剧水体富营养化 D.提高深层溶解氧含量
下图示意大西洋表层海水密度、温度和盐度随纬度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曲线③表示的海水性质( )
A.与①表示的海水性质成正相关,与②表示的海水性质成正相关 B.与①表示的海水性质成负相关,与②表示的海水性质成正相关
C.与①表示的海水性质成正相关,与②表示的海水性质成负相关 D.与①表示的海水性质成负相关,与②表示的海水性质成负相关
6.下列有关5°N附近大西洋表层海水的盐度特点及其主要成因是( )
A.盐度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B.盐度低—径流汇入量多于蒸发量
C.盐度高—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D.盐度高—暖流流经
7.若一艘考察船由60°S向60°N航行,据图推测该船吃水深度大致为( )
A.一直减小 B.一直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8.读图某时段不同海区夏季表层海水温度图,完成下题。
图中曲线①、②、③、④代表的海区依次是( )
A.北大西洋、北印度洋、东太平洋、西太平洋
B.北印度洋、西太平洋、东太平洋、北大西洋
C.北大西洋、北印度洋、西太平洋、东太平洋
D.北印度洋、东太平洋、西太平洋、北大西洋
9.红海盐度为世界最高的原因有( )
A.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B.几乎无陆上淡水注人
C.有暖流经过 D.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读大西洋表层海水性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大西洋表层海水的主要热量来源于( )
A.太阳辐射 B.对流层 C.地面辐射 D.地球内部
11.①②③分别代表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 )
A.密度、温度、盐度 B.盐度、温度、盐度
C.温度、密度、盐度 D.盐度、密度、温度
12.大西洋表层年平均盐度最高的地方海水密度大约是( )
A.37kg/m3 B.1027kg/m3 C.1025kg/m3 D.1023kg/m3
读表层海水平均温度、盐度的纬度分布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世界表层海水温度最主要的热源来自
A.潮汐能 B.地球内能 C.波浪能 D.太阳辐射
14.影响世界表层海水盐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河流入海淡水量②降水量③蒸发量④冰雪融水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图为大西洋盐度分布图及亚马孙河口盐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关于大西洋盐度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海水盐度高于37% B.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C.从近岸向大洋中心递减 D.北半球高纬地区盐度低
16.亚马孙河口地区( )
A.蒸发量小,盐度较周围海域低 B.有淡水注入,盐度较周围海域低
C.降水量多,盐度较周围海域高 D.受潮汐影响,盐度较周围海域高
海南洋浦的千年古盐田是中国最早开始日晒制盐的地方,数千口唐朝时期的古盐槽至今保存完好,今日洋浦盐田村人仍然在用它们日晒制盐下图为得天独厚的玄武岩古盐槽。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7.根据材料推测,历史时期该地曾经历过的地质过程肯定有( )
A.地壳运动 B.岩浆侵入 C.变质作用 D.岩浆喷出
18.洋浦盐田村人日晒制盐,其优势自然条件主要是( )
A.晴天多降水少 B.夏季昼长长 C.纬度低光照强 D.地势平坦利于晒盐
19.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其大小取决于盐度、温度和深度。读“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完成问题。
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层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
C.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的海面
D.海水密度与洋流运动无关
读海水温度和盐度与海水密度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海水的密度(  )
A.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
B.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C.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D.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
21.推断下列四海区表层海水密度最小的是(  )
A.南极海域 B.红海
C.赤道海区 D.副热带海区
22.关于海水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于冬季
B.同一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都相同
C.不同纬度的海区,相同深度的水温相同
D.同一季节,相同纬度的海区水温相同
吃水深度是指船舶沉入水下部分的垂直距离,通常船只吃水深度与海水密度呈负相关。下图示意8月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的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关于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的含义,组合正确的是( )
A.①--温度,②--密度,③--盐度 B.①--温度,②--盐度,③--密度
C.①--密度,②--温度,③--盐度 D.①--密度,②--盐度,③--温度
24.影响②呈现如图分布规律的根本原因是( )
A.洋流 B.气压 C.经度 D.太阳辐射
25.若一艘考察船由20°S向20°N航行,据图推测该船吃水深度大致为( )
A.一直减小 B.一直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26.关于图中①、②、③三者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②能影响③,③也能影响① B.②能影响③,②不能影响①
C.②不能影响③,也不影响① D.②能影响③,③不能影响①
读“海洋水温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27.影响曲线②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海水比热容 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
28.若曲线①表示的是某地的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处于高纬度海区 B.随着深度增加,水温递增
C.1000米以下水温变化不大 D.大陆架海区,水温变化最小
29.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表现为海洋沿岸地区( )
A.冬暖夏凉,温差减小 B.冬暖夏凉,温差增大
C.冬冷夏热,温差增大 D.冬冷夏热,温差减小
2020年11月我国“奋斗者”号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海域(11°20′N附近)海试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并顺利返回海南三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影响“奋斗者”号下潜安全的首要因素是( )
A.温度 B.深度 C.密度 D.盐度
31.“奋斗者”号下潜过程中,符合海水温度变化特点的是( )
A. B.
C.
D.
二、综合题
32.下图为全球降水量及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蒸发量与盐度的纬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所示的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____变化曲线比较接近,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在南北____附近的海域。
(2)图中显示,大部分纬度地带的海水盐度随水温上升而升高,而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其原因是____。
(3)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约为____‰,与北纬60°附近的海域相比,其盐度更高的是____,原因是____。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左为台湾海峡及其附近海区冬季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下图右为台湾海峡及其附近海区夏季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
(1)与同纬度的太平洋相比,指出台湾海峡海水盐度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说明台湾海峡冬、夏季表层盐度分布特征的异同。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A______,C______,D______。
(4)图示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_,缺少的一个水循环环节是______,代表我国夏季风的环节是______(填字母)。
(5)图中区域的城市发展较快,近年来内涝严重。试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城市内涝发生的原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试题分析:西经170°位于太平洋和北冰洋中,不穿过大西洋。从表层水温来看,②的水温最高,纬度最低。③处海水深度达5千米以上,不可能是大陆架。0~1 km,①的水温变化比②低。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海水的温度。
2.C
【详解】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影响盐度的因素。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主要和该地的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关系、降水量、海域的封闭状况、地表径流等方面有关系。波罗的海纬度偏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受西风影响,气候湿润,雨水较多;众多河流注入,年均径流量较大,因此海水的盐度较低。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蒸发旺盛,盐度会升高,根据题干要求应选择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所以ABD属于该海域盐度低的原因,C错误,故选C。
3.B 4.C
【解析】3.由材料可知,温跃层是水体以温度分层时温度梯度最大的一层,8月17日的温跃层出现在水深2 ~ 5m处,厚度为3m,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4.温跃层的存在使得表水和底水的交换减弱,表层的溶解氧和暖水无法与底层发生交换,表层溶解氧和湖水温度升高强化,底层溶解氧和湖水温度降低,造成下层水体缺氧和底部厌氧环境的形成,最终恶化湖泊水质,加剧水体富营养化,使得鱼类生存环境减小,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5.B 6.A 7.D
【分析】5.依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推测图中三条曲线的含义:①曲线由赤道向两极呈降低趋势,为海水温度曲线;②曲线副热带海区数值最高,向低纬、高纬递减,呈马鞍状分布,为海水盐度曲线;③曲线低纬度地区数值较小,高纬度地区数值较大,为海水密度曲线。海水密度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海水盐度呈正相关。与①表示的海水性质成负相关,与②表示的海水性质成正相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依据图示信息可知,5°N附近大西洋表层海水的盐度低,CD错误。由所学知识可知,影响盐度的因素有:降水量与蒸发量、入海径流、洋流等。该处处于赤道低压控制地区,全年降水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低,A正确。径流汇入量多,可以对海水起到稀释的作用,不是与蒸发量比较,B错误。故选A。
7.读图可知,由60°S向60°N航行途中,海水密度先减小再增大,因此该船吃水深度大致为先增大,后减小。D错误,ABC错误。故选D。
8.B
【分析】本题考查海水温度。
【详解】海水温度主要与海区所在纬度有关,纬度越低,水温越高。结合区域地理,选项四个海区中北印度洋纬度最低,主要位于低纬度海区,故水温最高;北大西洋整体纬度偏高,故水温最低;水温的分布,还与所经过海区的洋流有关。太平洋西部受暖流(日本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大,太平洋东部受寒流(秘鲁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大,故西太平洋水温高于东太平洋海区。综上所述,故选B。
9.B
【详解】红海周边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蒸发强,几乎无陆上淡水注入,加上海域较封闭,因此红海成为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B符合题意,排除AD;红海中有洋流流动,但对当地盐度影响不明显,排除C。故选B。
10.A 11.A 12.C
【解析】10.大洋表层海水的主要热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A对,BCD错误,故选A。
11.大洋表层的温度呈现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趋势,②表示温度。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低,因此由赤道向两极密度不断升高,①表示密度。盐度与温度和淡水补给有关,赤道附近,降水丰富,会降低海洋表层的盐度,而副热带地区,气温高,且降水少,蒸发旺盛,海水盐度高,由副热带向两极,气温不断下降,蒸发减弱,盐度下降,③表示盐度。①②③分别代表大洋表层海水平均密度、温度和盐度。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读图可知,大西洋表层年平均盐度自最高的地方大约位于25°N,该地的海水密度大约是1025kg/m3,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D 14.B
【解析】13.由图可知,世界表层海水温度与纬度呈反比,赤道附近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海水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温度高,所以最主要的热源来自太阳辐射,D正确。故选D。
14.由图中盐度变化曲线分析,整体上纬度越低盐度越高,说明盐度受水温影响,水温越高蒸发越强,但赤道附近又出现了低谷,主要是赤道附近降水较多,海水盐度受降水影响,最高值出现在降水较少、蒸发较强的副热带海区,所以世界表层海水盐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②降水量和③蒸发量,B正确。故选B。
15.D 16.B
【解析】15.读图可知,甲地外围的闭合等盐度线数值为37‰,该线外边盐度低于37‰,则甲地盐度高于37‰,A甲地海水盐度高于37%,A错误;图中显示,大西洋盐度最高的海区在副热带地区,盐度应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不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B错误;图中显示,许多海区近岸盐度相对较低,因此大西洋盐度不具有从近岸向大洋中心递减的规律,C错误;读图可知,北半球高纬地区盐度低于34‰,比中低纬度大部分海区都低,D正确。故选D。
16.读图可知,亚马孙河口地区临近陆地海区盐度低于5‰,由河口向外递增,这是因为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其河口地区有大量淡水注入,盐度较周围低,B正确;亚马孙河口位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因此蒸发量大,A错误;与赤道附近其它海区相比,亚马孙河口的盐度较周围海域低,C错误;图中显示,亚马孙河口的盐度较周围海域低,盐度低与潮汐影响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
17.D 18.C
【分析】17.当地有玄武岩,玄武岩为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却凝结而成,故地质过程肯定有岩浆喷出,其他选项错误,本题选D。
18.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多,A错误。洋浦盐田村人日晒制盐全年都生产,不仅仅是夏季,B错误。海南位于热带地区,纬度低,光照强,利于日晒制盐,C正确。日晒制盐主导因素是光照,地势平坦并不是主要优势,D错误。故本题选C。
19.B
【详解】根据海水盐度副热带海区最高、依次向南北两侧递减,以及海水温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规律,可判断图中①②③分别是温度、盐度和密度线。因此,读图可知,海水密度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增,A错。海水由表层到深层温度降低、密度增加,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B对。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高纬地区的深层,C错。洋流对海水温度、盐度有影响,因此对海水密度有影响,D错。故选B。
20.C 21.C 22.A
【解析】20.由图可知,在纵坐标方向,海水密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在横坐标方向,海水密度方向随盐度增加而增大,故海水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C对,ABD错。
21.由上题分析得知,海水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赤道海区温度纬度低,温度最高,故海水密度最小,选C。
22.同一海区,不同季节,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故A对。同一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不一定相同,故B错。不同纬度的海区水温不相同,因此相同深度的水温也不相同,故C错。同一季节,相同纬度的海区水温不相同,如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高,寒流经过海区水温低,故D错。所以选A。
23.C 24.D 25.D 26.A
【解析】23.海水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②表示海水温度;副热带海区温度高、蒸发大于降水,盐度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③表示海水盐度;一般情况下,海水密度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①表示海水密度,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24.海水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D正确。洋流只能小范围影响海水温度,气压、经度对海水温度影响小,ABC错误。所以选D。
25.船只吃水深度与海水密度呈负相关,据图可知,由20°S向20°N,海水密度先变小后变大,所以船只吃水深度大致为先增大,后减小,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26.一般情况下,海水温度高,蒸发大,盐度大;海水盐度的变化,又会导致海水密度的变化,因此②能影响③,③能影响①,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27.D 28.C 29.A
【解析】27.本题考查表层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曲线②表现的特点是随纬度升高,海水温度降低,故应为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的变化。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故影响曲线②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D正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水比热容、大气环流不会使得海水温度变化呈现出②的规律,ABC错误。故选D。
28.由曲线①可知,表层水温在25C左右,可以确定其不可能在高纬度海区,A错误;观察水温随深度的变化,大致以1 000米深度为界,0~1000米水温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至1000米以下,基本保持稳定变化不大,C正确,B错误;大陆架水深一般小于200m,D错误。故选C。
29.海水对气温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温差的影响,因海水比热比陆地大,其温度变化就相对小,通常二者热量交换使海洋上空的气温比陆地上空气温变化慢,从而使温差减小,BC错误;冬季陆地降温快,海水降温慢,海水暖,夏季陆地升温快,海水升温慢,海水凉,所以受海洋影响,海洋沿岸地区表现出冬暖夏凉,温差减小,A正确,D错误。故选A。
30.B 31.C
【解析】30.“潜艇下潜过程中,随着深度的增加,密度和水压均在增大,影响下潜安全,“奋斗者”号不断挑战的也是深度,因此影响“奋斗者”号下潜安全的首要因素是海水的深度,B符合题意;温度、盐度、密度等均会随着深度增加而发生变化,但都不属于影响“奋斗者”号下潜的“首要”因素,排除ABC。故选B。
31.由于海洋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在海洋深处受太阳辐射和表层热量的传导、对流影响较小,表层海水到1000米,水温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递减,1000米以下,水温下降变慢,BD错误;又因“奋斗者”号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海域(11°20′N附近)处于热带海域,海水表面温度超过20℃,A错误,C正确。故选C。
32.(1) 蒸发量 回归线
(2)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丰富
(3) 34 南纬60° 北纬60°海区有陆地淡水大量注入,南纬60°基本上全是海洋
【分析】本大题以全球降水量及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蒸发量与盐度的纬度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海水盐度、温度等相关内容(知识点),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提高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素养。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蒸发量变化曲线比较接近,同时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海域。原因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海域常年被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同时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因此盐度较高。
(2)海水盐度的高低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赤道附近海域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常年盛行上升气流,终年高温多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故盐度相对南北两侧热带海区低。
(3)从图中可看出,60°S附近海水盐度约为3.4%,也就是34‰,60°S与60°N附近盐度相比,60°S盐度较大,这是因为北纬60°附近海区被大陆包围,有大量陆地淡水注入稀释,而南纬60°附近基本上全是海洋,基本无淡水注入。
33.(1)低。有大量河水注入,降低了盐度。
(2)相同点: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不同点:冬季盐度较低,等盐度线密集,南北盐度差异更大。
夏季盐度较高,等盐度线稀疏,南北盐度差异较小。
(3) 水汽输送 地下径流 蒸发
(4) 海陆间大循环 下渗 A
(5)硬化地面增多,植被减少,城市地表水下渗减少,容易积水内涝;许多城市平坦低洼,排水系统不完善,地表径流的速度慢,容易积水内涝。
【分析】本题以台湾附近区域为材料,考查盐度的影响因素、盐场的影响因素等,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图中显示,台湾岛以西的台湾海峡冬季和夏季盐度均较低,而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盐度较高。原因主要从河水注入量进行分析,台湾岛西侧的台湾海峡,两岸为有较多的河水注入,稀释海水,导致盐度较低。
(2)相同点主要表现在盐度空间变化趋势上,从等盐度线走向及数值的变化可以看出大致都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不同点主要表现在整体上盐度的大小和盐度变化梯度上:图中显示,从盐度值的大小看,夏季大;从疏密程度看,冬季等值线密集且数值变化大,夏季等值线稀疏且数值变化小。冬、夏盐度差异的原因应从蒸发量大小、温度变化梯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冬季气温低,海水水温低,导致海水蒸发量小,盐度较低;而夏季气温高,海水水温高,海水蒸发量大,盐度较高。
(3)读图可知,A表示海洋上空蒸发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为水汽输送环节;B从地表流向海洋,是地表径流环节;C位于地下,从陆地流向海洋,是地下径流环节,D从海洋到大气,是海洋上空的水汽蒸发环节。
(4)读图可知,图中的水循环环节包括,海洋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在陆地形成降水,最后转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最终流向海洋,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因此为海陆间循环。其中在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之间缺少一个下渗环节。夏季风是海洋上空蒸发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为水汽输送环节,是A。
(5)从水循环的角度,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出现雨岛效应,降水增大;城市路面硬化、植被覆盖率降低使城市内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绿化面积和水域面积的减少,可以使得城市含蓄水源的能力降低,导致蓄洪能力降低;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能力不足等出现城市内涝问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