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醇酚 课时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醇酚 课时作业(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4-13 09:1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醇酚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苯酚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其水溶液显强酸性,俗称石炭酸
B.其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擦洗
C.其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超过65℃可以与水混溶
D.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苯酚的水溶液后不会放出二氧化碳
2.膳食纤维具有突出的保健功能是人体的“第七营养素”。木质素是一种非糖类膳食纤维,其单体之一—芥子醇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芥子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芥子醇分子中有两种含氧官能团
B.1mol芥子醇分子与足量钠反应能生成1molH2
C.1mol芥子醇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1molBr2
D.芥子醇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氧化、取代、加成反应
3.分子式为C4H10O的醇(不考虑立体异构)共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4.科学家利用辣椒素(结构简式如图)来识别皮肤神经末梢中对热有反应的感受器。有关辣椒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5种官能团
B.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
C.既能与NaOH反应,又能与H2SO4反应
D.1 mol该物质和溴水反应时,最多可消耗4 mol Br2
5.兴奋剂在体育竞技中禁用。下图是一种名为乙基雌烯醇的兴奋剂的结构简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20H30O
B.该物质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均可能共面
C.常温下该物质易溶于水
D.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取代、加成等反应
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说明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B.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的方法:分别加入饱和Na2CO3溶液
C.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向白色沉淀中加水,沉淀溶解
D.判断蔗糖水解产物中是否有葡萄糖的方法:向水解液中直接加入新制的Cu(OH)2
7.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混合物 试剂 分离方法
A 甲烷(乙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
B 乙醇(水) 浓硫酸 蒸馏
C 溴苯(苯) 液溴和铁粉 过滤
D 苯(苯酚) 氢氧化钠溶液 分液
A.A B.B C.C D.D
8.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A.:2-丙醛 B.:甲基苯酚
C.:2,4,4-三甲基戊烷 D.:2-丁醇
9.我国中草药文化源远流长,中草药金银花对治疗“新冠肺炎”有效,其主要抗菌、抗病毒有效药理成分“绿原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16H18O9
B.分子中有4个手性碳原子
C.“绿原酸”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1 mol该物质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时消耗4 mol Br2
10.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
B.用NaOH溶液除去溴苯中的溴
C.用水除去硬脂酸钠中的甘油
D.用NaOH溶液除去苯中的苯酚
11.由苯酚和叔丁基氯制备对叔丁基苯酚的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冻结在试剂瓶中的苯酚可用药匙挖取
B.叔丁基氯的系统命名为2-甲基-2-氯丙烷
C.是反应I的催化剂,反应I产生的气体为HCl气体
D.1mol对叔丁基苯酚与溴水充分反应,消耗的物质的量为2mol
12.分子式为CnH2n+1OH(n≠1)的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n的最小值是
A.2 B.3 C.4 D.5
13.下图为有机物M、N、Q的转化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M生成N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B.N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可用酸性KMnO4溶液区分M与Q
D.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
14.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不正确的是
A.:2,3 二甲基戊烷
B.:2 甲基 2 丁烯
C.:1 甲基 1 丙醇
D.:对甲基苯酚
15.某有机物CH2=C(CH3)CH(OH)COOCH2CH3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取代反应 B.消除反应 C.氧化反应 D.加成反应
二、填空题
16.有机化合物不仅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而且还是揭示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钥匙,请回答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问题:
(1)在光照条件下,乙烷和氯气可以发生一系列反应。请写出最先发生的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在适当温度、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乙烯分子可以连接形成聚乙烯。请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乙醇的很多性质都取决于它的官能团羟基,请写出下列和乙醇有关的反应:乙醇转化为乙烯:___________。乙醇和钠发生反应:___________。
(4)石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宝贵的资源,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石油的分馏属于___________变化(填写“物理”或“化学”,下同),石油的裂化和裂解属于___________变化。
(5)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煤的液化、气化、干馏等是煤化工及其综合利用的重要方法。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方法叫煤的___________(填写“液化”或“气化”或“干馏”)。
17.分子式为C4H10O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下面是其一部分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 ② ③④CH3CH2CH2CH2OH ⑤CH3CH2OCH2CH3 ⑥CH3OCH2CH2CH3。请回答下面问题:
(1)根据系统命名法,③的名称为________。
(2)不能被催化氧化的醇是________。(填对应序号,下同)。
(3)发生消去反应,可生成两种单烯烃的是________。
(4)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四种不同的峰的有_________。
(5)写出④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三、实验题
18.实验室可用酒精、浓硫酸作试剂来制取乙烯,但实验表明,还有许多副反应发生,如反应中会生成SO2、CO2、水蒸气等无机物。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纯净的乙烯并探究乙烯与单质溴能否反应及反应类型。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备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加热F装置时必须使液体温度___。
(2)为实现上述实验目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F→___→D。(各装置限用一次);其中B装置的作用___。
(3)当C中观察到___时,表明单质溴能与乙烯反应;当D中___时,表明C中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若D没有出现前面所描述的现象时,表明C中发生的是___反应。
四、有机推断题
19.有机物A只含有C、H、O三种元素,常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16.8g该有机物经燃烧生成44.0g CO2 和14.4g H2O;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分子中含有O-H键和-C≡C-H键,磁共振氢谱上有三个峰,峰面积之比为6:1:1。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
(2)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a.加成反应 b.氧化反应 c.聚合反应 d.取代反应
(4)有机物B是A的同分异构体,1molB可与1molBr2完全加成。已知:B结构中含有醛基且B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个平面,请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B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苯酚的水溶液显弱酸性,比碳酸还弱,俗称石炭酸,故A错误;
B.苯酚有腐蚀性,苯酚若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擦洗,因为苯酚易溶于乙醇,乙醇无毒且乙醇具有挥发性,故B正确;
C.苯酚在冷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但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超过65℃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故C正确;
D.由于苯酚酸性小于碳酸酸性,在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苯酚的水溶液,不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D正确;
故选A。
2.A
【详解】A.该物质中含有酚羟基、醚键、醇羟基三种含氧官能团,故A错误;
B.分子内含2个羟基,则1mol芥子醇分子与足量钠反应能生成1molH2,故B正确;
C.苯环上酚羟基邻对位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1mol芥子醇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1molBr2,故C正确;
D.该物质中含有苯环、酚羟基、醚键、碳碳双键和醇羟基,具有苯、酚、醚、烯烃和醇的性质,能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取代反应等,故D正确;
故选A。
3.D
【详解】分子式为C4H10O的醇即丁基(—C4H9)连接一个(—OH),丁基可能的结构有:—CH2CH2CH2CH3、—CH(CH3)CH2CH3、—CH2CH(CH3)2、—C(CH3)3共4种,所以分子式为C4H10O的醇有4种,故答案为D。
4.C
【详解】A.由图可知,该物质中含有酚羟基、醚键、-NH-CO-和碳碳双键4种官能团,故A错误;
B.如图所示,图中用“*”标记的4个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因此该物质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故B错误;
C.该物质含有酚羟基,能与NaOH反应,含有-NH-CO-,能与H2SO4反应,故C正确;
D.碳碳双键和溴以1: 1发生加成反应,苯环上酚羟基的邻、对位H原子能和溴以1: 1 发生取代反应,1mol该物质和溴水反应时,取代消耗1mol,加成消耗1mol,最多可消耗2molBr2,故D错误;
答案选C。
5.D
【详解】A.根据物质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是C20H32O,A错误;
B.该物质分子中含有多个饱和C原子,类似甲烷的四面体结构,因此物质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面,B错误;
C.该物质烃基中含有较多的C原子,烃基中含有的C原子数越多,物质的水溶性就越差,因此常温下该物质不易溶于水,C错误;
D.该物质属于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燃烧反应,燃烧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含有羟基,能够发生取代反应;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6.B
【详解】A.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该有机物可能只含有C、H两种元素,也可能含有C、H、O三种元素,因此不能说明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A错误;
B.乙醇能够在饱和Na2CO3溶液中溶解不分层;乙酸能够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小,不能在饱和Na2CO3溶液中溶解而出现分层现象,三种物质现象各不相同,故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检验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B正确;
C.Ba2+是重金属,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因此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向白色沉淀中加水,沉淀不能溶解,C错误;
D.蔗糖在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水解,检验葡萄糖存在需碱性环境,因此判断蔗糖水解产物中是否有葡萄糖的方法:先加入NaOH溶液中和硫酸,使溶液显碱性,然后再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再加热煮沸,D错误;
故答案为B。
7.D
【详解】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又引入新的杂质气体,A错误;
B.浓硫酸遇水会放出大量热,乙醇在加热和浓硫酸的条件下会发生反应,B错误;
C.苯与溴苯互溶,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C错误;
D.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与苯不互溶的苯酚钠溶液,可用分液分离,D正确;
故选D。
8.D
【详解】
A.在有机物 中,含有醛基的主链上有3个碳原子,2号碳原子上连有一个甲基,其名称为2-甲基丙醛,故A错误;
B. 根据有机物的结构可知,该有机物的名称为邻甲基苯酚,故B错误;
C. 根据烷烃的命名原则,该有机物的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在2号碳原子上有两个甲基,4号碳原子上有一个甲基,其名称为2,2,4-三甲基戊烷,故C错误;
D. 根据醇类物质的命名原则,该有机物的2号碳原子上连有一个羟基,其名称为2-丁醇,故D正确;
答案选D。
9.C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6H18O9,故A正确;
B.手性碳原子是指与碳原子相连的4个基团都不同的碳原子,由结构简式可知,该分子中在六元环上有4个手性碳原子,故B正确;
C.“绿原酸”分子中左边的六元环不是平面结构,所以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C错误;
D.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能消耗1 mol Br2,苯环上有两个羟基,所以苯环上能消耗3mol Br2,所以该物质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时消耗4 mol Br2,故D正确;
故答案:C。
10.C
【详解】A.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故A正确;
B.溴与NaOH反应后生成可溶于水的盐,与溴苯分层,分液可分离,故B正确;
C.硬脂酸钠和甘油均溶于水,与水混合,不分层,加水不能除杂,故C错误;
D.苯酚与NaOH反应后生成可溶于的苯酚钠,与苯分层,分液即可分离,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1.A
【详解】A.苯酚结块时,可用玻璃棒捣碎后再用药匙取用,或者将试剂瓶浸泡在热水中待其融化后取用,A选项错误;
B.叔丁基氯的系统命名为2-甲基-2氯丙烷,B选项正确;
C.苯酚与叔丁基氯在AlCl3催化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对叔丁基苯酚和氯化氢,C选项正确;
D.1mol对叔丁基苯酚与溴水充分反应,苯环上羟基所连碳的邻位碳上的氢原子被取代,消耗Br2的物质的量为2mol,D选项正确;
答案选A。
12.D
【详解】分子式为CnH2n+1OH(n≠1)的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则与羟基连接的C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没有H原子,该碳原子至少连接3个甲基,故含有C原子数至少的结构为(CH3)3CCH2OH,至少含有5个C原子,答案选D。
【点睛】明确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是答题的关键,即与羟基相连碳相邻碳上有氢原子才能发生消去反应,形成不饱和键。
13.B
【详解】A.M生成N的过程中M中的双键打开,应为加成反应,A错误;
B.N的同分异构体有:、、(数字表示另一个Cl原子的位置),共有3+2+3=8种,B正确;
C.M中含有碳碳双键,Q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二者都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无法区分,C错误;
D.根据Q的结构可知其分子式为C4H10O2,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0+2×16=90,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4.C
【详解】A.,从右边开始编号,得到2,3 二甲基戊烷,故A正确;
B.:从右边开始编号,得到2 甲基 2 丁烯,故B正确;
C.:羟基在2号位,因此为2 丁醇,故C错误;
D.:甲基在酚羟基的对位,因此为对甲基苯酚,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5.B
【详解】A.CH2=C(CH3)CH(OH)COOCH2CH3分子中的-OH、-COO-都能发生取代反应,A不符合题意;
B.CH2=C(CH3)CH(OH)COOCH2CH3分子中,与羟基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不连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除反应,B符合题意;
C.CH2=C(CH3)CH(OH)COOCH2CH3分子中的碳碳双键、-OH都能发生氧化反应,C不符合题意;
D.CH2=C(CH3)CH(OH)COOCH2CH3分子中的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1)CH3CH3+Cl2CH3CH2Cl+HCl
(2)nCH2=CH2
(3) CH3CH2OHCH2=CH2↑+H2O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4) 物理 化学
(5)干馏
【详解】(1)在光照条件下,乙烷和氯气可以发生一系列反应。最先发生的一步反应是CH3CH3与Cl2反应产生CH3CH2Cl、HC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3+Cl2CH3CH2Cl+HCl;
(2)在适当温度、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乙烯分子CH2=CH2可以连接形成聚乙烯。该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CH2=CH2;
(3)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170摄氏度,发生消去反应转化为乙烯,同时反应产生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
乙醇与钠发生置换反应产生乙醇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4)石油的分馏是将互溶的液体混合物根据物质沸点不同进行的分离方法,该分离方法中某一产生新的物质,因此属于物理变化;
石油的裂化和裂解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因此属于化学变化;
(5)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煤的液化、气化、干馏等是煤化工及其综合利用的重要方法。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方法叫作煤的干馏。
17. 2-甲基-2-丙醇 ③ ② ①⑥ 2CH3CH2CH2CH2OH+O22CH3CH2CH2CHO+2H2O
【详解】(1) 含有羟基,属于醇,根据醇的系统命名原则,名称为2-甲基-2-丙醇;
(2) α-C原子上没有H,不能发生催化氧化,选③;
(3) 发生消去反应,可生成1-丁烯、2-丁烯两种单烯烃,选②;
(4) ①有4种等效氢; ② 有5种等效氢; ③ 有2种等效氢;④CH3CH2CH2CH2OH有5种等效氢; ⑤CH3CH2OCH2CH3有2种等效氢; ⑥CH3OCH2CH2CH3有4种等效氢;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四种不同的峰的有①⑥;
(5) CH3CH2CH2CH2OH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丁醛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H3CH2CH2CH2OH+O22CH3CH2CH2CHO+2H2O。
【点睛】本题考查醇的性质,明确醇消去反应、催化氧化反应的断键方法是解题关键;α-C上H原子数2,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醛;α-C原子上有1个H,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酮;α-C原子上没有H,醇不能发生催化氧化。
18. CH3CH2OHCH2=CH2↑+H2O 迅速升至170℃ A→B→E→C 检验CO2与SO2气体是否除净 褪色 产生浅黄色沉淀 加成
【分析】为得到纯净的乙烯,应用NaOH溶液除去SO2、CO2(并用石灰水检验是否除尽),然后用浓硫酸干燥;乙烯与单质溴之间可能发生加成反应,也可能发生取代反应,若是取代反应,则会有HBr生成,HBr与AgNO3溶液反应会产生浅黄色沉淀,结合装置图和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1)乙醇在170℃时发生消去生成乙烯,温度必须是170℃,且要迅速升至170℃,否则会产生乙醚;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
(2)为得到纯净的乙烯,应用NaOH溶液除去SO2、CO2(并用石灰水检验是否除尽),然后用浓硫酸干燥;乙烯与单质溴之间可能发生加成反应,也可能发生取代反应,若是取代反应,则会有HBr生成,HBr与AgNO3溶液反应会产生浅黄色沉淀,所以装置连接顺序为:F→A→B→E→C→D;用NaOH溶液除去SO2、CO2,因此装置B中的澄清石灰石水的主要是用于检验CO2与SO2气体是否除净;
(3)当C中观察到溴水褪色时,表明单质溴能与乙烯反应;若D中硝酸银溶液中出现浅黄色沉淀时,表明C中生成了溴化银沉淀,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若D没有出现前面所描述的现象时,表明C中发生的是加成反应,溶液中无溴离子。
19. C5H8O abcd (CH3)2C=CHCHO、CH3CH=C(CH3)CHO
【详解】(1)有机物A只含有C、H、O三种元素,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16.8g有机物A的物质的量为0.2mol,经燃烧生成44.0g CO2,物质的量为1mol,生成14.4g H2O,物质的量为14.4g÷18g/mol=0.8mol,故有机物A中C原子数目为1mol÷0.2mol=5,H原子数目为0.8mol×2/0.2mol=8,故氧原子数目为(84 12×5 8)/16=1,故A的分子式为C5H8O;
(2)A物质的不饱和度为(2×5+2 8)/2=2,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分子中含有O-H键和-C≡C-H键,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峰面积为6:1:1,故分子中含有2个CH3、1个-OH连接在同一C原子上,因此A的结构简式为;
(3)a.含有碳碳三键,能发生加成反应,a正确;b.含有碳碳三键,能发生氧化反应,b正确;c.含有碳碳三键,能发生聚合反应,c正确;d.含有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d正确。答案选abcd;
(4)有机物B是A的同分异构体,1molB可与1molBr2完全加成,含有1个碳碳双键。已知B结构中含有醛基且B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个平面,则符合条件的B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为(CH3)2C=CHCHO、CH3CH=C(CH3)CHO。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有机反应类型、官能团的性质以及同分异构体的判断等,难度中等,推断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已有知识的迁移灵活应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