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月考试卷(1.1-3.4,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月考试卷(1.1-3.4,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4-12 15:4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科学月考试卷(1.1-3.4)
一、单选题(共15题;共60分)
1.(4分)下列各图中,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外部磁场正确的是(  )
A.B.C.D.
2.(4分)小科在课外兴趣活动课中将数枚一元硬币按如图所示放在两根平行的条形磁铁上,搭成了一座漂亮的“硬币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硬币桥”中间磁性最强
B.两枚硬币相邻的部分是同名磁极
C.“硬币桥”的搭建利用了磁化的原理
D.“硬币桥”上左右两端的硬币没有磁性
3.(4分)下列学习用品,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
A.橡皮 B.铁制圆规 C.塑料 D.铅笔芯
4.(4分)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磁感线来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下列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磁场是有方向的
B.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的一些真实存在的曲线
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北极出发,回到磁体南极
D.磁场中小磁针自由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5.(4分)在探究通电縩线管的实验中,小华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放有一小磁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闭合前,小磁针N极指向南方
B.电源正负极对调,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不发生改变
C.闭合开关,滑动交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动,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
D.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
6.(4分)磁共振成像是一种较新的医学成像技术,它采用强静磁场和变化磁场使人体组织成像,若携带金属物做磁共振成像,强静磁场会吸引铁质物品,变化磁场会使携带的金属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使金属发热而灼伤病人,重则危及生命。上述说明中,没有涉及的知识是(  )
A.铁在磁场里会被磁化 B.磁能生电
C.电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D.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7.(4分)已知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有一种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该铕(Eu)原子的质量为(  )
A. B. g C. D. g
8.(4分)下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
B.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
C.氧和硫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D.氧和硫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
9.(4分)重金属一般指的是相对原子质量大于55的金属元素,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下列元素属于重金属的是(  )
A. B. C. D.
10.(4分)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
A.氯气Cl B.氧化铁FeO C.硫酸钾K2S D.碳酸钙CaCO3
11.(4分)锂是手机电池的重要原料,在元素周期表中锂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锂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符号为Li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相对原子质量为6.94 D.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
12.(4分)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两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
B.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
C.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D.去掉烧杯中的一支蜡烛,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
13.(4分)下列是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验满和性质检验的图示,其中正确的是(  )
A.制取B.收集C.验满D.性质检验
14.(4分)小明在做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3 2KCl+3O2↑)实验时,绘制了试管中固体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表示氯酸钾的质量
B.b点表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
C.c点表示氯酸钾、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
D.d点表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
15.(4分)如图为空气各成分体积分数示意图,则甲代表的是 (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D.稀有气
二、填空题(共7题;共40分)
16.(4分)如图所示的小制作中,装置A和装置B中都有磁铁和可转动的线圈。当开关闭合时,装置A扇叶转动,有风吹向装置B,引起装置B的扇叶转动,导致灯泡发光。
(1)(2分)装置A工作时将电能转换为   能;
(2)(2分)装置B的工作原理是   。
17.(6分)图甲为某家用电路示意图,为防止电路短路而引发火灾,小明欲将某款双金属片段路器接入该家庭电路中,图乙为断路器分别在“电路正常”和“某处短路”两种状态的示意图。
(1)(2分)图甲中灯泡与插座的联接方式是   。
(2)(2分)将断路器接入图甲中M处时,应选择a、b、c中的   两个接线柱。
(3)(2分)小明将该断路器接入图甲中N处,在使用中因电灯L发生短路导致断路器断开,若用测电笔测试插座三个孔的带电情况,其中能使氖管发光的是 。(可多选)
A.接地插孔 B.零线插孔 C.火线插孔
18.(4分)如图,小明上网买了一个手摇发电机,只要摇一摇,就能使电灯发光,这款发电机的原理是   现象, 通过这个发电机可以实现机械能向   能的转化。
19.(6分)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1)(2分)3个氯离子:   。
(2)(2分)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
(3)(2分)硫酸溶液中的溶质为   。
20.(8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
(1)(2分)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不同。
(2)(2分)第4号元素属于   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3)(2分)第10号元素的名称是     。
(4)(2分)第11、17号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
21.(6分)人类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请回答:
(1)(2分)汤姆生认为原子是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而如今这个观点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2分)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   。
(3)(2分)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利用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的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选填序号)。
22.(6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有关气体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2分)仪器a的名称是   。
(2)(2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装置应选用    (选填字母)。
(3)(2分)用F装置收集产生的氧气,气体应从    (选填
“c"或“d" )端进入。.
三、实验探究题(共5题;共45分)
23.(9分)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1)(3分)用图甲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方法是   ,如果发现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始终不能集满,可能的原因是   ;
(2)(3分)通过上述实验,你获知二氧化碳的性质有   。(写出两条性质)
24.(9分)小明对电流表指针偏转的原因产生了兴趣,他在实验室找到一只可拆卸的电流表,进行了如下探究。
(1)(3分)打开外壳,观察电流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按照操作规范将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通电后线圈转动,带动指针偏转;撤去磁体再次通电,指针不动。电流表的这一工作原理与   的相同。(填"电动机”或“发电机”)
(2)(3分)若让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指针偏转方向与(1)中的偏转方向    (填“相同”或“不同”),因此使用电流表时不能把接线柱接反。
(3)(3分)若在电流表“+“”-”接线柱之间连接一根导线,用手拨动电流表指针,导线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现象叫做   。
25.(9分)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的活动中,某科学小组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请回答:
线圈 线圈匝数/匝 电流/安 ?
A 20 1 11
B 20 1 5
(1)(3分)该表格中“? "处应填   。
(2)(3分)分析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3)(3分)在此实验基础上若还要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具体操作是   。
26.(9分)如图所示是“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实验装置。
(1)(3分)实验中,可以通过灵敏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产生,还可以通过指针偏转的方向来判断   
(2)(3分)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次数 导体AB在磁场中 的运动情况 灵敏电流计指针 偏转情况
1 静止 不偏转
2 上下运动 不偏转
3 左右运动 左右偏转
根据实验记录,初步得出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   运动。
(3)(3分)若将此装置中灵敏电流计换成   何进一步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
27.(9分)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月饼包装袋中发现了脱氧剂,于是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利用食品脱氧剂中的铁粉与氧气缓慢氧化消耗氧气,如图甲。实验步骤如下: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用排水法测出锥形瓶的体积V1;③在量筒中加入V2的红墨水,将导管的一端浸入量筒液面以下;④将食品脱氧剂平铺在拱型支架上,放入锥形瓶中,并迅速塞紧塞子,使瓶中导管末端伸入锥形瓶底部;⑤数小时后,待量筒液面不再下降,运用正确的方法,读出量筒读数为V3;⑥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3分)步骤①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方法是   。
(2)(3分)该兴趣小组测得的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可用题目中的字母表示为   (拱型支架和导管体积忽略不计)。
(3)(3分)图乙为教材上“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该实验需要用到止水夹,而图甲实验一般不需要止水夹,其原因是   。
四、解答题(共7题;共55分)
28.(6分)
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甲所示。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 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2分)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   。
(2)(2分)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3)(2分)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图中的   。
29.(5分)请将如图所示的元件连接成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家庭电路。
30.(9分)某同学取双氧水溶液68.0g 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0g二氧化锰,放在电子秤上,每隔一分钟观察一次并记录,烧杯中的剩余物质质量如表所示,直到实验结束。请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质量(g) 70.0 69.3 68.9 68.6 68.4 m 68.4
(1)(2分)实验结束时的现象是   ;从表格可知,m数值是   g。
(2)(5分)请计算该双氧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31.(8分)乐乐采用如图装置,探究“植物的器官是否可以促进H2O2分解”,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序号 H2O2溶液的质量/g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植物的器官及质量(颗粒大小相同) 收集气体的体积/mL 收集气体的时间/min
1 17 20% 胡萝卜 6g 80 6
2 17 20% 马铃薯 6g 80 3.5
请根据上述信息分析:
(1)(2分)乐乐认为马铃薯促进2H2O2分解的效果比胡萝卜更好,他的判断依据是   。
(2)(2分)当量筒内的水达到80mL时,打开广口瓶的橡皮塞,立即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却发现木条不能复燃。请你解释木条不能复燃的原因是   。
(3)(4分)已知H2O2的分解反应方程式为:2H2O2 2 H2O+O2↑。请列式计算:17克20%的H2O2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分解,能制取氧气多少克?
32.(9分)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回答下列问题:
(1)(2分)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2)(2分)青蒿素中的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3)(5分)14.1克青蒿素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3.(9分)有一种电加热恒温箱,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控制电路由电压为U1=6V的电源、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2和热敏电阻R1组成,图乙是热敏电阻R1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工作电路由电压为U2=220V的电源和电阻为R0的电热丝组成。通过实验测得当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流达到30mA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来。请分析:
(1)(1分)在升温的过程中,电阻R1两端的电压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分)当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100Ω时,恒温箱内的温度可保持在多少?
(3)(3分)要使恒温箱设定的温度值升高,下列调节方案可行的是 (填字母编号)。
A.减少线圈匝数 B.增大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
C.使用更粗更有力的弹簧 D.应向左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
34.(9分)小科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1.1 2.2 m 4.4 4.4
试求:
(1)(2分)m的值为   。
(2)(2分)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等于   g
(3)(5分)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A2.C3.B4.B5.D6.D7.A8.D9.C10.D11.B12.D13.D14.D15.C
16.【答案】(1)机械
(2)电磁感应
17.【答案】(1)并联
(2)a、c
(3)B;C
18.【答案】电磁感应;电
19.【答案】(1)3Cl-
(2)
(3)H2SO4
20.【答案】(1)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2)金属
(3)氖
(4)NaCl
21.【答案】(1)错误
(2)原子核
(3)乙
22.【答案】(1)分液漏斗
(2)B
(3)c
23.【答案】(1)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反应物量不足
(2)CO2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不燃烧
24.【答案】(1)电动机
(2)不同
(3)电磁感应
25.【答案】(1)吸引的大头针数
(2)电流相同时,线圈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就越强
(3)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观察其中一个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的变化情况
26.【答案】(1)感应电流的方向
(2)切割磁感线
(3)电池
27.【答案】(1)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微热锥形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
(3)图乙中红磷燃烧放热,集气瓶内气压变大,不用止水夹气体会从烧杯内导管口逸出;图甲中铁粉缓慢氧化常温反应,气体不逸出
28.【答案】(1)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2)原子核
(3)C
29.【答案】如图所示
30.【答案】(1)无气泡产生(电子秤读数不再变化);68.4
(2)解:设68.0g双氧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是x
2H2O2 2H2O+ O2↑
68     32
x     1.6g
x= =3.4g
68克双氧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溶质质量为3.4克
该双氧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4/68=0.05
31.【答案】(1)等质量的植物器官,分解等质量浓度的H2O2,产生相同体积(80mL)的氧气时,马铃薯所用的时间更少
(2)先排出的气体为空气,使得收集到的氧气纯度不足,无法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分析题意可知,mHO2=17g×20%=3.4g
解:设H2O2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分解产生的氧气质量为x,
2H2O2 2H2O+ O2↑
       
       
解得:x=1.6g
答:H2O2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分解产生的氧气质量为1.6g.
32.【答案】(1)42
(2)90:11:40
(3)14.1克青蒿素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
33.【答案】(1)减小
(2)电路总电阻:,
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1=R总-R2=200Ω-100Ω=100Ω,
由图乙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为100Ω时,对应的温度为50℃;
(3)A;C
34.【答案】(1)3.3
(2)10
(3)解: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