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五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五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2 22:18:3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五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限时: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 (10 分)
1.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雨晰晰沥沥(lì)地下,我高兴地说:“春雨贵如油,今年来得这么早!”
B. 野火燎(liáo)原,烈焰可畏,瞬(shùn)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
C. 紫色的大条辐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bèn)溅的水花。
D. 我渐渐地大了,脾(bí)性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幕老了。这时候,奶奶也去世了,真是祸不单行(xíng)。
2. 在下面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①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_______着我。
②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______,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③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_______下来了。
A. 笼罩 移动 堆积 B. 围绕 流动 堆积
C. 笼罩 流动 沉淀 D. 围绕 移动 沉淀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A.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名为《未来的冠军》的短片吸引了全场观众的目光,蹒跚学步的小萌娃们虽然一次次跌倒、爬起,却始终欢笑着面对挫折,轻松幽默的画面令观众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B. 回首百年芳华,在那个山河破碎风飘絮的时代,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无数血气方刚的青年为祖国浴血奋战,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C.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维持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D. 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4. 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江西遂川桃源梯田,规模不算宏大,气势也不算磅礴,但桃源梯田是原汁原味的,__________。漫步在田埂上,看看青山,哼哼山歌,听听蛙鸣,吹吹山风。热情的客家人还会邀你到屋里坐坐,尝一下山里人家特有的茶点。
A. 这里没有喧哗,有的是自然质朴,有的是清新宁静
B. 那里没有喧哗,有的是自然质朴,有的是清新宁静
C. 那里没有繁华,有的是巧夺天工,有的是曲径通幽
D. 这里没有繁华,有的是人工改造,有的是自然使然
5. 以下是校学生会起草的活动计划的部分内容,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①如举办《海底两万里》阅读分享会、“海洋与未来”征文比赛等。
②鲜活的海洋生物,珍贵的人类航海历史资料,一定会丰富同学们的海洋科学知识。
③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希望同学们了解人类航海史,培养探索精神,早日让自己的梦想扬帆起航。
④我们还会走出校园,组织同学们参观海洋公园和中国航海博物馆。
⑤这次主题活动周,我们将组织各项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
A. ③⑤①④② B. ③⑤②①④ C. ⑤③④②① D. ⑤①④②③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20 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第6、7 题。(4 分)
【甲】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乙】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 对上面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 【甲】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夸张,借写峰上古塔之高,表明自己的立足点之高。【乙】诗的第一、二句运用朴素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描绘了一幅宽旷辽远的画面。
B. 【甲】诗表现了诗人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乙】诗则蕴含着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努力的道理。
C. 【甲】诗的第二句,写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是虚写;【乙】诗中的“千里”“一层”都是实指,写诗人目力所及的空间。
D. 【甲】【乙】两首诗都是在写景(或叙事)的基础上议论(或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7.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蕴含丰富的哲理,请说说你的理解。(2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0 题。(10 分)
张观,字思正,绛州绛县人。少谨愿好学,有乡曲名。徙澶州①。河坏孙陈埽②及浮梁,州人大恐,或请趋北原以避水患。观曰“太守独去,如州民何?”乃躬率卒徒增筑之,堤完,水亦退。徙郓州。旧法,京东通安邑盐,而濒海之地禁私煮③。观上言:“利之所在,百姓趋之,虽日杀于市,恐不能止,请弛禁以便民。”岁免黥④配者不可胜计。
观性至孝。居业⑤尝过洛,嘉其山川风物,曰:“吾得老于此足矣。 ”观于是买田宅、营林榭,以适其意。早起奉药、膳,然后出视事,未尝一日废也。趣尚恬旷,持廉少欲,平生书必为楷字,无一行草,类其为人。仁宗飞白书“清”字赐观,以赏其节。
(节选自《宋史·张观传》,有删改)
【注释】①澶州:地名,后文的“郓州”也是地名。②埽(sào):用秫秸修成的堤坝。③私煮:私自煮盐。④黥(qíng):古代在犯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⑤居业:张观之父。
8.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太守独去( )
(2)虽日杀于市( )
(3)以适其意( )
9.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州人大恐,或请趋北原以避水患。
(2)利之所在,百姓趋之。
10.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张观是一个怎样的人。(3 分)
(三)古诗文默写。(6分)
11. 补写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3)《望岳》中写出了诗人敢于攀登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甘于奉献的精神。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2~14题。(8分)
一棵野枣树
王奇伟
①参加过一回老北京胡同游,黄包车把我们拉到前海的一个四合院,店主很热情,给我们泡了茶,还端出几小碟北京特色糕点,但我们的兴趣并不在此,院后一棵绿意盎然的枣树似乎更有诱惑力。大家依次越过天窗爬到树上,在密密匝匝的碧叶里翻寻,终于从枣叶缝隙找到了一些个儿小小的青果,那种怯怯的调皮的模样十分惹人怜爱,我们随意摘下几颗,回房后就着枣果品茶,居然也别有一番滋味。
②枣树其实是很低调的树,它不像杨树、梧桐那么招摇显摆。米黄色豆粒大小的枣花,要等到初夏时节才开始绽放。别的大树用不了几年就换代好几辈了,圆圆的绿荫覆盖着整个庭院,唯有枣树细瘦的枝杈仍在慢条斯理地生长。古人形容枣树:树皮皴,像冻裂的手;树叶小,像老鼠的耳朵。作家们(除鲁迅外)也很少关注枣树。但枣树似乎并不在意自己的其貌不扬,它甘于寂寞,从不斗艳争芳;甘于平和,从不骄矜浅薄,经过一年默默地蓄积能量,静静地孕育花蕾,在金秋来临的时候,枝头终于挂满了琥珀色或银白色成熟的枣儿,成为人们乐意品尝的盘中佳果。
③初次结识枣树是在江西一个偏僻的山村,在我们几个青年居住的木房子附近,有一棵野枣树,它生长在我们出工和收工的必经之路上。每天清晨,我们都要向它行注目礼,看到它在朝阳下青木扶疏、迎风飘舞的袅娜姿态,心里便美滋滋地洋溢起一股充满希望的青春活力。但天有不测风云,秋末的一个午后,天空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紧接着暴雨如注,小小的山村淹没在一片雨雾之中。等到云雨消散,我们忽然发现野枣树的上半身被狂风折断了。正当大家都以为野枣树活不成时,第二年开春,它仿佛是一个大病初愈的人,强打着精神,微微张开闭合的双眼。初夏将至前,被折断的伤口处奇迹般地开出一抹嫩绿来,开始是一小拳,接着一簇一簇的,向四处飘曳延伸;米黄色的枣花裹在新生的嫩叶里迎风颤抖……这真是现实版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凝视着星星点点的小花,我不能不为野枣树生命力的顽强而惊叹。
④复活的野枣树陪伴我们度过余下的一个个春秋。每天傍晚从农田归来,我们相继跳进树边的溪涧,一边用手拍打,捉除粘在小腿上的蚂蟥,一边在清凉的泉水中清洗满是泥污的双脚;野枣树刚刚结出青色的小果子,我们忙不迭地用竹竿打落它来解馋尝鲜;暗无星月的黑夜,几杯酒下肚,男青年们会把椅子挪到木房子二楼的阳台上,面对掩蔽在暗夜阴影里的野枣树狂呼乱喊,以此来宣泄内心的苦闷和迷惘……
⑤离开第二故乡转眼已几十年了,一直也没找到机会回去看看,不知那棵野枣树是否存活着?若能再次相遇,我们是否还记得彼此的模样?
(有删改)
12. 文章第①②段描述了游北京胡同摘青枣的经历,而且叙述了枣树的特点,作者开篇交代这些内容有什么目的?(2分)
13. 作者笔下的枣树,具有人的一些品性。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枣树都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4分)
14. 文中那棵野枣树的上半身被狂风折断了,但第二年开春,它又重新焕发出生机。由此,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5~18 题。(13 分)
寻找“红衣姐”
李春雷
①吃完早饭,她去交纳社保基金。出门时,她特意穿上了那件崭新的红上衣。镇上的社保所,就在她居住的小巷口,小巷里挤满了一棵棵粗大的杧果树,蓊蓊郁郁的。小榄,是广东省中山市的一个镇,以盛产菊花闻名,这里是一个充满财富的世界。但是她啊,却是一个经历坎坷的女人。她生于一个偏远农村。后来,经人介绍,她到了小榄镇上。交纳社保基金的人太多了,队伍排得长长的。她叹了一口气,想着:先回去吧,反正还有时间。
②婚后,她和丈夫挤在一间逼仄的小屋内。几年后,两个儿子相继出生,丈夫也下岗了,变得愈发窘困起来。后来,她和丈夫临街开起一个小吃店,经营最简单的饭菜,还买来一台电磨,加工大米,做米浆、米粉或酿酒。5 年前,因为旧城改造,小吃店关闭了。似乎是转眼间,两个儿子长大了,先后考上大学,每年的学费,要2 万元,而家里的外债,还没有结清呢。每当孩子开学,就是她最尴尬的时光。丈夫没有技术,只得去干点零活儿,而她呢,不得不去捡废品。
③她继续往家走,拐进了小巷里。她常常在这儿捡废品,刚开始不好意思,慢慢地也就无所谓了。她也感谢这个小巷,因为这是她的领地啊!在这里,她每天都能够捡到很多的废品。夏天太热了,汗流不止,可她,从未买过一瓶矿泉水。有时候,看着街边商铺里芳香四溢的小镇名吃——菊花肉,她也舍不得掏钱买一盒。社区干部调查走访后,为他们一家办理了低保,还为她安排了工作,在一家商场当清洁工。她自己的工资,刚好是大儿子的学费和生活费。而丈夫的辛苦钱,可以抚养小儿子。她已经好多年没有如此开心了。
④现在是早晨9 点30 分,小巷里空空荡荡的。突然,一个黄衣男子骑着摩托车飞驰而过,急匆匆地,似乎有大事情发生,果然,啪的一声,男子口袋里掉下一沓钱,红花花的,散落在地上……看着地上的钞票,她惊呆了,这些钱足足有上万元“老板,老板,丢钱了,丢钱了!”她大声喊道。可是,“黄衣男”戴着头盔,根本听不见,风一样,跑远了。她的双脚,紧紧地踩住钞票,唯恐被风吹去。她瞪大眼,呆呆地站着,不敢弯腰,双手死死地按住身上装有自己社保基金的口袋。她害怕混淆,说不清楚。唉,这个善良的女人啊!足足过了5 分钟,“黄衣男”终于急匆匆地跑回来了。她还在那里站着,直挺挺的。她吼道:“你带这么多钱,为什么不小心?喊得我喉咙疼。”20 多年来,在人前,她总是自卑,唯唯诺诺的。而现在,那么理直气壮、堂堂正正。这在她的人生中,绝对是第一次。“黄衣男”涨红了脸,蹲下去,低着头,匆匆忙忙地捡钱。“你的钱一张也没有丢!你慢慢捡吧。”她再次大声说,那么笃定。说完,她就转过身去,走了,走进了小巷深处。
⑤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压根儿,也算不上什么新闻,只是,事件现场的远处,正好有一个看风景的人,他感觉好奇,便掏出手机,顺手定格了这一瞬间。这一举动,打破了小镇的平静。这位不知名的旁观者,虽是有心之人,却不够专业,他只是拍了两个背景:一个穿着红上衣的女人,双脚踩住钞票,等待失主到来的背影;还有一个是她悄然离去的背影。在网络上发表之后,开始,只有几个人,最多几十个人关注。他也没有想到,很快,就产生了“蝴蝶效应”,于是,小镇上的数十万根手指,不约而同地在网络上操作着……在这样一个快速创造财富的南方小镇上,发生了这样一件温馨小事,真情!暖人!一颗心,感染另一颗心;一群人,感染另一群人。这股热流,一夜之间,蔓延了小镇,成为人们当天晚餐热议的话题。第二天早晨,这则消息,赫然登上了本地报纸。于是,小镇上的20 多万人振奋不已,纷纷感叹,想要把这个“红衣姐”找出来。然而,我们的主人公,根本无意识。她只收旧报纸,不看新报纸,更不关注新闻。当天下午,当地多家媒体和镇政府一起组织数十个人,开始在监控显示“红衣姐”消失的地带进行搜寻。他们把所有晒红色衣服的家庭都问遍了,把所有的门板都敲响了……傍晚时分,仍然没有踪迹。太阳消失到地平线以下去了。大家有些失望了。
⑥她家的小楼临近河边,屋门紧闭着。一位阿婆前来磨粉,敲门,无声,便大喊“阿娣,阿娣,磨粉呢?”“好呢。”门开了。她,探出头来。这时,在河边的记者发现了她,急忙跑上前“阿姐,你认识这个人吗?”说着,打开报纸。她一看,惊呆“你找她干吗?”记者敏锐地捕捉到她脸上的细微变化“阿姐,这是你吗?我们是记者。”她吓得脸色煞白“出了什么事?”记者已经认出她,上前一把抓住她的手,唯恐她跑掉似的“终于找到你了!”她更害怕了,浑身颤抖,惊骇万分 “是不是钱少了?我没有拿,连腰也没有弯一下!”“阿姐,不是的,不是的,你误会了!”……一会儿后,她开心地笑了,笑成了一朵花——菊花。当晚,大儿子打来电话 “红衣姐,你真棒!”而小儿子,则对她说 “以后称呼要变一变,不叫妈,改称‘红衣姐 。”半夜时分,丈夫也回来了,他买来了一盒菊花肉,递给了“红衣姐”。她一时沉默,脸色羞红。这是她喜欢的生活——踏踏实实的生活!
⑦是啊,生活变得好起来,自己的工资也涨了;儿子的对象也确定了,这件红上衣,正是女孩儿前几天主动送她的。小巷里的杧果树,在悄悄结籽儿,小小的青胎,像一个个感叹号,像一枚枚宝葫芦,更像一颗颗普普通通却又朴朴实实的心……是的,不能成为一棵大树,做一株小草也好啊,只要心是绿的。只要拥有一颗爱心,自己,就是富有的!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5. 通过阅读文章,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寻找“红衣姐”》。(3 分)
16. 请品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 分)
17.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4 分)
18. 文中的“红衣姐”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2分)
(三)【2022·海南改编】阅读下文和【链接材料】,完成第19~21题。
(9分)
海岛绿色生命线
侯小健
①海防林,是海南岛一个富有特殊意义又颇具地域特色的“专有名词”,即沿海岸种植的起防护作用的林带,被称为“海岸绿色长城”“海岛绿色卫士”,是海南岛生命家园的天然屏障。
②据史料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海南岛基本无海防林,沿海市县常受风沙侵袭,乐东、东方一带时常风沙弥漫,患沙眼病、红眼病的村民占90%。20世纪50年代,文昌市翁田镇因无海防林庇护,流沙侵入12千米,到处是“三天烈日地冒烟,一场暴雨沙埋田”的景象,每年淹没耕地超过百亩……
③为有效抵御风沙侵袭,从1956年开始,海南引进防风固沙的先锋树种——木麻黄,大力营造海防林。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筑起了一道绵延千里、坚不可摧的绿色屏障,扼住了狂风,锁住了流沙,保住了1 052万亩耕地、数十万民房和近200万人口的安全。郁郁葱葱的海防林带,环绕在海南岛绵延的海岸线上,宛若一座绿色长城。
④海南是我国台风和热带风暴危害最严重的省份。2014年7月18日,第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以巅峰强度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登陆。海南省多个市县基础设施损坏严重,农作物大量受损,大量房屋严重损坏,甚至倒塌。据海南省专家预算,在海防林保护范围内,可以减少台风风力30 % ~ 60%。海防林就像一位坚强的卫士,为海岛涵养水源、固堤防潮、调节气候筑起了第一道防线,保护了农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⑤海防林被称为沿海地带不可或缺的环保生命线。但海南省现有的海防林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生态功能差。有专家建议,在现有的木麻黄海防线内套种抗风能力强、耐盐碱的椰树,让原本单纯的海防林融生态、经济与景观为一体。这样既能增加沿海防护林带的防风功力,又能闯出一条美化海岸生态环境、发展经济的新路子。循着这样的发展思路,近些年海南省文昌、东方、儋州、万宁等市县大力推进“美丽海湾”建设,已初步形成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模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海南正从蓝图变为现实。
⑥海防林,是海岛家园生生不息、绿色长驻的生命线。
(选自《海之南》,有删改)
【链接材料】
2022年新年第一天,六集纪录片《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在央视播出,见证了中国生态的改善,受到广泛好评。看了纪录片后,海南网友感言:海南因海而生,向海而兴,一直非常重视海洋生态保护。并引述资料说,几十年来海南大力营造海防林,筑起了一道绵延千里、坚不可摧的绿色屏障,扼住了狂风,锁住了流沙,保住了1 052万亩耕地、数十万民房和近200万人口的安全。郁郁葱葱的海防林带,环绕在海南岛绵延的海岸线上,宛若一座绿色长城。
19.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文章说明了海防林涵养水源、固堤防潮的作用,是按时间顺序说明的。
B. 本文说明的对象是海防林,特指沿海种植的木麻黄林带,是按逻辑顺序来说明的。
C. 文章说明了海防林的作用,有了海防林,沿海的农业和人民生命财产就有了保障。
D. 本文说明的对象是海防林,指沿海岸种植的起防护作用的林带,是海岛绿色生命线。
20. 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分析文章第②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分)
21. 【链接材料】和文章第③段画线的部分都引用了相同的材料,所起的作用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体特征说说你的看法。(4分)
四、名著阅读 (10分)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我校计划于6月1日至7日开展为期一周的“探索海洋,启迪未来”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22. 小张为《海底两万里》一书撰写了推荐语,作为阅读分享会活动海报的宣传用语。下列不能作为推荐语的一项是 ( )
(2分)
A. 情节:既曲折丰富又惊险刺激,可谓引人入胜。
B. 内容:广阔神奇的海洋世界,令人目不暇接。
C. 想象:天马行空,集魔幻怪异和异想天开于一体。
D. 语言:生动有趣,科学性和艺术性兼而有之。
23. 在阅读分享会上,小李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尼摩船长和鲁滨逊有相似的精神品质。小李为此设计了以下学习卡片。请完成这张卡片。(8分)
学习卡片
精神品质 情节举例
尼摩船长 鲁滨逊
①_____________ 长年驾驶“诺第留斯号”,几乎探遍了海洋的每一个角落 放弃平静而美好的生活,多次航行在波涛汹涌、危机四伏的大海上
②_____________ 从鲨鱼口中救下可怜的采珠人,并赠他珍珠 先后从野人手中救下“星期五”和他的父亲
富有创造力 ③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 (50分)
24.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有意思”有这样一种解释:有意义,耐人寻味。生活中的人、事、物,大多如此。
请以《比看上去更有意思》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②不得抄袭。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 B 点拨:A 项,“晰晰”应写为“淅淅”;C 项,“辐”应写为“幅”,“迸”应读作“bèng”;D 项,“脾”应读作“pí”,“幕”应写作“暮”。
2. C 点拨:①“围绕”指围着转动、围在周围;“笼罩”指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结合气体的特点可知,“笼罩”更符合语境 ;②结合句中“欢笑” “不停地成长”可知,“流动”更符合语境,能体现出紫藤萝的动态美;③“堆积”指(事物)成堆地聚集;“沉淀”指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结合“上浅下深”的颜色变化可知,“沉淀”更符合语境。
3. B 点拨:A 项,语义重复,“忍俊不禁”的意思是忍不住笑,这与“笑了起来”语义重复,应删去“地笑了起来”。C 项,搭配不当,“维持”应改成“维护”;D 项,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
4. A 点拨:从“原汁原味”及语段描写的意境来看,桃源梯田应是“自然质朴”“清新宁静”的,所以可以排除C、D 两项;从“漫步在田埂上”来看,此处描写的是近景,所以用“这里”更为合适,可排除B 项。
5. D 点拨:此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阅读句子可知,⑤为总起句,应该放在最前面,故排除A、B 两项;③为举办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应该放在最后,故排除C 项。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一)6. C 点拨: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C 项,【乙】诗中的“千里”“一层”都是虚指,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
7. 示例: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
点拨: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意思是: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处。这里的“浮云”是指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等。其蕴含着“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也表明人不要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只要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二)8. (1)逃离,离开 (2)即使 (3)满足
9. (1)当地人极为恐慌,有人请求(他)逃到北原躲避水害。
(2)利益所在的地方,百姓就会往那里追逐。
10. ① 张观年少时以诚实好学闻名乡里,可见他是一个诚实好学的人;② 张观在面临洪涝灾害时绝不逃离灾区,而是身先士卒,抗洪救灾,可见他是一个勤政爱民的人;③ 张观为父亲置办合意的养老之所,侍奉父亲喝药、吃饭,从不懈怠,可见他是一个孝敬父母的人;④ 宋仁宗赐“清”字给张观,来赞赏他的节操,可见他是一个廉洁奉公的人。
【参考译文】
张观,字思正,绛州绛县人。(他)年少时诚实好学,闻名乡里。(张观被)调到澶州(任职)。黄河冲坏了孙陈埽和浮梁,当地人极为恐慌,有人请求(他)逃到北原躲避水害。张观说:“太守独自逃离,澶州的百姓该怎么办?”于是(他)就亲自率领兵众加固抢修(河堤),河堤修成,大水也退了。(张观被)调到郓州(任职)。(按照)旧制,京东流通安邑盐,可是沿海的地方禁止私自煮盐。张观上奏说:“利益所在的地方,百姓就会往那里追逐,即使每天在集市上杀人示众,恐怕也不能禁止,请放松禁令来给百姓提供便利。”每年(因此)被免除刺面发配的人不计其数。
张观性情特别孝顺。张居业曾经路过洛地,赞美那里的山川风物,说:“我能在这里养老就满足了。”张观于是置办田宅、营造园林亭榭,来满足父亲的心愿。早上起来侍奉(父亲)喝药、吃饭,这样以后(再)出去办公事,未曾有一天停止。( 张观) 志趣崇尚恬淡旷达,坚持廉洁少贪欲,平生写字一定写楷书,没有一个字是行书或草书,就像他的为人。宋仁宗用飞白体写了一个“清”字赐给张观,来赞赏他的节操。
(三)11. (1)独怆然而涕下
(2)柳暗花明又一村
(3)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4)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三、现代文阅读
(一)12. 为下文叙写青年时代喜爱的那棵野枣树做铺垫。
点拨:本题考查分析段落的作用。文章第①②段描述了游北京胡同摘青枣的经历,而且叙述了枣树的特点,而之所以摘枣,是因为对枣树情有独钟,这就为下文描写青年时代喜爱的那棵野枣树做了铺垫。
13. 甘于寂寞,不与百花争艳;甘于平和,默默积蓄,静静孕育花蕾;坚忍顽强,被暴雨侵袭、狂风折断,却依然能开花。
点拨: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第②段中的“但枣树似乎并不在意自己的其貌不扬,它甘于寂寞,从不斗艳争芳”可概括为:甘于寂寞,不与百花争艳;根据“甘于平和,从不骄矜浅薄,经过一年默默地蓄积能量,静静地孕育花蕾”可概括为:甘于平和,默默积蓄,静静孕育花蕾;根据第③段中的“等到云雨消散,我们忽然发现野枣树的上半身被狂风折断了”“初夏将至前,被折断的伤口处奇迹般地开出一抹嫩绿来,开始是一小拳,接着一簇一簇的,向四处飘曳延伸”可概括为:坚忍顽强,被暴雨侵袭、狂风折断,却依然能开花。
14. 示例:被折断的野枣树能开花结果,我感受到了她的坚忍顽强。其实人生会遇到很多挫折和磨难,只要我们有一颗坚忍顽强的心,相信我们的未来也会绽放出璀璨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点拨: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感悟能力。根据“凝视着星星点点的小花,我不能不为野枣树生命力的顽强而惊叹”,可从经历狂风洗礼的野枣树顽强生长得出启示。如被狂风折断的野枣树第二年又生出嫩叶,启示“我”要坚忍顽强,与生命中的不幸做抗争,相信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只要具有野枣树一般的顽强精神,就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二)15. ①“红衣姐”是全文的核心人物,题目概括了核心内容;②寻找“红衣姐”实际上是寻找美好品德;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更能展现当今社会“红衣姐”拾金不昧的精神,凸显她内心高贵的品质。
点拨: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由“出门时,她特意穿上了那件崭新的红上衣”“一个穿着红上衣的女人,双脚踩住钞票,等待失主到来的背影;还有一个是她悄然离去的背影”等可知,“红衣姐”是文章的主人公。由“一颗心,感染另一颗心;一群人,感染另一群人。这股热流,一夜之间,蔓延了小镇,成为人们当天晚餐热议的话题”可知, 文章围绕“寻找‘红衣姐’”展开故事的叙述,寻找“红衣姐”其实是寻找热心助人的美好品德。同时,这个标题能引发读者的好奇心:“红衣姐”是谁?为什么要寻找“红衣姐”?吸引读者阅读文章的兴趣,从而赞美以“红衣姐”为代表的具有拾金不昧的精神的人。
16. 妙用神态描写(“瞪大眼”“呆呆地”)、动作描写(“死死地按住”)、心理描写(“不敢弯腰”“害怕混淆”),生动逼真地描绘出“红衣姐”生怕社保基金掉落出来,自己捡拾可能导致丢钱人误会而紧张害怕的心理。
17. “大树”比喻伟人,“小草”比喻普通人,“绿”是希望,是和谐,是生机蓬勃。这句话赞美了“红衣姐”这样普通又朴实的人,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如果做不了伟人,那就做一个普普通通、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有爱心的人。
点拨:本题考查赏析句子。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大树”比喻伟人,“小草”比喻普通人,“心是绿的”喻指人要有一种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再结合文章“像一个个感叹号,像一枚枚宝葫芦,更像一颗颗普普通通却又朴朴实实的心”和“只要拥有一颗爱心,自己,就是富有的”可知,这里意在赞美“红衣姐”的热心肠,更突出文章主旨:如果我们成为不了一个伟人,那就做一个普通人,只要热爱生活,拥有一颗爱心,同样也是成功的、富有的人。
18. 追求幸福、吃苦耐劳、乐观豁达、心地善良、拥有爱心、为人本分。
点拨: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由“吃完早饭……这里是一个充满财富的世界”可知,她想过好日子,是一个追求幸福的人。由“后来……做米浆、米粉或酿酒”和“她常常在这儿捡废品……她也感谢这个小巷”可知, 她为了改善生活,过上好日子,不断干活,吃苦耐劳。由“她每天都能够捡到很多的废品”“一会儿后,她开心地笑了,笑成了一朵花——菊花”可知,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但她乐观豁达。由“只要拥有一颗爱心,自己,就是富有的”可知,她拥有爱心,拾金不昧。由“她只收旧报纸,不看新报纸,更不关注新闻”“这是她喜欢的生活——踏踏实实的生活”可知,她为人本分,喜欢过踏实的生活。
(三)19. D 点拨:A 项,文章说明了海防林涵养水源、固堤防潮、调节气候的作用,本项对海防林的作用表述不完整;文章是按照逻辑顺序说明海防林的作用的,而非“时间顺序”。B 项,根据第①段“海防林,是海南岛一个富有特殊意义又颇具地域特色的‘专有名词’,即沿海岸种植的起防护作用的林带”可知,本文说明的对象是海防林,即沿海岸种植的起防护作用的林带,而非“特指沿海种植的木麻黄林带”。C 项,根据第④段“海防林就像一位坚强的卫士……保护了农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可知,海防林能够在涵养水源、固堤防潮、调节气候方面发挥作用,相较以前,现在能够保护农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但是“保障”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之意,“有了海防林,沿海的农业和人民生命财产就有了保障”表述过于绝对。
20. “基本”一词指绝大部分如此,但并非所有的情况都是如此,起修饰限定作用,在此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海南岛绝大部分地区无海防林,但是也有部分地区有海防林的。“基本”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1. 文章引用材料的目的在于说明,使用打比方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海防林能有效抵御风沙侵袭这一重要作用。【链接材料】中引用相同的材料是作为论据,论证网友所提出的“海南因海而生,向海而兴,一直非常重视海洋生态保护”这一观点。
点拨:本题考查引用材料的作用。文章第③段引用该材料,使用了打比方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联系第③段“为有效抵御风沙侵袭,从1956 年开始,海南引进防风固沙的先锋树种——木麻黄,大力营造海防林”可知,具体有力地说明了海防林能有效抵御风沙侵袭这一重要作用。而【链接材料】中引用相同的材料是作为事实论据,论证的是网友“海南因海而生,向海而兴,一直非常重视海洋生态保护”这一观点。
四、名著阅读
22. C 点拨:本题考查推荐语的选择。C 项,“天马行空”表述不正确,《海底两万里》的科学幻想有很多已经变成现实,如潜水艇、用煤发电、直升机等;“集魔幻怪异和异想天开于一体”也与本书不符。
23. ①具有探险精神 ②勇敢、善良(有同情心) ③亲自设计建造潜水艇“诺第留斯号” ④因地制宜,利用荒岛上的资源生存了下来并改造了荒岛
点拨: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掌握。从尼摩船长“几乎探遍了海洋的每一个角落”和鲁滨逊“多次航行在波涛汹涌、危机四伏的大海上”可知,二人的共同点是具有探险精神。尼摩船长救下可怜的采珠人,并赠他珍珠;鲁滨逊救下“星期五”和他的父亲。这说明两人都是心地善良、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的人,救人的行为也是勇敢的表现。尼摩船长自己设计制造潜水艇“诺第留斯号”;鲁滨逊在荒岛上制造独木舟,焙制陶器,加工面粉,烘烤面包,这些都是富有创造力的表现。
五、写作
24. 点拨:本题考查命题作文。适合写成记叙文。作文时应该叙述一件既有乐趣又有意义的事。选材时可以选取与“有乐趣、感兴趣”相关的素材,并在作文中叙述“比看上去更有意思(有意义,耐人寻味)”的样子。可以是参加了一项有趣的活动,自己做成功了一件事情;或者看到别人做成了自己认为了不起的事情;甚至是看一场向往的精彩比赛、听一次发人深省的演讲、跟小伙伴谈谈各自的理想……
【参考例文】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有人说: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要说: 生活中并不缺少乐趣,而是缺少一颗创造乐趣的心”
“五一” 国际劳动节期间, 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农村奶奶家。午饭过后, 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喝茶聊天。我无聊地在院子里走来走去。这时的我愈发想念起上海了, 不禁碎碎念道“ 难得的假期, 好想和小伙伴一起打篮球啊” 一旁的堂哥听见了, 走过来拉着我说“ 走, 带你打篮球去”“这里哪有篮球场?”堂哥嘿嘿一笑:“跟我来就是了。”
找出“炸毛”的大竹筐,粗糙的麻绳,堂哥敏捷地爬上了晒着玉米的房顶。我满脸疑惑地看着他把绳子一端系在太阳能热水器的铁架子上,另一端往下一扔,绑在大竹筐上,一个简易的篮球框竟有了雏形。“自制篮球框来咯!”堂哥捡起篮球,对准球框一投。球打在竹筐边缘后弹了出来,不但球没进,还把竹筐掀了个底朝天。“这个太轻了,需要加固一下”我说。“我有办法了”只见堂哥到墙角寻来几块红砖,绳子的中部绑住竹筐,绳子的末端捆在红砖上。这样,竹筐被重重的红砖拽着,一下子就稳固多了。我立马投了个球试试,进啦!
于是,我和堂哥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双人篮球赛。这里没有舒适的球鞋,没有干爽的球衣,没有室内的木地板篮球场,但我却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
这个下午,我挥汗如雨,乐在其中,没想到这乡村的四方天地里,也能创造出如此大的乐趣。有时,“创造”
这个词的定义不一定拘泥于伟大的发明,巧思奇想也是创造,也有无穷乐趣。在平凡中创造的快乐,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总评:本文选材新颖,立意深刻,主要讲述了堂哥带“我”自制篮球框, 创造乐趣的故事。文章描写细腻,具有画面感,如“我”无法融入乡村生活,在院子里走来走去“碎碎念”,画面真实自然;又如对堂哥制作简易篮球框的描写, 步骤清晰,读起来真实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