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方案
大庙镇中心小学 马静
教学目标:
经历用不同的方式探索、交流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的过程。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鼓励学生积参与探索、交流活动,获取成功的情感体验。
重点: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难点:
经历用不同方式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过程。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咱们上一节课对周长有个初步的认识,现在老师手里面有个方格图,在这个方格图里面,你们都能得出什么样的数学信息哪?
师:不用量,算一算长方形的周长,请同学们认真、仔细的数,千万不要数错了。
生:共26个、共27个、共29个,
师: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认认真真数一数,看看它的周长到底有多长。1、2、3。。。26。数错的学生下次认真点。现在这个长方形在方格图里面你们根据数方格得出周长,在实际生活中就不会有这么便利的条件了,你们知道生活中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吗?
生:不知道。
师:那么咱们一起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奥秘吧。
师:在羊村里面,村长慢羊羊让喜洋洋和懒洋洋去两个草地里面巡逻,分配完任务后,喜洋洋高兴的去巡逻了,可是懒洋洋却不高兴了,因为它自己觉得巡逻的正方形操场要比喜洋洋巡逻的长方形草场的周长长,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他们看看谁的周长长吗?
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师:这就是喜洋洋去巡逻的长方形草场的平面图,看看这个图里面有什么样的数学信息?(重点找长是什么、宽是什么),现在试着计算一下长方形的周长,学生自己计算后小组讨论,讨论前要明确“把你列的算式和这样列式的理由告诉小组的同学,小组同学要认真听,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说说自己的算式和想法。” 这时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和发言。全班讨论结束后,全班汇报结果,要一个小组的成员都站起来。如果小组中的其中一个成员汇报的不全面,先让小组内部补充和解释,或者可以问问别的同学有没有和他方法一样的补充,如果学生意思明白,可是就是说不出来,老师也不要说只是引导,或者让别人补充。
估计5×2=10 3×2=6 10+6=16、 5×2+3×2 和(5+3)×2三种结果,汇报的时候不仅仅要让学生说出正确的列式,还让他们解释一下他们的思路是什么。尤其是每一种方法出来之后,让学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说明白这种列式的理由和含义。如果学生说的对,千万不要重复。如果学生说的非常对,可以问学生,你们都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在找个学生起来汇报一下思想。关于第三种方法,如果学生没有想出来,是可以说,老师这还有一种做法是这样的?(5+3)×2,同学们,你们猜猜老师列的这个算式是怎么想的吗?
生:1、知道----就让学生汇报。说的不全面,让另外一个学生补充,如果全面可以再找个学生重复。
2、如果不知道,就让学生大胆的猜测一下。 实在没有人说出来老师可以提示:长方形的边可以分为两组,一组由这条长和宽组成(比划),另外一组有他们的对边组成(比划),你们看看这两组长和宽有什么联系? 估计通过提示让他们得出长方形的两组边相等。进一步引出(5+3)×2的算式(板书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写)。同学们给出答案后,找学生解释一下,这么列式的原因是什么。不怕学生重复的多,难点要突破。得出结果后再让同学对比一下三个算式,哪种算法更快更简单。如果学生看不出来,可以提示,计算步骤越少越简单。
生:(5+3)×2这种方法比较简单。
师:同学们咱们在计算长方形的周长的时候,我们最应该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生:1、如果说出长和宽 。问学生在(5+3)×2中,5代表什么,3代表什么,学生汇报后把相应的长和宽写在式子的下面。
2、如果说不出来,问同学们5代表什么,3代表什么。在引导回答出长和宽。
师:你们针对上面的式子,能不能想一想,长方形的周长等于什么哪?
生:长加宽的和乘以二。如果学生说的数学语言不规范,要让同学间补充。如果学生说:长加宽括号乘以2,可以提示他们括号什么意思,当说出先算加法的时候
师:咱们数学的用语要规范,括号就是长加宽的和。同学们,和会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说一说长方形的周长等于什么。
师:现在我们已经把喜洋洋巡逻的草场的周长求出来了,你们要记住啊。现在你们愿意帮助懒洋洋把他的草场的周长算出来吗?
生:估计 3+3+3+3=12和3×4=12两种方法。让他们说说一说3×4的意义。(注意板书的书写格式)。说完后,直接在3的下面写边长。
师:那么正方形的周长你知道等于什么吗?(板书)
师:现在知道是谁巡逻的操场的周长大了吗?
师:同学们你们真棒,通过自己的探索,帮助喜洋洋和懒洋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
拓展延伸
1、师:接下来咱们再来探索一个实际问题吧,羊博士有个神秘的实验室,就请同学们用刚刚总结出来的长方形公式,来算一算这两个实验室的周长吧。(学生汇报的时候,不用板书),做完后你看看同桌的结果和过程,和你的一样不一样。
2、为了庆祝保卫家园的胜利果实,羊羊乐园里面开展了投篮游戏,在投篮的时候,聪明的喜洋洋却遇到了问题,你们能帮它解决吗?
3、智慧大冲关。有一根32厘米长的铁丝①用它折成一个正方形吗?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② 用它折成一个长方形吗?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咱们马上就要结束了,你们能自己反思和总结一下咱们今天都学到了什么并且学会了什么吗?让学生自己总结后汇报结果。数学王国里面还有好多的奥秘等着我们一起去探究,那么咱们下节课再见吧!
《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课后反思
-----大庙镇中心小学 马静
本节课节选自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的方式探索、交流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公式的过程。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3、鼓励学生积参与探索、交流活动,获取成功的情感体验。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特制定了重点是: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运用。难点是经历用不同方式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过程。
我认为本节课的亮点是情景的创设。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结合学生当下的学情、生动有趣的情景,可以很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积极性和主动性上来了,学生才会对学习感兴趣。在讲授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的过程中,根据三年级学生喜欢看《喜洋洋和懒洋洋》这一动画作为切入点,所有的探索、交流和巩固练习全部围绕羊村里面喜洋洋和懒洋洋的故事展开,这样同学们在感兴趣的情景里面学习、探索和交流,使教学过程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增强教学过程的紧凑感和节奏感,达到预期效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我认为有五方面:
教材理解不深入。
教材是教学之本,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导向的作用。而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依靠教材展开。对于新教师的我们,最大的通病和弊端就是教材的研究、理解不够深入。我在教授《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这一课题时,对于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就存在着偏差。冀教版《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第二课时,第一个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张格子纸上面的长方形。而它提出问题是:不用量,数一数长方形的周长。最开始我的理解是,通过用这个图片来回顾上节课所讲的周长的含义和概念,可是讲完课后,通过各位领导、同仁的评课和讲解,我才发现了这道题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它是让学生通过数小正方形的边长,初步感受长方形周长可以分成(长+宽)这样相等的两组,这样做就为后面我们突破难点打下了一个很好的伏笔,如果此处的引入能讲清、讲透,是学生充分的明白和理解。我相信,在之后对学生的讲解和讨论的过程中就不会那么费力气了。因此,我这名新教师在工作当中最应该做的就是深研教材,理解和揣摩每一个题目背后所蕴含的知识和理念
2、多媒体使用不够恰当。
现代化教学,是让老师在正确、合理的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达到一种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这一辅助教学手段,使数学这一抽象的学科变得具体和生动。可是我在教授《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这一课题时,仅仅为了突出创设的情境,在课件的准备和制作上光从美观、情趣入手,没有充分的考虑小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还不够完善,自控能力比较薄弱,在多媒体的使用上存在误差。例如在制作课件背景的时候,大量运用喜洋洋和懒洋洋的图片,这就导致在出示幻灯片课件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的心思没在习题的内容上,而被可爱憨厚的喜洋洋和懒洋洋吸引。这样,这些图片起到了喧宾夺主的反作用。在今后的课件制作过程中,我会吸取这样的教训,想的全面具体。课件清新明了突出主题即可,万万不要花红柳绿,使主题不明。
3、教师的语言不够严谨、准确和精炼。
数学学科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在教授知识过程中必须要有着严谨的语言表述能力以及缜密的逻辑思考能力。比如在开始引入长方形周长这一理论的时候,我让同学们以数格子的方式计算周长,可是这一过程,由于教师语言不够严谨导致问题的指向不明,把学生引入一个危险的误区,认为长方形的周长是数长方形里面小正方形的格子的个数,而不是数小正方形的边长数。这样做的后果是所有的学生根本没能正确的理解老师的实际意图,而造成许多学生计算周长发生偏差,使课题引入没有朝向教师设计的方向发展。其实这样的事情可以完全避免,在课前备课的时候,可以把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写下来,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且在语言的组织上力求言简意赅。
教师引导不足。
新课程改革里提倡,学生在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占据主导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而我在教授《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这一课时,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在学生汇报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讨论结果时,有的学生由于语言表述的不是很准确,解题思路不是很清晰,身为主导教师地位的我,不应该着急的替他们表述和讲解解题思路和讨论结果,把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总结出来。应该把时间和空间全部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而我要多聆听,重引导、知对错、少总结,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这样长此以往,才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组织协调能、总结概括能力,力求使他们成为一个综合素质过硬的全方面人才,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新型教师。
5、教学机智不够。
教学机智是教师在长期的课堂教学经验中积攒的宝贵财富。由与是新上岗老师,这方面的经验还很欠缺,造成课堂讲授新课的时候有许多方面还需要完善和历练。比如我在求长方形的周长时,有的学生列式:(3+5)×2,而根据题意3表示宽,5表示长。如果根据这个总结:长方形的周长=(宽+长)×2,很明显这样的结论虽然正确,可是违背了我们平时的语言习惯。如果我改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又不是学生的表述的结论,如果不改又不符合正常的周长表述。想来想去,还是没有改动。其实这个问题在学生最开始汇报计算长方形周长列式的时候有智慧的教师就应该预设的到,最开始小小的变动变成(5+3)×2,就不会出现后来尴尬的场景了。因此,教学机智是在教学过程中细小的表现,可是却能反映一个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通过这次出课,经过各位领导的帮助指点,同事的提醒和比较,使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学方面还存在着太多不足和缺点,意识到自己要有很多东西去学习,去思考。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能和各位同仁共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