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人张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泥人张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5-23 17:5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泥人张
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每组有一项是错误的,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A、吃荤(hūn) B、发蔫(niān) C、名角(jiǎo) ______( )            
② A、擅长(shàn) B、绰号(chuō) C、蘸浆(zhàn) ______( )            
③ A、难堪(kān) B、撂高(liào) C、发怔(zhēng) ______( )            
④ A、侵犯(qǐn) B、悠然(yōu) C、衔接(xián) ______( )
  2、为下列多音字注音。
   ① 喝倒彩(  )  ② 和着琴音(  )
   ③ 屏障(  )   ④ 估衣街(  )
  3、解释下列画线词语
   ① 可要是稀松平常,要哪没哪,戏唱砸了,下边一准起哄喝倒彩,弄不好茶碗扔上去,茶叶沫子沾满戏袍和胡须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一句中没有使用的修辞是(  )
   A、对比  B、夸张  C、对偶  D、拟人
  5、把下面一段话正确排序。
   ① 您别说不好,这一来也就练出不少能人来。
   ② 天津人迷戏也懂戏,眼刁耳尖,褒贬分明。
   ③ 天下看戏,哪儿也没天津倒好叫得厉害。
   ④ 可要是稀松平常,要哪没哪,戏唱砸了,下边一准起哄喝倒彩,弄不好茶碗扔上去,茶叶沫子沾满戏袍和胡须上。
   ⑤ 戏唱得好,下边叫好捧场,像见到皇上,不少名角便打天津唱红唱紫、大红大紫;
    正确的语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答。
   ① 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站着。(这句话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突出了作者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码头上的一种活法”是什么意思?“地地道道”用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作者说泥人张的手艺“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么说是不是太夸张了?你怎样理解这种夸张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你怎么理解句中加点的“找”字?试着将它换成其他的动词,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题一】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习题。
  ①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自来唱大戏的,都讲究闯天津码头。天津人迷戏也懂戏,眼刁耳尖,褒贬分明。戏唱得好,下边叫好捧场,像见到皇上,不少名角便打天津唱红唱紫、大红大紫;可要是稀松平常,要哪没哪,戏唱砸了,下边一准起哄喝倒彩,弄不好茶碗扔上去,茶叶沫子沾满戏袍和胡须上。天下看戏,哪儿也没天津倒好叫得厉害。您别说不好,这一来也就练出不少能人来。各行各业,全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叫长了,名字反没人知道。只有这一个绰号,在码头上响当当和当当响。
  ②刷子李是河北大街一家营造厂的师傅。专干粉刷一行,别的不干。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任嘛甭放,单坐着,就赛升天一般美。最叫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倘若没这本事,他不早饿成干儿了?
  ③但这是传说。人信也不会全信。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
  1、用简洁的话概括第①段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看,本文写的是传奇人物“刷子李”,第①段似乎与全文无关。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第②段中极力写“刷子李”手艺之高,这是_________描写;第③段通过写人们的反应来写“刷子李”之奇,这是________描写。
  4、品味下面句子,说说它好在哪里。
    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站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题二】
  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后面问题。
  一间屋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顶子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赛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好赛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本段怎样分别从正面和侧面描写刷子李的高超技艺?
    正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侧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小三的心理变化在本段中是如何一步步地体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仿照这个句子,另外写一个赞美刷子李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题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
  “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细瞧瞧吧—一”
  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
  “你以为人家的名气全是虚的?那你是在骗自己。好好学本事吧!”
  曹小三学徒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未准明白呢!
  1、这一段表现了刷子李的什么性格特色?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善于察言观色       B、善于揣摩人心思
   C、对自己技艺非常自信    D、对徒弟非常傲慢
  2、对画线句中三个感叹号所起到的作用,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表现刷子李的自负    B、表现刷子李的自信
   C、表现曹小三的惊奇    D、表现曹小三的愚昧
  3、最后一句话是什么含义?面对刷子李的教导,曹小三没有回答,如果是你,你将作出怎样的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题】
  1、①C jué  ②B chuò  ③C zhèng  ④A qīn
  2、①hè  ②hè  ③píng  ④gù
  3、① 稀松平常:不仅普通毫无特色,而且有些差劲。
    ② 大名鼎鼎:形容名气很大。
    ③ 威严:威风和尊严。
    ④ 地地道道:真正的,纯粹的。
  4、D
  5、②⑤④③①
  6、① 这是一个对仗工整的对偶句。作者把截然相反的两种人做了一番鲜明的对比,传神刻画出了“天津码头”上“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作者运用这样的对比句突出体现了作者对具有超凡技艺的“奇人”由衷的赞叹和肯定。
    ② “码头上的一种活法”指的是天津卫“码头”的生存规则,这是经过长期社会选择而形成的强者生存弱者淘汰、强者风光弱者受窘的规则。“地地道道”强调的是这条铁的法则所具有的广泛性、彻底性——货真价实,毫不通融,毫无回旋余地。
    ③ 作者确实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这是民间文学中十分常用的手法。这种夸张其实是在突出“泥人张”的技艺超凡绝伦,远远超出同行中人。如果只写“技艺高超”,文字就过于平板。而作者运用这样强烈的夸张后,就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④ 这一个“找”字源于海张五的“找乐子”,“找”即“寻觅”的意思。一个“找”字,看出了“泥人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机智,还看出了海张五自作自受的可笑。如果换成“捏、揉、做”等字眼,就只有“泥人张”一方的行为,就不易看出他的“被迫还击”和“机智应对”了。
【阅读题一】
  1、本段描述了天津码头“优胜劣汰”的环境。
  2、作者花费较多笔墨是为写“刷子李”预设一个不同寻常的背景。
  3、正面(直接)  侧面(间接)
  4、这个句子句式为短句、对偶句。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具有超凡技艺的“奇人”由衷的赞叹和肯定。
 
【阅读题二】
  1、正面写动作和声音,运用比喻的手法去写。侧面从墙之白、墙之平整去衬托和渲染。
  2、这一段有三个问号,实际写的都是曹小三的心理:一写觉得墙顶肯定掉粉,二写看不出技艺精妙原因的疑惑,最后写他等看看师傅衣服上是否有白点。
  3、前句最后,后句最前的两个“白”字相连,是顶针手法。
【阅读题三】
  1、D  
  2、C  
  3、普通的手艺中有着绝高的技艺。我们应当“好好学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