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双新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双新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3 06:0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题的延续和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应该是人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是表现“我的
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逐之。鲁仲连谓孟尝君曰:“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
骥不如狐狸。曹沫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耨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
不若农夫。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
则谓之拙。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非世之立教首也哉!”
苦和烦恼的
孟尝君曰:“善。”乃弗逐之。
国”。在这些
孟尝君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孟尝曰:“人事者,吾已尽知之矣;吾所未闻者,
立起“爱”的
独鬼事耳。”苏秦曰:“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见君。”秦谓孟尝君曰:“今者臣来,过
往事而营构
于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
,他痛感到美
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
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今秦四塞之国,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则臣不
知君所出矣。”孟尝君乃止。
论》,有删改)
孟尝君逐于齐而复反。谭拾子迎之于境,谓孟尝君曰:“君得无有所怨齐士大夫?”孟尝君曰:
“有。”“君满意杀之乎?”孟尝君曰:“然。”谭拾子曰:“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尝君曰:“不
既有他对于
知。”谭拾子曰:“事之必至者,死也;理之固然者,富贵则就之,贫贱则去之。此事之必至,理之固然
者。请以市喻。市,朝则满,夕则虚,非朝爱市而夕憎之也,求存故往,亡故去。愿君勿怨!”孟尝君
乃取所怨五百牒削去之,不敢以为言。
趣,构成了诱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
1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中默默流动,
土A偶B曰C不D然E吾F西G岸H之I土J也K土L则M复N西O岸P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3特别强调了
A.铫是古代的一种大锄,耨是锄草的工具,“铫耨”二字合在一起泛指耕田用的农具。
B.文中的“固”与《庖丁解牛》“因其固然”一句中的“固”意义和用法不同。
C.四塞,塞即要塞,四塞即四面边塞,形容秦国四面边境均有天险,可作屏障。
D.文中的“亡”与《鸿门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中的“亡”字意思相同。
安宁温馨,显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尝君准备赶走一个讨厌的门客,鲁仲连用一系列事实阐述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
导在这些事件
理,使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收回成命。
B.在入秦的问题上,孟尝君听不进劝告;苏秦利用孟尝君喜欢听鬼故事的特点,给他讲了土偶和
地挨着她们母
木偶对话的故事,借此获得了劝说的机会。
C.孟尝君被赶出齐国后,很多在他门下奔走的人疏远了他,孟尝君返回后准备报复他们;谭拾子
风格。《背影》
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偏狭之处,放弃了原来的计划。
D.三段内容都与孟尝君有关,这些故事一方面展现了鲁仲连等策士出色的劝说技巧,另一方面
也刻画了孟尝君从善如流的宽广胸怀。
的每一个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
意这种说法?
(2)事之必至者,死也;理之固然者,富贵则就之,贫贱则去之。
14.鲁仲连、苏秦、谭拾子三人在劝说孟尝君的方式上有何异同?请简要概述。(3分)
高一语文试题
第6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