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冲刺2023年中考语文精选真题重组卷05
语 文(广东专用)
本试卷共6页,18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30分)
1.(2022 昆明)根据所给提示,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10分,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山光水色、自然风物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审美意象和精神寄托。研读古诗文,我们可在“山水自然”中欣赏到别样的美,体验另外一种生命形态。
(1)山水可造意境。《诗经》中“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曹操的《观沧海》中“ ,山岛竦峙”两句描写大海波澜壮阔、山岛耸立的样子。此诗苍茫浑然,境界壮阔。
(2)山水可纵豪情。杜甫的《望岳》礼赞泰山,诗人以“ , ”两句表达了登临的决心和俯视一切的气概。辛弃疾登上北固楼俯视江水,不禁思接千载,在《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上阕写下“ ? 。 ”的句子。全词表现了作者沉郁悲怆、雄壮豪迈之情。
(3)山水可蕴哲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 , ”两句写出了时序的交替,气势宏大,将山水景象赋予哲理意味。陆游《游山西村》中“ , ”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寓含生活的哲理。
(4)山水可显品格。欧阳修《醉翁亭记》中“ , ”两句是全文的核心命意,点明作者意不在酒,在山水,把他简政爱民、与民同乐的政治襟怀写得含蓄不露。
(5)古代诗文中的山水,已不仅仅是山水,诗文中的一沙一石、一潭一溪也寄寓着作者的生命体验。请写出古诗文中含“溪”字的连续两句:“ , ”。
【答案】
(1)白露为霜
水何澹澹(注意“澹”的书写)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注意“凌”的书写)
(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5)示例: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2022 贵阳)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博物馆,一头连着历史,一头连着未来,zhāng xiǎn① 的是文化的力量。为此,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贵州省民族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推出博物馆奇妙夜、星光夜市、民族歌舞表演等一系列活动。贵州省博物馆重点推介了馆藏的宋代鹭鸟纹彩色蜡染衣裙等令人tàn wéi guān zhǐ② 的国宝级文物。这些精彩纷呈的活动传递着多彩贵州的独特文化。(2分)
【答案】①彰显 ;②叹为观止
(2022 聊城)古老的黄河文明和huī huáng 灿烂的运河文明交相辉映,礼乐兴邦的齐鲁文化与慷慨悲歌的燕赵文化碰撞融合。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让“江北水城 运河古都”的城市品牌jiā yù hù xiǎo 。(2分)
【答案】辉煌 ; 家喻户晓
3.(2022 贵阳)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百年以来,中国青年不负祖国重托,他们获得民众的崇敬是当之无愧的。
B.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开启令世人刮目相待的新篇章。
C.2022年,数博会采取线上方式举行,这让国内外企业参展并不感到诘难。
D.让每个涉毒罪犯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要靠禁毒战线上所有同志的努力。
【答案】C
【解析】ABD.正确;
C.有误,“诘难”意思是诘问责难,本句是表达国内外企业不会感到有难度,用“诘难”不合语境。
故选:C。
4.(2022 成都)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推出线上游览活动,让无法亲临现场的人也能“走进”武侯祠
B.随着返回舱4月16日成功着陆,意味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C.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冰雪比赛项目,有滑雪、冰球等7个大项109个小项组成。
D.劳动课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答案】A
【解析】A.正确;
B.有误,成分残缺,主语残缺,删去“随着”;
C.有误,语意重复,“有”和“组成”语义重复,删去“组成”;
D.有误,搭配不当,“提升”与“劳动习惯”搭配不当,在“劳动习惯”前加“培养”。
故选:A。
5.综合性学习(共10分)
(1)(2022 东城区一模)学校组织同学们制作展板,展板标题是“只此青绿”,同学们对于“青”字的选择产生了争议。请你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并结合文段及配图说明理由。(2分)
选择:
理由:
【答案】 C ; “只”“此”“绿”为行云流水、舒展有型的行书。舞蹈动作的流动性如行云流水一般,与行书特点接近。
(2)(2020 常德)下面是宋教仁先生题湖南桃源桃川书院联中的词语,其顺序已打乱,请按要求重新排列。(3分)
真心 乾坤 莫 堕 使 尘雾 热血 将 洗 要
上联:
下联:
【答案】上联:莫使真心堕尘雾
下联:要将热血洗乾坤
【解析】根据对联词性相对的要求,可以得知,“莫使”对“要将”,“真心”对“热血”,“堕”对“洗”,“尘雾”对“乾坤”。上下联注意仄起平收。所拟对联为:莫使真心堕尘雾,要将热血洗乾坤。
(2022 荆门)名著阅读。(共5分)
少年贵学习,古今重方法。选对学习方法,就会事半功倍、如虎添翼。
书中的“学”书中的“学” 情节呈现
《朝花夕拾》之《五猖会》 “去拿你的书来。”A_____(人物)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捡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红楼梦》之“香菱学诗”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B_____(人物)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
《西游记》之“悟空学艺” 大众道:“趁此良时,你试演演,让我等看看。”悟空闻说,抖擞精神,卖弄手段道:“众师兄请出个题目。要我变化甚么?”大众道:“就变棵松树罢。”悟空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一棵松树。大众见了,鼓掌呀呀大笑。都道:“好猴儿!好猴儿!”C_____(人物)急拽杖出门来问道:“是何人在此喧哗?”
请写出上面表格空白处的人物。(3分)
(4)“我”、香菱、悟空三人学习方法不同,效果各异。请结合你的名著阅读体验,选择其中的一种学习方法,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进行探究。(2分)
【答案】(3)A.父亲 B.林黛玉 C.菩提祖师
(4)示例一:选文中的“我”学习机械重复,缺乏学习热情,对内容不理解,生吞活剥。这种方法效率低下。我在平时的学习中,也碰到过此类情况,基本上没有学习效果。所以,我们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学习。(或:赞成情节一的学习方法。选文中的“我”对学习充满敬畏之心,懂得熟能生巧的道理。我在平时的学习中,对有些内容不太理解,想要放弃的时候,﹣想到学习目标,又坐下来,一遍一遍地学着,终于豁然开朗。)
示例二:选文中香菱的学法是值得称道和学习的。香菱既是勤学的代表,废寝忘食,又是智学的代表,虚心请教,主动改变。我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克服懒惰思想,抓住点滴时间,还要向有经验的人求教,争取走在正确的学习道路上。
示例三:选文中悟空的学习心态是不对的。他一有收获就卖弄炫耀,心浮气躁,骄傲自满。在我的学习过洲I程中,这种心态也时有发生。小考中得了高分,得意扬扬,往往会栽跟头。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一定戒骄戒躁。
【解析】(3)本题考查考生对名著情节和人物的掌握。由《五猖会》、“去拿你的书来”等提示可知,A是父亲;由“香菱学诗”以及人物所说的话可知,B是林黛玉;由“悟空学艺”“急拽杖出门来”可知,C是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
(4)本题考查考生结合名著的学习方法来探究自已的学习方法和体验。考生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联系三人的学习特点,反思自己的学习习惯,写出自己的感悟即可。
二、阅读(40分)
(一)(2022 锦州)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6-10题。(15分)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
【乙】
荆①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②深,蓄积多也。”宁国③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④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荆:古代楚国的别称。②沟洫(xù):指护城河。洫,沟渠。③宁国:楚国臣子。④罢:通“疲”,疲乏,疲劳。
6.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肉食者鄙
②神弗福也
③对曰
④遂取陈焉
7.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忠之属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B.何故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C.兴兵伐之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D.必以信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荆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
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
而 蓄 积 多 赋 敛 重 也 则 民 怨 上 矣
10.【甲】【乙】两文共同揭示出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是
【答案】6.①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②赐福,保佑
③回答 (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
④于是,就
7.A
8.①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诚心处理。
②楚庄王想要攻打陈国,派人去察看陈国的情况。
9.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
10.取信于民
【解析】6.本题考查理解词语。
①句意为:当权的人目光短浅。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②句意为: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福:赐福,保佑。
③句意为:回答说。对:回答 (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
④句意为:于是攻取了陈国。遂:于是,就。
7.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都是类别、一类。
B.因为/所以。
C.代词/结构助词,的。
D.凭借,按照/因为。
故选:A。
8.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①重点词:狱,案件。情,实情。句意为: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诚心处理。
②重点词:视,侦察。句意为:楚庄王想要攻打陈国,派人去察看陈国的情况。
9.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句意为:蓄积的粮食和财物却非常富足,说明它的赋税繁重,那么人民就会怨恨君主了。故断句为: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
10.本题考查探究拓展。结合“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概括为:取信于民。
(二)(2022·郴州)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10分)
材料一:前不久,记者在杭州多所中学展开调查,发现近九成学生有使用短视频平台的习惯,近一半家长表示孩子或多或少存在沉迷短视频的现象,超半数家长认为短视频成瘾对青少年成长存在严重影响。对短视频的内容顾虑,家长们主要聚焦在负面网红、恶意炒作等方面。有家长表示,对短视频的沉迷就像“温水煮青蛙”,“网络上啥都有,就怕久而久之,从情绪到学习再到价值观形成,孩子各方面成长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摘录于《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现在的青少年从小生活在网络环境中,学习、生活的内容和方式都离不开网络。”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主任杨群表示,“短视频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想要完全回避并不现实,而且短视频上也有许多健康、正能量的内容。但不管内容健康与否,刷屏成瘾现象都会给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有些青少年还热衷于模仿短视频中的人物形象、动作,更加影响其健康成长。”如何防止青少年刷屏成瘾?杨群认为,首先应重在预防,温暖的家庭氛围、良好的社会支持、健康的兴趣爱好、积极的情绪应对策略和有节制的手机使用都是防止成瘾的保护性因素。在现实中增加兴趣爱好,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丰富课外活动,在课余时间增加知识,这些都能使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概率大大降低。
——摘录于《中国青年报》
材料三:短视频容易让人上瘾,但也并非洪水猛兽。家长、学校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让他们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式、看优质的短视频,这是更需要我们去关注的。
小硕是安徽合肥的一名小学生,平时喜欢在网络平台上观看搞笑类和游戏类短视频,而且一看就是个把小时。他的父亲张先生并没有立即没收他的手机,而是默默观察他喜欢观看的内容,并以此为话题与其交流。一说起感兴趣的事,小硕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两人越聊越欢。于是,张先生开始向儿子推荐生活小技巧等有意思、有意义的短视频,并提议一起按照视频里介绍的方法做家务、做手工。“没想到效果特别好,孩子不但不抵触家务劳动,反而在验证了视频里的方法行之有效后,产生了强烈的成就感。”张先生很是自豪。
前不久,河南郑州丽水外国语学校教师南瑞,与班里孩子一起完成了一项课外实践活动——手工制作端午节香包。南瑞用短视频记录了孩子们制作香包的过程,并发到家长群里,受到了孩子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青春期正是张扬个性的时候,把孩子们从被动的观看者转变为主动的创造者,让他们成为视频的主角,他们的表达欲和表现欲就得到了释放。”南瑞说。
——摘录于《人民日报》
11.上述三则材料都是围绕 问题展开阐述的。
12.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的调查反映了近一半的家长认为短视频成瘾对青少年成长存在严重影响。
B.材料二中专家提出温暖的家庭氛围、健康的兴趣爱好等都是防止青少年刷屏成瘾的保护性因素。
C.材料三事例说明家校引导合理利用短视频能有效防止青少年刷屏成瘾。
D.三则材料分别从青少年刷屏成瘾现象、专家建议及家校做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13.下面是某心理咨询室收到的一位初一学生的求助短信部分内容。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代表心理咨询老师给他提出三条建议。
“我本来打算看半小时短视频,可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我明白时间很宝贵,但只有在看短视频的时候,我才能暂时忘记学习的压力。我总是安慰自己,一个视频不过几十秒,可谁能想到,看着看着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请问我该怎么办?”
【答案】11.青少年刷屏成瘾
12.A
13.增加兴趣爱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多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有选择性地观看短视频;积极的情绪应对;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解析】1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概括。通过对文章的理解,可知三则材料都围绕“青少年刷屏成瘾”展开。
1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A.有误,结合“记者在杭州多所中学展开调查,发现近九成学生有使用短视频平台的习惯,近一半家长表示孩子或多或少存在沉迷短视频的现象,超半数家长认为短视频成瘾对青少年成长存在严重影响”可知“近一半的家长认为短视频成瘾对青少年成长存在严重影响”错误。
BCD.正确。
故选:A。
13.本题考查综合应用的能力。此题是开放性题,结合自己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结合“如何防止青少年刷屏成瘾?杨群认为,首先应重在预防,温暖的家庭氛围、良好的社会支持、健康的兴趣爱好、积极的情绪应对策略和有节制的手机使用都是防止成瘾的保护性因素。在现实中增加兴趣爱好,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丰富课外活动,在课余时间增加知识,这些都能使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概率大大降低”可以分析得出答案。示例:增加兴趣爱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多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有选择性地观看短视频;积极的情绪应对;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三)(2022·成都)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15分)
桂湖①
肖复兴
①桂湖在成都之北,湖面开阔,号称“川西第一湖”。
②桂湖,相传是杨升庵年轻时在湖边遍植桂花树而得名,又有说桂湖是杨升庵的读书处,也有人说是他的故居。当然,这样的传说,本不必较真。当年,湖是官湖,并不是杨家的私家花园,杨升庵中第入仕之前,怎么可以有权跑进湖中遍植桂花树?他家那时候在城里的状元巷(这个名字也是因为杨升庵中了状元后改的),离着湖还有一段距离,他可以跑到湖边来玩,也可以到这里读书,怎么可以绕湖沿堤种植一圈桂花树?
③其实,任何传说都表达着百姓心中对历史对人物的评判尺度,是人们代代口口相传中渗透进来的感情。杨升庵是四川是成都更是新都人的骄傲。在明代,四川仅出过他一个状元。自然,杨升庵值得人们为之轿傲。杨升庵不仅成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还曾经在京为官时刚正不阿,因直言犯谏,而遭受贬黜,乃至发配充军,最后客死他乡,如此颠沛流离的命运,自然更会博得人们的同情和敬重。这样两重原因,成都人让桂湖归属于杨升庵名下,并让他植桂花树于满园之中,便可以理解了。
④事实上,桂湖中最重要的建筑升庵祠,是清代道光十九年一个叫张韦书的县官到新都上任后,敬重杨升庵而修建的。至于澄心阁、绿漪亭等亭台楼阁,更是后建的。
⑤桂湖,最值得看的,其实不是湖,而是春天里大门口的紫藤和秋天里满园的桂花。
⑥那两架紫藤,左拥右抱,纵横交错。春天的时候,绿叶如盖,紫籐花如蝶飞舞,更似紫瀑倾泻,或似一条紫龙腾空,是园中最为触目惊心的景象。在全国所有园林中,我从未见过这样巨大的古藤。同为明朝的古藤,与杨升庵、解缙并称“明代三才子”的徐渭绍兴老宅里,他亲手种植的那架古藤,也难与之比抵。不要说徐渭没有杨升庵那样的骨气,投降在严嵩严党门下当走狗,而后又翻云覆雨,甚至连自己的妻子都杀了,就是古藤本身也难敌桂湖的这样铺天盖地的壮观。或许,花品里有人品,便忍不住想起美国生物学家迈克尔 波伦的话,他称郁金香、百合、兰花是植物界里的莎士比亚、密尔顿和托尔斯泰。那么,桂湖里的紫藤就应该是植物界里的泽畔长吟的屈原,起码也是和杨升庵命运相似的苏东坡,或是路谪八千的韩愈吧?
⑦十多年前的秋天,我第一次来桂湖,正赶上桂花盛放,仿佛赶上了一场新嫁娘隆重的婚礼。花香馥郁,水流一样,弥散到园子里的四面八方。举目之处,身临之处,向往之处,处处都是桂花之香。金桂、银桂和四季桂,仿佛小姑娘、少妇和老夫人,齐齐地都跑进园中看新娘,个个裙袂叮当,衣襟带香。我从来没有闻过这样浓郁的花香,几近醉人。同为花香,桂花香味浓郁,要香就搅得周天香透,绝不遮遮掩掩,不屑于扭扭捏捏的小家子气和故作姿态的含蓄状,是花中的烈性子,迸发如潮,按捺不住,如烈酒。这一点,暗合了杨升庵的心性与品性。
⑧想想,桂湖这样一座园林,实属难得。
(节选自《成都三湖》,有删改)
【注】①题目为编者所加。
14.文末说“桂湖这样一座园林,实属难得”,桂湖“难得”之处有哪些?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
15.文章第二段在谈及桂湖的传说后,连用了两个反问句,目的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16.文章第七段中画线句有哪些妙处?请简要赏析。
金桂、银桂和四季桂,仿佛小姑娘、少妇和老夫人,齐齐地都跑进园中看新娘,个个裙袂叮当,衣襟带香。
17.如果要将这篇文章编入一本文集,请从下面四本文集中选出最合适的一项,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A.《故事成都》B.《古迹成都》C.《风骨成都》D.《文化成都》
【答案】14.①桂湖关联着令成都人敬重并感到骄傲的有骨气的文学家杨升庵;②桂湖有开花时极其壮观、花品高的巨大紫藤;③桂湖有花香极其浓郁、暗合杨升庵刚正品性的满园桂花。
15.表明杨升庵既无权、也不可能做到在桂湖遍植桂花树,强调他在湖边种桂树的传说不可信。引人思考,引出下文对传说产生原因的分析。
16.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们开放的不同样子。写她们都跑来看新娘的热闹情形,生动地表现出桂花的盛与香,表达出“我”对桂湖桂花的喜爱,与前文“婚礼”的比喻相呼应。
17.选C。①文章重点写的与成都桂湖有关的人与物都展现出“风骨”:杨升庵为官刚正不阿;紫藤的花品如同屈原等人的人品,桂花是花中的烈性子。②文章表达出对这些人与物“风骨”的赞美,以及对“风骨”的推崇。
【解析】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杨升庵不仅成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还曾经在京为官时刚正不阿,因直言犯谏,而遭受贬乃至发配充军,最后客死他乡,如此颠沛流离的命运,自然更会博得人们的同情和敬重。这样两重原因,成都人让桂湖归属于杨升庵名下,并让他植桂花树于满园之中,便可以理解了”,概括为:桂湖关联着令成都人敬重并感到骄傲的有骨气的文学家杨升庵;结合“桂湖,最值得看的,其实不是湖,而是春天里大门口的紫藤和秋天里满园的桂花”,概括为:桂湖有开花时极其壮观、花品高的巨大紫藤;结合“我从来没有闻过这样浓郁的花香,几近醉人。同为花香,桂花香味浓郁,要香就搅得周天香透,绝不遮遮掩掩,不屑于扭扭捏捏的小家子气和故作姿态的含蓄状,是花中的烈性子,迸发如潮,按捺不住,如烈酒。这一点,暗合了杨升庵的心性与品性”,概括为:桂湖有花香极其浓郁、暗合杨升庵刚正品性的满园桂花。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两个反问句“杨升庵中第入仕之前,怎么可以有权跑进湖中遍植桂花树”“怎么可以绕湖沿堤种植一圈桂花树”表明杨升庵既无权、也不可能做到在桂湖遍植桂花树,连用两个反问句,来强调他在湖边种桂树的传说不可信;结合“其实,任何传说都表达着百姓心中对历史对人物的评判尺度,是人们代代口口相传中渗透进来的感情”分析,将它们放在传说之后引人思考,引出下文对传说产生原因的分析。
16.本题考查句子赏析。“金桂、银桂和四季桂,仿佛小姑娘、少妇和老夫人”运用比喻修辞,将不同品种的桂花比作“不同年龄的女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们开放的不同样子;“齐齐地都跑进园中看新娘,个个裙袂叮当,衣襟带香”写她们都跑来看新娘的热闹情形,生动地表现出桂花的盛与香,表达出“我”对桂湖桂花的喜爱。能与前文“十多年前的秋天,我第一次来桂湖,正赶上桂花盛放,仿佛赶上了一场新嫁娘隆重的婚礼”中“婚礼”的比喻形成呼应。
17.本题考查阅读拓展。文章记叙了桂湖关联着令成都人敬重并感到骄傲的有骨气、刚正不阿的文学家杨升庵,桂湖有极其壮观、花品高的巨大紫藤,这些都展现出桂湖的“风骨”。结合“我从来没有闻过这样浓郁的花香,几近醉人。同为花香,桂花香味浓郁,要香就搅得周天香透,绝不遮遮掩掩,不屑于扭扭捏捏的小家子气和故作姿态的含蓄状,是花中的烈性子,迸发如潮,按捺不住,如烈酒。这一点,暗合了杨升庵的心性与品性”分析,文章表达出对这些人与物“风骨”的赞美,以及对“风骨”的推崇。
故选:C。
三、作文(50分)
12.(2022 威海)题目:竟然如此简单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答案】
竟然如此简单
望着书柜里那张“第十六届学生艺术节班级合唱队展演二等奖”的奖状,我不由得想起在那比赛前的“魔鬼训练”。那真是苦不堪言啊!从开始的积极参加训练到想要放弃再到继续坚持直到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拿到奖状,取得成功,这中间的过程是多么地艰辛啊!
我那是还是个刚刚上初一的小孩子,没有顽强的毅力,吃不了苦的我,根本适应不了那么艰苦的训练。
天气又闷又热,像我的心情一样。我们呆在那没有空调的“桑拿屋”唱着歌。我瞥见了那个站在前排的一个男同学,他的汗在他的头发尖处形成汗珠滴落在地板上,好像发出“啪嗒,啪嗒”的响声。汗浸湿了他的白色T恤,我想那T恤大概能拧出水吧!我也热得要命,拿出谱子夹子不停地扇着风,那微微凉的小风,稍稍让我凉快了一些,但还是特别热。再加上刚才站了好半天,腿也很酸。霎那间,闷热和劳累像被施了魔法似的缠绕着我的全身,想甩也甩不开,让我的心情变得焦躁不安。我不断地告诉自己:要冷静,要坚持住啊!绝对不能放弃!可就是静不下来。突然一只充满了汗水的手握住了我的手,她坚定地注视着我:“坚持住,一定要坚持住啊,有我在呢!”我从她那坚定的眼神中得到了勇气,从她那充满汗水的手中得到了力量。是啊!不坚持如何取得胜利的果实,如何得奖。于是,我重新把谱子举到了胸前,和大家一起唱了起来。
很快,就到了比赛那天。我的心怦怦地跳个不停。紧张、激动、害怕……种种心情压在我的心头,使我的手心中都渗出了汗。旁边的同学看出了我的紧张,她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坚定地对我说:“别怕,我们一定会成功的。”是啊!那么多天的“魔鬼训练”我们都忍耐了,今天怎能退缩呢?怎能轻易放弃呢?我注视着那灯光下充满力量的双眼。我暗暗地发誓,我一定要坚持到底,现在正是黎明前的那最难熬过去的黑夜,我相信成功的彼岸并不遥远。
伴奏声想起,那强烈的灯光“打”在我们身上,就像那滚烫的开水泼洒在身上似的,让我非常难受。可我依然微笑着面对着台下的每一位观众和评委。汗水洒遍了我的全身,但我依然坚持着,因为我知道胜利就在前方。即使再苦再累,即使汗流浃背,即使全身酸痛,即使筋疲力尽,我从未放弃过,我一直坚持着!
当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时,我知道我们成功了,我们通过不断地坚持和努力到达了成功的彼岸。
这件事也让我明白了:只要坚持努力,成功竟然如此简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冲刺2023年中考语文精选真题重组卷05
语 文(广东专用)
本试卷共6页,18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30分)
1.(2022 昆明)根据所给提示,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10分,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山光水色、自然风物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审美意象和精神寄托。研读古诗文,我们可在“山水自然”中欣赏到别样的美,体验另外一种生命形态。
(1)山水可造意境。《诗经》中“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曹操的《观沧海》中“ ,山岛竦峙”两句描写大海波澜壮阔、山岛耸立的样子。此诗苍茫浑然,境界壮阔。
(2)山水可纵豪情。杜甫的《望岳》礼赞泰山,诗人以“ , ”两句表达了登临的决心和俯视一切的气概。辛弃疾登上北固楼俯视江水,不禁思接千载,在《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上阕写下“ ? 。 ”的句子。全词表现了作者沉郁悲怆、雄壮豪迈之情。
(3)山水可蕴哲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 , ”两句写出了时序的交替,气势宏大,将山水景象赋予哲理意味。陆游《游山西村》中“ , ”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寓含生活的哲理。
(4)山水可显品格。欧阳修《醉翁亭记》中“ , ”两句是全文的核心命意,点明作者意不在酒,在山水,把他简政爱民、与民同乐的政治襟怀写得含蓄不露。
(5)古代诗文中的山水,已不仅仅是山水,诗文中的一沙一石、一潭一溪也寄寓着作者的生命体验。请写出古诗文中含“溪”字的连续两句:“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2022 贵阳)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博物馆,一头连着历史,一头连着未来,zhāng xiǎn① 的是文化的力量。为此,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贵州省民族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推出博物馆奇妙夜、星光夜市、民族歌舞表演等一系列活动。贵州省博物馆重点推介了馆藏的宋代鹭鸟纹彩色蜡染衣裙等令人tàn wéi guān zhǐ② 的国宝级文物。这些精彩纷呈的活动传递着多彩贵州的独特文化。(2分)
(2)(2022 聊城)古老的黄河文明和huī huáng 灿烂的运河文明交相辉映,礼乐兴邦的齐鲁文化与慷慨悲歌的燕赵文化碰撞融合。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让“江北水城 运河古都”的城市品牌jiā yù hù xiǎo 。(2分)
3.(2022 贵阳)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百年以来,中国青年不负祖国重托,他们获得民众的崇敬是当之无愧的。
B.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开启令世人刮目相待的新篇章。
C.2022年,数博会采取线上方式举行,这让国内外企业参展并不感到诘难。
D.让每个涉毒罪犯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要靠禁毒战线上所有同志的努力。
4.(2022 成都)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推出线上游览活动,让无法亲临现场的人也能“走进”武侯祠
B.随着返回舱4月16日成功着陆,意味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C.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冰雪比赛项目,有滑雪、冰球等7个大项109个小项组成。
D.劳动课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5.综合性学习(共10分)
(1)(2022 东城区一模)学校组织同学们制作展板,展板标题是“只此青绿”,同学们对于“青”字的选择产生了争议。请你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并结合文段及配图说明理由。(2分)
选择:
理由:
(2)(2020 常德)下面是宋教仁先生题湖南桃源桃川书院联中的词语,其顺序已打乱,请按要求重新排列。(3分)
真心 乾坤 莫 堕 使 尘雾 热血 将 洗 要
上联:
下联:
(2022 荆门)名著阅读。(共5分)
少年贵学习,古今重方法。选对学习方法,就会事半功倍、如虎添翼。
书中的“学”书中的“学” 情节呈现
《朝花夕拾》之《五猖会》 “去拿你的书来。”A_____(人物)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捡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红楼梦》之“香菱学诗”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B_____(人物)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
《西游记》之“悟空学艺” 大众道:“趁此良时,你试演演,让我等看看。”悟空闻说,抖擞精神,卖弄手段道:“众师兄请出个题目。要我变化甚么?”大众道:“就变棵松树罢。”悟空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一棵松树。大众见了,鼓掌呀呀大笑。都道:“好猴儿!好猴儿!”C_____(人物)急拽杖出门来问道:“是何人在此喧哗?”
请写出上面表格空白处的人物。(3分)
(4)“我”、香菱、悟空三人学习方法不同,效果各异。请结合你的名著阅读体验,选择其中的一种学习方法,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进行探究。(2分)
二、阅读(40分)
(一)(2022 锦州)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6-10题。(15分)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
【乙】
荆①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②深,蓄积多也。”宁国③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④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荆:古代楚国的别称。②沟洫(xù):指护城河。洫,沟渠。③宁国:楚国臣子。④罢:通“疲”,疲乏,疲劳。
6.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肉食者鄙
②神弗福也
③对曰
④遂取陈焉
7.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忠之属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B.何故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C.兴兵伐之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D.必以信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荆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
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
而 蓄 积 多 赋 敛 重 也 则 民 怨 上 矣
10.【甲】【乙】两文共同揭示出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是
(二)(2022·郴州)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10分)
材料一:前不久,记者在杭州多所中学展开调查,发现近九成学生有使用短视频平台的习惯,近一半家长表示孩子或多或少存在沉迷短视频的现象,超半数家长认为短视频成瘾对青少年成长存在严重影响。对短视频的内容顾虑,家长们主要聚焦在负面网红、恶意炒作等方面。有家长表示,对短视频的沉迷就像“温水煮青蛙”,“网络上啥都有,就怕久而久之,从情绪到学习再到价值观形成,孩子各方面成长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摘录于《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现在的青少年从小生活在网络环境中,学习、生活的内容和方式都离不开网络。”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主任杨群表示,“短视频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想要完全回避并不现实,而且短视频上也有许多健康、正能量的内容。但不管内容健康与否,刷屏成瘾现象都会给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有些青少年还热衷于模仿短视频中的人物形象、动作,更加影响其健康成长。”如何防止青少年刷屏成瘾?杨群认为,首先应重在预防,温暖的家庭氛围、良好的社会支持、健康的兴趣爱好、积极的情绪应对策略和有节制的手机使用都是防止成瘾的保护性因素。在现实中增加兴趣爱好,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丰富课外活动,在课余时间增加知识,这些都能使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概率大大降低。
——摘录于《中国青年报》
材料三:短视频容易让人上瘾,但也并非洪水猛兽。家长、学校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让他们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式、看优质的短视频,这是更需要我们去关注的。
小硕是安徽合肥的一名小学生,平时喜欢在网络平台上观看搞笑类和游戏类短视频,而且一看就是个把小时。他的父亲张先生并没有立即没收他的手机,而是默默观察他喜欢观看的内容,并以此为话题与其交流。一说起感兴趣的事,小硕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两人越聊越欢。于是,张先生开始向儿子推荐生活小技巧等有意思、有意义的短视频,并提议一起按照视频里介绍的方法做家务、做手工。“没想到效果特别好,孩子不但不抵触家务劳动,反而在验证了视频里的方法行之有效后,产生了强烈的成就感。”张先生很是自豪。
前不久,河南郑州丽水外国语学校教师南瑞,与班里孩子一起完成了一项课外实践活动——手工制作端午节香包。南瑞用短视频记录了孩子们制作香包的过程,并发到家长群里,受到了孩子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青春期正是张扬个性的时候,把孩子们从被动的观看者转变为主动的创造者,让他们成为视频的主角,他们的表达欲和表现欲就得到了释放。”南瑞说。
——摘录于《人民日报》
11.上述三则材料都是围绕 问题展开阐述的。
12.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的调查反映了近一半的家长认为短视频成瘾对青少年成长存在严重影响。
B.材料二中专家提出温暖的家庭氛围、健康的兴趣爱好等都是防止青少年刷屏成瘾的保护性因素。
C.材料三事例说明家校引导合理利用短视频能有效防止青少年刷屏成瘾。
D.三则材料分别从青少年刷屏成瘾现象、专家建议及家校做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13.下面是某心理咨询室收到的一位初一学生的求助短信部分内容。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代表心理咨询老师给他提出三条建议。
“我本来打算看半小时短视频,可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我明白时间很宝贵,但只有在看短视频的时候,我才能暂时忘记学习的压力。我总是安慰自己,一个视频不过几十秒,可谁能想到,看着看着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请问我该怎么办?”
(三)(2022·成都)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15分)
桂湖①
肖复兴
①桂湖在成都之北,湖面开阔,号称“川西第一湖”。
②桂湖,相传是杨升庵年轻时在湖边遍植桂花树而得名,又有说桂湖是杨升庵的读书处,也有人说是他的故居。当然,这样的传说,本不必较真。当年,湖是官湖,并不是杨家的私家花园,杨升庵中第入仕之前,怎么可以有权跑进湖中遍植桂花树?他家那时候在城里的状元巷(这个名字也是因为杨升庵中了状元后改的),离着湖还有一段距离,他可以跑到湖边来玩,也可以到这里读书,怎么可以绕湖沿堤种植一圈桂花树?
③其实,任何传说都表达着百姓心中对历史对人物的评判尺度,是人们代代口口相传中渗透进来的感情。杨升庵是四川是成都更是新都人的骄傲。在明代,四川仅出过他一个状元。自然,杨升庵值得人们为之轿傲。杨升庵不仅成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还曾经在京为官时刚正不阿,因直言犯谏,而遭受贬黜,乃至发配充军,最后客死他乡,如此颠沛流离的命运,自然更会博得人们的同情和敬重。这样两重原因,成都人让桂湖归属于杨升庵名下,并让他植桂花树于满园之中,便可以理解了。
④事实上,桂湖中最重要的建筑升庵祠,是清代道光十九年一个叫张韦书的县官到新都上任后,敬重杨升庵而修建的。至于澄心阁、绿漪亭等亭台楼阁,更是后建的。
⑤桂湖,最值得看的,其实不是湖,而是春天里大门口的紫藤和秋天里满园的桂花。
⑥那两架紫藤,左拥右抱,纵横交错。春天的时候,绿叶如盖,紫籐花如蝶飞舞,更似紫瀑倾泻,或似一条紫龙腾空,是园中最为触目惊心的景象。在全国所有园林中,我从未见过这样巨大的古藤。同为明朝的古藤,与杨升庵、解缙并称“明代三才子”的徐渭绍兴老宅里,他亲手种植的那架古藤,也难与之比抵。不要说徐渭没有杨升庵那样的骨气,投降在严嵩严党门下当走狗,而后又翻云覆雨,甚至连自己的妻子都杀了,就是古藤本身也难敌桂湖的这样铺天盖地的壮观。或许,花品里有人品,便忍不住想起美国生物学家迈克尔 波伦的话,他称郁金香、百合、兰花是植物界里的莎士比亚、密尔顿和托尔斯泰。那么,桂湖里的紫藤就应该是植物界里的泽畔长吟的屈原,起码也是和杨升庵命运相似的苏东坡,或是路谪八千的韩愈吧?
⑦十多年前的秋天,我第一次来桂湖,正赶上桂花盛放,仿佛赶上了一场新嫁娘隆重的婚礼。花香馥郁,水流一样,弥散到园子里的四面八方。举目之处,身临之处,向往之处,处处都是桂花之香。金桂、银桂和四季桂,仿佛小姑娘、少妇和老夫人,齐齐地都跑进园中看新娘,个个裙袂叮当,衣襟带香。我从来没有闻过这样浓郁的花香,几近醉人。同为花香,桂花香味浓郁,要香就搅得周天香透,绝不遮遮掩掩,不屑于扭扭捏捏的小家子气和故作姿态的含蓄状,是花中的烈性子,迸发如潮,按捺不住,如烈酒。这一点,暗合了杨升庵的心性与品性。
⑧想想,桂湖这样一座园林,实属难得。
(节选自《成都三湖》,有删改)
【注】①题目为编者所加。
14.文末说“桂湖这样一座园林,实属难得”,桂湖“难得”之处有哪些?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
15.文章第二段在谈及桂湖的传说后,连用了两个反问句,目的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16.文章第七段中画线句有哪些妙处?请简要赏析。
金桂、银桂和四季桂,仿佛小姑娘、少妇和老夫人,齐齐地都跑进园中看新娘,个个裙袂叮当,衣襟带香。
17.如果要将这篇文章编入一本文集,请从下面四本文集中选出最合适的一项,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A.《故事成都》B.《古迹成都》C.《风骨成都》D.《文化成都》
三、作文(50分)
12.(2022 威海)题目:竟然如此简单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