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音乐 年级 初中七年级
教材版本 湖南文艺出版社 学时 1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节奏与节拍
一、教材分析
为了让学生在学唱歌曲中能够更准确、更优美的将歌曲演唱出来,我们就因把节拍、节奏、音准、时值准确的表达出来。
二、学生分析
我们的学生都是乡镇学生,平时对音乐接受的很少,在音乐的节奏、节拍乐感上表现的都不是太好,为了准确性我特意做了一节练习课。
三、教学目标
1、学打节奏的过程中要准确无误的将节奏打出来。 2、要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品质,培养集体协作精神,并享受合作成功的喜悦。 3、在综合表演中分享音乐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环境、乐器
多媒体环境教学 / 手铃、沙蛋、响板、手鼓等
五、教学流程设计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讲 解 节奏与节拍是音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表现要素,它们对音乐情绪的表达、内容的表现和形象的塑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节奏——表达的是音的长短关系。 歌(乐)曲中某部分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叫做节奏型。 节拍——表达的是音的强弱关系。 节奏与节拍永远同时存在于音乐中,它们以音的千变万化的长短关系和音的强弱关系来组织音乐。 节奏类型: X XX XXX X XX X. X XXXX 学生活动(节奏练习): 练习一: 练习二: 汽车鸣喇叭: 2/4 × ×· | × ×· || (附点四分音符) 嘀 嘀 嘀 嘀 知了唱歌声: 2/4 ×·× ×·× | ×·× ×·× || (附点八分音符) 知 了 知 了 知 了 知 了 母鸡下蛋后: 2/4 ××× × | ××× × || (三连音) 咯咯咯 嗒 咯咯咯 嗒 练习三:3/4 ×× X X|×× X X| ×× X X|×× X X‖ (1)月儿 弯 弯,像只 小 船,摇呀 摇 呀,越摇 越 圆。 (2)月儿 圆 圆,像个 银 盘,转呀 转 呀,越转 越 弯。 练习四:2/4 X X |×× O |X X |×× O |X X |×× O | 小 豆 芽 芽 , 钻 钻 泥巴 , 钻 了 一会, × ×|×× O |×× ××|×× × |×× ××|×× ×‖ 动 了 一下, 钻呀 钻呀 使劲 钻,露出小小 脑袋 瓜。 练习五: 3/4 2/4 ×× × × |×× × |×× × × |×× × |×× × × | 水 饺 水 饺 两 头 尖,两 头 尖 尖 像 只 船。船 儿 船 儿 ×× × |×× × × | ×× × | ×× × × |×× × × | 靠 了 岸。水 饺 水 饺 盛 满 盘, 爸 爸 一 盘,妈 妈 一 盘, ×× ×× × | ×× ×× × ‖ 奶 奶 年 纪 大, 先 给 她 一 碗。 加入节奏有感情的朗读下面的节奏: 1、扁担长,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扁担要绑在板凳上,板凳偏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2、九月九,九个酒迷喝醉酒。九个酒杯九杯酒,九个酒迷喝九口。喝罢九口酒,又倒九杯酒。九个酒迷端起酒,“咕咚、咕咚”又九口。九杯酒,酒九口,喝罢九个酒迷醉了酒。
3、有个小孩叫小杜,上街打醋又买布。买了布,打了醋,回头看见鹰抓兔。放下布,搁下醋,上前去追鹰和兔,飞了鹰,跑了兔。洒了醋,湿了布。 节拍: 在歌(乐)曲中,强的或弱的等时值的音乐片段,称之为“拍”的单位,每个单位拍用具体音符来代表,叫做拍子。表示拍子的记号叫做“拍号”.表示以四分之一为一拍。 1、根据每个音群的时值判断单位拍的时值; 2、根据每小节的音群数判断每小节的拍数。 (1)( ) X XX | X X || (2)( ) X XX X | X X X || (3)( ) X XX X XX | XX X 0 X ||
六、教学总结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舞之,蹈之。”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陶冶人性情的熔炉。只有在歌咏或舞蹈者本人对音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产生了浓烈的情感,才能对音乐进行精彩的表现和创造。 本节课同学们配合得很好,节奏、节拍打得也很准确,课堂气氛也活跃,但是同学们在使用小乐器的时候有部分同学完成的不是很好,没有集体意识,刻下我们还需要多多练习,多多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