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共31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共31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12 21: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教学目标
1.掌握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得以恢复的原因和意义。
2.知道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和中日建交的相关史实。
3.了解新时期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重点】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尼克松访华;新时期中国外交成就。
【难点】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外交事业取得成就的原因。
不自主
近代中国的外交有哪些特点?
周恩来: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军阀袁世凯,国民党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不平等
不独立
两个辛丑年对比,中国已“换了人间”
一、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思考:由以上材料分析新中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另起炉灶”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一边倒” 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建国初,我国外交面临怎样的严峻形势?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将第七舰队开往台湾海峡,威胁中国安全,阻止中国统一。美国和一些帝国主义国家采取政治上的不承认、经济上的封锁禁运、军事上的包围威胁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义阵营
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以苏联、美国为代表的两大阵营对峙
三、新中国的外交环境
1949年10月3日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周恩来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中苏正式建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外交环境:
①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②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经济上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军事上包围
在不利形势下,新中国以怎样的态度应对?
中国
世界
打破美国封锁
积极主动
如何与邻国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缓和与邻国的矛盾?
缅甸总理吴努:“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
中印领土争端
1953年7月朝鲜战争双方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形成
1953年
首次提出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
1954年
正式确立
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平等互利
核心和基础
保证
目标
标志着新中国的外交走向成熟
互不干涉内政
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周恩来总理接见
印度代表团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
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首次提出
正式形成
影响
材料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
材料二:“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已逐渐为国际社会所接受,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我相信,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将会被赋予全新的时代意义,从而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何影响
对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开创我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对世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影响深远,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过程:★★★★必考
①首次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②正式确认: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4.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影响:
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4年日内瓦会议
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
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这是新中国第一次
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经过周恩来积极的外
交努力,最终恢复了印度支那和平。
苏联人将外交变成科学,而中国人使外交变成艺术。
——朝鲜代表
我一生搞外交工作,还没有遇到一个像周恩来这样杰出的外交家。
——英国外交大臣艾登
周恩来所提的《关于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的六点建议,对会议的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交战双方最终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日内瓦会议周恩来发言
第三排右起第三人为周恩来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德国投降
日本投降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在亚非拉地区持续高涨,出现近30个独立国家。
6.日内瓦会议
1954年4月至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会议期间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风度。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求同存异——万隆会议
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遭遇相同:曾受帝国主义的侵略
1955年万隆会议
“同”
“异”
●面临问题相同: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
●社会制度不同
●意识形态不同
●建设道路不同
意义: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求同
存异”方针
思考:中国跟亚非国家有过什么相同遭遇?要面临哪些共同问题?
万隆精神
对万隆会议,印尼开国元勋苏加诺有过一段十分著名的论述:“如果中国的龙同菲律宾的水牛、越南的多头蛇、缅甸的孔雀、泰国的白象、印度的神牛、埃及的人面狮身、印度尼西亚的野牛合作的话,那么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必将全部消灭。”
A
B
C
团结
一致
友好
相处
保卫
世界和平
“凡是见过周恩来的人,没有谁会忘记他。”
——美国外交官约翰·谢伟思
“即使是最高明的摄影师拍下的照片,也不能再现他的人格和魅。”
——德国记者王安娜
知识再现:列举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的外交贡献
1953年
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
1954年
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
1955年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圆满成功。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背景:
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2.万隆会议:★★★★必考
①召开时间、地点:1955年,印度尼西亚万隆
②性质/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③内容: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同”是指亚非国家遭遇相同面临问题相同,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
“异”是指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
“求同存异”方针的目的: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
④结果: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⑤意义: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使中国赢得与会国的理解和尊重。
⑥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课堂小结
外交政策
外交原则
外交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
1954年日内瓦会议
1955年万隆会议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以崭新的姿态步入国际舞台,奉行独立的和平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成果有( )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②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③万隆会议④日内瓦会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D.与苏联建交
C
A
课堂训练
3.邓小平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主要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和平与发展的愿望 
B.能处理国与国之间的一切关系
C.被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接受和支持 
D.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A
4.1955年亚非国际会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形成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增进友谊的 “万隆精神”。亚非会议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帝国主义和殖民力量的削弱
C.中国等一批进步国家的参会
D.与会国家尊重了文明的多样性
D
5.下图为“我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简表”(累计),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段是图中的(时空观念)(  )
A
A.①  B.②  C.③  D.④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国范围内一度兴起“俄语热”。1964年,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提出:中国学习英、俄语人数的比例,由现在的一比二调整到一比一,然后再逐步调整到二比一。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外交环境的变化 B.国内政局的稳定
C.教育体制的改变 D.经济水平的提高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