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测试(含答案)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测试(含答案)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4-14 08:1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测试
一、单选题
1.将一定质量的镁、铜合金加入到稀硝酸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过程中放出NO气体,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L NaOH溶液至恰好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了5.1 g,由此推断
A.合金的质量可能为6.4 g
B.最后所得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 mol
C.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150 mL
D.溶解合金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为2.24 L
2.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应用广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用途 原理
A 晶体硅 电脑芯片 熔点高、硬度大
B 二氧化硅 光导纤维 透明无色固体
C 硅酸钠 玻璃粘合剂 浓度高时是一种粘稠液体
D 硅胶 吸水剂 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A.A B.B C.C D.D
3.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日照澄洲江雾开”,指日光加热使雾的颗粒聚沉
B.过滤和蒸发操作均用到玻璃棒,但玻璃棒的作用不相同
C.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含有 CO
D.先加入稀 HCl 无现象,再加入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含大量的 SO
4.下列硝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B.具有难挥发性
C.与金属单质反应可以有不同的还原产物
D.可以使指示剂变色
5.已知:NaH2PO2可由H3PO2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类推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CaO能与水反应,CuO也能与水反应
B.Fe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Fe与盐酸反应也生成FeCl3
C.NaH2PO4属于酸式盐,NaH2PO2也属于酸式盐
D.SO2是酸性氧化物,SO3也是酸性氧化物
6.祖国"70 华诞“阅兵现场展示的航天、军事、天文、电子等科技设备,受到世界瞩目,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电池板芯片的材料是硅
B.“中国天眼”的“眼眶”是钢铁结成的圈梁,属于金属材料
C.“歼-20”战斗机大量使用的碳纤维是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D.“东风-5”弹道导弹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7.久置在空气中不易变质的物质是
A.纯碱 B.漂白粉 C.水玻璃 D.氯水
8.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物质的量
A.一定小于 B.一定等于
C.可能大于 D.一定等于
9.下列关于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氨气是非电解质,氨水是电解质,NH具有金属阳离子的一些性质
B.氨气溶于水后,氨大部分是以NH3分子形式存在,所以氨水显弱碱性
C.用碱石灰代替消石灰与氯化铵固体加热制取氨气,可使反应速率加快
D.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靠近浓盐酸、浓硝酸和浓硫酸都可看到有白烟生成
10.习近平主席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学农劳动:用氨水改良酸性土壤 氨水是氮肥
B 社区服务:宣传垃圾分类 分离不同种类的物质,回收再造有用产品
C 自主探究:腌制咸鸭蛋 半透膜渗析原理
D 家务劳动:用含过碳酸钠(化学式)的“爆炸盐”洗涤衣物 其水溶液既有碱性又有强氧化性
A.A B.B C.C D.D
11.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福建省特产“建盏”,由黄泥、粘土、红土、釉石等多种原料烧制,主要特点是Fe2O3含量高。下列有关“建盏”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产品
B.因含有较多Fe2O3,外表多呈棕黑色
C.产品耐腐蚀性强,可用于盛放各种酸碱
D.现代工艺使用天然气替代煤炭,有助于减少污染
12.一定量的铁、镁和铜的混合物与一定量的浓HNO3恰好反应,得到硝酸盐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2.24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恰好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盐溶液中加入2mol/L的NaOH溶液至Fe3+、Mg2+、Cu2+恰好沉淀,则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是( )
A.400 mL B.200 mL C.150 mL D.80 mL
13.将过量的铁片投入热的浓硫酸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铁片表面因生成致密氧化膜而不反应
B.会立即生成H2
C.会立即生成SO2,且只生成SO2
D.除了SO2外,还会有H2产生
二、填空题
14.“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回答下列问题:
(1)二次污染指的是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新的污染物。在、(或2)、等气体中,在大气中会造成二次污染的是_______。
(2)汽车尾气(含CO、、和NO等)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它能使一氧化碳跟一氧化氮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进二氧化硫的转化。
①写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CO跟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使用“催化转化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排放废气的酸度,其原因是_______。
(3)化肥、炼油、稀土、钢铁等工业都会排放出高浓度的氨氮废水。氨氮废水是造成河流及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某氮肥厂产生的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和形式存在,为达到变废为宝回收利用的目的。某团队设计处理流程如下:
①过程Ⅱ为硝化过程,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实现的转化,在碱性条件下,被氧气氧化成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过程Ⅲ为反硝化过程,向一定条件下的废水中加入甲醇()实现的转化,将1 mol 完全转化为,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
(4)硫酸生产及煤燃烧产生的废气等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①为防止工业煤燃烧产生,常向燃煤中加入浆状物进行脱硫,脱硫的产品用于制造石膏。脱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某硫酸化工厂,使用一种含杂质为25%的黄铁矿石()为原料。若取2吨该矿石,可制得98%的浓硫酸_______吨(假设生产过程中96% 转化为)。
15.按要求填空
(1)已知Cu2O溶于稀硫酸,可得到CuSO4溶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
(2)写出经过一步反应能得到Cu3(OH)4SO4的化学方程式(要求非氧化还原反应)_____;
(3)8.4 g N2与9.6 g某单质Rx,所含原子个数相同,且分子数之比为3:2,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x值为_____________。
(4)写出溶液中NH4+的检验方法及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A、B、C、D为四种可溶性的盐,它们包含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为Ba2+、Ag+、Na+、Cu2+和NO、SO、Cl-、CO(离子在物质中不能重复出现)。
① 若把四种盐分别溶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
② 若向①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盐酸,B 盐的溶液有沉淀生成,D 盐的溶液有无色无味的气体逸出。根据①②实验事实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写出盐酸与 D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溶液中阴离子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
(4)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法配平:Cu + HNO3(稀)—Cu(NO3 )2+NO↑+H2O,配平后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
17.铜投入一定浓度的中,铜完全溶解,生成NO和的混合气体,用试管全部收集,得到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0mL。请回答:
(1)反应中消耗掉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2)生成的体积(标况)为_______mL;
(3)将盛有混合气体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通入标况下的,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的体积是_______mL;
(4)请总结金属和硝酸反应的解题方法_______。
18.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工业上用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硫酸厂附近的新收集雨水pH不断降低,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木炭和浓硫酸混合加热产生大量的CO2和SO2,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工业上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SO2能使氯水褪色,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9.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能引发酸雨、雾霾等。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硝酸型酸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的CO、NO均转化为无害气体,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_______。
(3)目前工业上烟气脱硫脱硝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烟气中含尘、、NOx()。
①“催化氧化”的目的是_______。
②图中产品中含硫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
(4)氨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图为合成氨以及氨氧化制硝酸的流程示意图。
分离器的作用是_______,写出氧化炉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20.分类法在化学学习中应用广泛。属于同一类的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CO2、SiO2、SO2、SO3都属于酸性氧化物。由CO2+Ca(OH)2=CaCO3↓+H2O,可得出SO3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分析】将一定量的镁和铜合金加入到稀HNO3中,二者恰好反应,金属、硝酸都没有剩余,反应中还原产物只有NO,发生反应:3Mg+8HNO3(稀)═3Mg(NO3)2+2NO↑+4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3mol/L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发生反应:Mg(NO3)2+2NaOH═Mg(OH)2↓+2NaNO3、Cu(NO3)2+2NaOH═Cu(OH)2↓+2NaNO3,沉淀为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铜,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g,则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铜含有氢氧根的质量为5.1g,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0.3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则镁和铜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15mol,生成NO为=0.1mol。
【详解】A.镁和铜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15mol,假定全为镁,质量为0.15mol×24g/mol=3.6g,若全为铜,质量为0.15mol×64g/mol=9.6g,所以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总质量(m)为3.6g<m<9.6g,则合金的质量可能为6.4g,A正确;
B.加入的氢氧化钠恰好与硝酸镁、硝酸铜反应,由上述分析可知,加入的NaOH为0.3mol,根据守恒关系可知溶液中的为0.3mol,反应后溶液体积未知,不能计算浓度,B错误;
C.加入的氢氧化钠恰好与硝酸镁、硝酸铜反应,由上述分析可知,加入的NaOH为0.3mol,故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0.1L=100mL,C错误;
D.标准状况下0.1molNO的体积为2.24L,D项没有说明状态,D错误;
故选A。
2.A
【详解】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用作电脑芯片,和熔点高、硬度大没有关系,故A错误;
B.光导纤维的材料是二氧化硅,故B正确;
C.硅酸钠浓度高时是一种粘稠液体,常用作玻璃粘合剂,故C正确;
D.硅胶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故D正确;
故选A。
3.C
【详解】A.“日照澄洲江雾开”,涉及到胶体的性质,描述的是日光加热,使雾的颗粒聚沉,故A正确;
B.过滤和蒸发操作均用到玻璃棒,过滤是用于引流,蒸发用于搅拌,所以玻璃棒的作用不相同,故B正确;
C.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溶液中不一定含有 CO,也可能含、等,故C错误;
D.先加入稀 HCl 无现象,再加入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含大量的 SO,故D正确;
故选C。
4.B
【详解】A.硝酸光照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4HNO34NO2↑+O2↑+2H2O,故A正确;
B.硝酸易挥发,故B错误;
C.与金属单质反应时,浓硝酸可以被还原成NO2,稀硝酸可以被还原成NO等,故C正确;
D.硝酸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氢离子,可以使指示剂变色,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5.D
【详解】A.CaO与水反应生成碱Ca(OH)2,CuO与水不反应,A错误;
B.Fe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Fe2+,B错误;
C.碱过量时,酸与碱反应产生正盐,H3PO2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H2PO2,故NaH2PO2属于正盐,C错误;
D.SO2、SO3都能够与碱反应产生盐和水,因此属于酸性氧化物,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6.C
【详解】A.太阳能电池板芯片的材料是硅,故A正确;
B.钢铁是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B正确;
C.碳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碳,碳是无机非金属单质,不是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故C错误;
D.高温结构陶瓷具有硬度大、耐高温的特性,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正确;
故选C。
7.A
【详解】试题分析:漂白粉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水玻璃是硅酸钠溶液,也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氯水久置会分解而变质,选A。
考点:试剂的保存问题。
8.A
【详解】100ml18mol/LH2SO4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L18mol/L=1.8mol,依据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2H2O,1.8molH2SO4完全反应,理论上被还原的H2SO4为0.9mol,但是因为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浓度降低变为稀硫酸,稀硫酸与铜不反应,所以,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小于0.9mol,答案选A。
9.C
【详解】A.NH3在熔融态不导电,其水溶液导电是由于形成了NH3·H2O,故NH3不是电解质,但氨水是电解质溶液,而不是电解质,电解质是纯净物,电解质溶液为混合物。 能与阴离子形成盐,具有金属阳离子的一些性质,A错误;
B.氨水呈弱碱性的原因是NH3·H2O部分电离,电离出的OH-浓度小,B错误;
C.碱石灰中的CaO、NaOH吸水能力强,能使反应温度迅速上升,从而加快反应速率,C正确;
D.浓硫酸不是挥发性强酸,故玻璃棒蘸取浓氨水靠近浓硫酸看不到有白烟生成,D错误;
故选C。
10.A
【详解】A.利用氨水改良酸性土壤利用的是氨水碱性溶液的性质,A项错误;
B.垃圾分类可以分离不同种类的物质,回收再造有用产品,B项正确;
C.鸭蛋壳内有一层膜具有半透膜功能,胶体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而溶液中溶质可以,故腌制咸鸭蛋时,蛋白质不能通过膜进入食盐水,而食盐水中的钠离子氯离子可以通过膜进入鸭蛋,从而使鸭蛋变咸,C项正确;
D.“爆炸盐”水溶液有碱性可以用来作洗衣粉助剂清理污渍,同时有强氧化性可以起到一定漂白衣物的作用,D项正确;
答案选A。
11.D
【详解】A.“建盏”为陶瓷,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错误;
B.Fe2O3为红色固体,所以因含有较多Fe2O3,外表多呈红色,故B错误;
C.“建盏”为陶瓷,但含有较多Fe2O3,不能用于盛放各种酸,故C错误;
D.现代工艺使用天然气替代煤炭,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助于减少污染,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2.B
【详解】2.24L 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NO2、N2O4、NO的混合气体与2.24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恰好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则金属提供的电子物质的量等于氧气获得到的电子的物质的量,金属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恰好反应生成沉淀,故n(NaOH)=n(e-)=0.1mol×4=0.4mol,需要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0.2L=200mL。
答案选B。
13.D
【详解】A.铁遇到冷的浓硫酸发生钝化,遇到热的浓硫酸会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铁、二氧化硫和水,A错误;
B.铁遇到热的浓硫酸会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铁、二氧化硫和水,开始无氢气生成,等浓硫酸随着反应被逐渐稀释才会与铁反应生成氢气,B错误;
C.开始时铁与热的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二氧化硫和水,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被稀释成稀硫酸,故后期铁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C错误;
D.铁与热的浓硫酸反应先生成二氧化硫,随着硫酸浓度降低,其与铁反应生成氢气,D正确;
故答案选D。
14.(1)在、
(2) 转化为,产生了硫酸酸雾
(3) 或
(4) 2.4
【详解】(1)结合“二次污染”的含义,由二氧化硫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一氧化氮与氧气可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都会导致二次污染;
(2)“催化转化器”,它能使一氧化碳跟一氧化氮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故化学方程式为;由于亚硫酸的酸性弱于硫酸,而“催化转化器”促进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产生了硫酸酸雾,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气的酸度;
(3)①在碱性条件下NH被氧气氧化成NO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②将lmol完全转化为N2时,的氮元素由为+3价转化为N2中的 0价,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转移的电子数为3mol,即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4)①向燃煤中加入CaCO3浆状物进行脱硫,脱硫的产物用于制造石膏,说明煤燃烧产生SO2和CaCO3反应生成了石膏CaSO4,反应的方程式为:;
②依据反应前后硫元素质量不变可知:FeS2~2SO2~2SO3~2H2SO4,设制备浓硫酸的质量为m,生产过程中96%SO2转化为SO3,则,
,解得。
15. Cu2O+2H+=Cu+Cu2++H2O 3CuSO4+4NaOH=Cu3(OH)4SO4+2Na2SO4 16 3 加入过量NaOH,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若试纸变蓝,则说明溶液中存在NH4+ NH4+ + OH- H2O + NH3↑
【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书写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与分子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计算;根据常见离子的性质分析离子检验方法并书写相关离子方程式。
【详解】(1)Cu2O溶于稀硫酸,可得到CuSO4溶液,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可知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到0价,升高到+2价,则反应产物为硫酸铜和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O+2H+=Cu+Cu2++H2O;
(2)Cu3(OH)4SO4为碱式盐,可以由可溶性硫酸盐与碱反应得到,所以经过一步非氧化还原反应能得到Cu3(OH)4SO4的化学方程式:3CuSO4+4NaOH=Cu3(OH)4SO4+2Na2SO4;
(3)分子数之比为3:2,所以N2与RX相对分子质量之比(8.4/3):(9.6/2)=7:12,而N2相对分子质量为28,所以Rx相对分子质量=28×12/7=48;又因为两者所含原子个数相同,即3×2=2x,得x=3,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故答案:16;3;
(4)NH4+遇碱生成氨气,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所以检验方法为:加入过量NaOH,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若试纸变蓝,则说明溶液中存在NH4+;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 + OH- H2O + NH3 ↑。
16.(1) BaCl2 AgNO3
(2)CO+2H+=CO2↑+H2O
(3)取少量C溶液于试管中,先加足量盐酸酸化,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C中阴离子为SO
(4) Cu NO
【分析】给出八种离子,形成四种可溶性物质,其中Ba2+不能和SO、CO结合,而只能和NO、Cl-;Ag+不能和SO、Cl-、CO三种离子结合,而只能和NO结合,则一定是BaCl2、AgNO3.Cu2+不能和CO结合,所以为CuSO4;Na+对应CO为Na2CO3.即四种物质为BaCl2、AgNO3、CuSO4、Na2CO3。
①中由于C盐是蓝色的,所以C为CuSO4;
②四支试管加入盐酸,B有沉淀,则B溶液为AgNO3;而D生成无色气体,则为二氧化碳,即D为Na2CO3,以此解答该题。
(1)
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BaCl2;B为AgNO3;
(2)
D为Na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O+2H+=CO2↑+H2O;
(3)
C为CuSO4,溶液中阴离子硫酸根的检验方法为:取少量C溶液于试管中,先加足量盐酸酸化,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C中阴离子为SO;
(4)
反应中Cu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2价,N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2价,配平方程式为3Cu+8 HNO3(稀)═3 Cu(NO3)2+2NO↑+4 H2O;反应中的还原剂是Cu,还原产物是NO。
17.(1)0.15
(2)560
(3)560
(4)明确金属的组成、金属与硝酸发生的反应、硝酸所起的作用,从氮元素守恒角度、从得失电子守恒角度、利用始态-终态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利用方程与方程组计算等
【解析】(1)
消耗的转化为、NO和,根据铜原子守恒:,,
据氮原子守恒:,故答案为:;
(2)
设产生的物质的量为xmol,产生NO的物质的量为ymol,则由电子转移守恒可得x+3y=0.05×2,由气体总物质的量可得x+y=0.05,联立解得x=y=0.025,故,故答案为:560;
(3)
Cu与生成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与氧气、水反应又生成,纵观整个过程Cu失去的电子数等于氧气获得的电子数,故需要氧气物质的量为:,故需要氧气的体积为:
(4)
由上述计算,金属和硝酸反应的解题方法:明确金属的组成、金属与硝酸发生的反应、硝酸所起的作用,从氮元素守恒角度、从得失电子守恒角度、利用始态-终态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利用方程与方程组计算等等。
18.(1)
(2)
(3)
(4)
(5)
【解析】(1)
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硫酸厂附近的新收集雨水pH不断降低,是因为亚硫酸被氧化为硫酸,发生反应。
(3)
木炭和浓硫酸混合加热产生大量的CO2和SO2,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
SO2和氯水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9.(1)3NO2+H2O=2HNO3+NO
(2)N2
(3) 将NO氧化为NO2 (NH4)2SO3
(4) 分离出NH3 4NH3+5O24NO+6H2O
【解析】(1)
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HNO3随雨水落下,形成硝酸型酸雨;
(2)
CO和N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无害气体,根据元素守恒推知生成的气体为N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2CO2+N2,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为0价,NO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N2为还原产物;
(3)
①根据流程图可知,烟气中>9,催化氧化后<,NO的比例减少,说明催化氧化过程中将NO转化为NO2;
②除尘、除NOx后剩余气体主要为SO2,SO2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铵,化学方程式为SO2+2NH3·H2O=(NH4)2SO3+H2O,因此图中产品中含硫成分为(NH4)2SO3;
(4)
氮气和氢气进入合成塔催化剂高温高压反应生成氨气,进入氨分离器,分离出氨气,氨气进入氧化炉中发生反应为氨气的催化氧化,进入吸收塔,通入空气使NO2和NO全部转化为HNO3,最后进行尾气处理即可。因此分离器的作用是分离出NH3;氨气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20.SO3+2NaOH=Na2SO4+H2O
【分析】CO2为酸性氧化物,与碱Ca(OH)2反应,生成盐CaCO3和H2O,在反应过程中,元素的价态不发生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详解】由反应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可看出,产物CaCO3比反应物CO2多出1个“CaO”,相当于CaO CO2,即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的结合体。采用类推法,可得出SO3与NaOH反应的主产物为Na2O SO3,从而得出主产物的化学式为Na2SO4,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3=Na2SO4+H2O。
【点睛】采用类推法时,我们需关注共性的东西,同时还要考虑个性差异。在我们书写NaOH与SO3反应的方程式时,很可能会把产物错写为Na2SO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