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单元测试(含解析)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单元测试(含解析)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4-12 20:3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B.水泥、陶瓷、硅酸和水晶均为硅酸盐产品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D.漂白粉、水玻璃、氨水和汽油均为混合物
2.下列关于氯化氢和盐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它们都用HCl表示,两者没有区别
B.氯化氢和稀盐酸在潮湿的空气中都形成酸雾
C.氯化氢和盐酸都能导电
D.氯化氢是无色气体,盐酸是无色溶液,它们都有刺激性气味
3.下列现象不涉及丁达尔效应的是
A.投影光束 B.布朗运动 C.美丽晚霞 D.林中光柱
4.下列物质按给定的投料方式,两者均能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A.把、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3充入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B.向溶液中滴入溶液使恰好沉淀完全
C.常温下,将2molFe投入到含7mol硝酸的稀硝酸中充分反应
D.常温下,将1mol铝投入到含5mol硫酸的浓硫酸中充分反应
5.加入适量的硫酸,会使下列离子浓度减小的是:
A.Na+ B.K+ C.Ba2+ D.Cl-
6.氮化铝(AlN)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2A1N+3CO合成。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B.AlN是还原反应的产物
C.反应中Al2O3被还原
D.每生成1 mol AlN,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 mol
7.将 25.6gCu 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 NO、N2O4、NO2)的混合物,这些气体恰好能被 500mL1mol/LNaOH 溶液完全吸收,生成只含NaNO3 和 NaNO2 的盐溶液,其中 NaNO3 的物质的量为( )
A.0.1mol B.0.2mol C.0.3mol D.0.4mol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Ca2++2OH-+2HCO=CaCO3↓+CO+2H2O
B.钠和水:2Na+2H2O=2Na++2OH-+H2↑
C.将1 mol Cl2通入含1 mol FeI2溶液中:2Fe2++2I-+2Cl2=2Fe3++4Cl-+I2
D.过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2O+4H+=O2 ↑+ 2H2O
9.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2CO3 + CaCl2 = CaCO3↓ + 2NaCl B.Zn + H2SO4 = ZnSO4 + H2 ↑
C.Na2CO3 + H2O + CO2 = 2NaHCO3 D.CaCO3 CaO + CO2↑
10.胶体化学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于水可生成胶体,使水中细小颗粒絮凝达到净水目的
B.工厂中常用的静电除尘装置是根据胶体带电这个性质而设计的
C.“朝坛雾卷,曙岭烟沉”,雾有丁达尔现象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有散射作用
D.混用不同品牌的墨水书写时,钢笔的笔尖容易发生堵塞是因为胶体发生了聚沉
11.下列分散系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墨水 B.硫酸钠溶液 C.氢氧化铁胶体 D.淀粉溶液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醋酸、酒精、氨水、苯等均不能导电
B.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因而常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否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D.装碘的试剂瓶中残留的碘可以用酒精洗涤
1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硫酸铁的化学式:Fe2(SO4)3 B.苏打的化学式:NaHCO3
C.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KCl的电离方程式:KCl=K++Cl-
二、填空题
14.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2)氢氧化钙溶液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制漂白粉的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15.氯元素能与许多元素形成种类繁多的化合物,这些含氯化合物在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完成下列填空:
(1)从海水中获取粗盐的方法是_______。
(2)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备氢气、氯气、氢氧化钠。电解时阳极产物为_______,该产物的检验方法为_______。
(3)工业上用氯气和消石灰反应制备漂白粉,其有效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4)H2与Cl2在点燃条件下可以制取HCl。某同学对HCl性质进行如下预测:
①从物质类别上看,HCl属于酸,其水溶液能与碳酸钙反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从化合价角度看,HCl能与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黄绿色气体,被还原成Mn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桥线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盐酸在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
(5)已知HClO4是强酸,HCl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
16.Ⅰ.某种飞船以N2H4和N2O4为动力源,发生反应:N2H4+N2O4=N2+H2O,反应温度可高达2700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方程式 N2H4+ N2O4= N2+ H2O。______
(2)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
(3)用单线桥的方法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
Ⅱ.有下列三个反应:
a.2FeCl3 + 2KI=2FeCl2 + 2KCl + I2
b.2FeCl2 + Cl2=2FeCl3
c.2KMnO4 + 16HCl(浓)=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4)上述三个反应中氧化剂氧化性由强到弱的关系为____。
(5)在反应c中被氧化的HCl与未被氧化的HCl的个数之比为______。
17.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___________电子(或电子对___________)的物质,具___________性,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本身被___________。
(2)还原剂:___________电子(或电子对___________)的物质,具有___________性,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本身被___________。
18.工业废水中含有的重铬酸根离子()有毒,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工业上常用绿矾(FeSO4·7H2O)做处理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6Fe2+++14H+=6Fe3++2Cr3++7H2O,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被氧化的是________。
19.零食的包装袋中经常有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
(1)生石灰属于哪种类别的物质:_______(填正确的序号)。
A.单质 B.非金属氧化物 C.酸性氧化物 D.碱性氧化物
(2)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
(3)生石灰还可以跟酸发生反应,请写出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小纸袋中的物质不能长期持续地作干燥剂,为什么?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 SO2、SiO2为酸性氧化物,C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故A错误;
B. 水泥、陶瓷是硅酸盐产品,水晶成分为二氧化硅,故B错误;
C. 烧碱、冰醋酸为电解质,而四氯化碳为非电解质,故C错误;
D.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水玻璃为硅酸钠水溶液,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汽油为多种烃的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2.D
【详解】A.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氯化氢是纯净物,A错误;
B.稀盐酸不会形成酸雾,B错误;
C.氯化氢不能导电,C错误;
D.氯化氢是无色气体,盐酸是无色溶液,都有刺激性气味,D正确;
故选D。
3.B
【详解】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是指当光束通过胶体分散系时能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空气中的灰尘等微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光束通过时会发生丁达尔效应,因此投影光束、美丽晚霞、林中光柱都属于空气的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所做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与丁达尔效应无关,故选B。
4.C
【分析】根据反应的特点,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反应;铁和硝酸反应时需要考虑过量问题;
【详解】A.氮气和氢气反应是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当硫酸根离子恰好沉淀时,氢氧根离子是氢离子的两倍,氢氧根离子过量,故不能恰好完全反应,B不符合题意;
C.当铁足量量时发生反应:3Fe+8HNO3=3Fe(NO3)2+2NO+4H2O; 当铁少量时发生反应是:Fe+4HNO3=Fe(NO3)3+NO+2H2O,当2molFe投入到含7mol硝酸的稀硝酸中,两者比值刚好在两个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之间,故能恰好完全反应,故C正确;
D.常温下,铝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故两者不可能完全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答案C;
【点睛】此题考查物质间的反应,根据反应特点及反应物之间的量关系进行判断。
5.C
【详解】A.Na+和硫酸不反应,离子浓度不变(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A不选;
B.K+和硫酸不反应,离子浓度不变(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B不选;
C.Ba2+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钡离子浓度减小,C选;
D.Cl-和硫酸不反应,离子浓度不变(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D不选;
答案选C。
6.B
【详解】A.在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N2中的0价变为反应后A1N中的-3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N2为氧化剂;C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C单质的0价变为反应后CO中的+2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所以C为还原剂,则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A错误;
B.AlN是N2得到电子后被还原产生的物质,因此AlN是还原反应的产物,B正确;
C.在反应中Al2O3的组成元素化合价不变,因此既未被氧化,也未被还原,C错误;
D.根据方程式可知:每反应产生1 mol AlN,N元素化合价降低3价,则反应转移3 mol电子,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7.A
【分析】25.6克铜的物质的量为0.4mol,整个过程发生的反应较复杂,但从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的角度分析可以简化为铜和氮间电子的转移,铜和硝酸反应铜还原硝酸生成氮氧化合物,在NaOH溶液中氮氧化合物又转化成NaNO3和NaNO2,我们可以认为铜将失去的电子给了硝酸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了NaNO2,根据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得到n(Cu)=n(NaNO2),据此解答。
【详解】用终态分析法容易看出只有两种元素的价态有变化,其一是Cu→Cu(NO3)2,Cu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2价,每个Cu原子失2个电子;另一个是HNO3→NaNO2,N元素由+5价降低为+3价,每个N原子得2个电子,25.6gCu的物质的量为:,共失电子为0.4mol×2=0.8mol,HNO3到NaNO2共得到电子0.8mol,根据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得到n(Cu)=n(NaNO2),故产物中NaNO2的物质的量为=0.4mol,根据钠元素守恒,所以硝酸钠的物质的量是:0.5L×1mol/L 0.4mol=0.1mol。
答案选A。
8.B
【详解】A.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氢氧根离子全部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Ca2++OH-+HCO=CaCO3↓+H2O,A错误;
B.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2Na+2H2O=2Na++2OH-+H2↑,B正确;
C.将1 mol Cl2通入含1 mol FeI2溶液中,氯气首先和碘离子反应生成碘单质和氯离子,氯气不足亚铁离子不反应, 2I-+Cl2=2Cl-+I2,C错误;
D.过氧化钠为金属氧化物,不能拆,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氧气:2Na2O2+4H+=O2 ↑+ 2H2O+4Na+,D错误;
故选B。
9.B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详解】A.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A项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Zn单质中锌元素由0价升高到+2价,硫酸中的氢元素由+1价降到0价,由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B项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C项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D项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选B。
10.B
【详解】A.溶于电离出铝离子,铝离子水解生成胶体,使水中细小颗粒絮凝达到净水目的,A正确;
B.胶体不带电,部分胶体微粒吸附有电荷而带电,所以静电除尘装置是根据胶粒带电这个性质而设计的,B错误;
C.雾有丁达尔现象是因为胶体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小于可见光波,对光散射形成丁达尔效应,雾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正确;
D.不同品牌的墨水所带电荷不同,混用时胶体发生了聚沉,D正确;
答案选B。
11.B
【详解】A. 墨水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A不符合题意;
B. 硫酸钠溶液属于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符合题意;
C. 氢氧化铁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C不符合题意;
D. 淀粉溶液属于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
12.D
【详解】A、酒精、苯等均为非电解质,不能导电;氨水是电解质溶液,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选项A错误;
B、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悬浮杂质,而杀菌消毒是氧化性的体现,氢氧化铁胶体不具备,选项B错误;
C、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选项C错误;
D、碘单质易溶于有机溶剂,装碘的试剂瓶中残留的碘可以用酒精洗涤,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3.B
【详解】A.硫酸铁中铁的化合价为+3价,则其化学式:Fe2(SO4)3,A化学用语正确;
B.苏打为碳酸钠,其化学式:Na2CO3,B化学用语错误;
C.氟离子含有9个质子,核外有10个电子,离子结构示意图:,C化学用语正确;
D.KCl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KCl=K++Cl-,D化学用语正确;
答案为B。
14. OHˉ + HCO= CO+ H2O Ca2+ + 2HCO+ 2OHˉ = CaCO3 ↓+ CO+ 2H2O 2Na + 2H2O + CuSO4 = Cu(OH)2↓+ Na2SO4 + H2↑ 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详解】(1)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OHˉ + HCO= CO+ H2O,故答案为:OHˉ + HCO= CO+ H2O;
(2)氢氧化钙溶液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碳酸钠、碳酸钙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a2+ + 2HCO+ 2OHˉ = CaCO3 ↓+ CO+ 2H2O,故答案为:Ca2+ + 2HCO+ 2OHˉ = CaCO3 ↓+ CO+ 2H2O;
(3)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则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 + 2H2O + CuSO4 = Cu(OH)2↓+ Na2SO4 + H2↑,故答案为:2Na + 2H2O + CuSO4 = Cu(OH)2↓+ Na2SO4 + H2↑;
(4)制漂白粉的原理是将氯气通入的石灰乳中,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故答案为: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15.(1)蒸发结晶法
(2) Cl2 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靠近阳极,若试纸变为蓝色,就证明反应产生了Cl2
(3)Ca(ClO)2
(4) CaCO3+2H+=Ca2++ H2O+CO2↑ 还原性和酸性
(5)HClO4=H++
【详解】(1)海水中含有的盐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因此从海水中获取粗盐的方法是蒸发结晶法;
(2)电解NaCl溶液时,在阳极上溶液中的Cl-失去电子被氧化产生Cl2,故阳极产物是Cl2;
Cl2具有强氧化性,在溶液中与KI发生置换反应产生I2,I2遇淀粉溶液变为蓝色,据此检验,故可以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靠近阳极,若试纸变为蓝色,就证明反应产生了Cl2;
(3)Cl2与石灰乳发生反应制取漂白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其有效成分是Ca(ClO)2;
(4)①HCl与CaCO3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CaCl2、H2O、C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
②浓盐酸与K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KCl、MnCl2、Cl2、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在该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由KMnO4中的Mn由+7价变为反应后MnCl2中的+2价,化合价降低5×2=10,得到10个电子;Cl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HCl中的-1价变为反应后Cl2中的0价,化合价升高1×10=10价,失去10个电子,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为;
在该反应中HCl中部分-1价Cl-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变为Cl2,HCl作还原剂;部分Cl-仍然是以-1价形式与金属阳离子结合形成盐,起酸的作用,故盐酸在反应中表现的性质是还原性和酸性;
(5)已知HClO4是强酸,在水中完全电离产生H+、,故HCl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ClO4=H++。
16. 2 1 3 4 2:1 KMnO4>Cl2>FeCl3 >I2 5:3
【详解】Ⅰ(1) N2H4中氮元素化合价为-2,N2O4中氮元素化合价为+4,生成物氮元素化合价为0,则每个N2H4失去4个电子,每个N2O4得到8个电子,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个数守恒得配平后的方程式为2N2H4+N2O4=3N2+4H2O;
(2) N2H4失去电子,N2O4得到电子,则氧化产物的个数为2,还原产物的个数为1,所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2:1;
(3) 根据每个N2H4失去4个电子,每个N2O4得到8个电子,则用单线桥的方法表示为;
Ⅱ(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反应a中FeCl3 > I2,b中Cl2> FeCl3,c中KMnO4 > Cl2,所以上述三个反应中氧化剂氧化性由强到弱的关系为KMnO4>Cl2>FeCl3 >I2;
(5)在反应c中,16个HCl参加反应时,化合价升高的有10个,没有变化的有6个,则被氧化的HCl与未被氧化的HCl的个数之比为10:6=5:3。
17.(1) 得到 偏向 氧化 降低 还原
(2) 失去 偏离 还原 升高 氧化
【解析】(1)
氧化剂是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具氧化性,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本身被还原。
(2)
还原剂是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本身被氧化。
18. Fe2+
【详解】经分析可知,反应6Fe2+++14H+=6Fe3++2Cr3++7H2O中铁元素由Fe2+中的+2价升高为Fe3+中的+3价,被氧化,故Fe2+是还原剂,Fe3+是氧化产物;而铬元素由中+6价降低为Cr3+中的+3价,故为氧化剂,Cr3+是还原产物,故答案为:;Fe2+。
19.(1)D
(2)CaO+H2O=Ca(OH)2
(3)CaO+2H+=Ca2++H2O
(4)由于生石灰吸水并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若生石灰反应完毕,则固体不再具有干燥作用,因此小纸袋中的物质不能长期持续地作干燥剂
【详解】(1)关于CaO的类别,从不同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答案,例如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又因为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另一种是钙元素,因此还是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等,故选D。
(2)生石灰吸水并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氧化钙可以作干燥剂,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3)生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是碱性氧化物,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O+2H+=Ca2++H2O。
(4)由于生石灰吸水并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若生石灰反应完毕,则固体不再具有干燥作用,因此小纸袋中的物质不能长期持续地作干燥剂。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