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 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或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A.钠、白磷都应保存在水中
B.浓硝酸通常保存于棕色细口瓶中,防止其见光分解
C.保存氯化亚铁溶液时,要向其中加入少量稀盐酸和铁粉
D.闻氯气时,用手在集气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入鼻孔
2.常温下,能溶于浓HNO3的单质是( )
A.Al B.Fe C.Cu D.Au
3.下列物质的工业制法错误的是
A.氨气: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的混合物
B.金属锰:高温下铝和二氧化锰反应
C.粗硅:高温下焦炭还原二氧化硅,副产物为CO
D.硫酸:黄铁矿煅烧生成的气体经接触氧化后用浓硫酸吸收
4.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保存FeCl2溶液时常加入铁粉
B.常温下浓硝酸与铁不反应,故常温下可用铁质容器贮运浓硝酸
C.过量的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D.向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5.将Cu放入0.1mol/LFeCl3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Cu片,溶液中Fe3+与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3,则反应后溶液中Cu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2 B.4:3 C.3:8 D.3:4
6.在标准状况下,将amolH2S和bmolO2混合充分燃烧后,两反应物都没有剩余,得到三种产物(S、SO2和H2O),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产生的SO2是(b﹣a/2)mol
B.反应后生成的水质量为18ag
C.反应后氧化产物的总质量为(16a﹣32b)g
D.3a>2b>a
7.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后,若固体质量增加了28g,对该反应的分析,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物质中负、正离子数目保持不变
B.反应前后总物质的量减少0.5mol
C.反应中转移了NA电子并生成了11.2L氧气
D.反应的二氧化碳和生成的氧气体积比为2:1
8.下列反应中,既属于离子反应,又属于有颜色变化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FeCl3溶液和KSCN溶液混合
B.锌放入稀硫酸中
C.铜片放入氯化铁溶液中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9.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改变原料的配比、变更制造合金的工艺,可以制得具有不同性能的合金
B.储氢合金能大量吸收,但不与反应
C.古代留下大量的青铜器文物是由于青铜比纯铜硬度小,容易制成各种器皿
D.飞机机身使用的是铝合金而不是钢材,是因为钢材价格高
10.下列铁的化合物可以分别通过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生成的是
A.FeCl3 B.Fe3O4 C.Fe(OH)3 D.Fe2(SO4)3
11.500mL稀溶液中c(KNO3)=0.8mol/L,c(H2SO4)=0.5mol/L,向其中加入8.4g铁粉,充分反应(已知NO被还原为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生成NO的体积为2.8L
B.所得溶液中c(Fe2+):c(Fe3+)=1: 1
C.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FeSO4、Fe(NO3)2
D.反应后铁粉有剩余
12.常温时,将0.1molFe(NO3)3和2molHCl溶于水得2L混合溶液,然后向该溶液投入mg铁粉使其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氧化性Fe3+>H+,首先发生的反应是Fe+2Fe3+=3Fe2+
B.当加入16.8g铁粉时,可生成标准状况下6.72L气体
C.在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含有Fe(NO3)2和FeCl2
D.m至少等于28,反应过程中溶液的质量一直在减小
13.相同质量的四份铜片,分别置于足量的下列酸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所得到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浓硝酸 D.稀硝酸
二、填空题
14.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微粒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Fe B.Fe2+ C.Fe3+
(2)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在此过程中_______是还原剂(填“维生素C”或“Fe3+”)。
(3)向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的现象是: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___________色,最后变成_________色。
(4)印刷电路板是由高分子材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时,要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将铜箔腐蚀,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5.根据你对物质的分类以及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理解,按要求填空:
(1)下列三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
①MgO、Na2O、CO2、CuO
②H3PO4、H2O、H2SO4、HNO3
③NaOH、Na2CO3、KOH、Ba(OH)2
三种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制作印刷电路板,其制作原理可用2FeCl3+Cu=CuCl2+2x表示。
①上式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②若有32g铜被氧化,则参与反应的FeCl3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③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已知反应方程式:KClO3+6HCl(浓)=KCl+3Cl2↑+3H2O。
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16.向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后恰好完全溶解,得到只含一种金属离子的浅绿色溶液,并收集到氢气(标准状况下测定)。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
(2)原混合物中单质铁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氧化铁的质量为_______。
17.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
(1)检验溶液中Fe3+存在的试剂是________,证明Fe3+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
(2)写出FeCl3溶液与金属铜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3)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的最佳顺序为________。
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KMnO4溶液 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
A.①③ B.③② C.③① D.①②③
(4)某工程师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纯净的FeCl3溶液,准备采用下列步骤:
请写出上述实验中加入或生成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④____________。
(5)写出向⑤的混合液中通入⑥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写出以下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①天然 气的主要成分 :_______;
②小苏打 :_______。
(2)写出乙烯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铝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19.现有一块部分被氧化为氧化钠的钠块,其质量为5.4g,将它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完全反应,最终得到含NaOH8g的氢氧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中生成的氢气为___________g;
(2)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被氧化的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4)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电解铝厂的实验室为测定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杂质是Fe2O3 、SiO2)样品中Al2O3的质量分数,操作如下:
Ⅰ.将铝土矿样品粉碎后加入足量稀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a
Ⅱ.向滤液a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b
Ⅲ.向滤液b中通入足量CO2,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Al(OH)3沉淀
Ⅳ.……
(1)滤液a中阳离子有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2)操作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操作Ⅳ是________________。
(4)要测定铝土矿样品中Al2O3的质量分数,所需数据是_______(质量数据用x、y…表示,单位是g);铝土矿样品中Al2O3质量分数表达式是_____(用含x、y…的式子表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钠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不能保存在水中,通常保存在煤油中,A错误;
B.浓硝酸见光易分解,通常保存于棕色细口瓶中,B正确;
C.氯化亚铁溶液会发生水解,保存时要加入少量稀盐酸,氯化亚铁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保存时要加入铁粉,C正确;
D.氯气有毒,闻氯气时,要用手在集气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入鼻孔,D正确;
答案选A。
2.C
【详解】Al、Fe金属在常温可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而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Au在常温下与硝酸不反应,只有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二氧化氮气体,故答案为C。
【点睛】考查浓硝酸的性质,常温下,大多数金属可溶于浓硝酸,但较为活泼的金属铝、铁可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而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金、铂等金属硝酸不反应,特别注意钝化是化学变化。
3.A
【详解】A. 氨气: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的混合物为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工业用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符合题意,A正确;
B. 金属锰:高温下铝和二氧化锰发生铝热反应可制取金属锰,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粗硅:用焦炭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副产物为CO,与题意不符,C错误;
D. 硫酸:黄铁矿煅烧生成的气体经接触氧化后用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制取浓硫酸,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A。
【点睛】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的混合物为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4.A
【详解】A.亚铁离子不稳定,易被氧化生成铁离子,铁能够还原铁离子为亚铁离子,所以保存FeCl2溶液时常加入铁粉,A正确;
B.常温下铁遇浓硝酸发生钝化,钝化是化学变化,B错误;
C.不管铁与氯气的相对量如何,铁与氯气反应只能生成氯化铁,C错误;
D.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硝酸亚铁,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D错误;
故选A。
5.D
【详解】令溶液的体积为1L,发生的反应是Cu+2Fe3+=2Fe2++Cu2+,设消耗xmolFe3+,生成Fe2+的物质的量为xmol,因此有n(Fe3+):n(Fe2+)=(1×0.3-x):x=2:3,x=0.18mol,n(Fe3+):n(Cu2+)=(0.3-0.18):=4:3,故D正确。
6.C
【分析】在标准状况下,将amolH2S和bmolO2混合充分燃烧后,两反应物都没有剩余,得到三种产物(S、SO2和H2O),根据H元素的守恒可知,生成的水为amol,再根据氧元素的守恒可知,生成的SO2为(b﹣a/2)mol,再根据硫元素质量守恒可知,生成的S为(3a/2-b)mol,即得化学方程式为:aH2S+bO2(3a/2﹣b)S↓+(b﹣a/2)SO2↑+aH2O,据此分析。
【详解】A、根据H元素的守恒可知,生成的水为amol,根据氧原子守恒可知,生成的SO2为(b﹣a/2)mol,故A正确;
B、根据H原子守恒可知,生成的水为amol,则质量为18ag,故B正确;
C、在所得的三种产物中,(3a/2﹣b)molS和(b﹣a/2)molSO2均为氧化产物,两者的质量和为:(3a/2﹣b)mol×32g/mol+(b﹣a/2)mol×64g/mol=(16a+32b)g,故C错误;
D、生成的SO2为(b﹣a/2)mol>0,故2b>a;生成的S为(3a/2﹣b)mol>0,故3a>2b,故3a>2b>a,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7.C
【分析】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为2Na2O2+2CO2=2Na2CO3+O2,根据质量变化可以知道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设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当固体质量增加了28g时,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x,则:
=,解得x=1mol;
A.由方程式可以知道,反应前后固体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且反应前后物质中负、正离子数目保持不变,故A正确;
B.由以上计算可以知道1molCO2反应生成0.5molO2,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少0.5mol,固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则反应前后总物质的量减少0.5mol,故B正确;
C.反应生成0.5molO2,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0.5[0-(-1)]2NA= NA个,由于在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不等于22.4 L/mol,则体积不是11.2L,故C错误;
D.由方程式可以知道,反应的二氧化碳和生成的氧气体积比为2:1,故D正确;
答案选C。
8.C
【分析】属于离子反应,说明该反应中有离子参加,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说明该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其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结合颜色分析解答。
【详解】A.FeCl3溶液和KSCN溶液混合,属于离子反应,但无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锌与硫酸反应:Zn+2H+=Zn2++H2↑,有离子参加,也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则该反应既属于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是溶液颜色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铜片放入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Cu+2Fe3+=2Fe2++Cu2+,有离子参加,也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则该反应既属于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为蓝色,故C符合题意;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的反应是离子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9.A
【详解】A. 合金的性能与合金的原料配比及制造工艺有关,所以改变原料的配比、变更制造合金的工艺,可以制得具有不同性能的合金,故A正确;
B. 储氢合金能大量吸收,并与结合成金属氢化物,故B错误;
C. 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成分金属的硬度,青铜的硬度大于纯铜,故C错误;
D. 镁铝合金的强度高、密度小,适合制造飞机机身,钢材的密度大,不利于飞机的起飞,故D错误;
答案选A。
10.A
【详解】A.FeCl3可以由Fe和Cl2直接化合生成,也可以有Cl2和FeBr3通过置换反应生成,也可以用氢氧化铁与盐酸通过复分解反应生成,故A符合题意;
B.Fe3O4可由Fe与氧气化合生成,也可由Fe与水蒸气通过置换反应生成,不能通过复分解反应得到,故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铁不能由置换反应得到,故C不符合题意;
D.硫酸铁不能由置换反应得到,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A。
11.B
【详解】溶液中氢离子总物质的量为:n(H+)=0.5L×0.5mol/L×2=0.5mol,n(NO3 )=0.5L×0.8mol/L =0.4mol,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15mol,
由 3Fe+2 NO3 +8H+=3Fe2++2NO↑+4H2O,
3 2 8
0.15mol 0.4mol 0.5mol,
则0.15molFe完全反应时,硝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均过量,
则发生Fe+ NO3 +4H+=Fe3++NO↑+2H2O,
若0.15molFe完全反应时,氢离子不足,则两个反应均发生,
Fe+ NO3 +4H+=Fe3++NO↑+2H2O
x 4x x x
3Fe+2 NO3 +8H+=3Fe2++2NO↑+4H2O
y y y y
则:x+y=0.15、4x+y =0.5,
解得:x=0.075mol,y=0.075mol
生成NO的体积为(0.075mol+0.075mol× )×22.4L/mol=2.8L,
A. 根据分析可知,反应后生成标况下28LNO,不是标况下,NO气体不一定为2.8L,故A错误;
B. 反应后生成铁离子为0.075mol,铁离子为0.075mol,c(Fe2+):c(Fe3+)=n(Fe2+):n(Fe3+)=1:1,故B正确;
C. 反应后中含有硫酸铁和硫酸亚铁,故C错误;
D.铁粉完全反应了,故D错误;
故选:B。
12.B
【解析】将0.1molFe(NO3)3和2molHCl溶于水,由于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向该溶液投入mg铁粉使其充分反应后,由于氧化性>Fe3+>H+,铁粉优先发生Fe++4H+=Fe3++NO↑+2H2O,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色,则Fe把所有的硝酸根以及Fe3+还原,理论上仅还原需要铁粉的物质的量由0.3mol 决定,即需要0.3mol Fe,其质量为16.8g,同时消耗1.2mol H+,H+有剩余;0.3mol Fe溶解后,溶液中含有0.4mol Fe3+,由Fe+2Fe3+=3Fe2+可知,还原0.4mol Fe3+还需要0.2molFe,故至少需要铁粉的质量为28g。根据N原子守恒可知,最多生成NO的物质的量为0.3mol,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
【详解】A.还原剂优先与较强的氧化剂发生反应,由于氧化性>Fe3+>H+,首先发生的反应是Fe++4H+= Fe3++NO↑+2H2O,A说法不正确;
B.由分析可知,16.8g铁粉恰好将溶液中的硝酸根完全还原,生成的NO在标准状况下为6.72L,B说法正确;
C.在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没有剩余,因此,溶质中不可能含有Fe(NO3)2,C说法不正确;
D.由上述分析可知,m至少等于28,但是,溶解铁的质量大于生成气体的质量,在反应过程中溶液的质量一直在增大,D说法不正确。
综上所述,相关说法正确的是B。
13.C
【详解】设金属Cu均为1mol,则
A.Cu+2H2SO4(浓)CuSO4+SO2↑+2H2O,1molCu完全反应,生成1mol气体;
B.由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位置可知,铜不可以和非氧化性酸反应产生H2,即铜和稀硫酸不反应;
C.由Cu+4HNO3(浓)=Cu(NO3)2+2NO2↑+2H2O,1molCu完全反应,生成2mol气体;
D.由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1molCu完全反应生成气体mol;
故相同质量的四份铜片与足量的酸反应,所得到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浓HNO3;
答案选C。
14. B 维生素C 灰绿 红褐 2Fe3+ + Cu=2Fe2+ + Cu2+
【详解】(1)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化合价既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该粒子化合价应处于该元素的中间价,故选B;
(2)还原剂,失电子,价升高,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化合价升高的是维生素C,答案为:维生素C;
(3)向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首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Fe(OH)2,然后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4Fe(OH)2+ O2+ 2H2O=4Fe(OH)3,现象为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故答案为:灰绿;红褐;
(4)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将铜箔腐蚀,即铁离子与铜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 + Cu=2Fe2+ + Cu2+,答案为:2Fe3+ + Cu=2Fe2+ + Cu2+。
15.(1) CO2 H2O Na2CO3
(2) FeCl2 162.5 2Fe3++Cu=2Fe2++Cu2+
(3)
【详解】(1)①中除二氧化碳为非金属氧化物外,其他三种都是金属氧化物;②中除水为氧化物外,其他三种都是含氧酸;③中除碳酸钠是盐外,其他三种都是碱,故答案为:CO2;H2O;Na2CO3;
(2)①由原子个数守恒可知,x为氯化亚铁,故答案为:FeCl2;
②由方程式可知,32g铜被氧化时,参与反应的氯化铁的质量为×2×162.5mol/L=162.5g,故答案为:162.5;
③制作印刷电路板的反应为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故答案为:2Fe3++Cu=2Fe2++Cu2+;
(3)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是反应的氧化剂,盐酸中氯元素化合价部分升高被氧化,是还原剂,氯气即是反应的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生成3mol氯气,反应转移5mol电子,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双线桥为,故答案为:。
16. 0.05 0.03 1.6
【分析】氧化铁为碱性氧化物,先发生Fe2O3+6H+=2Fe3++3H2O,Fe3+氧化性强于H+,接着发生2Fe3++Fe=3Fe2+,有气体产生,然后在发生Fe+2H+=H2↑+Fe2+,据此分析。
【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FeCl2,因为得到只含一种金属离子的浅绿色溶液,即HCl完全反应,利用元素守恒,得出n(FeCl2)==500×10-3L×0.20mol/L25=0.05mol,故答案为:0.05;
(2)根据铁元素守恒,得出n(Fe)+2n(Fe2O3)=0.05mol,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2n(Fe)=2n(Fe2O3)+2n(H2),2n(Fe)=2n(Fe2O3)+2×,联立解得n(Fe)=0.03mol,n(Fe2O3)=0.01mol,m(Fe)=0.03mol×56g·mol-1=1.68g,m(Fe2O3)=0.01mol×160g·mol-1=1.60g,故答案为:0.03;1.6。
17. KSCN 溶液变成血红色 2Fe3++Cu=2Fe2++Cu2+ C HCl 2Fe2++Cl2=2Fe3++2Cl-
【详解】(1)由于Fe3+与SCN-会发生反应产生络合物Fe(SCN)3,而使溶液变为血红色来判断Fe3+的存在,故使用的试剂可以是KSCN溶液,证明Fe3+存在的现象是:滴加KSCN溶液变成血红色;
(2)Fe3+具有氧化性,Cu具有还原性,Fe3+与Cu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
(3)由于Fe3+与SCN-反应产生红色可溶性络合物Fe(SCN)3,使溶液变为血红色;而Fe2+具有还原性,能够被KMnO4溶液氧化而使KMnO4溶液的紫色褪色,所以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实验操作是:先加入少量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足量KMnO4溶液,溶液的紫色会褪去,故使用试剂合理顺序为③②,合理选项是C;
(4)腐蚀废液中含有氯化铜、氯化亚铁、氯化铁,向反应后的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Fe可以和氯化铁反应产生氯化亚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金属铜和氯化亚铁,故①为Fe,经过滤所得滤液是氯化亚铁,滤渣是金属铜和过量的铁,铜不能盐酸反应,而金属铁可以能盐酸反应,所以向滤渣③中加入过量盐酸可以将铜分离,得到的滤液为氯化亚铁,滤液合并后向滤液中通入氯气,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氯化铁,根据上述分析可知①是Fe粉,③为Fe、Cu混合物,④是盐酸,⑤是FeCl2,⑥是Cl2。物质④化学式是HCl;
(5)根据上述分析可知⑤是FeCl2,⑥是Cl2,向FeCl2的溶液中通入Cl2,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FeCl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点睛】本题考查了Fe3+、Fe2+的检验方法、物质的性质、转化及反应方程式书写等。把握发生的反应、离子检验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
18. CH4 NaHCO3 CH2=CH2+H2OCH3CH2OH 2Al+2OH- +2H2O=2AlO+3H2 ↑
【详解】(1)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故答案为:CH4;
②NaHCO3俗名小苏打,故答案为:NaHCO3;
(2)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故答案为:CH2=CH2+H2OCH3CH2OH;
(3)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 +2H2O=2AlO+3H2 ↑,故答案为:2Al+2OH- +2H2O=2AlO+3H2 ↑。
19.(1)0.1
(2)2.3
(3)2.3
(4)57.4%(0.547)
【分析】设该钠块含有钠xg,含有yg,依题意有: ,得。
(1)
根据分析,该钠块中含有2.3g的钠,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反应中生成的氢气,质量为0.1g;
(2)
据分析,该钠块中钠的质量为2.3g;
(3)
钠氧化生成了3.1g,则被氧化的钠质量为;
(4)
据分析,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20. H+、Al3+、Fe3+ H+ + OH- =H2O、Al3+ + 4OH- =+ 2H2O、Fe3++3OH-=Fe(OH)3↓ 干燥Al(OH)3沉淀、称量 铝土矿样品质量x g、Al(OH)3质量y g
【详解】(1)铝土矿中的氧化铝、氧化铁均与稀硫酸反应,而二氧化硅不反应,且硫酸过量,则滤液a中阳离子有H+、Al3+、Fe3+ 。
(2)向滤液a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则实现中和氢离子,然后再沉淀金属阳离子,最后溶解氢氧化铝,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 +OH- =H2O、Al3+ + 4OH- =+ 2H2O、Fe3++3OH-=Fe(OH)3↓。
(3)从溶液中分离出沉淀的方法是过滤,然后洗涤、干燥后称量即可。
(4)要测定铝土矿样品中Al2O3的质量分数,则需要知道样品的质量(用x表示)、氢氧化铝的质量(用y表示)。根据铝原子守恒可知铝土矿样品中Al2O3质量分数表达式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