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开头写作技巧 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开头写作技巧 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3 06:4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高考作文
开头写作技巧
江湖万里征鸿。再相逢。
多少风烟摸在、笑谈中。歌裙醉。罗巾泪。
Jiang Hu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B9DA36C72C4162E5C30BDA47F7CE9BA961B52455AB79FE6E56154C4049CB0A9B75F6B9445D425D3A2A710EEB13F584EA655164C8B6A802
好的开头的标准:
第一,要明。让读者了解你的论点或论题,知道你在谈哪方面的问题,开篇知其旨意。
第二,要美。只有美,才能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文章开头的美,主要指技巧美。
第三,要简。
引进原材料办法有两个:
一个是对原材料“一言以蔽之”高度概括;
另一个是选取原材料中一句有代表性的话,让读者知道原材料大致是什么意思即可。不管引不引原材料,开头都要削去繁杂的叙述、抒情,凸显作文的论点。
开头
中心任务:鲜明、正面地提出中心论点。
为了强调论点,可以让论点另起一行单独成段。
段落上可以是一段,可以是两段
但字数应控制在100字左右。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B9DA36C72C4162E5C30BDA47F7CE9BA961B52455AB79FE6E56154C4049CB0A9B75F6B9445D425D3A2A710EEB13F584EA655164C8B6A802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B9DA36C72C4162E5C30BDA47F7CE9BA961B52455AB79FE6E56154C4049CB0A9B75F6B9445D425D3A2A710EEB13F584EA655164C8B6A802
开头写作方法指导总结
1.整齐有力,整句开头
2.紧扣任务,表明看法
3.概括材料,引述开头
满分作文开头欣赏
红氍毹(qú shū 毛织地毯),四方步,紫金冠,霸王枪,一亮相满堂高朋齐喝彩;连珠肉,盘龙臛(huò 肉羹),冷蟾羹,水晶糕,一开席满座嘉宾皆激赏。四海五洋的朋友们呵,客从远方来,且让我做东,邀各位遍赏这苦辣酸甜神州味,生旦净末华夏情。《苦辣酸甜神州味,生旦净末华夏情》
开头
Jiang Hu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B9DA36C72C4162E5C30BDA47F7CE9BA961B52455AB79FE6E56154C4049CB0A9B75F6B9445D425D3A2A710EEB13F584EA655164C8B6A802
高考作文题目“向外国游客介绍我眼中的中国”
满分作文开头欣赏
三位历史人物,我感触最深的是齐桓公。管仲,审时度势,智谋过人,是为辅君良才;鲍叔,胸怀天下,忠诚无私,是为一代名臣。而齐桓公却兼有管仲之雄才,鲍叔之胸襟,于诸侯割据中翻云覆雨,成就霸业。
(摘自《以柔蕴刚执正气,胸吞山河成霸业》)
开头
Jiang Hu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B9DA36C72C4162E5C30BDA47F7CE9BA961B52455AB79FE6E56154C4049CB0A9B75F6B9445D425D3A2A710EEB13F584EA655164C8B6A802
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其任务关键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满分作文开头欣赏
尊敬的各位来宾、青年们:
大家好。很荣幸,作为中国青年学生代表来参加这次论坛。我演讲的题目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包容开放的国家,直到今天,中国也在秉承着包容接纳,携手共进,共创未来的理念。这理念的箴言就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摘自《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开头
Jiang Hu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B9DA36C72C4162E5C30BDA47F7CE9BA961B52455AB79FE6E56154C4049CB0A9B75F6B9445D425D3A2A710EEB13F584EA655164C8B6A802
2020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题给出三段材料,要求考生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在“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上以“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携为主题发表演讲。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B9DA36C72C4162E5C30BDA47F7CE9BA961B52455AB79FE6E56154C4049CB0A9B75F6B9445D425D3A2A710EEB13F584EA655164C8B6A802
“人可以被打败,但不能被打倒。”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就是不倒的“硬汉”,而且所向披靡。(摘自《中国,不倒的“硬汉”》)
彰显底蕴,名句开头
我爱书,书像明灯,照亮我的童年;我爱书,书像雨露,滋润我的心田;我爱书,书像路标,指引我前进的方向……相信你们也喜爱书吧!你们应该都有自己的一套阅读方式吧。拥有一套真正的阅读方式,才能让你更好地从书中汲取知识,受益无穷。
(摘自《最是书香能致远》)
比喻新颖,形象开头
一百年前,中国青年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孕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一百年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书写了一篇又一篇壮丽诗篇。今天,中国青年又当如何呢?当代中国青年当传递五四火炬,挑起时代大梁,实现强国之梦!(摘自《传递五四火炬,实现强国之梦》)
引发思考,设问开头
开头写作方法指导总结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B9DA36C72C4162E5C30BDA47F7CE9BA961B52455AB79FE6E56154C4049CB0A9B75F6B9445D425D3A2A710EEB13F584EA655164C8B6A802
1.整齐有力,整句开头
2.紧扣任务,表明看法
3.概括材料,引述开头
4.彰显底蕴,名句开头
5.比喻新颖,形象开头
6.引发思考,设问开头
好开头的标准:
第一,要明。
第二,要美。
第三,要简。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B9DA36C72C4162E5C30BDA47F7CE9BA961B52455AB79FE6E56154C4049CB0A9B75F6B9445D425D3A2A710EEB13F584EA655164C8B6A802
实战演练
(一) 2021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B9DA36C72C4162E5C30BDA47F7CE9BA961B52455AB79FE6E56154C4049CB0A9B75F6B9445D425D3A2A710EEB13F584EA655164C8B6A802
优秀开头
用实力眺望理想,用奋斗创造明天
青春,是我们一生中最灿烂的季节,也是最梦幻的季节。理想之于青年,犹如灯塔之于茫茫大海之上的航船,指引着我们破浪前行。
汉代扬雄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可见“弓硬”“矢正”“的明”都做到了,方能一发必中。不过,在这里我更看重“弓硬”。没有过硬的实力,再远大的理想都只能是空想。
投身时代大理想,奔赴更好的自己
理想如灯塔,照亮前行的路。“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拥有理想”。我不想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我要投身理想奔赴更好的自己。
扬雄曾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失,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唯有加强修养,端正思想,以义为目标,付诸行动,才能实现理想。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B9DA36C72C4162E5C30BDA47F7CE9BA961B52455AB79FE6E56154C4049CB0A9B75F6B9445D425D3A2A710EEB13F584EA655164C8B6A802
优秀开头
修身正心,迈步向“义”
当今青年一代是有理想的一代,志存高远,向往未来。此理想便可称为“人之义”。青年若想迈步向“义”,则当修身正心,唯有长足发展自身,才能实现伟大抱负。
古人对实现“义”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汉代扬雄以箭为喻对此进行了阐述,在他看来,要实现“义”,则应以修身为基础,以端正思想为方法,做好准备付诸行动,那么便可正中靶心。这对于当代我们有理想的青年同样有借鉴意义。他告诉我们,若想实现自身的伟大抱负,助力国家与民族的发展,修身正心无比重要。修养与先进思想可极大缩短每个人与成功的距离,身为青年的我们也当孰记于心。
Jiang Hu
事了拂衣去
江湖千里秋风客,翩然白云黄鹄。石鼎烟霏,篆书红湿,随处菊香泉绿。幅巾野服。
标题开头大练兵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B9DA36C72C4162E5C30BDA47F7CE9BA961B52455AB79FE6E56154C4049CB0A9B75F6B9445D425D3A2A710EEB13F584EA655164C8B6A802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B9DA36C72C4162E5C30BDA47F7CE9BA961B52455AB79FE6E56154C4049CB0A9B75F6B9445D425D3A2A710EEB13F584EA655164C8B6A802
1、阅读下面作文材料,请写一则开头,100字左右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知其不可而为之”,人面对难以实现之事,要积极有为,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
庄子在《庄子·内篇·人间世》里提到:“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在庄子看来,人知道不可奈何,应甘心承受,将之看作是命中注定,体现了道家“无为”的思想。
比较“有为”和“无为”两种不同的态度,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①循自然之道,于无为中进取。 ②安之若命,而后有为 。 ③持无为之心,行有为之道。 ④积极“有为”与主动“无为”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B9DA36C72C4162E5C30BDA47F7CE9BA961B52455AB79FE6E56154C4049CB0A9B75F6B9445D425D3A2A710EEB13F584EA655164C8B6A802
优秀开头
安之若命,而后有为
《庄子》有云“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意在告诫世人,对于不可为之事,不如随之自去,图个内心清净。这是一种超脱豁达的人生态度。行随心动、心由境转,坦然面对人生风雨,不暗自嗟悼自怨自艾。正如苏东坡于黄州绵绵阴雨中吟唱“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正如钱锺书蹲于牛棚之中仍安然读书,甚至完成了皇皇巨著《管锥编》。 人生常遇坎坷,当我们自觉身处生活深谷之中无力有所作为的时候,唯有保持一颗处变不惊之心,于无声处沉淀磨炼自己,对逆境安之若命,方能在“无为”后有所作为。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B9DA36C72C4162E5C30BDA47F7CE9BA961B52455AB79FE6E56154C4049CB0A9B75F6B9445D425D3A2A710EEB13F584EA655164C8B6A802
2、阅读下面作文材料,请写一则开头,100字左右
她和你之间,始终有距离,
像窗外的飞鸟,像天上的流云,
像河边的蝴蝶,既狡猾而美丽。
你上去,她就飞,你不理她,她撵你。
她永远陪伴你,一直到你终止呼吸。
作为对高三学生的“五四青年节”寄语,学校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了艾青《希望》中的诗句。请结合以上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参考立意
①人生因为有“希望”而多姿多彩。
  ②青年有“希望”,民族有力量。 
③“希望”在前,奋斗在后,成功在望。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B9DA36C72C4162E5C30BDA47F7CE9BA961B52455AB79FE6E56154C4049CB0A9B75F6B9445D425D3A2A710EEB13F584EA655164C8B6A802
优秀开头
青年心中有希望 为国助力增力量
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内忧外患、国难重重之际,民族的希望在哪里?那一代青年的希望又在哪里?五四青年没有迷茫沉沦,而是振臂高呼,心怀希望,呐喊出救亡图存的时代最强音,换来的是今天的幸福与和平。因为他们知道即使在最绝望的日子里,希望也未曾远离,正如艾青所言“她永远陪伴你,一直到你终止呼吸”。人最可怕的不是终日幻想,而是丧失希望。个人的希望与民族的希望同频共振,没有国家,就没有自己。让我们放飞希望的翅翼,在这个时代的蓝天里翱翔,为国家为时代的发展加油助力。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B9DA36C72C4162E5C30BDA47F7CE9BA961B52455AB79FE6E56154C4049CB0A9B75F6B9445D425D3A2A710EEB13F584EA655164C8B6A802
3、阅读下面作文材料,请写一则开头,100字左右
材料一:
厨师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尽管庖人不尽职,他也不必超越自己的职权范围代他人行事。(摘自《庄子》译文)
材料二:
从前韩昭侯喝醉酒睡着了,掌帽官见他冷,就给他身上盖了衣服。韩昭侯睡醒后很高兴,问近侍:“盖衣服的是谁?”近侍回答说:“掌帽官。”韩昭侯便同时处罚了掌衣官和掌帽官。他处罚掌衣官,是认为掌衣官失职;他处罚掌帽官,是认为掌帽官越权。不是不担心寒冷,而是认为越权的危害超过了寒冷。(摘自《韩非子》译文)
读了上述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结合当下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参加班级即将召开的读书交流会。
参考立意①越俎代庖不可取,恪尽职守当勇为 
②反对“本位主义”和自私利己主义思想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B9DA36C72C4162E5C30BDA47F7CE9BA961B52455AB79FE6E56154C4049CB0A9B75F6B9445D425D3A2A710EEB13F584EA655164C8B6A802
4、阅读下面作文材料,请写一则开头,100字左右
某高中校长抓拍的照片。他将照片发到朋友圈并附上文字:“看你站在路中间,久久地仰头赏花,根本没有注意到有车子过来,那么专注,我不忍心按喇叭惊扰你,我就拿出手机拍下这美丽的瞬间。在今天的教育环境里,学生被课业负担压得可能无心关注身边的美好,所以你凝神赏樱的姿态瞬间打动了我,这不就是一个少年在春天应有的样子吗?”
这幅图片和文字引发了你哪些感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参考立意①为明天奋斗,为美好驻足  ②积极发现美,让人生更多彩。 
③让美育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④弃功利之风,扬美育之气。 
⑤用奋斗书写青春,以美好滋养人生。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B9DA36C72C4162E5C30BDA47F7CE9BA961B52455AB79FE6E56154C4049CB0A9B75F6B9445D425D3A2A710EEB13F584EA655164C8B6A802
优秀开头
为明天奋斗,为美好驻足
李大钊曾言:“青春,如初日,如朝阳,如百卉之萌动。”其言道出了少年如初春之嫩芽般的生机与活力。然身处人心浮躁的大千世界,少年们囿于营役,“而不知自己就是诗”。私以为,我辈少年应为明天奋斗,为美好驻足。
“美好”表面上看是外观精美,能给人带来主观上的愉悦情感的东西;实际上,美好是一切能触动人心灵,让人心向往之的事物。路边默默绽放的樱花,是美好;专心致志、刻苦奋斗的少年,是美好;为春之气韵驻足的少年,更是美好。“美好”大到济世苍生的家国情怀,小到岩缝里的绿草。美好无处不在,我们也应为美好驻足。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B9DA36C72C4162E5C30BDA47F7CE9BA961B52455AB79FE6E56154C4049CB0A9B75F6B9445D425D3A2A710EEB13F584EA655164C8B6A802
孔子曾主张“尽善尽美”.美育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激发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审美带给我们愉悦和享受。审美要注重内外兼修,把形体美、服饰美、艺术美、自然美、环境美等外在美,和思想美、语言美、气质美、心灵美、格局美等内在美结合起来。
人民日报发表时评,大声疾呼:“美育是一种刚需,为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更加幸福。”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B9DA36C72C4162E5C30BDA47F7CE9BA961B52455AB79FE6E56154C4049CB0A9B75F6B9445D425D3A2A710EEB13F584EA655164C8B6A802
【精彩时评】
01 美育绝不是“无用”,而有实实在在的“大用”——
美育绝不是“无用”,而有实实在在的“大用”。物理学家钱学森雅好书画,园林学家、古建筑学家陈从周热爱文学,农业学家袁隆平喜欢小提琴,他们在享受美的同时创造美,以杰出的综合素养在各自领域斩获殊荣。新时代新征程,呼唤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材,呼唤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当美育的种子播进每个幼小的心灵,一朵朵美好的青春之花终将绽放于中华大地。
02 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人民日报
哲学家以诗意的语言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人格的养成、灵魂的塑造。美育关乎孩子的快乐幸福,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需要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整体美育环境和美育共识。通过春风化雨的美育工作,让孩子成长为有信念、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成就更加丰富和饱满的人生。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B9DA36C72C4162E5C30BDA47F7CE9BA961B52455AB79FE6E56154C4049CB0A9B75F6B9445D425D3A2A710EEB13F584EA655164C8B6A802
【精彩时评】
03 美育是一种刚需——人民日报
在人生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美感的存在。美术馆内,许多人驻足于一幅名画前,凝神欣赏;音乐厅内,观众为一首乐曲微笑、颔首、动心;街头驻足,白发苍苍的老人,衣着得体、妆容精致地在你身边神采奕奕地走过,这些都是美的窗口。可是,肯定也有不少人认为,美既不能充饥,也不能养家糊口,不懂审美也没什么大不了。
只是,在物质供应日益丰沛、精神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04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涵育全民人文情——新华时评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尚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无论是良渚玉器,抑或是仰韶彩陶,那都是先民崇美尚美的绝佳见证。而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器物、典籍、礼仪、服饰……可谓美不胜收,汇就了中华美学,也为中国美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泱泱大国要有风土之美、文明之美,彬彬君子要有礼仪之美、德行之美,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实现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由此可见,中华美育在当下可有新气象、大作为。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B9DA36C72C4162E5C30BDA47F7CE9BA961B52455AB79FE6E56154C4049CB0A9B75F6B9445D425D3A2A710EEB13F584EA655164C8B6A802
【典型事例】
1)耐人寻味的答案在上海的一次儿童画展上,一位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们好奇地问,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孩子的答案,耐人寻味。
2)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 勒内·托姆是法国著名数学家。有一次,他同两位古人类学家讨论问题。谈到远古的人们为什么要保存火种时,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取暖御寒;另外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烧出鲜美的肉食。而托姆说,因为夜幕来临之际,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
3)花园中的“美育” 丰子恺做学生的时候,曾被李叔同安排管理学校小花园。他观察秋菊,黄的、白的、红的,觉得好看。联想屈原名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更加喜爱菊花。秋风吹过,倒了几株,顿觉伤情,便一一扶正。这一幕被李叔同看到,从此便对丰子恺刮目相看。后来,丰子恺成为了李叔同门下最出色的弟子。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B9DA36C72C4162E5C30BDA47F7CE9BA961B52455AB79FE6E56154C4049CB0A9B75F6B9445D425D3A2A710EEB13F584EA655164C8B6A802
构思建议
1)从“深刻认识美”、“善于发现美”、“努力创造美”三个角度来写;
2)从“思想上重视美育”、“行动上追求美育”、“作风上坚持美育为先”三个角度来论述;
3)从加强美育培养是“个人之需”、“家庭之福”、“国家之光”三个角度逐层深入来写。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B9DA36C72C4162E5C30BDA47F7CE9BA961B52455AB79FE6E56154C4049CB0A9B75F6B9445D425D3A2A710EEB13F584EA655164C8B6A802
5、阅读下面作文材料,请写一则开头,100字左右
众所周知,倒计时通常是从10开始的,而以往奥运赛事的倒计时往往是从60开始,也有的从30或10开始。而2022年北京冬奥会却从“24”开始倒数,是一种打破常规的做法。恰恰这一打破,才将作为中国农业文明时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彰显中国气韵的二十四节气文化展示给世界人民,收获了众多的喝彩。
有时,对常规的打破,往往意味着一种超越,一种创新,一种新的事物的诞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立意①破而成新 破茧成蝶  ②新事物诞生于自身的突破。
 ③勇于超越自我,走上创新之路。 ④墨守成规是创新的敌人。
⑤超越、创新,书写人生华章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B9DA36C72C4162E5C30BDA47F7CE9BA961B52455AB79FE6E56154C4049CB0A9B75F6B9445D425D3A2A710EEB13F584EA655164C8B6A802
优秀开头
破而成新 破茧成蝶
以往奥运赛事的倒计时往往从60、30或10开始,而本次北京奥运会却打破常规,从“24”开始。这一打破,将彰显中国气韵的二十四节气文化展示给了世界人民;这一打破,是超越,是创新,是文化的新生。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里,我们唯有突破常规,才能破而成新,破茧成蝶。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B9DA36C72C4162E5C30BDA47F7CE9BA961B52455AB79FE6E56154C4049CB0A9B75F6B9445D425D3A2A710EEB13F584EA655164C8B6A802
6、阅读下面作文材料,请写一则开头,100字左右
参考立意①慢工出细活。 ②时代呼唤“工匠精神”。 
③欲速则不达。 ④抵制诱惑浮躁,踏踏实实做学问。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B9DA36C72C4162E5C30BDA47F7CE9BA961B52455AB79FE6E56154C4049CB0A9B75F6B9445D425D3A2A710EEB13F584EA655164C8B6A802
6、阅读下面作文材料,请写一则开头,100字左右
读了漫画《今胜昔》让我感慨颇深,两年出4本书,这“飞一般”的速度,10年甚至几十年写一本书与之相比真是“弱爆了”。然而,真的是“今胜昔”吗?恐怕“胜”的是“数量”,败的是“质量”吧。这让我想起一句老话:“慢工出细活。”当今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有时“一生择一事”足矣。
正可谓“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车洪才教授的“一生一本词典”、陈忠实的“一生一部作品”、任正非的“一生攻陷一道‘城墙口’”,他们的成功,正是充满理想,并为之倾尽全力不懈奋斗的结果。这种一生择一事的坚守,无论成功与否,都会让我们拥有因奋斗而充实无悔的人生。
练一练:典型的素材运用,写一则语段
许渊冲:我的一生就做一件事
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六十本,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中外名著。
2010年许渊冲获得“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8月2日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他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许渊冲先生在北大畅春园接受《财经》记者的采访时曾说:“文学翻译是为全世界创造美,文学翻译要把文学味翻出来,我这一辈子就做这一件事。每一句诗词变成另外一个美的语言,没有固定的方法,我费了毕生之力,还不敢说就找到了。这是值得一辈子去做的事情,我现在还在做这个事情。”
笃行不移,方可成“大器”。从事文学翻译六十余年,穷尽毕生精力做一件事。许渊冲先生用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浅尝辄止,难成大事;持久专注,方能渐入佳境;没有笃行,实难“成器”。“大器”乃有大才干、可干大事业之人,成“大器”需要长久积淀、需要持续精进、需要心志不移,“大器晚成”实在是笃行不移的必然结果。
e7d195523061f1c0600ade85ab8d19863d296bbd6d3c8047FB0A4867354E4F1E3A7DEAE3C4C4B5C9777EC9E9D7F78045DB0296A4194571101A21F67FC7D6C39966CE50B69116E2EE84E571E25F3C0CCEBA856A36A8C95B1E14AE03A3D8D2C3563D42796F1E89AAC8410B802B81D8526B28460A5B7D72B88354E8B612503A8D6D15C35FF82356A4CD
成“大器”
谦逊厚重,终成“可用之器”。不谦虚,易自满;不厚重,易迷失。纵然是获得了“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许老先生还是在孜孜以求,还是在找寻使“每一句诗词变成另外一个美的语言”的方法。我们每一个人在“成器”的路上都应该始终谦逊、沉稳,以求稳步前行,成“可用之器”。
成“可用之器”
潜心做事,极致成“美器”。做事容易,把事做到极致则难;做事一时容易,长久潜心做事则难。“器”应该也有美丑、大小之分,成“器”似乎容易,但成为“美器”则难。作为首位荣获文学翻译领域的世界最高奖——“北极光”奖的亚洲翻译家许渊冲,就是一位把事做到极致的老先生。不做则矣,做就要追求极致,不仅“成器”,更要成“美器”。
成“美器”
再会
Jiang Hu
江湖千里秋风客,翩然白云黄鹄。石鼎烟霏,篆书红湿,随处菊香泉绿。幅巾野服。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B9DA36C72C4162E5C30BDA47F7CE9BA961B52455AB79FE6E56154C4049CB0A9B75F6B9445D425D3A2A710EEB13F584EA655164C8B6A80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