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晚春》课件(共20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晚春》课件(共20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3 10:10:5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0张PPT)
在文学世界中,春天意味着什么?
当春天即将离去时,文人们会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宋代]欧阳修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蝶恋花·送春》[宋代]朱淑真
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青杏儿·风雨替花愁》[元代]赵秉文
伤春 惜春
晚 春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
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谥号“文”,故称“韩文公”。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与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朗读诗歌
你能找到其中的韵脚字吗?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不久后就会归去,都万紫千红,争奇斗艳。
理解诗歌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知 斗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花草树木人格化,写出了花草树木知道春天不久后就会归去,都万紫千红,争奇斗艳。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和时光的美好情怀。
鉴赏诗歌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一句中哪两个字用的最好?为什么?
杨花榆荚不像别的花那样“百般红紫”,如同人之“无才思”,只知道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理解诗歌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请思考:“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一句中,作者对杨花榆荚持什么态度?
鉴赏诗歌
“无才思”三字颇怪异,遂引起后人诸多猜测。
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
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
或言有所讽喻;
或言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
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韩愈三岁而孤,由兄嫂抚养成人。科举考进士,考了三次才考中。参加吏部的博学宏词科考试,考了四次都没有通过。而在其后的仕途道路上,他也是历尽了坎坷。但是他愈挫愈奋,昂扬奋进,不仅团结了一帮文学青年,跟自己一起推动诗歌创新,而且还凝聚起力量,大力弘扬古文运动。为官之后,不仅积极参与平定藩镇的军事行动,更是大力倡导儒学,甚至不惜身家性命地反对唐宪宗奉迎佛骨,惹得宪宗大怒,差点儿治了他的死罪。但韩愈并不改初衷,在这个问题上从来没有动摇过原则。
这首诗是《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诗人已年近半百。他此时在官场上是处于不得志的时期,作者也是想借此诗来表达心中的慨叹之情。
韩愈是怎么认为的呢?
从杨花榆荚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无论是华丽的歌唱,还是朴实的表演,都会令人感动。杨花榆荚无才思”尚且能“惟解漫天作雪飞”,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能抛弃那点小小的自卑心理,放弃那点微不足道的自尊,抓住时机,利用大好时光投身到为自己、为他人创造美好未来的大环境中呢?
请赏析:“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杨花榆荚人格化,写出杨花榆荚不像别的花那样“百般红紫”,如同人之“无才思”,只知道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珍惜时光的美好愿望。
诗歌小结
这首诗运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晚春情景,表达了作者的惜春之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的哲思。
总结归纳
课堂练习
理解性默写
1、写暮春时节,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所以特别珍惜春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的句子是: 。
2、诗中表面揶揄“杨花榆荚”无才思,实则是对他们更深层次的赞许的句子是: 。
3、(诗中蕴含哲理的句子是)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 “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句子是: 。
课堂练习
《晚春》突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一手法。
拟人;使无情的草树能知、能解还能斗,且彼此还有高下之分,使描绘的晚春景致生动而有奇趣。
课堂练习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写出了晚春景致怎样的特点
草木留春,万紫千红
课堂练习
题晚春
宋 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第二句“点”字用得很妙,请加以赏析。
本诗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课堂练习
题晚春
宋 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第二句“点”字用得很妙,请加以赏析。
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气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
课堂练习
题晚春
宋 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本诗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全诗描绘柴门花落、乌鸦归林、诗人小立、樵夫渔人归家等画面,以动衬静,烘托出静谧而富有生气的意境,表现出诗人内心的闲适和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