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年 级 历史 学科导学案
主备教师: 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
学习内容: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学习目标:1、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及忽必烈建立元朝、水陆交通的发展、中外交往等基本史实。
2、理解元朝行省制度的目的、内容和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概括元朝在历史上的贡献。
3、探讨元朝民族融合的新特点,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重点 难点: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民族融合;难点:行省制度
教 学 流 程
复备与评价
一、优化导入,揭示目标
复习提问: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过哪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契丹的辽、党项的西夏、女真的金。)
过渡讲解:就在金与南宋对峙时,北方又兴起了蒙古族。
二、指导自学,整体感悟(预习课文,学生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1、阅读课本66—67页回答:
⑴蒙古族生活在________上,________统一蒙古。________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________,建立蒙古国。
⑵思考成吉思汗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可组内讨论)
⑶________年 ________建立元朝,次年定都________即今________
⑷简述元朝统一全国的过程。思考文天祥为什么受人尊重?
2、阅读课本68—69页
⑴元朝的水路运输有哪两种方式?你能描述下运输的路线吗?
⑵读69页地图,了解元朝的疆域,元朝政府是怎样对全国进行有郊管辖的?
⑶元朝时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表现在:①开发边疆②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③黄河流域的 ________、________与汉族融合④新的民族——________形成。
三、互动互研,解难释疑
我的问题:……
我们的问题:……
老师的问题:
⑴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你认为毛泽东的评价正确吗?说明你的理由。
⑵元朝在历史上有哪些贡献?
⑶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有什么作用?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⑷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哪两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元朝的民族融合有什么新特点?
四、精点巧拨,归纳生成
要点回扣:
三个时间:________年、________年、________年
三个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件大事:①统一蒙古②建立元朝③行省制度④民族融合
五、分层设练,巩固拓展
1、下列各项活动属于成吉思汗业绩的是
①统一蒙古②建立蒙古政权③发动大规模扩张战争④定国号为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下列历史人物实现国家统一的是
A、赵匡胤 B、元昊 C、铁木真 D、忽必烈
3、元朝商业繁荣,其中国际性商业大都市是
A、长安 B、泉州 C、大都 D、杭州
4、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开始于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5、我国历史上西藏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是在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元朝
6、元朝创设的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圳特区远影响。主要是指这一制度
①继承和推广了秦汉的郡县制度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③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④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划的基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7、“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这首诗写于元末,反映了元朝
A、统一全国,疆域辽阔 B、文化事业发展
C、中外交往频繁 D、民族融合发展
8、一位生活在元朝大都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到江南贩运棉布 B、经运河到杭州游览
C、从刘家港海运大米到直沽 D、到西藏经商受到驻藏大臣的热情接待
9、读课本第4、68页两幅运河图,回答:
⑴两朝的运河有何不同?
⑵两朝开通运河的目的各是什么?在位的皇帝是谁?
⑶两朝运河的开通有什么积极作用?
⑷大运河要古代发挥了巨大作用,你认为今天还有利用价值吗?举例说明。
文天祥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