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树之歌 第2课时 示范课件(共41张 )

文档属性

名称 2、树之歌 第2课时 示范课件(共41张 )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3 10:3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识字
2 树之歌
第2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知道了大自然树木的种类很多,今天我们就带着好奇的心情,一起去看看这些树有什么特点吧!
新课导入
先听老师读一遍课文,边听边把树木名称用圆圈圈出来。
互动课堂
杨树高,榕树壮,
  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
  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满院香。
你发现树名中的画线字有什么特点了吗?
重读,突出树木特点。
互动课堂
都是左右结构,左边是表示与树木有关的木字旁(表义),右边是表示读音的字(表音)。这就是形声字。








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木字旁的形声字?
随文识字
柿子树
橡树
榆树
槐树
石榴树
桃树
柳树
山楂树
积累带有木字旁的形声字
随文识字
同桌合读第一句,用“ ”圈出树木的特点。
精读课文
杨树高
精读课文
榕树壮
梧桐树叶像手掌
杨树( ),榕树( ),
梧桐树叶( )。


像手掌
看一看,填一填,背一背。
精读课文
银杏树叶像 。
扇子
泡桐树叶像 。
一颗颗心
柳树叶像 。
眉毛
松树叶像 。
细针
你还观察过哪些树叶的形状呢?
精读课文
第二句中的树木有什么特点呢?女生齐读第二句,用“ ”圈出树木的特点。
精读课文
枫树秋天叶儿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你知道为什么松柏能四季常青吗?
精读课文
松树和柏树的叶子长得像针状,细而厚,水分蒸发的面积很小,叶子外面长了一层角质表皮,仿佛身披一件“棉外衣”,既能保暖,又能防止水分蒸发。
因此,风雪和严寒也奈何不了它们。
松柏四季长青的原因
精读课文
枫树秋天( ),松柏四季( )。
小组合作一起再读一读,填一填吧!
叶儿红
披绿装
精读课文
男生齐读第三句,用“ ”圈出树木的特点。
精读课文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你知道南方和北方气候有什么不同吗?
精读课文
南方:温暖
北方:寒冷
精读课文
指事字,从土,从弓,从畺(jiāng,田界)。从“弓”,表示以弓记步,即以弓来丈量土地,畺表示田之间的疆域界限。“疆”本义为田界。

随文识字
木棉喜( )在南方,桦树( )守北疆。
先完成填空,然后同桌进行比赛,看谁先背出来。

耐寒
精读课文
最后一句全班齐读,找一找句中树木的特点是什么。
精读课文
银杏水杉活化石
为什么称银杏和水杉是“活化石”呢?
精读课文
在两亿七千万年前,银杏就已经出现了,再后来绝大部分的银杏也像恐龙一样灭绝了,而水杉最早出现在中生代白垩纪,是经历过第四纪冰川浩劫的珍贵孑遗植物,所以如今依然存活的这两种稀有的树木被称为“活化石”。
为什么把银杏和水杉称为“活化石”呢?
精读课文
金桂开花满院香
精读课文
说一说:金桂开花满院香
金桂开花的时候,整个院子里都是花香,吸引得( )翩翩起舞,( )纷纷来采蜜……
精读课文
说一说:金桂开花满院香
蝴蝶
蜜蜂
精读课文
银杏水杉( ),金桂开花( )。
你能背诵第四句吗?一起来读读背背吧!
活化石
满院香
精读课文
这是一棵( ),
我在( )见过。
枣树
果园里
认树小行家:下面的树木叫什么名字,你知道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树木呢?
这是一棵( ),
我在( )见过。
玉兰树
公园里
精读课文
我为树木挂名牌
校园绿化活动正在进行,请你给自己认识的树木,制作名牌,认养树木吧!
龙爪槐
落叶乔木,小枝柔软下垂,树冠如伞,上部盘曲如龙,喜光,能适应干冷气候。
精读课文
我为树木编儿歌
你想不想自己来介绍介绍树木,编一句儿歌?可以述说树枝、树叶的形状,可以说说花开的样子、香味,也可以说说树木的习性。
精读课文
柳树枝像 。
小辫儿
银杏叶儿像 。
小扇
精读课文
棕树 。
桃树花开 。
红艳艳
喜暖在南方
精读课文
读一读,想想下面几句话的意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拓展延伸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十年的时间可以培育一棵树木,一百年的时间才可以培育一个人才。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拓展延伸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指树虽然高达千丈,但落叶还是要回到根里。比喻离开故乡多时,最后还是要返回故里。
拓展延伸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树没有根就不能生长,人没有志向就不会成功的。
拓展延伸
读读下面的《树之歌》,了解更多树木吧!
榆树高,槐树壮,
梧桐树叶像手掌。
石榴开花红似火,
桂树花开十里香。
桑树结果紫又甜,
松树四季披绿装。
棕树喜暖在南方,
橡树耐寒守边疆。
精读课文
结构梳理
本文是一首儿歌,让我们通过学习儿歌,认识词语,并了解了 种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 之情。
11
树木
无比喜爱
主题概括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