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物理(人教版)《12.3 机械效率》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②理解机械效率,会计算机械效率。
③能设计实验,测定滑轮组或斜面的机械效率。[
2.过程和方法。
①根据生活事例认识物理知识,并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②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③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使学生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器件的物理原理,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初中的意识。
②有合理改进机械、提高效率的意识,增强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①理解机构效率。
②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三、教学难点
理解机械效率
四、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滑轮、钩码、铁架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提出问题:直接提升物体做功,与使用机械提升物体做功相同吗?
实验演示:直接提升物体、用滑轮组提升物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
结论: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跟直接提升物体相比较,不省功。
推论:使用任何机械不省功。
引出新课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4节 机械效率
二、进行新课
1、有用功和额外功
(1)有用功(W有)
直接对物体所做的功(为了达到工作目的,必须做的功)。
(2)额外功(W额)
由于机械自重和摩擦等因素影响,而不得不做的功(无用付出)。
(3)总功(W总)
利用机械所做的功(实际付出的,动力所做的所有功)。
W总 = W有 + W额
播放图片:讨论图中不同情况下,人所做的有用功,额外功
方法1:人做的有用功是对沙子所做的功,额外功是对空桶所做的功和对动滑轮所做的功。
方法2:人做的有用功仍然是对沙子所做的功,但额外功是对口袋所做的功和对动滑轮所做的功。
指导学生对实际情况中三种机械功进分析讨论,掌握实际情况下的分析方法。
(3)对三种机械功的理解
①有用功
无论采取那种方法都必须做的功。即:为达到目的所必须做的功。
A、举高重物时: W有用=G物·h
B、在粗糙水平面上移动物体时:W有用=f摩擦·S物
②额外功
并非人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A、克服机械自重做功。 使用动滑轮或滑轮组时:W额外=G动滑轮·h
B、克服机械间的摩擦做功。 使用斜面时: W额外=f摩擦·L
③总功
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和等于总功。W总=W有用+ W额外
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W总=F动力·S动力
F动力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S动力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2、机械效率
在使用机械工作时,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份额越多越好。它反映了机械的一种性能,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来表示机械的这种性能。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定义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2)公式
(3)特点
①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
②机械效率总小于1 。(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
(4)对机械效率的理解
如:某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60%
①机械效率与 是否省力、功率大小、提升高度、做功的多少无关。
②使用该起重机提升重物时,所做的有用功跟总功的比60%。
③可以说,使用该起重机提升重物时,所做的有用功在总功中占有60%,额外功占40%。
④有用功所占总功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5)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和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①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A、机械的自重、摩擦、绳重 B、提升的物体重力
②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A、减轻机械自重 B、减小摩擦力 C、减轻绳重 D、增加提升的物重。
(6)一些机械的机械效率
介绍一些机械的机械效率:抽水机60%-80% 、柴油机28%-40% 、起重机40%-50% 、滑轮组50%-85% 。21教育网
3、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实验原理
(2)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铁架台、滑轮、细线、钩码。
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3)注意事项
竖直向上,缓慢拉动测力计。即:实验时要使钩码匀速上升。
需要测量的量是:物重、绳子自由端的拉力、物体上升的高度、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5)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1
保持动滑轮重一定,改变钩码重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
结论: 同一个滑轮组,所挂的物重不同,机械效率不同,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实验探究2
保持钩码重力一定,改变动滑轮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
结论:不同滑轮组, 挂的相同物重时,机械效率不一定相同, 动滑轮较轻滑轮组,机械效率高。
介绍斜面机械效率的测定方法,并播放动画作进一步讲解。
三、课堂小结
1、机械的三种功:
有用功——有利用价值的功。
总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
额外功——对人们无利用价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
2、机械效率:
(1)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2)公式讨论:
W额外>0,实际情况, η <1
W额外=0,理想情况, η =1
四、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2)(3)(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物理(人教版)《12.3 机械效率》
学案
导学目标知识点:
①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②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③通过参与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活动,了解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学习重点:
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学习难点:
机械效率,能用机械效率公式准确计算。
学习过程:
自学指导一:有用功和额外功
1、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跟直接提升物体相比较,___功;使用任何机械___功。
2、有用功是__________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用符号____表示;额外功是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____表示;总功是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____表示;三者的关系式:____________。21教育网
3、如图所示,某同学分别用木桶和口袋往楼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沙子,方法1所做的有用功是对____做的功;所做的额外功是对____和____所做的功。方法2所做的有用功是对____做的功;所做的额外功是对____和____所做的功。两种方法中做额外较少的是____。21cnjy.com
自学指导二:机械效率
1、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效率,用字母____表示。公式:η=______。
2、使用任何机械,因为有用功总是 总功,所以机械的机械效率总是___1
3、起重机的机械效率一般为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般为______,抽水机的机械效率一般为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若用杠杆把重为100N的物体撬起1m,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需要250N的力将杠杆的另一端压下0.5m,则有用功是 J,总功是 J,机械效率为 。21·世纪*教育网
5、有一个动滑轮把重100N的物体提高到9m高的三楼上,所用的力是60N,所做的有用功是___J,总功为___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www-2-1-cnjy-com
自学指导三: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时,该实验田的实验原理是:=_____。实验时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实验田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
2、在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应该向___拉绳子的自由端,并使重物缓缓上升,即:实验中应该使物体做_____运动。2-1-c-n-j-y
3、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物理量实验次数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 m 机械效率
1 4 0.1 1.8 0.3
2 6 0.1 2.4 0.3 83%
3 4 0.1 1.4 0.5 57%
4 4 0.2 1.4 1.0 57%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____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用____图做的。(选填“a”、“b”或“c”)21·cn·jy·com
(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2·1·c·n·j·y
(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____。
达标测试
1、分别用杠杆、定滑轮和滑轮组将同一物体举到相同的高度,做的有用功是:( )
A.一样多 B.斜面的多
C.滑轮组的多 D.无法判断
2、某同学用水桶从井里提水,下面有关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桶做的功是总功
B.对桶内水的做的功是总功
C.对桶的做的功是有用功
D.提水的功与提桶的功之和是总功
3、在滑轮组中动力做功100J,动滑轮对重物做功80J,则:( )
A.有用功是100J B.总功是100J
C.额外功是80J D.额外功是100J
4、甲、乙两台机械,甲的机械效率是80%,乙的机械效率是60%,则:( )
A.使用甲机械做功省力
B.使用乙机械做功省力
C.使用甲机械做功少些
D.做同样多的总功时,使用甲机械做的额外功少些
5、使用机械时,若额外功小于有用功,则该机械的机械效率:( )
A.大于0.5 B.小于0.5
C.大于1 D.等于0.5
6、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越省力的机械,其机械效率越高
B.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C.做的总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D.额外功在总功中的占比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7、为省力,把一定滑轮改为动滑轮使用,则改装后的机械效率与改装前相比较:( )
A.升高了 B.降低了
C.不变 D.都用可能
8、以下方法中能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 )
A.减小动滑轮的物重
B.减小定滑轮的物重
C.减小滑轮与轮轴间的摩擦
D.减小提升物体的速度
9、如图3所示物体重G=180N,若将物体匀速提高h=2m,需要用F=80N的拉力。则拉力F做的功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360J,75% B.480J,75%
C.320J,88.9% D.480J,133%
10、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C.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D.做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
1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钟内将质量为60kg的物体A匀速提升了2m。已知绳子自由端所用的拉力为200N。请计算出与此题相关的任意四个物理量(g取10N/kg)。www.21-cn-jy.com
12、(1)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_____。
② 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
③ 本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物重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 测力计的示数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1 6 3 2.5 9
2 6 5 2.5 18
3 6 8 2.5 24
(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图乙也做了实验,
①小红的做法是为了控究_______________
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 ( http: / / www.21cnjy.com )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___________。
③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军也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物重G/N 绳端拉力F/N 机械效率η /%
较小提升速度 10 4.2 79.4
中等提升速度 10 4.2 79.4
较大提升速度 10 4.2 79.4
在小军的实验中,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人教版)《12.3 机械效率》
学案(解答)
自学指导一:
1、不省 都不省
2、为了达到工作目的,必须做的功 W有
于机械自重和摩擦等因素影响,而不得不做的功 W额外
实际付出的,动力所做的所有功 W总
W总 = W有 + W额
3、沙子 动滑轮 水桶 沙子 动滑轮 口袋
自学指导二:
1、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η
2、小于 小于
3、40%-50% 50%-85% 60%-80%
4、100 125 80%
5、900 1080 83.3%
自学指导三:
1、 弹簧测力计 直尺 物体重(钩码重)
物体上升的高度 拉绳子自由端的力
2、上 匀速
3、(1)匀速 (2)74% (3)b c (4)增大物重 越低 (5)无关
达标测试
1、A
2、D
3、B
4、D
5、A
6、D
7、B
8 、A C
9、B
10、B
11、①物体A的重力 600N ②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8m
③物体A上升的速度0.2m/s ④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0.8m/s
⑤有用功 1200J ⑥总功 1600J
⑦额外功 400J ⑧机械效率 75%
⑨有用功的功率120W ⑩总功的功率160W
12、(1)①第二次实验中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②80%
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进升物体的高度无关
(2)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绳子绕法的关系
②相同 两次实验所做的总功和有用功都相同
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绳子绕法的无关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进升物体的速度无关
A
甲 乙
F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1张PPT)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制作: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制作: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制作: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提出问题
直接提升物体做功,与使用机械提升物体做功相同吗?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演示实验:直接提升物体、用滑轮组提升物体
结论: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跟直接提升物体相比较,不省功。
推论:使用任何机械不省功。
G/N h/m W直/J F/N s/m W机/J
2 0.1 0.2 1.0 0.3 0.3
2 0.1 0.2 0.5 0.5 0.25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G/N h/m W直/J F/N s/m W机/J
2 0.1 0.2 1.0 0.3 0.3
2 0.1 0.2 0.5 0.5 0.25
1、有用功(W有):直接对物体所做的功(为了达到工作目的,必须做的功)。
2、总功(W总):利用机械所做的功(实际付出的,动力所做的所有功)。
3、额外功(W额):由于机械自重和摩擦等因素影响,而不得不做的功(无用付出)。
W总 = W有 + W额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W有
}
W额
}
W总
W有
}
W额
}
W总
动滑轮提水桶提沙子
想想议议:两种方法所做的功
方法1
方法2
对砂子做功
对空桶做功
对动滑轮做功
动滑轮提口袋提沙子
对砂子做功
对口袋做功
对动滑轮做功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无论采取那种方法都必须做的功。即:为达到目的所必须做的功。
(1)举高重物时:
W有用=G物·h
W有用=f摩擦·S物
(2)在粗糙水平面上移动物体时:
4、对三种机械功的理解:有用功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并非人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1)克服机械自重做功:
W额外=G动滑轮·h
使用动滑轮或滑轮组时:
(2)克服机械间的摩擦做功:
使用斜面时:
W额外=f摩擦·L
4、对三种机械功的理解:额外功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W总=W有用+ W额外
公式(1) :
公式(2) :
W总=F动力·S动力
4、对三种机械功的理解:总功
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
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和等于总功。
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
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在使用机械工作时,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份额越多越好。它反映了机械的一种性能,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来表示机械的这种性能。
2、公式:
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3、特点:
W有用
W总
η=
(2)机械效率总小于1 。(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
(1)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
W总-
W总
η=
W额外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4、对机械效率的理解
(1)机械效率与 是否省力、功率大小、提升高度、
做功的多少无关。
如:某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60%
(2)使用该起重机提升重物时,所做的有用功跟总功
的比60%。
(3)也可以说,使用该起重机提升重物时,所做的有
用功在总功中占有60%,额外功占40%。
(4)有用功所占总功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5、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和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1)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A、减轻机械自重
B、减小摩擦力
D、增加提升的物重。
C、减轻绳重
(2)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A、机械的自重、摩擦、绳重
B、提升的物体重力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6、一些机械的机械效率:
抽水机 60%-80%
柴油机 28%-40%
起重机 40%-50%
滑轮组 50%-85%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1、实验原理
G h
F s
=
W有用
W总
η=
2、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铁架台、滑轮、细线、钩码。
3、注意事项
竖直向上,缓慢拉动测力计。即:实验时要使钩码匀速上升。
F
F
需要测量的量是:物重、绳子自由端的拉力、物体上升的高度、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保持动滑轮重一定,改变钩码重力。
实验探究1
G/N h/m F/N s/m W有/J W总/J η
1
2
3
1
0.1
0.5
3
0.1
1.5
83.3%
88.9%
4.5
3
0.2
0.4
3
1.5
0.1
4
2
0.1
0.8
3
66.7%
结论: 同一个滑轮组,所挂的物重不同,机械效率不同,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F
=0.8N
F
=0.5N
=1.5N
F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G/N h/m F/N s/m W有/J W总/J η
1
2
83.3%
55.5%
4.5
3
0.2
0.2
4
0.9
0.1
2
2
0.1
0.8
3
实验探究2
保持钩码重力一定,改变动滑轮重
结论:不同滑轮组, 挂的相同物重时,机械效率不一定相同, 动滑轮较轻滑轮组,机械效率高。
F
F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1、机械的三种功:
有用功——有利用价值的功。
总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
额外功——对人们无利用价值
而又不得不做的功。
2、机械效率:
(1)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2)公式讨论:
W总=W有用+ W额外
W有用
W总
η=
W总-
W总
η=
W额外
W额外>0,实际情况, η <1
W额外=0,理想情况, η =1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1、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越省力的机械,效率越高
B.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效率越高
C.做相同的功,额外功的值越小,效率越高
D.做功越快的机械,效率越高
C
2、对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B.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C.杠杆的机械效率可达110%
D.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D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3、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
验装置,钩码总重6 N。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______
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
大小为_______N,若钩码上升的
高度为8cm,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______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2)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有机械效率将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缓慢
2.4
24
83.3%
增大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4、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两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⑴此实验所用滑轮的个数至少是____个,其中动滑轮有_____个。
⑵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第一次的机械效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高度/cm 弹簧测力计示数/N 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cm
1 2 10 0.8 40
2 5 5 1.5 20
3
2
62.5%
大于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谢谢同学们的合作!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再 见!
制作: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 詹振亚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