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科学精神
导读: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散文,文章从居里夫人的“美丽”下笔,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这一问题而进行的艰苦的研究,赞美她对科学、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更赞美了她的人格与精神。《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用事实强调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我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认识到了科学精神的另一个侧面──独立思考和怀疑精神。21·世纪*教育网
一、《跨越百年的美丽》
1、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课文中的哪些方面?
2、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我摘抄几处,再写写体会感受。
①
体会:
②
体会:
3、在这篇文章中,最触动我心灵的几句话是:
二、《千年梦圆在今朝》
1、通过文章,我们了解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从中体会到中国航天人所体现的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激发起我们的民族自豪感。21·cn·jy·com
2、摘抄一处最能体现中国航天人的精神的片段:
三、《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
1、为了论述文章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者讲述了三个事例:
①
②
③
2、文中对我有启发的句子是:
①
②
3、读了文章,我懂得了:
四、《我最好的老师》
1、课文具体描写了怀特森老师一次出乎意料的教学过程。
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五、关于工作学习的成语:
①关于工作方法的成语:
②关于工作态度的成语:
③关于工作精神的成语:
六、成语“舍本逐末”的意思:
【主题拓展阅读】
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
研究炸药十分危险,因为炸药的脾气十分暴烈,研究者稍不留意,它就可能爆炸。有一个人却不怕这些,这个人就是诺贝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诺贝尔1833年生于瑞典,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博物学家。在父母的影响下,青少年时代的诺贝尔就醉心于发明创造。他曾到法国学习化学,在美国和俄国的工厂工作,1859年26岁的诺贝尔回到祖国。他到各地去考察,发现许多采矿和筑路的地方还是用人力工作,工人们用铁镐吃力地一下一下刨着坚硬的岩石,累得汗流浃背,却只能刨下来一点点,既辛苦,进度又慢,根本无法完成巨大的工程。为什么不用炸药炸呢?诺贝尔认真地研究这个问题。原来,中国人发明的黑火药传到欧洲以后,17世纪开始用于开矿和修路,但是黑火药威力小,使用起来很不安全。诺贝尔决心要研制一种威力巨大又安全可靠的炸药,实现人们移山填海的梦想。www-2-1-cnjy-com
这是一项多么艰巨、多么危险的工作啊!当时,人们已经发现,治疗心脏病的药剂硝化甘油浓缩后可以发生猛烈爆炸,是一种烈性炸药,但是,人们很难把它控制住。已经有很多人进行过研究,都没有成功。有的人在实验中丧生了,有的人在爆炸的火光前望而却步了。诺贝尔却知难而进,跟烈性炸药打交道,几十次险些落入死神的魔掌。【出处:21教育名师】
1864年的一天,实验室里又发生了爆炸,五位实验人员牺牲了,其中包括诺贝尔的亲弟弟,他的父亲也受了重伤。失去亲人的痛苦和实验工作的多次失败,都没有能够动摇诺贝尔继续研究炸药的决心。
实验室连连爆炸,闹得四邻不安,邻居们纷纷要求诺贝尔离开这个地方。诺贝尔只得搬到一个湖边,在湖中心的一艘渡轮上继续开展他的研究工作。在四年多的时间里,他进行了四百多次试验,虽然还是连连受挫,但他毫不气馁。21教育网
有一次,一个装着硝化甘油的大坛子在搬运时破裂了,硝化甘油渗到了泥土中。诺贝尔拿了一把浸透了硝化甘油的泥土去做实验,发现这种泥土在不引爆时很安全,不像纯硝化甘油那样受点震动就爆炸。
诺贝尔高兴极了。他收集了大量渗有硝化甘油的泥土进行引爆实验。没有想到,这一次爆炸异乎寻常地猛烈,只听得一声巨响,实验室里浓烟弥漫。人们都失声惊呼:“诺贝尔完了!”正当人们为诺贝尔的生命担心的时候,他从浓烟中冲了出来,满脸是血,一边跑,一边高喊:“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诺贝尔凭着不怕死的精神,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终于制服了硝化甘油,使这种炸药能够安全地保存、运输,在引爆后又能够猛烈爆炸,可以应用到生产中去。后来,他又研制出多种烈性炸药,一生拥有255项发明专利,被人们誉为“炸药工业之父”。【版权所有:21教育】
诺贝尔独自创办和与人合办的大工厂共有15家,专门从事炸药生产。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一柄双刃剑,诺贝尔发明的硝化甘油炸药用于采矿修路等方面,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它也为制造杀伤力更大的炮弹提供了条件。1888年,他的哥哥去世。由于新闻记者的疏忽,诺贝尔读到的竟然是他本人的讣告。讣告中称他是“甘油炸药大王”,是靠制造毁灭性武器发大财的大实业家。诺贝尔看了心情更加沉重。把科学发明用于战争,这不是他的初衷,于是他立下了遗嘱,把自己财产中的920万美元作为基金,用这笔基金的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物(或医学)、文学、和平事业五项奖金,从他死后的第五年开始颁发,每年颁发一次,奖给在过去的一年中,对科学事业和世界和平进步事业作出最杰出贡献的人。这,就是著名的“诺贝尔奖”。诺贝尔奖金的设立向世人表明:诺贝尔研制炸药所追求的目标是为人类造福。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基于长期的经验,我似乎发现,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处于此种境地: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欲夸夸其谈;相反,学识丰富倒使人在判断某些新事物时,变得甚为优柔寡断。www.21-cn-jy.com
从前有一个人,生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但他天资颖慧,生性好奇。他喂养了许多鸟雀,饶有兴味地欣赏其啁啾,聊以自娱。他极为惊异地发现,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能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音,好听极了。一日晚间,他在家听到附近传来一种声音,十分悠扬,便臆断为一只小鸟,出去捕之。路上,遇见一位牧童,正在吹着一根竹管,同时手指在上面按动着,忽而捂住某些孔眼,忽而放开,使竹管发出了那种响声,宛然喈喈鸟语,不过发音方式迥然不同。他惊诧不止,并在好奇心驱使下,送给牧童一头牛犊,换取了那支笛子。他通过思索意识到:假使牧童未从此地路过,他将永远不会晓得,自然界有两种产生声音和乐音的方法。他决定离家出走,意欲经历一些其他奇事。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翌日,当他经过一幢茅舍时,听见里面响着一种乐音,为了弄清是笛子还是动物发出的声音,他信步而入。只见一少年,正用拿在右手的一根弓,拉着绷在左手持着的一只木匣子上的几条筋,同时指头在筋上移动着;根本不必吹气,那件乐器就发出了各种悦耳的声音。此时他有多么惊愕,凡是像他一样具有智慧和好奇心的人,都是可想而知的。他偶然见识了这两种意想不到的产生声音和乐音之新法后,便开始相信自然界尚会存在其他方法。然而又令他感到十分奇妙的是,当他走进一座圣殿时,为了瞧瞧刚才是谁在奏乐,便往门后看去,发觉音响是在开门之际产生自门枢和铰链。21*cnjy*com
另外一次,他兴致勃勃地走进一家酒店,以为能看到某人在用弓轻轻触动小提琴的弦,但看见的却是有个人正用一只手指的指尖,敲着一只杯子的杯口,使其发出清脆的响声。可当他后来观察到,黄蜂、蚊子与苍蝇不是像鸟雀那样,靠气息发出断断续续的啼叫声,而是靠翅膀的快速振动,发出一种不间断的嗡嗡声时,与其说他的好奇心越发强烈了,不如说他在如何产生声音的学问方面变得茫然了,因为他的全部阅历俱不足以使他理解或相信:蟋蟀尽管不会飞,却能用振翅而非气息发出那般和谐且响亮的声音。
以后,当他以为除了上述发声方式之外,几乎已不可能另有其他方法时,他又知悉了各式各样的风琴、喇叭、笛子和弦乐器,种类繁多,直至那种含在嘴里、以口腔作为共鸣体、以气息作为声音媒介物的奇特方式而吹奏的铁簧片。这时他以为自己无所不晓了,可他捉到一只蝉后,却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无知和愕然之中:无论堵住蝉口还是按住蝉翅,他都甚至无法减弱蝉那极其尖锐的鸣叫声,而不见蝉颤动躯壳或其他什么部位。他把蝉体翻转过来,看见胸部下方有几片硬而薄的软骨,以为响声发自软骨的振动,便将其折断,欲止住蝉鸣。但是一切终归徒然,乃至他用针刺透了蝉壳,也没有将蝉连同其声音一道窒息。最后,他依然未能断定,那鸣声是否发自软骨。从此,他感到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问他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他坦率地说知道某些方法,但他笃信还会有上百种人所不知、难以想象的方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我还可以试举另外许多例子,来阐释大自然在生成其事物中的丰富性,其方式在感觉与经验尚未向我们启示之时,都是我们无法设想的,即便经验有时仍不足以弥补我们的无能。故此,倘若我不能准确地断定彗星的形成之因,那么我是应当受到宽恕的,况且我从未声言能够做到这一点,因为我懂得它会以某种不同于我们任何臆想的方式形成。对于握在我们手心的蝉,都难以弄明白其鸣声发自何处,因而对于处在遥远天际的彗星,不了解其成因何在,更应予以谅解了。2·1·c·n·j·y
绿蓝白──中国农业的希望
人们说起粮食问题,常常只是计算我们直接吃了多少粮食。其实,更多的粮食用在了畜牧业、养殖业、酿酒业和其他工业上。在有限的耕地上,既要种人吃的口粮,又要种给鸡鸭鹅、牛马羊、酒窖吃的粮食,还有许多地要种棉花、果树、蔬菜、油料等经济作物,实在是力不从心。怎么办呢?科学家提出了“绿蓝白”三色农业的构想。“绿色农业”是指在土地上耕种的农业,那么,“蓝色农业”和“白色农业”指的是什么呢?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们开始由陆地资源的利用向海洋资源的开发进军了。海洋变成了“农场”。海洋中不仅有鱼虾蟹可供食用,许多藻类和海产品的食用价值也被人类重新认识,甚至海底的石油也被开发出来做成了饲料……这就是科学家所说的“蓝色农业”。
海洋生物产品富含各种营养物质,非常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且味道鲜美,称得上是优质食品。我国有一万八千多公里海岸线,如果把我国近海二十二亿亩的浅海区域都利用起来,实现农牧场化,那么,解决中国未来更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就多了一条出路。
地球上有三大类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微生物是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单个的微生物要借助于显微镜放大几百倍,甚至电子显微镜放大一二十万倍才能看得清楚。与传统农业不同,由微生物领衔主演的农业,是在高度洁净的工厂厂房里进行的。所以,科学家就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名字:“白色农业”。
微生物怎样在农业上发挥作用呢?举个例子来说,我国农作物秸杆每年约有五亿吨,如果把其中五分之一通过微生物发酵转化为饲料,就可以获得相当于八百亿斤的饲料粮,这是目前我国每年饲料用粮的三分之一。这样一来,人畜争粮的矛盾不是可以大大缓和了吗?让微生物形成规模产业并加入大农业领域,现在还刚刚开始,它的前途是十分广阔的。 21*cnjy*com
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兴奋地把“三色农业”称为又一次“产业革命”。这次革命的结果,不仅可以解决粮食问题,而且将使农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工业,使更多的农村成为城市,使城乡之间的差别大大缩小。这是多么美好的前景啊!
【答案】
一、1、①外在美:端庄美丽的容貌。②内在美:坚定执著、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在名利面前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和全身心投身科学的忘我精神。 ③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21cnjy.com
2、
例2: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体会:这项成就的取得,是以居里夫人终日的烟熏火燎、身体的疲劳为代价获得的,因而融入了“美丽的生命”。这项成就的取得也是居里夫人坚持探寻“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的信念的结果,因而融入了“不屈的信念”。这句话是对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表现的坚持不懈的献身精神的赞颂。2-1-c-n-j-y
3、例1: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例2: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来源:21cnj*y.co*m】
二、2、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主进医院;有的年轻人虽然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
2、例1:最后把“?”拉直变成了“!”,找到了真理。
例2: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3、我读懂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四、1、第一天上课,怀特森老师给我们讲授“猫猬兽”这种动物,我们根据课堂笔记做的随堂测验竟然都得了零分,原来怀特森老师讲的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编造的。
他这样做的目的:他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吸取教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具有怀疑的能力。
五、工作方法: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革故鼎新、标新立异
工作态度:发愤图强、迎难而上
工作精神:坚持不懈、不耻下问、实事求是、精益求精
六、比喻做事不抓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