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局势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长期不息
2.下表是西汉王朝与南越国关系的表述。据此可知,汉政府对南越国的管理旨在( )
时期 表述
汉高祖 封赵佗为南越王,命其“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悲害”
汉文帝 遣使谴责赵佗“自立为帝”的行为。赵佗表示“去帝制”“为藩臣,奉贡职”
汉武帝 平定南越,将其分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
A.践行以和为贵思想 B.加强边疆地区开发
C.因地制宜确保稳定 D.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3.下表反映了唐代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羁縻府州概况。羁縻府州在政治上隶属中央政府,拥有独立武装和征税权,对中央政府缴纳贡赋。由此可知,唐朝
军政划分 所辖羁縻府州 羁縻府州主要隶属机构 所辖地区主要少数民族 地理区域
关内道 119 安北、单于两大都护府 突厥、回纥、党项、吐谷浑 北疆
河北道 60 安东大都护府 突厥、契丹、高丽等 东北
陇右道 249 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 突厥、党项、吐谷浑、西域各族 西北
剑南道 261 羌、南诏等 西南
岭南道 92 安南大都护府 蛮、俚 南疆
A.少数民族实现区域自治 B.边疆治理呈现新突破
C.民族交融使得边疆拓展 D.中央集权逐步削弱
4.唐代诗人将参在其诗作中写道:“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善王能汉语”“琵琶长笛曲相知,羌儿胡雏齐唱歌”。由此可知( )
A.唐朝与西域各国文化交流频繁 B.周边少数民族的汉化程度不断加深
C.隋唐时期民族交融进步发展 D.民族交融推动唐朝歌舞艺术的创新
5.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平定东突厥后,在当地设置羁縻府州,并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统率原来的部众,同时允许世袭其职。羁縻府州还有财政上的自主权,这一做法( )
A.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 B.扩大了中原王朝的统治区域
C.利于维系多元一体格局 D.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直接管辖
6.羁縻制度是封建国家为治理边疆少数民族而实行的一种武力与怀柔相结合的制度。自西汉以来,羁縻制度经历了边郡制、羁縻府州与册封制、土司制三个阶段,尽管其形式不同,但主要目标都是( )
A.减少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 B.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理
C.使少数民族承认中原政权的核心地位 D.促进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7.下表介绍了古代中国从汉代到清初的对外交往,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A.都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稳定 B.对外都输出新型外交理论
C.都体现了“中原王朝中心观” D.外交人员众多且机构庞大
8.公元630年,唐太宗召开专门会议,讨论对东突厥降众的处置问题。会议气氛热烈,文武大臣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最后唐太宗采纳了中书令温彦博的“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意见。唐统治者这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抚九族以仁”的政策,说明了当时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B.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
C.各族之间关系一直非常和睦 D.统治者册封各族首领巩固边防
9.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击败匈奴浑邪、休屠等部。汉武帝把投降的匈奴人分别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之故塞外与黄河以南之间地区,“因其故俗,为属国”。汉武帝的这一做法
A.导致王国问题反复出现 B.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消除了匈奴的军事威胁 D.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10.1704年清廷开始大力推动湘西社会的“儒化”,其中主要包括通过设置官学、书院、义学 等构建儒家教育体系、给予少数民族士子资助及科举名额优惠、重视对先儒先贤的祭祀、 颁令禁止苗民诸多宗赫祀活动及风俗习惯、推行三纲五常及忠孝节义观念等等。这些措施 ( )
A.强化了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 B.使文化专制与民族政策合一
C.是少数民族主动汉化的结果 D.连接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11.秦汉时期,大禹传说盛行于帝国边缘地带。例如吴越民众相信“禹葬会稽”;禹征三苗之说传播于长江中游洞庭、彭蠡之间;禹生于西羌说流行于西北地区。这些传说反映了( )
A.民族交融进程的开启 B.华夏认同意识的扩展
C.边疆管理政策的成熟 D.中央集权体制的巩固
12.蒙古西征引发了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融合而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蒙古统治下实现了民族间的自由平等
B.蒙古西征加强了不同民族的交流交融
C.回族是蒙古西征时各民族交融形成的
D.色目人主要是自东向西迁徙的欧洲人
13.欧阳修在《新唐书》中记载:“弄赞(松赞干布)率兵次柏海(青海)亲迎;见道宗(唐太宗族弟),执婿礼恭甚,见中国服饰之美,缩缩愧沮。归国,自以其先未有昏帝女者,乃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遂立宫室以居。”这最能表明
A.汉藏的友好关系由来已久 B.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
C.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D.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文明进步
14.学者提出,宋以前的历代王朝称为“头枕三河、面向西北”的内陆国家格局。然而两宋时期,我国开始由内陆型国家向海陆型国家转变,于是原先“头枕三河、面向西北”的立国态势,一变而为“头枕东南、面向海洋”的格局。据此可知,两宋时期( )
A.传统经济格局改变 B.对外交往范围扩大
C.海外贸易发展迅速 D.朝贡体制更为巩固
1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十六国的名号多是继承中原王朝的国号;辽宋夏金时期,辽人以轩辕氏、炎帝后裔自居。这表明( )
A.尊宗敬祖的思想被各族认可 B.华夏认同具有统一的内驱力
C.民族关系逐渐走向平等开放 D.民族交流交融是时代的主流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奉行“治中守边、固守封疆”的方略,明长城盘峰踞水,控扼要冲,烽堠相望,沿线地带驿递星罗,堡城遍布,“以御腹心之患”。隆庆和议后,长城沿线马市蓬勃兴起,到明朝末年,“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辏”。清朝统治者宣扬“内外一统”,再无对长城的大规模修筑。出于限制边内边外人口流动、防止流犯逃窜的需要,清廷对长城沿线重要关隘进行修缮,并在边墙关口设立税关,迎送和稽核藩部入贡人员。清延加强对长城关口及周边驿站的修建和维护,特别是北京通往边外蒙古的五路驿站,并将其交由理落院管理。此外,清廷还将直隶以北的边外土地划分为八旗旗地,默许沿边民户出边耕作甚至予以政策扶持,“历年既久,村落相望,遂与内地郡邑无异”。
——摘编自邓涛《延续与变革--清前期长城的军事和非军事功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明清两代在长城修筑上做法不同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长城的作用。
17.图一、图二、图三、图四是中国古代四个历史时期的疆域形势图。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请回答:从上述四幅地图中任选两幅图,分别提取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有效信息,并判断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政治局势显著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
2.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西汉加强了对南越地区的管辖,汉高祖册封南越王,让其稳定南部边疆地区;汉文帝谴责南越王称帝,令其臣服中央王朝;汉武帝平定南越叛乱,推行郡县制,强化了汉朝大一统局面,D项正确;汉政府对南越的措施是加强对南越的控制,不是“以和为贵”,且“以和为贵"不是目的,排除A项;材料措施有利于边疆地区稳定,但不是目的,目的是强化国家政治统一,排除B项;因地制宜是根据现实情况制定合适的办法,材料明显没有体现因地制宜,而是强调维护国家政治统一,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根据材料“羁縻府州在政治上隶属中央政府,拥有独立武装和征税权,对中央政府缴纳贡赋”,可知,唐代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羁縻府州,是一种带有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相对于唐以前的历届中央政府,这是新突破,结合所学可知,秦汉等政府治理边疆主要是通过战争、设机构直辖等方式,唐政府大胆创新,实行羁縻府州制度,任用少数民族首领管理当地,职位可以世袭,这既可以加强中央集权,又有利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故B项正确;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民族交融使得边疆拓展”,故C项错误;实行羁縻府州制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错误。
4.C
【详解】根据材料“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善王能汉语;琵琶长笛曲相知,羌儿胡雏齐唱歌”可知,该诗歌描述了汉族学习少数民族歌舞,少数民族学习汉族语言文化,是一种交融的情况,C项正确;西域各国与材料所涉及的民族和地区并不吻合,且无法体现交往次数的“频繁”,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胡汉的双向影响,而非单向的影响,排除B项;民族交融推动唐朝歌舞艺术的创新,与材料主旨无关,且材料中并未涉及舞蹈艺术,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详解】唐太宗平定东突厥后,任命其首领继续统率部众,保留其世袭特权和财政上的自主权等做法,表明羁縻府州的设立有利于维系多元一体格局,C项正确;设立羁縻府州,实行因俗而治,与儒家思想的传播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东突厥地区在唐朝之前已属中原王朝的统治区域,排除B项;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直接管辖与羁縻府州长官由世袭的东突厥首领担任等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根据材料多个朝代都实行武力与“怀柔”相结合的羁制度来治理边疆少数民族,结合所学可知这样做体现了因俗而治,有利于笼络少数民族,其目的为加强少数民族对中原政权的认同,巩固统治,C项正确;B项仅限“西南”,过于片面,排除B项;A、D两项均为客观影响,而非主观目的,排除A项、D项。故选C项。
7.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汉代到清初,在中国与外国的交往中,都体现了中原王朝中心观,C项正确;材料与维护统治秩序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新型外交理论无关,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外交人员人数,排除D项。故选C项。
8.B
【详解】材料中唐太宗放弃“贵中华,贱夷狄”的思想,采取“抚九族以仁”的政策,表明民族政策是比较开明的,B正确;AC说法不符合史实,唐朝与少数民族关系有和有战,排除;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
9.B
【详解】材料中匈奴浑邪、休屠王率部归顺汉朝时,受到了汉武帝厚待,还特别允许“因其故俗,为属国”,这有利于现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故选B项;王国问题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造成的,到汉武帝时通过推恩令等措施逐步得到解决,排除A项;“消除了”太绝对,北方匈奴的威胁到东汉仍然存在,排除C项;汉武帝特许“因其故俗”不利于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排除D项。
10.D
【详解】根据“构建儒家教育体系”“颁令禁止苗民诸多宗赫祀活动及风俗习惯、推行三纲五常及忠孝节义观念”可知,这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D项正确;材料措施有利于清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无法体现加强君主专制,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文化专制与民族政策合一”,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的措施,并非少数民族主动汉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根据题干秦汉时期本属于中原地区的大禹传说盛行于帝国边缘地带,包括吴越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和西北地区等,体现了周边地区对于中原华夏文明的认同,B项正确;民族交融的进程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启,排除A项;题干为边疆地区的大禹传说,不能反映边疆管理政策问题,排除C项;周边地区的大禹的传说与中央集权体制没有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由材料可知蒙古西征后,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和汉、蒙古等不同民族不断交流,逐渐交融,故B项正确;蒙古统治下推行民族压迫政策,实行四等人制度,故A项错误;回族是蒙古西征后各民族逐渐交融形成的,故C项错误;色目人是自西向东迁徙的移民,故D项错误。
13.A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文成公主入藏,得到礼遇,文成公主带去了以服饰为代表的先进技术,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建造布达拉宫来激励后世,反映的是汉藏的友好关系由来已久,A正确;题干中出现的是汉藏两个民族,与B选项中“各民族”不符,错误;CD两个选项都符合史实,但不能代表题干中汉藏关系的历史渊源,不是问题中“最能表明”的最佳选项,排除。故选A。
14.C
【详解】依据材料“头枕三河、面向西北……头枕东南、面向海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使得原有陆上丝绸之路受到阻碍,海上丝绸之路得以迅速发展,海外贸易发展迅速,C项正确;传统经济格局并未发生改变,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两宋的对外交往状况,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朝贡体制,排除D项。故选C项。
15.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是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的先人为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自称,又称中华。材料提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后,继承中原王朝的国号,追认华夏族的祖先为祖先,把自己看作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部分,这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的不断发展,有利于该历史时期结束分裂,重归统一,B项正确;材料强调少数民族认可华夏族的祖先,体现华夏认同观念,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族关系发展的状况,“平等开放”也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华夏认同是民族交融的表现之一,材料信息不能得出“民族交流交融是时代的主流”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16.(1)因素:治国方略;民族关系;边防压力;边疆治理政策;统治者的民族观念。
(2)作用:具有守外安内的军事防御功能;便利于实施对朝贡和边关贸易的管理;促进中原与边疆地区的沟通往来;推动边内边外民众的交流交融。
【详解】(1)因素:根据材料“ 明朝奉行‘治中守边、固守封疆’的方略”“清朝统治者宣扬‘内外一统’”可以得出统治者的民族观念、治国方略、边疆治理政策影响长城的修筑;根据所学知识,明朝推翻元朝后,对边防威胁最大的就是蒙古族,瓦剌、鞑靼两支经常侵扰明朝,于是政府在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一线,陆续修筑长城,防范蒙古骑兵入境袭扰,而到了清朝,通过满蒙联姻和盟旗制度,蒙古族对边防压力已大大减弱,因此再无对长城的大规模修筑,综上所述民族关系‘’边防压力也会影响长城的修筑。
(2)作用:根据材料“以御腹心之患”可以得出具有守外安内的军事防御功能;“并在边墙关口设立税关,迎送和稽核藩部入贡人员”可以得出有利于对朝贡和边关贸易的管理,促进中原与边疆地区的沟通往来;“历年既久,村落相望,遂与内地郡邑无异”可以得出推动边内边外民众的交流交融。
17.【图一】信息:局部统一;定都“东京”;少数民族政权有“辽”“西夏”;台湾“流求”。时期:北宋时期。
【图二】信息:统一;定都“长安”;少数民族是“匈奴”;沟通“西域”。时期:西汉时期。
【图三】信息:统一;定都“长安”;“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等管理边疆的机构;“回纥”“吐蕃”等少数民族的并存;台湾“流求”。时期:唐朝时期。
【图四】信息:偏安南方;定都“临安”;与“金”“西夏”对峙;“西辽”;台湾“流求”。时期:南宋时期。
【详解】根据图一信息定都“东京”、少数民族政权有“辽”、“西夏”、台湾“流求”等,可以判断出是北宋时期,说明当时中国是一种局部统一的状态;根据图二信息定都“长安”、少数民族是“匈奴”、沟通“西域”等,可以判断出当时处于两汉时期,说明当时处于统一状态;根据图三信息定都“长安”、“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等管理边疆的机构和“回纥”、“吐蕃”等少数民族的并存、台湾“流求”等,可以判断出当时是唐朝时期,说明当时处于统一的状态。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