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1954年7月,毛泽东指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之间可以和平共处。”10月,他与尼赫鲁谈话时讲到:“国与国之间不应该互相警戒,尤其在友好的国家间。像我国同美国这样互相警着是不好的。”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实践了“求同存异”方针 B.根据多极化趋势调整外交政策
C.与资本主义阵营达成和解 D.外交活动服务于国家核心利益
2.1974年,邓小平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发言,第一次全面阐述了毛泽东“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这一论断
A.目的是在外交上孤立打击美国 B.推动了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C.不再以意识形态划分外交阵营 D.导致了美苏两极格局的瓦解
3.周恩来在会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疑”。这次会议( )
A.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B.消除了各国对新中国的误解和疑惧
C.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D.加强了中国与中亚各国的政治经济合作
4.下图为“新中国与世界各国建交示意图”,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C.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国得到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5.下列属于我国70年代外交成就的是
A.参加亚非会议 B.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C.共建“一带一路” D.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6.有学者这样描述新中国初期的某一外交政策:“中国屈膝受辱的时间太长了,新中国不会乞求帝国主义的承认。”“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该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 B.求同存异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另起炉灶
7.自1990年以来的32年中,中国军队已先后参加了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官兵近5万人次:中国维和官兵的足迹遍布柬埔寨、刚果(金)、利比里亚、苏丹、黎巴嫩、塞浦路斯、南苏丹、马里、中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说明,中国( )
A.团结发展中国家并积极推进全球化
B.严格遵守和执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D.逐步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8.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周边国家还没有对中国的外交思想形成感性认识之前,朝鲜战争爆发了。由于美国的操纵,中国在舆论上陷于被动,而中苏的密切关系也使一些周边国家对新中国产生了误解,因此难免有剑拔弩张的对抗情绪。为此,新中国
A.提出“另起炉灶”的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积极改善与日韩的关系
9.下图摘编自李黎《冷战时期中国媒体上的美国形象——以(人民日报)为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世界形势决定了中美关系的发展 B.左倾思想阻断了中美外交的突破
C.中国一直坚定奉行意识形态外交 D.中美关系在矛盾斗争中向前发展
10.下图为1949—2005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国家数量示意图(单位:个)。其中1965—1980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大幅增加的原因是中国( )
A.实行“另起炉灶”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B.实行对外开放,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逐渐实现了中美和中苏关系正常化 D.积极参与新型区域国际合作
11.(改编题)下图所示的公报发表
A.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了正常化 B.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两国开始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新中国的外交开始走向世界舞台
12.下表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各大洲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统计表》(单位:个)(摘编自中国外交部网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1950—1959年 1960—1969年 1970—1979年 1980—1989年 总计
亚洲 12 1 10 3 26
非洲 5 13 23 3 44
欧洲 6 1 14 0 21
美洲 0 1 13 6 20
大洋洲 0 0 5 2 7
总计 23 16 65 14 118
A.1950-1959年,外交成就迫使美国放弃对中国的“外交孤立”政策
B.1960-1969年,非洲建交国家增多得益于日内瓦会议的召开
C.1970-1979年,建交国家数量增加得益于中美关系的改善
D.1980-1989年,建交国家增加表明我国推动了不结盟运动
13.以下是与中国建交国家增长年份与数量:1950 年-19 国;1976 年-111 国;1979 年
-120 国;2019 年-180 国。促进 20 世纪 70 年代大幅增长的因素最合理的一项是( )
A.改革开放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 B.全球化加速,世界联系日益加强
C.重返联合国,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D.冷战结束,国际局势相对缓和
14.20世纪50年代,对于即将参加的某次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积极准备了方案,这是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洲会议。在此次会议上,新中国
A.解决了印度支那问题 B.奉行了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C.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D.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
15.如图是美国《时代周刊》某期的封面。画面是1971年4月26日美国乒乓球运动员在长城的合影,标题是“中国,一个全新的开局”。对中国而言,“全新的开局”是指
A.与美国的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开启了睦邻友好的时代新简章
C.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倡导建立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际关系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在东西对决、冷战尖锐的时期里,国际法的主题是“共处”,以维护国家独立存在和最低限度的国际秩序;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法的主题从“共处”变为“共合”——在国际关系各方面彼此合作、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并增进国际经济安定与进步;后冷战时代的国际法被称之为“共进国际法”,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类的共同繁荣。
——摘编自钱晓萍《略论二战后国际法的发展》
材料二 国际法是国家之间合意的产物。国家之间达成的价值共识是抽象与持久的“合意”,构成国际法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变量……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外交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等新价值理念,通过不断的外交实践与努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以及国家的接受。虽然,这些新价值理念还没有进入国际法层面的“制度化”阶段,但运用国际法律制度将这些理念制度化是推动其成为国家之间价值共识的必由之路,而这也是中国在国际法上的重要方略。承载着“人类命运共同体”之理想的“一带一路”倡议,逐步纳入国际法的制度化轨道。
——摘编自刘志云《价值共识、国际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方略》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二战后三个时期国际法的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每个主题出现的具体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对国际法发展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背景。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制定和实施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但外交政策的制定离下开当时的国际国内历史背景,从而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原则的制定,并要是在中国革命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并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有密切联系。同时,其外交决策往往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即新中国的对外政策是为达到国内政治目标而制定的,最后,其形成是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必系向国家外交过渡的过程馆既包括了中国共产党从革命政党到执政党的转变,还包括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袖从革命运动的领导人到国家领导人的角色转变。这些特征在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中存在了相当长时间。
——摘编自牛军《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材料二美国在亚太地区拉拢盟友。实行全面军事盟署。中国一些周边国家也认为,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输出会成胁自身利益,纷纷采取最对政策,使中国周边环境严重恶化。1953年,力主在亚洲向美国示威的斯大林逝世,苏共领导人中止了原来的进攻政策,并劝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尝试与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和平共处”。在国内外形势变化的情况下,中国也迫切需要建立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以巩固政治、经济的发展。这也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出现在处理中印、中缅边界问题过程中的原因。
——摘编自李宇博《试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1)根据材料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呈现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简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国内外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基本内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由材料“缓和国际紧张局势, 不同制度之间可知和平相处”、“国与国之间不应该互相警戒”可得出一个国家的外交活动是由国家核心利益决定的,服务于国家核心利益,D项正确;1955年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排除A项;1954年多极化趋势还没有出现,排除B项;1954年我国没有与资本主义阵营没有达成和解,排除C项。故选D项。
2.C
【详解】根据材料,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主要标准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非意识形态的划分,故选C;这一划分方法将苏联划进了第一世界,有利于孤立和打击苏联的霸权,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并非中国反对的主要目标,排除A;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排除B;这一理论有利于中国团结广大亚非拉国家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但不是美苏两极格局瓦解的直接原因,排除D。
3.A
【详解】依据材料“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了会议顺利进行,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故A正确;B项“消除了”说法绝对,排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故排除C;万隆会议并未促进中国与中亚各国政治经济合作,故排除D。
4.B
【分析】
【详解】图示显示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建交国家不断增多,主要是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结果,故B正确;A和C不是主要原因;D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原因。
5.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D项正确;AB项均是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排除;“一带一路”是在2013年提出的,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6.C
【详解】“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体现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政策,故选C;一边倒指指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排除A;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即各国可以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这样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排除B;另起炉灶指在独立自主基础上与世界各国重新建立外交关系,排除D。
【点睛】
7.D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军队已先后参加了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的维和行动在推进和平解决争端、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安全稳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D项正确;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与积极推进全球化没有关系,排除A项;题目中没有涉及“中国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与题目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详解】材料反映了朝鲜战争爆发后,周边国家对中国存在误解,双方关系紧张,结合所学可知,在此背景下,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善了不利的国际形势,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故选B;“另起炉灶”指的是新中国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A;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积极改善与日韩关系,均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故排除CD。
9.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1960年到1985年,关于美国的中性报道逐渐增多,消极报道逐渐减少,体现了中美关系在矛盾斗争中向前发展,D项正确;A项说法绝对,世界形势会影响中美关系的发展,排除A项;“阻断”一说绝对,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得到改善,排除B项;C项说法绝对,随着时代和国力的发展,中国也突破了意识形态外交,采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1965~1980 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的增加主要是因为中国对外开放外交方针,奉行不结盟得到更多的认同,故B项正确;“另起炉灶”是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政策,排除A项;1980年还没有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排除C项;1991年两极格局瓦解后,中国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排除D项。
11.A
【详解】根据图片中的时间和文件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A项正确;1971年底26届联大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排除B项;1979年中美两国开始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排除C项;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标志新中国的外交开始走向世界舞台,排除D项。故选A项。
12.C
【详解】从表格可知,1970-1979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最多,有65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因此材料中1970-1979年期间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得益于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C项正确;1950-1959年,美国并未放弃对中国的“外交孤立”政策,排除A项;1960-1969年,非洲建交国家增多得益于万隆会议的召开,而不是日内瓦会议,排除B项;我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详解】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高潮,故选C;1978年我国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还没有取得巨大成就,A项不是70年代与中国建交国家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排除;B项不是与中国建交国家增长的主要原因,排除;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排除D。
【点睛】
14.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20世纪50年代”“这是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洲会议”可知,这次会议应当是1955年的万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故答案为C项;日内瓦会议上由于中国做出的努力而使合谋支那问题得到解决,故A项错误;中国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不结盟运动中,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迎来了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D项错误。
15.A
【详解】根据“1971年4月26日美国乒乓球运动员在长城的合影”可得出是中美关系通过“乒乓外交”,之后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A项正确;中美不是邻居,排除B;CD项与“乒乓外交”无关,排除。
16.(1)主题:战后初期的“共处”;20世纪60年代“共合”;后冷战时代“共进”。
原因:二战后初期,联合国的成立;两大阵营的对立;亚非民族解放浪潮的高涨;和平共处是时代的要求。20世纪60年代后,两极对峙格局下,美苏势均力敌,极力避免直接冲突;核战争的威胁;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多极力量的增长。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
(2)贡献:把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目标,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推进其纳人国际法的“制度化”轨道。背景: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当今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非常突出,使人类面临诸多共同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融入世界并且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详解】(1)主题: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在东西对决、冷战尖锐的时期里,国际法的主题是‘共处’”得出战后初期的“共处”;根据材料“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法的主题从‘共处’变为‘共合’”得出20世纪60年代的主题是“共合”;根据材料“后冷战时代的国际法被称之为‘共进国际法’,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类的共同繁荣”得出后冷战时代的主题是“共进”。原因: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在东西对决、冷战尖锐的时期里”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初期,联合国的成立;两大阵营的对立,亚非民族解放浪潮的高涨,和平共处是时代的要求。根据材料“在国际关系各方面彼此合作、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并增进国际经济安定与进步”并结合所学60年代的国际局势可以得出20世纪60年代后,两极对峙格局下,美苏势均力敌,极力避免直接冲突,核战争的威胁,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多极力量的增长。根据材料“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类的共同繁荣”并结合所学多极化趋势得出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
(2)贡献:根据材料“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外交思想”“承载着‘人类命运共同体’之理想的‘一带一路’倡议,逐步纳入国际法的制度化轨道”得出把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目标,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推进其纳人国际法的“制度化”轨道。背景:结合所学“两极格局瓦解后的多极化国际局势”可以得出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当今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非常突出,使人类面临诸多共同的挑战;结合所学“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得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结合所学“中国的外交贡献”得出中国融入世界并且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17.(1)特征:①外交原则的革命性;②外交决策内向性;③形成过程的过渡性。
(2)内容: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②互不侵犯;③互不干涉内政;④平等互利;⑤和平共处。
背景:国际:①美国在亚太地区对新中国进行围堵:②周边国家对新中国输出革命的担心。③苏联提出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④朝鲜战争结束,国际局势相对缓和:⑤战后殖民体系崩溃,亚非拉国家赢得民族独立
国内:①经济建设需要和平的周边国际环境;②解决台湾问题的现实需要。
【详解】(1)特征: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原则的制定,并要是在中国革命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并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有密切联系”可知,外交原则的革命性:根据材料“同时,其外交决策往往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可知,外交决策内向性;根据材料“其形成是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必系向国家外交过渡的过程”可知,形成过程的过渡性。
(2)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背景:国际:根据材料“美国在亚太地区拉拢盟友。实行全面军事盟署。中国一些周边国家也认为,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输出会成胁自身利益,纷纷采取最对政策,使中国周边环境严重恶化”可知,美国在亚太地区对新中国进行围堵、周边国家对新中国输出革命的担心;根据材料“苏共领导人中止了原来的进攻政策,并劝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尝试与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可知,苏联提出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朝鲜战争结束,国际局势相对缓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后殖民体系崩溃,亚非拉国家赢得民族独立。国内:根据材料“中国也迫切需要建立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以巩固政治、经济的发展”可知,经济建设需要和平的周边国际环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解决台湾问题的现实需要。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