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7张PPT)
2023年中考生物复习专题★★ 生物圈中的人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及废物的排出
考点1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1.(2020湖南邵阳,14,2分)如图是与某器官相连接的动脉和静脉中血液里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柱形图。
该器官最可能是 ( )
A.小肠 B.肾脏 C.肺 D.骨骼肌
答案 D 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分析图示可知,血液流出该器官后,氧气
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葡萄糖含量减少、尿素含量不变。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血
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因此血液流经小肠后,葡萄糖含量应增加,而图中葡萄糖含量减
少,A错误。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中的尿素可随尿液排出,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
尿素含量应减少,而图中尿素含量不变,B错误。肺是可以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
后,血液中的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而图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C错误。血液流经骨骼肌处的
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极少量)等废物
进入血液,因此血液流经骨骼肌后,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葡萄糖的含量减少,而尿素含量基本不变,D
正确。
2.(2020陕西,28,1分) 一个红细胞打算去“搬运氧气”,它从心脏的右心房出发,然后回到心脏的左心
房,它的“运行路线”为 ( )
A.①→②→A→B→C→④
B.②→A→B→C→④→③
C.③→D→E→F→①→②
D.④→③→D→E→F→①
答案 D 由图可知,红细胞从右心房出发“搬运氧气”回到左心房,是肺循环的过程,该红细胞的“运
行路线”为④右心房→③右心室→D肺动脉→E肺→F肺静脉→①左心房,D正确。
3.(2020湖南娄底,28,2分)假如你是一名健康管理师,进行健康讲座,不能说 ( )
A.缺铁性贫血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
B.如果动脉受到损伤,应该尽快救治
C.人体血液中白细胞比红细胞多
D.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
答案 C 多吃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缓解贫血症状,A正确。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
快,若动脉受到损伤非常危险,应该尽快救治,B正确。人体血细胞中最多的是红细胞,人出现炎症时,血液
中白细胞可以杀菌,会比平时多,但不会比红细胞多,C错误。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当同型血不足时,都
可接受少量O型血,D正确。
易错警示 虽然AB型血的人可以输入任何血型的血,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是首选的还是同
型血。
4.(2020云南昆明,17,1分)长期生活在高原的人去到平原地区,会出现“醉氧”现象,是由于血液中的
( )
A.白细胞较多 B.红细胞较多
C.血小板不足 D.血浆不足
答案 B 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在高海拔地区,空气中氧气含量低,长期生活在高原的人,体内红
细胞含量多,进入平原后,会出现“醉氧”现象。故选B。
思路点拨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红细胞的作用,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成熟的红
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
的地方易与氧分离。
5. (2020福建,24,2分)图中①、③表示血管,②表示人体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若②是肺,则①中是动脉血
B.若②是肺,则③中血液流向右心室
C.若②是脑,则①可以表示主动脉
D.若②是脑,则③中氧含量大于①
答案 C 若②是肺,则①是肺动脉,其内流静脉血,A错误;若②是肺,则③是肺静脉,其中血液流向左心
房,B错误;若②是脑,则①可以表示脑动脉,③可以表示脑静脉,③内流静脉血,因为在脑部的生命活动利
用了氧,所以③脑静脉中氧含量小于①脑动脉中氧含量,D错误。
6.(2020湖南长沙,12,1分)在人体心脏结构中,左右心房之间及左右心室之间是互不相通的,其作用是
( )
A.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B.为心脏提供营养物质
C.防止动、静脉血混合 D.防止心脏内血液倒流
答案 C 左心房、左心室内流的是动脉血,右心房、右心室内流的是静脉血,左右心房之间及左右心
室之间互不相通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动、静脉血混合。
7.(2020山东青岛,27,1分)下列有关观察血液和血管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一中判断2为毛细血管的主要依据是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B.图一中三种血管内的血液流动速度不同,血流速度为1>2>3
C.图二中在低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三种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D.图二中①白细胞数量较少不易观察,可移动涂片进一步寻找
答案 A 图一中,1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为动脉;3是从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为静脉;2是介于1动
脉和3静脉之间的血管,管径极小,故为毛细血管。图二中,①是红细胞,②是白细胞,③是血小板。判断2
为毛细血管的主要依据是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A正确。毛细血管内血流速度最慢,动脉内血流速度
最快,静脉内血流速度较慢,因此,三种血管中血流速度排序为1>3>2,B错误。血小板比较小,且形状不规
则,因此在低倍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C错误。图二中②为白细胞,D错误。
方法技巧 血管类型在显微镜下主要的判别方法:结合血流方向和分支,一分多的是动脉,多合一的是静
脉,毛细血管中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涂片视野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白细胞体积大、数量比较少;血
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形态不规则。
8.(2020山东菏泽,10,1分)如图表示人体内部分血管及血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血管一定是动脉
B.A血管内一定流动脉血,C血管内一定流静脉血
C.若B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则A、C都是小动脉
D.B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 B 动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图中A血管一定是动脉,A正确。A血管为动脉,动
脉内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脉内流静脉血,肺静脉内流动脉血,B错误。若B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则A、C
分别为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C正确。B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进行物质交换,D正
确。
易错警示 肾小球的两端都是小动脉,进入肾小球的称为入球小动脉,流出肾小球的称为出球小动脉,两
者内流的都是动脉血。
9.(2019北京,7,1分)实验观察某种哺乳动物的心脏,下列对观察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心房位于心室的上方 B.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C.动脉瓣朝心室方向开 D.肺静脉与左心房相连
答案 C 动脉瓣位于动脉基部,开口朝向动脉,防止动脉内血液倒流回心室。
10.(2019北京,8,1分)我国倡导无偿献血。献血时一般从献血者肘窝处的静脉采血,而非动脉采血,下列解
释错误的是 ( )
A.静脉在皮下的分布大多较浅
B.静脉管径较大、管壁薄
C.静脉内血流速度较快
D.静脉采血后容易止血
答案 C 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在皮下的分布大多较浅,A正确;静脉管径
较大、管壁薄,B正确;静脉采血后容易止血,且静脉内血流速度较慢,C错误,D正确。
解题关键 明确静脉的结构特点。
11.(2020北京,17,6分)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为组织细胞供给养料和氧气运走代
谢废物。
图1 心脏局部结构与主动脉弹性纤维作用示意图
图2 各类血管结构特点示意图
(1)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心脏有四个腔,除图1中所示的两个腔外,还包括 。
(2)由图1可知,左心室收缩时,①房室瓣关闭,② 瓣打开,血液被压入主动脉。进入主动脉的血液,
一部分经过各级动脉到达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 ,另一部分会暂时储存于主动脉中。左心
室 时,②关闭,主动脉的关闭弹性回缩使暂存的血液继续流向组织细胞,保证了血液的连续流动。
(3)据图2分析,表示主动脉的是 ,利于其推动暂存血液继续流向组织细胞的主要结构是 。
答案 (1)右心房、右心室 (2)动脉 物质交换 舒张 (3)③ 弹性纤维
解析 (1)心脏有四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2)由图1知,左心室收缩时,左心房
与左心室间的①房室瓣关闭,而②动脉瓣打开,血液从左心室流入主动脉,房室瓣关闭可防止血液流入左
心房;进入主动脉的血液,一部分沿着体循环路径流入毛细血管,在此处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为组
织细胞提供养料和氧气,运走代谢废物,另一部分会暂时储存于主动脉中。左心室舒张时,房室瓣打开,血
液由左心房流入左心室,而此时动脉瓣关闭,主动脉的关闭弹性回缩会使暂存在主动脉中的血液继续流
向组织细胞,保证了血液的连续流动。(3)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管腔直径比同级的静脉小,所以图2
中③符合动脉特点;图2中给出了血管的弹性纤维相对值和平滑肌相对值,而对于主动脉来说,弹性纤维
相对值明显高于其他类别的血管,推测弹性纤维是利于主动脉推动暂存血液继续流向组织细胞的主要
结构。
12.(2020海南,37,6分)近年来,户外徒步成为一种时尚,这种简单易行的运动健身方式,受到了人们的欢
迎。图A~D是保证人体生命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器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血液的变化是 。
(2)人体生命活动所需氧气是 (填图中字母)器官所在的系统从外界获得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
图C中的① (填结构名称)吸收。
(3)人体代谢废物,除通过图中A、D所在的系统排出外,还可以通过图中 器官(填图中字母)排
出。
(4)正常情况下,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到肾小囊中的液体,与血浆相比,不含有的
物质是 。
(5)户外徒步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 调节的影响。
答案 (1)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或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 (2)A 小肠绒毛 (3)B (4)大分子蛋白质
(5)激素
解析 由图可知,A是肺,B是皮肤,C是小肠内表面,D是肾脏。(1)在肺循环过程中,A肺与血液进行气体交
换之后,血液的变化是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多的动脉血。(2)肺是呼吸
系统的主要器官,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气是肺所在的呼吸系统从外界获得的。从外界获得的有机物
主要通过消化系统吸收,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3)人体排泄的途径有排尿、排汗、呼吸,除了A和D,
还有B,即代谢废物也可通过皮肤排汗排出。(4)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了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滤
过)作用,形成原尿,原尿和血浆相比,不含大分子蛋白质。(5)人体户外徒步主要受到神经调节和激素调
节。
易错警示 血浆中不含血细胞,故原尿与血浆相比,原尿不含大分子蛋白质;若与血液相比,原尿还不含
血细胞。
13.(2018北京,18,6分)在人的体循环过程中,各段血管的血流速率与血管总面积如图。
(1)体循环过程中,心脏的左心室收缩,血液进入 ,流经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汇集
到上、下腔静脉,流回 心房。
(2)毛细血管管壁薄,由 层上皮细胞构成。据图可知,在体循环的各段血管中,毛细血管的总面积最
大,血流速率最 。这样的结构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 。
(3)人体内具有(2)中所叙述结构特点的器官有 (请举一例)。
答案 (1)主动脉 右 (2)一 慢 物质交换 (3)肺(或小肠)
解析 (1)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
心房。(2)毛细血管特点:管壁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径非常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率
最慢。这样的结构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3)肺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便
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小肠绒毛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便于吸收营养物质。
考点2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2020北京,7,1分)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其部分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滤过面积大
B.血液流经肾小球后,血液中血细胞数量增多
C.肾小球与肾小囊壁由一层细胞构成,利于物质滤过
D.原尿经肾小管重吸收后,形成尿液
答案 B 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盘绕而成的血管球,其滤过面积较大,有利于进行过滤(滤过)作用,A正确;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会发生过滤(滤过)作用,滤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血液中的血细胞数量基本维
持不变,B错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均有过滤(滤过)作用,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其管壁为一层上皮细胞,
肾小囊壁也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这一特点有利于物质滤过,C正确;血液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
滤到肾小囊中,在肾小囊腔中的液体为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形成尿液,D正确。
2.(2020湖北宜昌,39,2分)分析甲、乙、丙三人的尿液化验结果表(单位:g/mL),说法正确的是 ( )
成分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甲 95 0.32 0 1.5 1.95
乙 95 0 0 1.5 1.95
丙 95 0 0.06 1.5 1.95
A.尿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
B.甲可能是肾小管出现炎症
C.甲、乙两人的原尿中没有葡萄糖
D.丙患有糖尿病可口服胰岛素来治疗
答案 A 甲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可能是由肾小球发炎引起的,B错误;甲、乙两人的尿液没有葡萄糖,
是因为原尿流经肾小管时重吸收了全部葡萄糖,C错误;糖尿病患者只能注射胰岛素,不能口服,因为胰岛
素是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D错误。
知识归纳 由尿液成分判断病变部位:尿液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或血细胞,可能是肾小球发炎;尿液中含
有葡萄糖,可能是糖尿病或肾小管发生病变。
3.(2020湖南郴州,5,1分)下列与泌尿系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B.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每天形成的尿液大约有180升
C.肾小球和肾小囊有重吸收作用,重吸收葡萄糖等物质
D.肾小管有过滤作用,血细胞等物质能被过滤到肾小管中
答案 A 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肾小
球和肾小囊合称为肾小体,A正确。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血浆中的一部分
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
约为180升,每天形成的尿液大约有1.5升,B错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具有过滤(滤过)作用,肾小管具有
重吸收作用,C、D错误。
4.(2020湖南张家界,12,1分)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成年人发病率约为10%,可导致肾
衰竭和死亡。下列有关肾脏结构与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功能是可形成尿液
B.肾脏不停地形成尿液,后经输尿管到达膀胱暂时储存
C.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D.如果在尿液中检测到大分子蛋白质,则说明肾小管的重吸收发生障碍
答案 D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A正确。在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
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然后经尿道排出,B正确。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
囊、肾小管等部分组成的,C正确。正常情况下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过滤到原尿中,若肾小球病
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滤过的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能重吸收大分子蛋白
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大分子蛋白质,D错误。
5.(2020湖南娄底,10,2分)取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3种样本进行分析比较,三个样本中都有的物质
是 ( )
A.蛋白质 B.葡萄糖 C.氨基酸 D.尿素
答案 D 正常情况下,原尿和尿液中均不含蛋白质,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和氨
基酸。因此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有的物质有水、无机盐、尿素。D正确。
6.(2020福建,33,5分)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导致多器官损害。据图回答:(在[ ]中填序号)
(1)葡萄糖主要由消化器官—— 吸收进入血液。血液流入肾单位,部分葡萄糖依次经过①→②→ [ ] →[ ]回到血液。
(2)健康人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分泌的 能调节其回到正常水平。
(3)某降血糖药物的作用原理如图所示。该药物主要抑制肾小管的 作用,使更多的葡萄糖沿着
①→②→[ ]→[ ]排出体外,从而达到降低血糖浓度的目的。
答案 (1)小肠 ③ ④ (2)胰岛素 (3)重吸收 ③ ⑤
解析 (1)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葡萄糖主要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形成尿液的过程中,血液中的
葡萄糖先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滤过)作用,进入②肾小囊中;肾小囊内原尿中的葡萄糖又经
过③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新回到④血液。(2)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促进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使血
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3)正常人形成尿液过程中,肾小管会重吸收全部的葡萄糖进入血液,而题中降血
糖药物抑制这一作用,使原尿中更多的葡萄糖不被重吸收,沿着①→②→③→⑤排出体外。
方法技巧 结合图示记忆尿液的形成包括两个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滤过)作用;肾小管的
重吸收作用。
7.(2020湖南衡阳,26,8分)表为小芳爷爷的体检报告单,图为人体肾小管及相关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
问题:
检查项目 检查报告 参考值(正常
值) 血常规 红细胞(RBC) 3.8×1012个/升 (4.0~5.5)×1012个/升 白细胞(WBC) 9.4×109个/升 (4.0~10)×109个/升 血小板(PLT) 1.5×1011个/升 (1~3)×1011个/升 胸部CT 肺部感染、
双肺肺气肿
(1)根据表中血常规,推测爷爷可能患 ,医生建议他多补充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
(2)肺气肿影响了 的气体交换,导致组织细胞缺氧,影响呼吸作用。通过口服药物可治疗肺气肿,
药物主要在消化道的 吸收,最先到达心脏的 。
(3)由图可知,肾小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肾小管壁细胞朝向管腔的细胞膜具有毛刷状突起。这种结
构的意义是 。
(4)当血液流经肾小管时发生气体交换,则A代表的物质是 ,B代表的气体是在肾小管细胞的
(部位)中产生的。
(5)人工肾脏是根据肾脏的工作原理制成的机器,其内有专门起过滤作用的半透膜。这些半透膜相当于肾
单位中的 。
答案 (1)贫血 (2)肺与外界 小肠 右心房 (3)增大重吸收的面积 (4)氧气 线粒体 (5)肾小球和
肾小囊内壁
解析 (1)由血常规可以看出,红细胞的正常值是(4.0~5.5)×1012个/升,而小芳爷爷的测定值为3.8×1012个/
升,红细胞的检查值要低于正常范围,推测小芳爷爷可能贫血。(2)肺气肿影响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
致组织细胞缺氧,进而影响呼吸作用。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通过口服药物治疗肺气肿时,
药物主要在消化道的小肠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由下腔静脉到达心脏的右心房,再经过肺循环:右心室→
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输送到肺部细胞。(3)由图可知,肾小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肾小管壁细胞朝向管腔的细胞膜具有毛刷状突起,这种结构的意义是增大重吸收的面积。(4)血液流经
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
血液,气体交换的结果是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二氧化碳是在细胞经呼吸作用在线粒体中产生的。因
此,当血液流经肾小管时发生气体交换,A代表的物质是氧气,B代表的气体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在肾
小管细胞的线粒体中产生的。(5)人工肾脏是根据肾脏的工作原理制成的机器,其内有专门起过滤(滤
过)作用的半透膜,这些半透膜相当于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
8.(2019北京,18,6分)肾脏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膳食结构不合理会加重肾脏的负担。
(1)食物中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2)肾单位是尿液形成的基本单位,如图为其结构示意图。图中①具有 作用,可使血液中的小
分子物质进入② 形成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最终形成尿液。
(3)显微观察发现,肾小管不同区段的上皮细胞形态结构存在差异,如图a、b、c所示。其中a细胞所在区
段是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推测原因是
。
(4)研究人员发现用高脂饲料饲喂的健康小鼠,12周后尿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白蛋白。据此判断,长期高
脂饮食会导致小鼠肾单位中的 受损,通透性增大。
(5)研究表明,长期高脂饮食还会引起高血压和肥胖等症状。《中国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烹调油
用量为25~30 g。据此提出一条健康饮食的措施: 。
答案 (1)小肠 (2)滤过(过滤) 肾小囊 (3)细胞表面有微绒毛,增大了其吸收面积,体现了结构与功能
相适应的生命观念(意思正确即可得分) (4)肾小球 (5)适当、适量摄取油脂(合理即可)
解析 (1)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2)图中①为肾小球,②为肾小囊。肾小球有滤过(过
滤)功能,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过滤)作用后,血液中的尿素、葡萄糖、部分无机盐和一部分
水等小分子物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3)仔细观察a细胞,会发现在其细胞表面有很多微绒毛,这种结
构与小肠绒毛类似,将增大其吸收面积,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充分体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
应的生命观念。(4)血液中大分子的蛋白质在肾小球的滤过(过滤)作用过程中,无法透过肾小球的血管
壁及肾小囊内壁进入肾小囊。现在尿液中出现了白蛋白,说明肾小球通透性增大,白蛋白从血液中滤过
出来,所以尿液中出现白蛋白的原因是肾小球受损。(5)针对“长期高脂饮食还会引起高血压和肥胖等
症状”及“建议成年人每天烹调油用量为25~30 g”这些资料的指向,提出具体建议,如适当、适量摄取
油脂,少吃含油量高的食品,少吃油炸食品等(合理即可)。
解题关键 明确肾单位各结构及其功能,理解在肾单位中形成尿液的过程,能运用“生物体结构与功能
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解题。
教师专用题组
考点1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1.(2019湖南娄底,13,2分)在前臂输血或输液时,医生要先用胶皮管捆扎起来。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
A.捆扎后有利于针刺入隆起的动脉
B.要在针刺入部位的远心端捆扎
C.捆扎后有利于针刺入隆起的静脉
D.捆扎后远心端静脉变扁平
答案 C 捆扎后有利于针刺入隆起的静脉,静脉中血液由身体各处流回心脏,因此可以使静脉血液短
暂聚集在胶皮管捆扎处;要在刺入部位的近心端捆扎;捆扎后近心端静脉变扁平。
解题关键 明确动、静脉中血液流动的方向。
2.(2019湖南湘潭,10,2分)握紧拳头,你可以在手背上找到俗称“青筋”的血管。这些血管不具备的特点
是 ( )
A.管壁的内面有瓣膜
B.管壁较薄、弹性小
C.管内血液由远心端流向近心端
D.管内流动的血液含氧气较多、颜色鲜红
答案 D 手背上的青筋为静脉,静脉管壁较薄,弹性较小,在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静脉瓣,静脉运
送血液回心脏,血液由远心端流向近心端,在手背上的静脉内流动的是氧气含量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D符合题意。
解题关键 熟知静脉的结构特点。
3.(2019山东青岛,25,1分)下列关于输血和献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对贫血和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应分别输入红细胞和血浆
C.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A型血的人可以输入少量的AB型血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答案 C AB型血只能输给AB型血的人,不能输给其他血型的人。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A型血
的人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
4.(2019山东威海,11,2分)DNA鉴定是亲子鉴定常用的方法之一,常以血液、毛发、口腔细胞等作为样
本,检测细胞核中DNA的相似程度 ,确定亲子关系。若以血液为样本,应选其中的 ( )
A.血红蛋白 B.成熟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答案 C 题述选项中,只有白细胞有细胞核,遗传物质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因此以血液为样本进
行DNA鉴定时用白细胞。
解题关键 明确只有白细胞有细胞核,可以进行DNA鉴定。
5.(2019湖南衡阳,7,2分)流程图可以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不正确的是 ( )
A.气体进入肺: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C.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
D.肺循环:左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右心房
答案 D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D错误。
6.(2018山东德州,10,2分)如图是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其中表示动脉的
是 ( )
答案 A 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动脉逐渐分支形成毛细血管。
7.(2018湖南衡阳,11,2分)关于血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血细胞都有细胞核
B.如果体内的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C.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D.血小板有止血和凝血功能
答案 A 人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白细胞有细胞核,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没
有细胞核。
8.(2018广东,21,2分)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肺循环和体循环同时进行
B.a、e中流的是动脉血
C.体循环的起点为d
D.肺循环的终点为b
答案 B e内流动着动脉血,在流经组织细胞时,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
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进入血液,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由f流回a右心房,可见,a内流的是静脉血。
9.(2019山东威海,35,5分)张爷爷突发急性胃炎。护士用一个胶皮管将其手臂针刺部位的上方(近心端)
捆扎起来,再用针刺入血管,进行输液治疗。请结合心脏解剖图回答问题。(注:括号内填数字,横线上填
名称。)
(1)捆扎手臂后,捆扎处下方有的血管会膨胀起来,这些血管属于 ,膨胀的原因是
(至少答出两条)。
(2)输入的药物随血液由[ ] 进入心脏,依次经过心脏四个腔的顺序是[ ]。
(3)药物在心脏中只能随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这是因为[ ] 和[ ] 都只朝一个方向
开放。最终,药物随血液流出心脏,依次经过主动脉、各级动脉到达胃部。
答案 (1)静脉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运回心脏、四肢静脉中有静脉瓣、静脉的管壁较薄
(2)11 上腔静脉 10、8、4、6(错答、漏答均不得分)
(3)9 房室瓣 5 动脉瓣
解析 (1)静脉内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所以当捆扎针刺部位的上方(近心端)后,静脉内的血液既不能
流回心脏,又不能倒流,因此血管会鼓胀起来。(2)输入手臂静脉中的药物随着上肢静脉进入[11]上腔静
脉,后进入[10]右心房→[8]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4]左心房→[6]左心室。(3)在心
房和心室之间有[9]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有[5]动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
室、由心室流向动脉。
解题关键 明确心脏的各腔及其相连的血管,明确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径。
10.(2018湖南长沙,27,5分)人体心脏中左右两个“泵”协同工作,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甲图表示心脏
某阶段结构示意图,乙图为人体下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甲图中,[ ](填数字)所示心脏壁最厚,利于将血液泵至全身。
(2)甲图所示为心室收缩阶段,此时①与②、③与④之间的瓣膜 (填“开放”或“关闭”),动脉瓣
开放,血液由心室流向 。
(3)若在野外不慎被毒蛇咬伤,伤口在B处(如图乙所示),我们在拨打急救电话“ ”后,可用鞋
带(或其他物品)暂时捆扎在图乙中的 (填字母)位置,能有效防止毒液随血液扩散到全身。为避
免局部组织坏死,每隔15~20分钟,应将鞋带放松1~2分钟。
答案 (1)① (2)关闭 动脉(主动脉和肺动脉) (3)120 A
解析 (1)①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其心脏壁最厚,收缩时产生的压力大,有利于把血液泵至全身。(2)
①与②、③与④之间的瓣膜为房室瓣,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左心
室里的血液流向主动脉,右心室里的血液流向肺动脉。(3)若在野外不慎被毒蛇咬伤,在拨打急救电话
“120”后,为有效防止蛇毒扩散,应迅速用鞋带(或其他物品)捆扎伤口的A近心端,防止带有蛇毒的血液
回流至心脏。
考点2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2019江苏连云港,11,1分)人体的尿液是通过泌尿系统形成与排出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滤过和重吸收等过程
B.在入球小动脉处发生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C.肾小管只能重吸收小部分水和全部葡萄糖
D.膀胱暂时贮存的尿液要经输尿管排出体外
答案 A 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A正
确、B错误;肾小管重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C错误;膀胱暂存的尿液经尿道排出
体外,输尿管是把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的结构,D错误。
2.(2019湖南长沙,11,2分)中考在即,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流经大脑的血液中某物质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
示,该物质最可能是 ( )
A.尿素 B.水
C.氧气 D.二氧化碳
答案 C 血液流经大脑后变成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静脉血,从图中看,此物质在血液
流经大脑后减少,说明其是氧气。
3.(2019湖南岳阳,9,2分)正常情况下人的尿液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 )
A.蛋白质 B.无机盐 C.水 D.尿素
答案 A 正常情况下人的尿液中含有尿素、尿酸、水以及人体内多余的无机盐等,不含蛋白质。故答
案为A。
解题关键 明确尿液成分。
4.(2018山东威海,12,2分)下列不具有排泄功能的是 ( )
A.皮肤 B.泌尿系统
C.消化系统 D.呼吸系统
答案 C 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
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一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以汗液
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为消化和吸收,无排泄功能。
解题关键 排泄是指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5.(2018湖南娄底,11,2分)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只可通过一种途径排出的是 ( )
A.尿素 B.多余的水
C.二氧化碳 D.无机盐
答案 C 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少量的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
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
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可见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只可通过一种途径排出的是二氧化碳,C正确。
6.(2018广东,14,2分)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上有许多孔隙,有利于代谢物的滤出。正常人体不能滤出的物质
是( )
A.尿素 B.葡萄糖
C.无机盐 D.大分子蛋白质
答案 D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
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所以,不能透过肾小球孔隙的是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7.(2018湖南怀化,10,2分)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关于肾单位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收集管,肾小囊、肾小球组成
B.由肾小管、肾小囊、肾小球组成
C.由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组成
D.由入球小动脉、肾小囊、出球小动脉组成
答案 B 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8.(2018山东德州,14,2分)如图为肾单位中尿液形成的示意图。某人尿检后发现尿液中有葡萄糖,发生病
变的部位可能是 ( )
A.1 B.2 C.3 D.4
答案 D 原尿经过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都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尿液中
含葡萄糖,可能是肾小管功能异常,导致部分葡萄糖没有被重吸收。
9.(2018广东,15,2分)建模可以更好地梳理知识。如果a、b表示物质,M表示相应的结构,则模型a→M→b
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口腔→氨基酸
B.淀粉→酵母菌→酒精和二氧化碳
C.静脉血→肺→动脉血
D.原尿→肾小管→尿液
答案 A 口腔只能初步消化淀粉,没有消化蛋白质的功能。
10.(2019内蒙古包头,14,6分)为了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速滑运动员刻苦训练、挥汗如雨。他们的训
练活动离不开人体各系统的协调配合,更离不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请结合图1、图2、
图3及表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速滑运动员极好的协调性和平衡性主要是由图1中的[ ] 调节的。运动员在训练过
程中有尿意却能憋尿,这说明 。(结合图1中的字母进行解
释)
(2)运动员因训练大量出汗时,血液中的水分 ,促使机体中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分泌和释放。抗利
尿激素增多使肾小管重吸收水的量增加,尿液的量 。结合图2写出④中的葡萄糖暂时离开血液
又回归血液的途径:④→ (用图中序号和箭头表示)。
(3)运动员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人体,至少随血液流经心脏 次。
(4)某同学用图3装置分别测定了运动员午餐中三种食物所含的能量,如表:
图3
食物名称 小麦粉 花生仁 黄豆
质量(克) 1 1 1
初始水温(℃) 10 10 10
多次测量后水的 平均温度(℃) 29.2 51.0 30.7
测定的能量值(焦)
标准值(焦) 14 390 23 528 15 020
(注:1 mL水每升高1 ℃,需要吸收4.2焦的热量)
①测定的花生仁的能量值是 焦,等质量的花生仁和小麦粉的蛋白质含量接近,但花生仁能量值
高,是因为花生仁含 较多。
②测得三种食物的能量值均低于标准值,主要原因: 。
答案 (1)d 小脑 c(大脑皮层)可以控制b(骨髓)中的排尿中枢 (2)减少 减少 ②→⑥→⑤ (3)1
(4)①17 220 脂肪 ②热能的散失(食物燃烧不充分)
解析 (1)小脑的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小脑是图1中的d;排尿中枢在脊髓,可受大脑皮层的高
级中枢控制,所以此处运动员有尿意却能够憋尿说明了c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可以控制b脊髓中的
排尿中枢。(注意审题,要结合图1中的字母进行解释)。(2)出汗时,血液中的水分因汗液排出而减少。肾
小管重吸收水的量增加,尿液的量将减少。图中各序号指向的结构:①入球小动脉,②肾小囊,③出球小
动脉,④肾小球,⑤(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⑥肾小管。葡萄糖在④肾小球中通过过滤(滤过)作用进入②
肾小囊,流进⑥肾小管,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回到⑤(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所以葡萄糖离开血液又
回归血液的途径为④→②→⑥→⑤。(3)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首先经过体循环进入心脏的右心
房,然后进入右心室,经肺循环至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在此处发生气体交换,二氧化碳可进入肺泡,通过呼
气排出体外,所以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至少随血液流经过心脏一次。(4)4.2×(51.0-10)×100=17 22
0(焦),与小麦粉相比,花生仁中含有较多脂肪。测得三种食物的能量值均低于标准值,主要原因可以从实
验过程考虑,如实验中热量的散失、食物未充分燃烧等。
11.(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18,6分)如图依次为人体血液循环、尿的形成过程和小肠绒毛示意图,图中字
母代表各部分结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请分析回答问题。
(1)某人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首先进入心脏的[ ] ([ ]里填字母, 上填名称)。
(2)血液流经图中E处以后,血液变成了 (填“静脉血”或“动脉血”)。
(3)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流向心肌内部的 ,再由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称为冠
脉循环。
(4)图中F内液体的形成依次经过了G、H和K的 过程。
(5)图中M和N内液体在成分上的区别是 。
答案 (1)C 左心房 (2)静脉血 (3)毛细血管网 (4)过滤(滤过)和重吸收 (5)M中液体比N中液体的
营养物质含量少,氧气含量多,二氧化碳含量少
解析 (1)吸入的一氧化碳经肺部毛细血管进入血液,然后经过肺静脉进入C左心房。(2)图中E为组织细
胞周围毛细血管,经过此处气体交换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血液由动脉血变为
静脉血。(3)冠脉循环是指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流向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静脉流回右
心房的循环。冠脉循环是给心脏自身输送氧和营养物质并运走废物的过程。(4)图中F内液体为尿液,尿
液的形成需经过H肾小球、G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滤过)作用和K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5)小肠绒毛吸
收营养需要能量的供应,而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小肠绒毛内毛细
血管M中液体比N中液体的营养物质含量少,氧气含量多,二氧化碳含量少。
考点1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1.(2020北京朝阳一模,7)心脏搏动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在心脏内部有瓣膜可以保证血液沿着一定的方
向流动。如图,房室瓣可以防止血液 ( )
A.从④流入② B.从④流入③
C.从②流入④ D.从①流入③
答案 A 由图可知①为右心房,②为左心房,③为右心室,④为左心室。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房
室瓣的作用是防止心室的血倒流回心房,因此A正确。
2.(2020北京平谷一模,10)如图中的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能正确表示下肢静脉中血液流动的是 ( )
答案 A 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运回心脏的血管,应该表现为“多合一(多个小静脉逐渐汇集到
较大静脉)”,通过箭头方向可以排除C、D选项。在四肢静脉内表面通常具有静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
因此静脉瓣的开口方向应该与血流方向相同,A正确,B错误。
3.(2020北京通州一模,7)如表是刘某血常规化验单的部分内容,你认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姓名:刘某 性别:男 年龄:35 化验项目 结果 参考值
WBC(白细胞) 26×109个/L (4~10)×109个/L
RBC(红细胞) 1.8×1012个/L (4.0~5.5)×1012个/L
HGB(血红蛋白) 68 g/L 120~160 g/L
PLT(血小板) 198×109个/L (100~300)×109个/L
A.刘某患有炎症,需要消炎处理
B.刘某的止血和凝血功能正常
C.镜检刘某的血涂片,发现白细胞数量最多
D.刘某要多吃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
答案 C 由血常规化验单可以看出,白细胞数量远远多于参考值,因此可以推断刘某患有炎症,需要消
炎处理,A正确。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血小板数量正常,所以刘某的止血和凝血功能正常,B正
确。在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因此,在镜检血涂片时,应该红细胞数量最多,C错误。从红细胞和血红
蛋白的值均低于参考值可知,刘某有贫血症状,需要多吃富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D正确。
4.(2020北京丰台一模,5)如图所示为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是心脏,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和运输
B.肺静脉中②的颜色是暗红色的,含二氧化碳较多
C.③与④分别是动脉和毛细血管,通过静脉相连
D.⑤是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答案 D ①是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A错误。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颜色鲜红,含氧较多,含二
氧化碳较少,B错误。③和④是动脉和毛细血管,但是不能具体判定,血流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因此毛细血管可连接动脉和静脉,C错误。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⑤是血浆,其功能包括运载血细
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D正确。
名师点睛 掌握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5.(2020北京石景山一模,8)当新冠肺炎患者的肺受到严重损害时,需要依靠人工膜肺机获取氧气排出二
氧化碳。如图是人工膜肺机救治病人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血液流经人工膜肺机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B.血液由股静脉流出,通过上腔静脉回到心脏
C.回到心脏的血液不会再进行肺循环
D.患者心脏四个腔内流动的都是动脉血
答案 C 血液流经人工膜肺机后,血液中氧气变多,静脉血变为动脉血,A正确。由图可知,血液通过人
工膜肺机后,由上腔静脉回到心脏,B正确。人体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流经人工膜肺机的血
液回到心脏后,会进行肺循环和体循环,只是患者的肺循环不进行气体交换,C错误。正常情况下,心脏的
4个腔中,左心房、左心室内流动的是动脉血,右心房、右心室内流动的是静脉血,但是根据本题的情境,
血液从股静脉流出体外,通过人工膜肺机完成了气体交换,成了动脉血,又从上腔静脉流入右心房,因此右
心房、右心室中流动的也是动脉血,D正确。
名师点睛 掌握人体循环途径,结合题目情境分析问题。
6.(2019北京西城二模,4)如图表示血液流经结构X后某些成分的变化情况,据此推测结构X为 ( )
A.肾脏 B.组织细胞
C.肺 D.小肠
答案 A 从血液中尿素浓度由高变低这一点可知,血液被“清洁”,据此可判断血液流经的结构为肾
脏或皮肤,A正确。
7.(2018北京延庆一模,9)人造心脏可取代患者心脏的左右心室,挽救心脏病患者的生命。移植时 ( )
A.要保证人造心脏的左心室和右心室相通
B.要保证人造心脏的左心室和患者的左心房相通
C.人造心脏的左心室和患者的左心房之间要加装瓣膜,保证血液由心室流向心房
D.人造心脏的左心室负责将血液输送到患者的肺部
答案 B 心脏分四个腔,左右不通,上下相通,即左心房与左心室,右心房与右心室相通,心房与心室间有
能开闭的瓣膜,保证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防止倒流),A、C错误,B正确;与左心室相连的是主动脉,将血液
输送到全身,与右心室相连的是肺动脉,将血液输送至肺部,D错误。
8.(2020北京燕山一模,18)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疫情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请回答:
图1
图2
(1)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图1所示途径来调节人体的血压、电解质平衡及体液平衡等。肾脏释放的肾素
通过肾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将来自肝 (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产生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化成血
管紧张素Ⅰ,经各级静脉→ →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在肺部产
生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作用下,转化成血管紧张素Ⅱ,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血压升高等生理反
应;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可以直接或间接将血管紧张素转化成血管紧张素(1-7),血管紧张素(1-7)与相应
的受体结合,使血压降低,从而维持人体血压的平衡。
(2)SARS-CoV-2表面存在刺突蛋白(见图2),这些刺突蛋白就是SARS-CoV-2感染宿主细胞的“利器”。
当SARS-CoV-2感染人体时,其刺突蛋白与人呼吸道等处黏膜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酶2结合,导致调节
失衡,血压 ,肺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诱发干咳,之后又出现肺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
(3)SARS-CoV-2进入人体的过程中,人体呼吸道黏膜对其的阻挡作用属于 免疫。为了支援意
大利抗击疫情,我国血液制品专家杨汇川专门携带了中国治愈患者的血浆来到意大利,治愈患者血浆中
含有针对SARS-CoV-2的 。
(4)疫情期间,出门要佩戴口罩,从控制传染病的角度戴口罩是为了 。
答案 (1)细胞 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2)升高 (3)非特异性 抗体 (4)切断传
播途径
解析 (1)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肝细胞。根据血液循环过程分析,各级静脉后是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然后流向肺泡周围毛细血管。(2)当SARS-CoV-2感染人体时,其刺突蛋白与人
体呼吸道等处黏膜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酶2结合,影响血管紧张素(1-9)和血管紧张素(1-7)的形成,导致
调节失衡,出现血压升高等症状。(3)呼吸道黏膜对病原体的阻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治愈患者血浆
中含有抵抗该病毒的抗体。(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
个方面,戴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9.(2018北京海淀二模,18)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重要器官,冠状动脉是为心脏细胞供血的血管。请回答
下列问题。
(1)心脏主要由 组织构成,心脏昼夜不停地跳动为血液循环持续提供动力。
(2)心脏将从肺部流回的富含氧气的 血,通过左心室收缩首先泵入 (血管),其中一部分
血液经冠状动脉流向心脏的组织细胞。
(3)如图所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被阻塞超过一定时间,会引发心梗。心梗区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
和 ,最终细胞因缺少能量而坏死。
(4)医学实践发现,冠状动脉阻塞后,即使经过抢救恢复供血,心梗区的损伤也不能明显改善,甚至会进一
步加重。为了探究其原因,研究者用小白鼠做了如表实验。
处理 组别 冠状动脉的 分支处理情况 3小时后心肌 细胞死亡率 3小时后心肌细胞
线粒体破裂率
A 结扎45分钟后 未恢复供血 58.2% 2.8%
B 结扎45分钟后 恢复供血 41.8% 35.3%
注:结扎是人为捆扎血管,模拟血管堵塞。
该实验结果提示人们,给心梗患者恢复供血前,应采取必要措施以降低 ,从而保证恢复供
血后细胞的 作用正常进行,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答案 (1)肌肉 (2)动脉 主动脉 (3)有机物 (4)线粒体破裂率 呼吸
解析 (1)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2)在肺部完成气体交换后,血液的含氧量增加,变成动脉血,由肺
静脉进入左心房后进入左心室,左心室收缩,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3)细胞呼吸作用的原料是由血
液运送来的氧气和有机物,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被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所用。(4)细胞呼吸作
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通过表格数据分析得出,给心梗患者恢复供血前,需降低线粒体破裂率,从而保证
恢复供血后细胞的呼吸作用正常进行,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考点2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2020北京朝阳二模,7)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每个肾脏由大约100万个肾单位组成。如图为一个
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①和②里流动的都是动脉血
B.④内不含有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
C.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⑤处毛细血管
D.⑥内不含葡萄糖,其中尿酸、尿素浓度高于③
答案 B 由图可知,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动脉,在体循环中动脉中流的都是动脉血,A正确。③
是肾小球,④是肾小囊,经过了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滤过)作用,滤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
葡萄糖是小分子,存在于原尿中,B错误。⑤是毛细血管,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
小管重吸收后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即⑤处毛细血管)中,C正确。⑥中流的是尿液,成分有
水、尿素、无机盐等,由于大部分的水被重新吸收,因此其尿素、尿酸浓度要高于肾小球,D正确。
名师点睛 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2.(2020北京东城二模,8)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肾脏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是肾单位
B.通过排尿可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C.肾脏通过尿道将尿液排入膀胱,暂时储存
D.肾静脉中尿素浓度小于肾动脉中尿素浓度
答案 C 肾脏中约有100万个肾单位,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A正确。排尿是人体代谢途径之
一,可以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B正确。尿液的形成经过了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滤过)作用
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脏中形成的尿液会经过输尿管进入膀胱,暂时储存,C错误。血液由肾动脉进
入肾脏,经过了肾脏的作用之后,血液由肾静脉流出,由于尿液中含有尿素、尿酸等代谢废物,因此从肾静
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浓度要小于肾动脉,D正确。
名师点睛 掌握肾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过程。
3.(2020北京西城二模,9)如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某人未患糖尿病,但体检时显示尿液中有葡萄糖,则
可能出现问题的结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D 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球,④是肾小管,尿液的形成经过了肾小球和肾小囊内
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管将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的无机盐进行了重
吸收,因此非糖尿病病人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应不含葡萄糖,如果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则说明肾小管出现了
问题。故选D。
4.(2020北京密云二模,9)如图是肾单位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③是肾小球,是由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的血管球
B.④内的液体是原尿,不含葡萄糖
C.⑤是肾小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⑥,利于重吸收作用的进行
D.当尿液中出现蛋白质时,最有可能出现病变的结构是③
答案 B 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动脉,③是肾小球,④是肾小囊,⑤是肾小管,⑥是毛细血管,肾小
球的本质是一个毛细血管球,A正确。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原尿的成分包括水、无机盐、尿素、葡
萄糖等,B错误。肾小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重吸收,C正确。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会
滤除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如果尿液中含有蛋白质,很可能是肾小球发生病变,D正确。
5.(2020北京燕山二模,5)健康人每天大约形成180升的原尿,而排出的尿液大约只有1.5升,原因是 ( )
A.经汗液排出 B.经肾小球滤出
C.经肾小管重吸收 D.储存在膀胱
答案 C 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80升,而尿液大约只有1.5升,减少的部分中大部分为水,水经过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新回到了血液,C正确。
6.(2018北京石景山一模,8)如表是健康人血液中血细胞及几种物质的含量,其中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尿素(mmol/L) 白细胞(109个/L) 红细胞(1012个/L) 血糖(g/L)
2.77~7.35 8~10 4.5~5.5 0.8~1.2
A.若某人患有肾衰,则其血液中的尿素含量低于2.77 mmol/L
B.若某人被确诊为细菌性肺炎,则其白细胞含量高于10×109个/L
C.来自高原的藏民,其红细胞含量可能高于5.5×1012个/L
D.正常情况下,当血液中血糖高于1.2 g/L时胰岛素分泌增加
答案 A 肾衰是肾脏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体内产生的废物不能正常的排出,血液中的尿素含量高于
正常值,A错误;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的作用,细菌性肺炎患者的白细胞数量会增加以消灭细菌,B正确;高
原上氧气稀薄,高原藏民的机体通过增加红细胞数量来增大血液中氧气的携带量,以满足机体的需要,C
正确;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正常情况下,当血液中血糖高于正常值时,机体分泌的胰岛素增加,从
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D正确。
7.(2020北京石景山一模,18)为研究肾脏损伤机制和筛选药物的需要,研究人员构建了新型肾单位芯片。
它是由工程材料和活细胞共同组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肾脏是由众多肾单位组成的,它的功能是 。
(2)研究人员用荧光素钠表示小分子物质,用荧光葡聚糖表示大分子物质,将这两种物质制成溶液后,以适
宜的流速分别从血液入口注入。稳定运行后,在③处依次抽取液体检测这两种物质浓度,计算渗透速率,
如图2所示。结果显示,只有 快速地从①进入③,说明肾单位芯片A部分可以完成尿液形成过
程中的 作用。
(3)研究人员从血液入口处注入含1.8 mg/mL葡萄糖缓冲液,稳定运行后,检测到缓冲液出口处葡萄糖浓
度小于③处,由此推测②处模拟的结构是 。
(4)若想观察药物对肾单位造成损伤的情况,可直接打开装置,观察 细胞的损伤程度。
答案 (1)形成尿液 (2)荧光素钠 过滤(滤过) (3)肾小管外毛细血管 (4)血管内皮细胞和上皮
解析 (1)肾脏的功能是形成尿液。(2)由题可知,荧光素钠表示小分子物质,荧光葡聚糖表示大分子物
质,再看图2荧光素钠和荧光葡聚糖的渗透速率可知,只有荧光素钠可以快速地从①进入③,说明肾单位
芯片A部分模拟了尿液形成过程中的过滤(滤过)作用。(3)尿液形成的过程中会发生肾小管的重吸收作
用,会将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进行重吸收,题中描述缓冲液出
口处葡萄糖的浓度变小,对应的是重吸收作用,因此②处模拟的结构是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4)①→③
的过程模拟了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滤过)作用,②→④的过程模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若要
观察药物对肾单位造成损伤的情况,可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的损伤程度。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20北京延庆零模,19)小明感冒身感不适,医生给他开了清热感冒冲剂,使不适症状得到缓解。药物
有效成分被消化道吸收后,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如图)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A 图中的①为右心房,③为右心室,②为左心房,④为左心室。服用清热感冒冲剂后,药物可从消
化道的小肠吸收进入血液,通过体循环最先到达①右心房,A正确。
名师点睛 药物被吸收依次进入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
2.(2020北京东城一模,11)人体就像一台精密仪器,各器官、系统之间协调合作,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血液流经小肠以后,血液中营养物质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B.血液流经肺以后,血液中营养物质含量减少,氧气含量增加
C.血液流经肾脏以后,血液中营养物质含量减少,代谢废物含量减少
D.血液流经大脑以后,血液中营养物质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答案 D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以后,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血液,细胞呼吸
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也进入血液,A正确。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可进行气体交换,血液经过肺之后,
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血液中营养物质供肺部细胞使用,血液中营养物质含量减少,B正确。肾脏是形成
尿液的器官,血液经过肾脏之后,代谢废物含量减少,同时氧气和营养物质供肾脏细胞使用,含量也减少,C
正确。血液流经大脑后,营养物质供大脑细胞使用,大脑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即血液中营
养物质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D错误。
名师点睛 掌握人体循环途径和肺、肾、脑、小肠各器官的主要功能。
3.(2020北京海淀二模,9)心肌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通过冠脉循环供应。下列结构特点与心肌细胞和血
液间物质交换无直接关联的是 ( )
A.心脏的四个腔中充满血液
B.毛细血管网丰富
C.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慢
D.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答案 A 心脏处毛细血管网丰富、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等特点
都有利于心肌细胞与血液间进行物质交换,所以与心肌细胞和血液间物质交换有关的是B、C、D,A无
直接关系。
4.(2020北京门头沟二模,9)如图是人体血液和血细胞的组成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①是淡黄色的半透明的液体,主要成分是水
B.血液中具有运输功能的是①和⑤
C.血细胞中能穿过毛细血管具有吞噬作用的是③
D.⑤的结构呈两面凹的圆盘状,主要运输二氧化碳
答案 D 由图可知,①为血浆,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主要成分是水,A正确。①血浆可以运输血细
胞、养料和废物,⑤是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也可运输部分二氧化碳,B正确,D
错误。③是白细胞,能通过变形,穿过毛细血管壁,具有吞噬作用,C正确。
5.(2020北京西城二模,8)在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以下表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
A.用湿棉絮包住鱼的鳃部保持湿润,利于其呼吸
B.将视野中偏左的小血管移至中央,需向左移动小鱼尾鳍
C.视野中观察到的发生分支的血管是静脉
D.视野中观察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答案 C 小鱼用鳃呼吸,离开水以后,用湿棉絮包住鳃部,利于其呼吸,A正确。显微镜下所成的是上下
左右皆相反的倒像,在视野中小血管偏左,实际上小血管偏右,若将其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左移动小鱼尾
鳍,B正确。视野中观察到的发生分支的血管为动脉,C错误。毛细血管的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
通过,D正确。
名师点睛 掌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及功能。
6.(2020北京顺义二模,10)“切脉”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代传统医学家独创的诊法。如图所示,
“切脉”主要切病人桡动脉的腕后部分。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桡动脉管壁弹性大,易于诊断
B.桡动脉内血流方向为A→B
C.桡动脉可为手臂输送营养物质
D.桡动脉每分钟搏动次数与心脏不同
答案 D 动脉的特点是管壁较厚、弹性大,“切脉”切桡动脉易于诊断,A正确。动脉的功能是将血液
从心脏运输到全身各处,比较A和B的位置可知,桡动脉内血流方向是A→B,B正确。桡动脉可为手臂输
送营养物质,C正确。脉博因心脏跳动而产生,正常情况下,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是相同的,D
错误。
7.(2020北京昌平二模,8)静脉输入给药俗称“打点滴”,就是把药液直接输入静脉中,使之随血液循环运
输到病灶部位。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主要来自 ( )
A.心脏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答案 A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8.(2020北京房山二模,11)为研究中药五味子在治疗肾病方面是否有效,研究人员首先通过特殊方法获得
患肾病的模型鼠,再施用五味子进行治疗,持续12周后,测定A、B、C三组鼠的尿蛋白浓度,实验结果如
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组别 对象 数量(只) 灌胃物质(5 g/kg) 尿蛋白(g/L)
A 正常鼠 8 蒸馏水 206.64
B 模型鼠 8 蒸馏水 403.08
C 模型鼠 8 五味子提取液 256.88
A.实验中B组和C组形成对照,其变量是灌胃物质
B.实验中应选择数量相同、体重相近的鼠
C.尿蛋白的出现,说明鼠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异常
D.实验结果支持五味子对鼠肾病有一定疗效的观点
答案 C 进行实验的时候应该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B、C都是模型鼠,B组的灌
胃物质是蒸馏水,C组的灌胃物质是五味子提取液,因此B组和C组的变量是灌胃物质,A正确。实验时,要
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因此实验中应选择数量相同、体重相近的鼠进行实验,B正确。从表格中可以看到,
灌胃物质为五味子提取液的模型鼠的蛋白尿的含量比灌胃物质是蒸馏水的模型鼠要低很多,且接近于
正常鼠,因此可以推测五味子对鼠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D正确。尿蛋白的出现,说明肾小球的过滤(滤
过)作用可能出现异常,C错误。
9.(2020北京昌平二模,10)人工肾是一种替代肾脏功能的装置,主要用于治疗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下列
有关患者通过人工肾进行透析治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透析排出尿素、尿酸等代谢废物
B.透析过程模拟肾单位的原理
C.流出的透析液可以重复利用
D.透析治疗必须定期进行
答案 C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而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肾脏出现问题,形成尿液、
排出废物就会出现问题,利用人工肾进行透析的过程可模拟肾单位形成尿液的原理,通过透析可以排出
体内产生的尿素、尿酸等代谢废物,A、B正确。尿素、尿酸等是在细胞代谢中产生的,透析治疗必须定
期进行,以此来排除尿素、尿酸等代谢废物,D正确。流出的透析液中已经含有了尿素、尿酸等代谢废
物,不可以重复利用,C错误。
10.(2019北京石景山一模,8)如图表示人体的部分器官或结构模式图,图中数字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
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②中的血液来自肺动脉,血液中含氧高
B.③中的血液为营养丰富的静脉血
C.⑥内的血液经上腔静脉回到右心房
D.⑦将脑产生的CO2不经心脏直接输送至肺
答案 B ②处箭头指向肺泡,则②中的血液来自肺动脉,肺动脉中流动的是静脉血,其血液中含氧低,A
错误;③处箭头从小肠指出,③应为静脉,其内为静脉血,但因为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故吸收了
营养物质之后流出的血液为营养丰富的静脉血,B正确;⑥处箭头从肾脏指出,⑥应是静脉,内流静脉血,但
肾脏在心脏以下,其内的血液经下腔静脉回到右心房,C错误;脑产生的CO2要经体循环先回心脏,再通过
肺循环输送至肺,D错误。
解题关键 关注箭头指向。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1.(2020北京西城二模,20)(7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泵。在右心房上部有一处马蹄状区域,称为窦房结。窦房结中含有一
种特殊的心肌细胞——起搏细胞。起搏细胞能自发地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导至整个心脏,引起其他心肌
细胞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从而产生心跳。因此,窦房结是心脏的起搏点,可控制心脏的节律运动。当窦
房结发生病变时会引起心律失常,有些患者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进行治疗。
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处理成熟的体细胞得到诱导多能干细胞,并培养诱导多能干细胞发育成心肌细胞
(包括起搏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细胞(如图)。人工培养的起搏细胞已成功激起大鼠心脏跳动,未来有望替
代现在的电子起搏器,并在人工组织、器官的再生研究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在人工组织和器官的再生研究中,构建血管网络是极其困难的。菠菜叶片中丰富的叶脉激发了科学家
们跨界研究的灵感。虽然植物和动物的细胞结构不同,体内运送物质的方式也不一样,但是叶片的纤维
素能提供良好的结构强度,作为骨架支撑动物细胞的生长,并且叶脉和动物的血管很相似,可以充当血管
输送血液。据此,科学家将菠菜叶的叶肉细胞去除,留下富含纤维素的叶脉,而后接种心肌细胞,使其依附
生长,并将类似血液的液体注入叶脉,试图向细胞输送营养。几天后科学家们发现这些心肌细胞存活并
出现自发性收缩。这意味着菠菜叶脉可被转化为向心肌细胞输送营养的“心脏血管”。
上述再生技术的持续研究对于未来心脏病患者,甚至是更多疾病患者均有重要意义。
(1)根据文中信息,下列能正确表示窦房结位置(用“ ”表示)的是 ( )
(2)在实验条件下培养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经过细胞分裂和 过程发育成心肌细胞等不同类型的
细胞。冠状动脉从主动脉基部分出,逐级分支形成毛细血管,为心肌细胞提供营养与氧气。经过物质交
换,血液变为 血,流回右心房。
(3)科学家将菠菜叶脉转化为“心脏血管”,利用了叶脉中的 组织将营养运送到心肌细胞。
(4)根据文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心肌细胞能够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
B.窦房结的搏动带动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产生心跳
C.再生技术的发展中,可利用植物的纤维素作为骨架支撑动物细胞的生长
D.人工培养的起搏细胞已成功激起人的心脏跳动,并替代了电子心脏起搏器
(5)文章中提到生物再生技术对于未来疾病治疗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与人类健康、科
技发展有关的现代生物技术 请试举一例: 。
答案 (1)A (2)细胞分化 静脉 (3)输导 (4)D (5)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合理
即可)
解析 (1)根据文中信息“在右心房上部有一处马蹄状区域,称为窦房结”和题图可知,A正确。(2)诱导
多能干细胞经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可以形成心肌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细胞。从文中信息可知,经过物
质交换,血液为心肌细胞等提供了氧气,因此血液变为了含氧较少的静脉血。(3)植物的基本组织中,输导
组织具有运输作用。(4)文中第二段描述“人工培养的起搏细胞已成功激起大鼠心脏跳动,未来有望替
代现在的电子起搏器”,说明电子心脏起搏器还未被替代,D错误。(5)克隆技术、基因编辑技术、转基
因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均与人类健康、科技发展有关。
名师点睛 掌握血液循环过程中的物质交换;阅读文章并准确提取信息。
12.(2019北京延庆一模,18)(6分)欣欣暑假回爷爷家,发现爷爷四肢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而且还有
气短、呼吸不畅等症状,她和爸妈陪同爷爷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表是部分检查结果:
检查项目 检查报告 参考值(正常值)
血常规 红细胞(RBC) 4.0×1012 4.3×1012~5.8×1012
白细胞(WBC) 9.4×109 3.5×109~9.5×109
血小板(PLT) 150×109 125×109~350×109
尿常规 尿蛋白(PRO) ++ 阴性
尿潜血(BLD) + 阴性
胸部CT 肺部感染、双肺肺气肿、主动脉及冠状动脉钙化
注:“+”表示检出,“+”越多表示含量越多,“阴性”表示未检出
(1)根据血常规,推测爷爷可能患 ,医生建议他多吃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
(2)经尿常规检查,医生初步判断患者可能是肾单位的 出现了病变。
(3)通过口服药物可治疗肺部感染和肺气肿,药物主要由消化道的 吸收,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再经过 (填“肺循环”或“体循环”)到达肺部。老人有四肢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这是因为
肺气肿影响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致组织细胞缺氧,减弱了 ,使机体供能减少。
(4)主动脉及冠状动脉钙化可能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肌梗塞。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植入型辅助
人工心脏(如图)适用于心肌梗塞导致心脏(左心室)泵血功能减弱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血液泵将血液
泵入 ,辅助患者进行血液循环。
左心室辅助人工心脏
答案 (1)贫血 (2)肾小球 (3)小肠 肺循环 呼吸作用(细胞呼吸) (4)主动脉
解析 (1)爷爷血常规中红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值,可能患贫血。(2)由尿常规结果可知,尿液中出现了蛋白
质与血细胞,这是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导致的。(3)发挥消化吸收作用的主要是小肠,药物在小肠处被吸
收后经过体循环回心脏后再经过肺循环到达肺部。从“导致组织细胞缺氧”“使机体供能减少”可知
此处为呼吸作用。(4)由“心肌梗塞导致心脏(左心室)泵血功能减弱”可知血液泵对左心室的功能有辅
助作用,故血液泵应将血液泵入主动脉。
解题关键 有效阅读,从题干中获取答案的信息。
13.(2019北京丰台一模,17)(7分)在人的尿液形成过程中,相关结构和成分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图1 图2
(1)据图1可知,入球小动脉比出球小动脉的管径粗,故可推测血液在流经肾小球的过程中流速会变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发生 作用,在肾小囊(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在流经① (填
结构名称)时,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吸收,形成尿液。
(2)据图2可知,原尿中葡萄糖的浓度 (填“大于”或“小于”)180 mg/100 mL时,尿液中不会含
有葡萄糖。若为糖尿病患者,体内 (填激素名称)分泌异常,会导致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请依据图2
信息解释其原因: 。
(3)陆生生物的尿液形成过程,可以利用最少的水分排出尽可能多的细胞代谢废物,从而起到保水的作用,
这是对陆生干旱环境的 。
答案 (1)慢 滤过(或:过滤) 肾小管 (2)小于 胰岛素 原尿中葡萄糖浓度超过肾小管对葡萄糖的
最大转运量,多余的葡萄糖无法被重吸收,随尿液排出 (3)适应
解析 (1)因为出球小动脉比入球小动脉的管径细,故阻止了血液快速流过,血流速度会变慢;血液经过肾
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过滤)作用形成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2)从图2可知,原尿中葡
萄糖的浓度小于180 mg/100 mL时,能全部被滤过并重吸收,尿液中不会含有葡萄糖。糖尿病患者是可由
胰岛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由图2可知,原尿中葡萄糖浓度超过肾小管对葡萄糖的最大转运量时,多余的葡
萄糖无法被重吸收,会随尿液排出。(3)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