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芳香烃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科学家合成了有机双极晶体管,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注明:-Ph=苯基)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42H28
B.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烃
C.该有机物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D.1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20molH2发生加成反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基雌烯醇()不可能有属于芳香族的同分异构体
B.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苯的同系物且只含一个侧链,并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有8种
C.的空间结构类似于篮子,其一氯代物有3种
D.由环己烷、乙醇、乙醚()组成的混和物,经测定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72%,则氧的质量分数为16%
3.下列反应只能得到一种有机产物的是
A.甲苯在光照条件下与反应 B.在催化下,甲苯与液溴反应
C.丙烯与发生反应 D.乙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4.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甲验证乙醇脱水生成乙烯 B.装置乙验证乙炔可使溴水褪色
C.装置丙制备硝基苯 D.装置丁制备乙酸乙酯
5.下列事实能说明苯分子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的是
①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苯不能使溴的CCl4褪色
③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
④间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
⑤空气中点燃有大量黑烟
⑥苯可以加氢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⑥
6.图(1)是实验室合成溴苯并检验其部分生成物的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除去溴苯中混有的溴可以加入NaOH溶液,然后分液
B.实验中装置C中的液体苯逐渐变为浅红色,是因为溴具有挥发性。
C.装置D、E、F均具有防倒吸的作用,其中装置F不可以用图(2)所示装置代替
D.装置D中石蕊试液慢慢变红,装置E中产生浅黄色沉淀
7.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
图象
选项 A.实验室制备及收集乙烯 B.石油分馏 C.实验室制硝基苯 D.实验室制乙炔
A.A B.B C.C D.D
8.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9H12
B.1mol此分子在一定条件下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反应
C.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D.此物质属于烯烃
9.阿霉素是一种抗肿瘤药物。阿霉酮是生产阿霉素的中间体,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阿霉酮的分子式为C21H19O9
B.阿霉酮分子中含有羰基、羟基、羧基等含氧官能团
C.阿霉酮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
D.阿霉酮与Na2CO3溶液反应无CO2气体产生
10.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苯中加入溴水,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橙红色
B.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的碎瓷片表面发生反应生成气体中有烷烃和烯烃
C.无水乙醇和钠反应时,钠浮在液面上四处游动,反应缓和并放出氢气
D.向2%的氨水中逐滴加入2%的硝酸银溶液,制得银氨溶液
11.四乙烯基甲烷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乙烯基甲烷和[3]轴烯()互为同系物
B.四乙烯基甲烷与丙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C.四乙烯基甲烷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
D.四乙烯基甲烷分子中所有碳原子有可能共平面
12.下列有关甲苯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的是
A.甲苯通过硝化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
B.甲苯能使溴水褪色
C.甲苯燃烧产生很浓的黑烟
D.1 mol甲苯与3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13.有机物的种类繁多,但其命名是有规则的。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
A. 2 -乙基丁烷
B.CH3CHBr2 二溴乙烷
C. 2 -甲基丁烯
D. 苯甲醇
14.对二乙烯苯()可用作树脂、油漆及橡胶等的原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的C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
B.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C.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1mol该分子最多可与加成
15.以下判断,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项目 结论
A C5H10O2属于羧酸的同分异构体数目 共有4种
B 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 属于同一反应类型
C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 褪色的原理相同
D 三种有机化合物:丙烯、氯乙烯、苯 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6.蒽与苯炔反应生成化合物X(立体对称图形),如图所示:
(1)蒽与X都属于_______(填选项,下同)。
a.环烃 b.烷烃 c.不饱和烃
(2)苯炔的分子式为_______,苯炔不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
a.能溶于水 b.能发生氧化反应 c.能发生加成反应 d.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3)下列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
A. B. C. D.
(4)苯乙烯(结构如图)是生产某塑料的单体,写出合成该塑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7.下图是三种有机物的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C的分子式是____,该分子中碳碳双键中的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
(2)写出葡萄糖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
(3)依据σ键、π键的成键特点,分析阿司匹林分子中至少有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维生素C和葡萄糖均有还原性
b.葡萄糖是人类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
c.阿司匹林属于芳香烃
(5)观察三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推测常温下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填序号)。
(6)写出阿司匹林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三、实验题
18.如图为苯和Br2的取代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为由具有支管的试管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个小孔,塞好石棉绒,再加入少量铁屑。
填写下列空白:
(1)向反应容器A中逐滴加入液溴和苯的混合液,几秒内就发生反应。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_____。
(2)试管C中苯的作用是_____。反应开始后,观察D和E两试管,现象为_____。
(3)在上述整套装置中,具有防倒吸作用的有_____(填字母)。
四、有机推断题
19.Ⅰ、下图是维生素A的分子结构:
(1)维生素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1mol维生素A最多能与____________mol溴发生加成反应。
(2)根据要求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或者系统命名:
CH3CH(CH3)C(CH3)2CH2CH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基﹣2﹣丁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人们对苯及芳香烃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3)已知分子式为C6H6的结构有多种,其中的两种见图(Ⅰ)、(Ⅱ):
①这两种结构的区别表现在:
定性方面(即化学性质方面):Ⅰ不能_______(填字母,下同)而Ⅱ不能________.
A.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B.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C.与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 D.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定量方面:1molC6H6与H2加成时:Ⅰ需________mol,而Ⅱ需_______mol.
②今发现C6H6还有另一种如图立体结构:该结构的二氯代物有________种.
③根据苯的分子结构,可以推测苯的性质比较稳定,容易发生取代反应,不易发生加成和氧化反应。写出苯与硝酸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萘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关于萘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编号)
A.萘的分子式为C10H10 B.1mol萘能与6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萘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一溴代萘只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根据结构简式,含有42个碳原子,不饱和度为29,则H原子个数为28,分子式为C42H28,故A说法正确;
B.该有机物中含有苯环,且原子均为C、H,因此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烃,故B说法正确;
C.该物质中含有苯环,不含碳碳不饱和键,因此该有机物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C说法正确;
D.1mol苯环最多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即1mol该物质最多与21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D说法错误;
答案为D。
2.C
【详解】A.该有机物含有4个环和1个碳碳双键,不饱和度为5,苯环的不饱和度为4,所以有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A错误;
B.根据有机物分子式可知C11H16不饱和度为4,属于苯的同系物且只含一个侧链,侧链为烷基,烷基的组成为-C5H11。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烷基连接苯环的C原子含有H原子,烷基组成结构为-CH2-C4H9或-CH(CH3)-C3H7或-CH(C2H5)2。若烷基为-CH2-C4H9,-C4H9的异构体有:故由4种异构体;若烷基为-CH(CH3)-C3H7,-C3H7的异构体有:正丙基、异丙基两种,故有2种异构体;若烷基为-CH(C2H5)2,-C2H5没有异构体,结构只有1种。故符合条件的有机物的可能的结构有4+2+1=7,B错误;
C. 该分子空间结构存在对称性、分子内有3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3种,C正确;
D. 由环己烷、乙醇、乙醚()组成的混和物,环己烷的分子式为C6H12可以改写成(CH2)6,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可以改写成(CH2)2·H2O,乙醚的分子式为C4H10O,可以改写成(CH2)4·H2O,所以该混合物可以看成CH2与H2O构成的。经测定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72%,所以CH2的质量分数为:,那么H2O的质量分数为:,O元素的质量分数为:,D错误;
答案选C。
3.D
【详解】A.甲苯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甲基上的氢原子可能有一个被取代、两个被取代或三个被取代,所以有三种有机物生成,A错误;
B.在催化下,甲苯与液溴反应可以生成邻溴甲苯、对溴甲苯或二溴甲苯、三溴甲苯等,B错误;
C.丙烯和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氯丙烷或2—氯丙烷,所以有两种有机物生成,C错误;
D.乙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只生成苯甲酸,D正确;
故选D。
4.A
【详解】A.乙醇易挥发,生成的乙烯中含有乙醇,浓硫酸被乙醇还原为SO2,SO2能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能和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2SO4而使溴水褪色,用NaOH溶液吸收SO2、乙醇,用溴水检验乙烯,该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A符合题意;
B.电石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的H2S气体能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装置不能验证乙炔能使溴水褪色,B不符合题意;
C.制备硝基苯时温度计测定的是水浴温度,温度计应置于水中,C不符合题意;
D.制备乙酸乙酯时试管中应盛放饱和碳酸钠溶液,且导管不能伸入液面以下,否则会发生倒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5.A
【详解】①由于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可以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故①符合题意;
②由于苯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的CCl4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可以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C-C单键与O=C双键的交替结构,故②符合题意;
③如果是单双键交替结构,邻二甲苯的结构有两种,一种是两个甲基夹C-C,另一种是两个甲基夹C=C,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说明苯环结构中的化学键只有一种,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故③符合题意;
④由于间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无法判断是否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故④不符合题意;
⑤苯分子无论是否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分子式都是C6H6,含碳量较高,在空气中点燃时,氧气不足会有大量黑烟,是碳原子没有完全燃烧的表现,无法判断是否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故⑤不符合题意;
⑥苯分子可以在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无法证明苯分子中是否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故⑥不符合题意;
所以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③,答案选A。
6.C
【分析】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A中溴、苯在铁屑粉的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制备溴苯,装置B中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于除去溴苯中混有的溴,装置C中盛有的苯用于吸收挥发出的溴,装置D、E用于检验溴化氢的生成,其中D中石蕊试液慢慢变红、E中产生浅黄色沉淀,装置F用于吸收溴化氢,倒置的漏斗可用于防止倒吸。
【详解】A.溴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溴苯常温下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除去溴苯中混有的溴可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分液,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置C中盛有的苯用于吸收挥发出的溴,溴溶于苯使苯逐渐变为浅红色,故B正确;
C.反应生成的溴化氢通入四氯化碳中,隔绝了溴化氢直接与水接触,可以起到防倒吸的作用,所以装置F可以用图(2)所示装置代替,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装置D、E用于检验溴化氢的生成,其中D中石蕊试液慢慢变红、E中产生浅黄色沉淀,故D正确;
故选C。
7.C
【详解】A.乙烯密度接近空气密度,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A错误;
B.蒸馏时,温度计测量蒸气温度,则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而且下面是进水口,上面是出水口,故B错误;
C.实验室用苯和浓硝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55~60℃的水浴条件下制备硝基苯,该实验装置图正确,故C正确;
D.实验室用电石和水反应制取乙炔,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产物氢氧化钙是糊状物,不能用启普发生器,且气体生成速度过快,容易造成固液脱离;为了减缓反应速率,往往用分液漏斗滴加,控制加入水的速度,用饱和NaCl溶液代替水,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8.C
【详解】A.由图可知,该有机物含有9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其分子式为,故A正确;
B.1mol此分子中含有4mol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最多能与4 molH2发生反应,故B正确;
C.中间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与它相连的4个碳原子成正四面体构型,不在同一平面上,故C错误;
D.该物质含碳碳双键且只有C、H两种元素,因此属于烯烃,故D正确;
答案选C。
9.D
【详解】A.由结构简式知,阿霉酮分子式为C21H18O9,故A错误;
B.阿霉酮分子中含有羰基、羟基、醚键等含氧官能团,故B错误;
C.阿霉酮分子中含多个饱和碳原子,所有的碳原子不都在同一个平面上,故C错误;
D.阿霉酮分子内不含羧基、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气体,故D正确;
答案选D。
10.B
【详解】A.苯与水是互不相溶的液体,且溴在苯中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向溴水中加入苯后振荡,可发生萃取作用,由于苯的密度比水小,因此上层为溴的苯溶液,颜色为橙色,下层为水,颜色为几乎无色,A错误;
B.石蜡油蒸汽在碎瓷片表面受强热发生裂解反应,生成烷烃和烯烃,B正确;
C.由于乙醇的密度比钠小,钠块会沉在乙醇液面下,乙醇中含有羟基,能够与钠发生反应。与水比较,乙醇中羟基的O-H键更难以断裂,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时比较安静,并不剧烈,钠粒逐渐变小,缓缓产生气泡,C错误;
D.向稀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直至产生的白色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即得银氨溶液,操作顺序反了,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11.B
【详解】A.将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而四乙烯基甲烷和[3]轴烯不具有相似的结构,故A项错误;
B.将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四乙烯基甲烷与丙苯的分子式都为C9H12,且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项正确;
C.运用等效氢法,四乙烯基甲烷的一氯代物有2种,故C项错误;
D.四乙烯基甲烷分子中心碳原子成四个单键,具有与甲烷相似的结构,因此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D项错误;
答案选B。
12.A
【详解】A.苯与浓硫酸、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硝化反应产生硝基苯,而甲苯与浓硫酸、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硝化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是甲基使苯环上邻位、对位上的H原子变得活泼,更容易发生硝化反应,所以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A符合题意;
B.苯和甲苯均能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水层褪色,与侧链对苯环的影响无关,B不符合题意;
C.甲苯燃烧产生黑烟是由于甲苯中碳含量高造成的,与侧链对苯环的作用无关,C不符合题意;
D.无论是苯还是苯的同系物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均能与H2按1:3发生加成反应,因此不能说明侧链对苯环的性质有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
13.D
【详解】A、正确的命名为3﹣甲基戊烷,A错误;
B、正确的命名为1,1﹣二溴乙烷,B错误;
C、正确的命名为2﹣甲基-1-丁烯,C错误;
D、该物质为苯甲醇,D正确。答案选D。
14.A
【详解】A.由对二乙烯苯的结构简式可知,其中所有的碳原子的σ键电子对数为3,没有孤电子对,故C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A正确;
B.乙烯、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对二乙烯苯可看成苯环上的两个H原子被两个乙烯基代替,碳碳单键可以旋转,所以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B错误;
C.该分子结构对称,苯环上只有一种环境的氢原子,则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1种,C错误;
D.苯环和碳碳双键都可以与氢气加成,所以1mol该分子最多可与5molH2加成,D错误;
故选A。
15.A
【详解】A.- C4H9的同分异构体有- CH2CH2CH2CH3、- CH (CH3) CH2CH3、- CH2CH(CH3)2、-C(CH3)3四种,所有C5H10O2属于羧酸有4种同分异构体,A正确;
B.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属于取代反应,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属于加成反应,两者不属于同一反应类型,B错误;
C.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使溴水褪色,两者的褪色原理不同,C错误;
D.氯乙烯、苯二者为平面结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丙烯含有甲基,具有甲烷的四面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D错误;
答案选A。
16. ac C6H4 ad D
【详解】(1)蒽与X均含苯环及环状结构,则蒽与X都属于环烃、不饱和烃,故答案为:ac;
(2)根据苯炔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6H4,苯炔含碳碳三键,能发生加成、氧化反应,但不溶于水,常温下为液体,故答案为:ad;
(3)苯的同系物中含1个苯环,侧链为饱和烃基,只有D符合,故答案为:D;
(4)苯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合成塑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1) C6H8O6 sp2
(2)羟基、醛基
(3)12
(4)ab
(5)②>①>③
(6)+3NaOH+CH3COONa+2H2O
【分析】(1)
根据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得到维生素C的分子式是C6H8O6,该分子中碳碳双键中的碳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0=3,则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sp2;故答案为:C6H8O6;sp2。
(2)
根据葡萄糖的结构式得到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醛基;故答案为:羟基、醛基。
(3)
苯环形成大π键,12个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碳碳σ键可以旋转,因此阿司匹林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故答案为:12。
(4)
a.维生素C和葡萄糖都含有羟基,因此都有还原性,故a正确;b.葡萄糖是人类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故b正确;c.阿司匹林含有苯环和其他元素,因此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c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ab。
(5)
葡萄糖含羟基数目大于维生素C含羟基数目,而阿司匹林含一个羧基,根据羟基属于亲水基团,因此常温下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①>③;故答案为:②>①>③。
(6)
阿司匹林含有羧基和酚酸酯,因此两种基团都要与NaOH溶液反应,因此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NaOH+CH3COONa+2H2O;故答案为:+3NaOH+CH3COONa+2H2O。
18.(1)2Fe+3Br2=2FeBr3、+ Br2+HBr
(2) 吸收溴化氢中的溴和苯蒸汽 D管中石蕊溶液变红色、E管中出现浅黄色沉淀
(3)DEF
【分析】由实验装置图可知,容器A中铁和液溴反应生成溴化铁,在溴化铁做催化剂作用下,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苯和液溴具有挥发性,溴化氢中含有挥发出的溴和苯蒸汽;试管C中盛有的苯用于吸收挥发出的溴和苯蒸汽;试管D中溴化氢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试管E中溴化氢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浅黄色溴化银沉淀;装置F中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溴化氢,防止污染空气。
(1)
由分析可知,容器A中铁和液溴反应生成溴化铁,在溴化铁做催化剂作用下,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Br2=2FeBr3、+ Br2+HBr,故答案为:2Fe+3Br2=2FeBr3、+ Br2+HBr;
(2)
由分析可知,试管C中盛有的苯用于吸收挥发出的溴和苯蒸汽;试管D中溴化氢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试管E中溴化氢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浅黄色溴化银沉淀,故答案为:吸收溴化氢中的溴和苯蒸汽;D管中石蕊溶液变红色、E管中出现浅黄色沉淀;
(3)
当两端压力发生压力变化时,液体会产生倒吸现象,由实验装置图可知,D、E试管中导气管不插入溶液中可以防止倒吸,装置F中倒置的漏斗可以防止倒吸,所以具有防倒吸作用的仪器有DEF,故答案为:DEF。
19. C20H30O 5 2,3,3-三甲基戊烷 (CH3)2C=CHCH3 AB C 3 2 3 略 CD
【详解】I.(1)由维生素A的分子结构图可得,分子中20个C,30个H,1个O,故分子式为:C20H30O;1mol维生素A分子中有5mol,故最多能与5mol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
(2)烷烃命名时,选最长的碳链为主链,从取代基近的一端开始编号,故名称为:2,3,3-三甲基戊烷;2-甲基-2-丁稀的主碳链上有四个碳原子,在2号碳原子上有双键,在2号位上有一个甲基,故结构简式为:。
II.(3)①Ⅰ为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故不能发生A、B,能发生C、D;Ⅱ有碳碳双键,故能发生A、B、D,与溴单质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故不能发生C;1 mol C6H6与H2加成,Ⅰ生成C6H12,需要3mol H2;II中有2mol,需要2mol H2。②结构的二氯代物有3种,如图所示:2个氯原子分别在①②、①③、①④位置。③苯与硝酸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O-NO2+H2O。
(4)A项,由萘的结构简式可得,萘的分子式为C10H8,故A错误;B项,C10H8结构中有两个碳环,与氢气完全加成后分子式为C10H18,所以1mol萘能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C项,萘具有苯环的结构特点,所以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故C正确;D项,萘的对称性很好,只有2种氢原子,故一溴代萘只有两种同分异构体,D正确。综上,选CD。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知识综合性较大,有一定难度。要对有机物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分析能力,以及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注意苯分子中的特殊键,不是双键,但属于不饱和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